第137節 結丹(下)

自然結丹基本不控制金丹生成時的結構,而煉法結丹卻等若是先有圖再建造房子,不但藉助外物會有危險,而且如果造房子時沒有按圖索驥,稍有差池,輕則氣海受損,重則終生再無法破境。

到現在,自然結丹的那是越來越少,多現於妖族身上,因爲那不但需要數倍於別人的時間,而且其中結丹的契機並不由己控制,虛無飄渺,有可能壽命將盡那契機仍是水中月一般遙不可及。

而且人族有了宗門傳承後,便越來越趨向於煉法結丹,雖然其中危險性大一些,但是相對於人族的壽命而言,值得冒險一試,何況宗門傳承結丹之法便等於是經過驗證的造房圖譜,只要按圖來,危險性便會降低。

孔璋自然是準備煉法結丹,而且對於其中的危險,他自忖把握遠大於旁人,因爲他已經經過鍛鍊魔質這一關。

金丹與魔質有相似之處,不過,魔質注重於自身質性的改變,而金丹等於是修士體內的一個真元儲存和轉換中樞,能將真元壓縮凝鍊至不同的程度再儲存起來,而且經過金丹轉換後的氣機質性不但具有原來的真元質性,更可能萌生新的變化。

孔璋爲了這一天又提供了莊芷容一批得自元辰道的材質,換來丹藥。

孔璋更蓄積了半年的靈石,這三年來,祈皇子果然不食言,秦嶺那座小型靈石礦的產出,他全都命人專門送至蜀山交給孔璋。

其中更得到了數塊靈玉,靈玉與靈石不同,靈石是消耗品,而靈玉卻可以作爲儲器反覆使用,而且能經過煉器擴展其容量。

一切準備就緒,孔璋悄悄遁往聚靈池所在。

他脫下衣物懸浮在池中,身上的肌體極爲勻稱,從內到外隱隱透着一點晶瑩感。

運起法訣,令得真元氣機由氣海而出,分散於百骸,沿不同經脈分成兩股,以龍虎之勢再重新交匯於氣海之中。

按太清玄門有無形劍訣所傳結丹之法,雖然是同源而生的真元氣機,但在法門的催動下卻生出坎離之分,形成龍虎之勢,在氣海中相持不下。

氣海是修士的修煉重地,不亞於識海,一旦受損可能斷了修煉之路,因此其他異種真元如果進入便得小心翼翼。

若是修的大液元,異種真元進入便會被鎮壓或同化爲一種質性,而大混元則相反,在不傷及自身的前下儘可能保持及獨立質性。

道門追求抱元守一,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因此在結丹上與魔道邪宗也有差別,傾向於質性純粹宏大之道,而魔道邪宗多追求詭變狠辣。

兩股真元從氣海出再匯於氣海,形成一個獨特的循環相持,不比平時修煉時氣海只生一股自氣海出再歸於氣海。

孔璋小心翼翼的操控着兩股真元,務必使得兩股真元在氣海內均衡,否則便會提前宣告失敗,甚至會損及氣海。

在真元流轉的過程中,他服下的丹藥藥性生出,令得真元洶涌,又有聚靈池相助,元氣不斷滲入真元洪流之中,使之更加粗大。

好在之前修煉至了第十八階,他經脈竅穴不論是通行帶寬還是能承受的強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內外一起持續加力,但那氣海之中的兩股真元卻因爲所增加完全相等而繼續相持下去。

