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

之前儘管孔璋一直在催動他手中的半邊貝葉靈符,但是始終都感應不到另外半邊靈符。

但是當闖入這內陣之中後,他終於有所感應。

這感應來自於下面的一處佛殿,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儘管感應到了另外半邊靈符,在他的感應中,那另外半邊靈符竟然是完整的。

準確的說就是靈隱寺不知道用什麼東西或是辦法替代了孔璋手中的這半邊靈符,使得他們手中那同樣不完整的半邊靈符能發揮出“完整”狀態下的效應,於是孔璋這手中的半邊靈符倒反成了多餘的了。

在感應到這半邊靈符的存在時,同時孔璋也就知道了靈隱寺這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的一些秘密。

靈隱寺似乎正是用這半邊靈符加上其他的替代物組成了壓陣之物,鎮壓大陣的陣眼。

這靈符正是聯繫和操縱此陣的關鍵之物,將陣法的威能與現在空中的三人渾然一體,不過這還不是陣法最可怕的地方。

佛門的修煉與道門不同,並不太注重資源的收集,因爲他們的修煉過程中更需要的是信仰,包括了信徒們的信仰和自身的信仰。

簡單的說就是在佛門的宗門環境中,似乎自有一套辦法能將信徒因爲信仰而產生的念力轉化爲自己的真元。

這使得他們在發展時避開了與道門爭奪修煉的靈石以及其他資源,才能在道門掌控的世界下慢慢發展出來。

孔璋所不知道的是,佛門通過對於儀式、法訣以及符錄、陣法、術數推衍的佈置,能將信徒因信仰而產生的念力滯留在特定的環境下,比如他們的寺廟。

而佛門的弟子從煉氣境時修煉,只要是日夜處於這種環境之下,便能在修煉宗門法訣時被動的攝入這些念力,並將其中一部份轉化爲自己的真元。

從外界攝入元氣,這本來應該是真人境修士才能辦得到的,但是佛門通過自己特殊的法訣加上儀式和環境,便使得自己的弟子還在煉氣境時便可以達到一部份類似的效果,這樣也就避免了與道門爭奪修煉的各種資源。

不過這種修煉已經涉及到神念,所以並非完全沒有後患,相反隱患不小,因爲那些念力不可避免的會帶有信徒們的印記,若是其中最虔誠者自然是最好,念力最純淨,便相當於最上品的靈石。

但是信徒不可能個個都如此虔誠,少不得有人會有雜念,而攝入自己真元之中,便會對自身產生影響。

這與道門的修煉相比,便有了區別,道門利用靈石修煉時,即使靈石品質不加,但是卻可以有選擇性的吸納靈石中的靈氣,而佛門用轉化念力的方式卻是難以做到,除非在煉氣境時的神念修爲已經達到如今孔璋的地步。

所以佛門弟子雖然有此秘法,但是也不能做到天才輩出,因爲並非人人都能在轉換大量世間念力時,還能把持得住,這需要非常堅定的意志。

而這貝葉靈符,孔璋在感應到另外半邊的時候,也摸到了幾分其真正的效用。

那就是這靈符能將四周的念力和元氣聚攏起來,換話說,只要掌符者能禁受得住,這靈符便能源源不絕的幫助掌符者不停吸納元氣,而且還能利用散佈在四周的念力。

當然,同時也得承受那些信徒們念力中的雜念。

這靈符與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簡直就是絕配,是天生可以作爲陣法鎮壓陣眼之物。

有了這貝葉靈符,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聚納元氣和信徒念力的速度至少快了一倍,容量也擴大了一半,而會引起的反噬卻先由陣法承受了,再分擔給現在主持陣法的三個天人境修士,如此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便可運轉如常了。

靈隱寺這裡的陣法威能較小,而眼前這三個主持陣法的僧人都是佛門中人,在神念上的修爲都比同階修士爲強,如此將反噬之力分擔至三人身上,便綽綽有餘了。

若是大雷音寺那從二聖手中佈置下的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儘管有不弱於貝葉靈符的佛器鎮壓陣眼,但光是要分擔那反噬之力,順利的驅動陣法便需得至少八個天人境第四階的佛門上師,所以稱之爲八葉護持。

孔璋按捺住驚喜,他與火龍真人等人合作,爲的可不就是這半邊靈符。

既然現在發現了蹤跡,不論如何都要弄到手才行。

不過眼前如果他只要稍露此意,只怕面前這三個僧人立刻就會將陣法的威能用來對付他。

這時候他也終於認出了先前那個叫出他名字的僧人,竟然會是那真如宗妙覺觀的滅度和尚!

心念電轉之下,孔璋已經明白,這次大楚徵西,豈止是道門出動了,佛門亦是插手,故此才能說動靈隱寺。

而滅度和尚便是大楚佛宗的代表,就像獅駝山遣人威迫利誘火龍真的合作,打算先下手爲強滅了靈隱寺一般,靈隱寺又何嘗不是早有籌謀。

這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本是大雷音寺在數千年前前來西域發展佛宗時攜來鎮壓氣運的依恃,連這貝葉靈符都是因此隨之而來的。

後來不知道因魔佛陀作亂,以及大楚、妖族都插手西域,白衣僧們撤回西牛賀洲,這過程中,大約靈隱寺本寺、白衣僧們、大楚佛門三宗、道門說不定都暗地裡鬥過一場。

靈隱寺衰落,貝葉靈符可能都是在這過程中被分爲了兩半。

現在靈隱寺投靠大楚佛門的三宗,再借佛宗歸順大楚,自然要替大楚分憂,在這場戰爭中加入了對西域諸國的爭奪中。

靈隱寺不論是要有把握壓制敵人或是展現實力,增加自己日後在大楚版圖中的勢力地位,都必須要把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重新佈置出來。

甚至這有可能也是靈隱寺與佛門三宗的合作條件之一,說不定也正是因爲此,靈隱寺才從佛門三宗手中得到了足以替供另外半邊貝葉符的東西,使得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能重現西域。

“原來是你。”孔璋淡然掃過滅度和尚,他現在絞盡腦汁也暫時沒有想到如何才能奪取那半邊貝葉靈符。

這實在是太難了,休說眼前有這三個天人境的和尚,就算沒這三個和尚,貝葉靈符與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合一,要取得此物,便得先破了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

這陣豈是這般好破的,就算沒有任何阻礙,孔璋也沒有把握。

“嘖嘖,原來道友就是近日反出蜀山的那個叛徒,道友裝神弄鬼,先在南海漁翁得利,又反出昔日師門,真是好手段啊。”九嬰道人陰測測的道。

這下被滅度和尚點出真正身份,九嬰道人二人恍然大悟,不過眼下卻是反目不得,畢竟還在同一條船上。

大家心照不宣,眼前尚須同舟共濟,但是隻要渡過眼前這一關,只怕也會兵戎相見了。

空中那道紅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竄,但是隻要一飛近陣法元氣圈的邊緣,便會有大量的白芒爆出,這些白芒俱都是代表着狂烈的元氣爆裂,逼得夜照空又退了回來。

夜照空先前被靈隱寺的三個和尚藉助陣法威能迫得狼狽不堪,而且被陣法所凝聚的龐大神念壓制。

孔璋看到他時,他身上的傷可謂是千瘡百孔,甚至半邊身子都像是融化的蠟似的詭異。

但就受孔璋等人一阻,三僧停了下來,夜照空身上那些傷勢竟然就恢復了一小半了,恢復力之強讓在場的每一人都吃驚不小,包括孔璋在內都皺起了眉頭。

若說先前與夜照空相鬥時,夜照空能壓制孔璋一頭,多半還是靠其太上天魔之體與魔質形態融合後,僅以攻擊而論是超過孔璋的,恢復力上還是孔璋更勝一籌。

但是現在再比較,大家已是相差無幾了。

不過將從剛纔看到夜照空的情景到現在回想了一遍,孔璋眼中不由浮現一絲笑意。

夜照空現在實力又有所增強是事實,這恐怕是源自於魔質本能中求生而帶來的進化。

他被困在這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中,被三僧藉助陣法威能追殺,魔質本能爲了求生,在這過程中亦是苦苦掙扎,竭力尋求進化以避免被毀滅,從而使得夜照空修爲再度增長。

但是此事有利有弊,壞處便是夜照空已經走入了與孔璋徹底相反的路子。

孔璋當日是以自身的神魂徹底壓倒了魔質的本能,可以主動的來決定魔質進化的方向。

而現在夜照空則是相反,好處是得到了,但壞處便是夜照空的神智已經被魔質本能侵蝕。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適才孔璋等人闖入時,陣法內陣元氣圈所爆出的那些白芒雖然可怕,但是如果以夜照空之能,如果拼着受傷,仍然是能闖出去的。