受此影響,前仆後繼的真元便慢慢在氣海中被壓縮起來。

在神識感應中生出氣海鼓漲的感覺,雖然實際上小腹處平平,沒有半點異樣。

真元持續被壓縮,氣海中央真元凝實,慢慢生出一團如聚靈池中般的白霽。

這團白霽一生,代表真元已經被壓縮到了一個接近極限的程度,氣海之中其他各處的真元稠密度也是高得驚人。

那團白霽忽方忽圓,忽長忽短,忽扁忽漲,不停的變幻着形狀。

孔璋陡然間覺得全身燥熱起來,雖是全身赤裸仍是覺得宛如暴曬於烈日之下,肌膚枯燥欲裂,只得苦苦忍耐。

這時已到了結丹的關鍵時刻,那團白霽便是金丹的雛形,孔璋正按太清玄門有無形劍訣中所載結丹之法,以神識加以引導。

在神識的引導之下,兩股同源而出的真元從龍虎對持之勢化爲太極之勢。

那團白霽募地漲大,一瞬間幾乎填滿整個氣海。

孔璋差點覺得自己的氣海都炸了開來,幸好下一刻那白霽又重新縮了回去,變成一團黑白二色旋轉不休的氣團。

那氣團再不像剛纔的兩股真元一般以真元相持而維持存在,而是渾然一體,裡面既有斥力又有引力。

氣團懸浮於氣海之中,時而混沌,時而清澈,依舊處於一種尚未完全穩定的變幻過程。

孔璋卻是又驚又喜,知道過了第一關,雛形已成。

這氣團懸浮自成一體,神識默察之下,卻並不影響真元氣機的正常運行。

只是真元從氣海散於百骸竅穴後重歸於氣海內,會如磁石般投於那氣團之中,再重新溢出。

而真元在經過那氣團中再隨黑白旋轉一週天後,質性越發活潑,更加凝實,這等於將氣海的真元儲存量在不停的擴展,但威力卻更勝從前。

孔璋知道接下來要做的便是不停的淬鍊金丹雛形,好在他準備了大量丹藥,加上聚靈池相助,也不計惜靈石的消耗。

隨着淬鍊,那氣團又生變化,黑白二色漸漸相溶。

這正是大液元之路,內中的旋轉之勢其實依舊,氣海其他地方的真元只要進入這金丹雛形之中,便會被這旋轉之勢進一步壓縮,一部份儲於金丹中,一部份返溢出來。

黑白二色的淡去,氣團慢慢由虛返實,生出金色,代表真元質性亦在開始變化,此時已經可以稱爲金丹。

一團金色橢圓形慢慢凝實,不過說是由虛返實,但實際金丹仍不是實物,而是一種介於虛實之間,以近似於氣形的狀態存在。

但又與氣形不同,比氣形實,而比實質虛,或可稱爲超氣態。

孔璋腦中靈光一動,隱隱找到相似之物,這狀態便有些與他在通行空間障壁時看到的那虛實不定的各色異彩光點有些接近。

整個金丹在最核心處的金色光澤最是穩定,便從那一點開始波狀般振動,雖仍是金色,卻濃淡有異,生出明暗不定的感覺。

孔璋哈哈大笑,從聚靈池中一躍而起,不枉他如此費心費力,終於順利結丹。

就在此時,天上忽然一黯,一大團火紅的紅雲籠罩荒野山谷。

第18節 死裡逃生(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63節 入口(下)第207節 援手(上)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239節 京師亂(中)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238節 會京師(下)第217節 謀奪(下)第232節 殺皇(上)第258節 鬥法(三)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254節 蜀山會(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上)第188節 佛宗(上)第242節 選擇(下)第40節 嶺南溫家(下)第60節 退敵(下)第238節 會京師(上)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36節 結盟(上)第199節 闖殿(下)第55節 私會(上)第119節 內應(下)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上)第65節 天蠱星(上)第140節 拜訪(中)第20節 引薦(上)第233節 拜謁(下)第256節 幫手(三)第218節 勸說(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170節 故人(下)第185節 宮變(中)第35節 符文院(上)第211節 守株待兔(中)第227節 亂戰(二)第214節 援兵(上)第104節 起程(上)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135節 敕封(上)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63節 決裂第199節 闖殿(下)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139節 暗盟(下)第164節 局(上)第22節 役事(上)第61節 諸派會合第63節 入口(上)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中)第162節 歸還(中)第140節 拜訪(下)第72節 原始魔質(下)第137節 結丹(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65節 天蠱星(下)第230節 互噬(六)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二)第151節 破陣(下)第122節 火中取栗(中)第169節 人間(下)第75節 挫敵(下)第65節 天蠱星(下)第42節 雙修提議第237節 魔蹤(下)第6節 脅迫(下)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53節 分配第184節 百仙大會(上)第15節 亂鬥(下)第117節 調教(中)第247節 異地追魔(下)第243節 下盤棋(中)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193節 脫身(中)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第192節 天魂(中)第37節 破空(二)第184節 百仙大會(中)第168節 談判第174節 劫殺(下)第77節 斬俗緣(上)第65節 天蠱星(下)第239節 京師亂(下)
第18節 死裡逃生(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63節 入口(下)第207節 援手(上)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239節 京師亂(中)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238節 會京師(下)第217節 謀奪(下)第232節 殺皇(上)第258節 鬥法(三)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254節 蜀山會(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上)第188節 佛宗(上)第242節 選擇(下)第40節 嶺南溫家(下)第60節 退敵(下)第238節 會京師(上)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36節 結盟(上)第199節 闖殿(下)第55節 私會(上)第119節 內應(下)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上)第65節 天蠱星(上)第140節 拜訪(中)第20節 引薦(上)第233節 拜謁(下)第256節 幫手(三)第218節 勸說(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170節 故人(下)第185節 宮變(中)第35節 符文院(上)第211節 守株待兔(中)第227節 亂戰(二)第214節 援兵(上)第104節 起程(上)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135節 敕封(上)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63節 決裂第199節 闖殿(下)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139節 暗盟(下)第164節 局(上)第22節 役事(上)第61節 諸派會合第63節 入口(上)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中)第162節 歸還(中)第140節 拜訪(下)第72節 原始魔質(下)第137節 結丹(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65節 天蠱星(下)第230節 互噬(六)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二)第151節 破陣(下)第122節 火中取栗(中)第169節 人間(下)第75節 挫敵(下)第65節 天蠱星(下)第42節 雙修提議第237節 魔蹤(下)第6節 脅迫(下)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53節 分配第184節 百仙大會(上)第15節 亂鬥(下)第117節 調教(中)第247節 異地追魔(下)第243節 下盤棋(中)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193節 脫身(中)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第192節 天魂(中)第37節 破空(二)第184節 百仙大會(中)第168節 談判第174節 劫殺(下)第77節 斬俗緣(上)第65節 天蠱星(下)第239節 京師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