適才孔璋等人撞進來時,因爲陣法的大部份威能是在對付夜照空,所以他們撞進來時阻止他們的陣法之力便相對較小。

之後三僧停下,夜照空要再闖出去,那內陣元氣圈的威能已經增強了許多,但是孔璋估計,或許對於九嬰道人和蚿先生來說是很麻煩,因爲他們的肉體畢竟沒有像魔質形態這樣強橫。

孔璋自己和夜照空恐怕還是能硬闖出去的,但是夜照空卻偏偏竟然像是看見了火的野獸一般退了回來。

只要稍爲清醒的人都應該知道,剛纔孔璋三人闖進來時,正好是夜照空脫身的最好時機。

可是夜照空就彷彿不知道似的,受那些白芒爆裂一迫,便乖乖退了回來。

那情形就和用火在野獸的周圍圍個圈是一樣的,野獸如果肯拼着一時之苦,強行闖出火圈,便能得生。

但是偏偏因爲畏火而寧肯停在圈內,結果等火勢大起,只有燒死一途。

夜照空就是那隻野獸,雖然實力更可怕了,但是神智卻已失。

這樣的敵人,孔璋反倒不怕了。

如今要做的就是如何讓除了自己之外的人再鬥起來,然後看能不能借助九嬰道人二人加上夜照空的力量迫使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出現破綻,自己好有機會取得另外半邊貝葉靈符。

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192節 天魂(中)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96節 煉丹(上)第97節 亂質之道(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139節 暗盟(上)第213節 出手(下)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24節 元陽之死(四)第117節 調教(下)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227節 亂戰(一)第194節 逃匿(下)第130節 報訊(上)第87節 外道內魔(下)第64節 蟲洞(上)第164節 局(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58節 鬥法(六)第140節 拜訪(下)第162節 歸還(中)第175節 救人(上)第138節 渡劫(上)第188節 佛宗(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81節 投名狀(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256節 幫手(上)第151節 破陣(上)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145節 戰況(下)第125節 宗門陷落(中)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263節 結局二之一 傳說中的奇遇第166節 日後再說(上)第23節 掘礦(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91節 人妖之戰(三)第190節 奪符(中下)第210節 拔屌無情(下)第224節 黑風峽(上)第158節 亂戰(上)第140節 拜訪(下)第212節 大明尊(上)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103節 十年(下)第210節 拔屌無情(上)第218節 勸說(下)第56節 下山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127節 援軍(上)第155節 萬象宮(上)第44節 捷足先登第122節 火中取栗(上)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6節 脅迫(上)第213節 出手(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上)第248節 降臨(二)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16節 較量(中)第36節 結盟(下)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251節 南方(下)第113節 鬥妖魔(四)第120節 指路(下)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201節 無涯海(下)第253節 亂像(下)第262節 尾聲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四)第101節 提升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171節 風起靈州(上)第161節 天若有志(上)第166節 日後再說(上)第152節 稷下學宮(上)第258節 鬥法(六)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13節 得寶(下)第55節 私會(下)第116節 老子姓孔不姓冤(下)第256節 幫手(五)第20節 引薦(下)第85節 絕戶(中)第20節 引薦(上)第100節 人情(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23節 掘礦(上)第77節 斬俗緣(上)
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192節 天魂(中)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96節 煉丹(上)第97節 亂質之道(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139節 暗盟(上)第213節 出手(下)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24節 元陽之死(四)第117節 調教(下)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227節 亂戰(一)第194節 逃匿(下)第130節 報訊(上)第87節 外道內魔(下)第64節 蟲洞(上)第164節 局(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58節 鬥法(六)第140節 拜訪(下)第162節 歸還(中)第175節 救人(上)第138節 渡劫(上)第188節 佛宗(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81節 投名狀(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256節 幫手(上)第151節 破陣(上)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145節 戰況(下)第125節 宗門陷落(中)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263節 結局二之一 傳說中的奇遇第166節 日後再說(上)第23節 掘礦(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91節 人妖之戰(三)第190節 奪符(中下)第210節 拔屌無情(下)第224節 黑風峽(上)第158節 亂戰(上)第140節 拜訪(下)第212節 大明尊(上)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103節 十年(下)第210節 拔屌無情(上)第218節 勸說(下)第56節 下山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127節 援軍(上)第155節 萬象宮(上)第44節 捷足先登第122節 火中取栗(上)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6節 脅迫(上)第213節 出手(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上)第248節 降臨(二)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16節 較量(中)第36節 結盟(下)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251節 南方(下)第113節 鬥妖魔(四)第120節 指路(下)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201節 無涯海(下)第253節 亂像(下)第262節 尾聲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四)第101節 提升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171節 風起靈州(上)第161節 天若有志(上)第166節 日後再說(上)第152節 稷下學宮(上)第258節 鬥法(六)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13節 得寶(下)第55節 私會(下)第116節 老子姓孔不姓冤(下)第256節 幫手(五)第20節 引薦(下)第85節 絕戶(中)第20節 引薦(上)第100節 人情(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23節 掘礦(上)第77節 斬俗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