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趕屍之術(上)

孔璋抵達湘州,首先拜會了湘州的道術仙官丁綸。

丁綸倒是一番好言語,向孔璋說了些與此案有關的狀況。

原來這湘州附近從大約一年前便開始不斷有人失蹤,最開始是從存放屍體的義莊。

義莊在離城較遠的效區,因此開始有人失蹤也沒在意,當整個義莊的人都消失了,才引起湘州府的重視。

丁綸也曾前去一探,但是整個莊子空蕩蕩,原本義莊的十幾人都不見了。

其後各鄉里正上報人口,竟然皆有人失蹤,丁倫便懷疑是與邪道九宗有關,這才上報巡天仙府,請求支援。

“我坐鎮湘州城,若是當真有妖人作崇,倒是可以請令遣出楚軍隨我一起清剿便是。但是現在尚未完全查清原因,我又需坐鎮湘州,便只好勞動孔師弟了。”

“小弟必定全力以赴。”孔璋表態道。

丁綸遲疑了一下,揮手道:“我手下還有一個人,或許能幫師弟一二。”

一箇中年漢子從門外走進來,拱手抱拳道:“小人譚勝,見過孔仙官。”

丁綸道:“譚勝乃是本地通,而且精於一門異術,此事起於義莊,或許他能幫上你點忙。”

孔璋見丁綸肯派人相助,倒也滿意,當下就告辭,帶着譚勝前去出事的義莊查看。

待孔璋走後,丁綸陷入沉思之中,他雖對孔璋說了大半實情,但其實還是有少許情況未曾全盤托出。

此事起於義莊,不獨是義莊中人失蹤,連帶義莊所存放的那些屍體也全都不見了。

因此丁綸纔會猜測與邪道九宗有關,因爲邪道九宗中正好有一個宗門煉屍宗,專門便是在各地尋找屍體,煉成各種僕屍,以供驅使。

本來孔璋下來,丁綸應該親自出馬配合,但嚴峻卻水鏡傳訊,暗示孔璋與白晏宇師弟有隙,不必盡全力幫他,最好讓他吃些苦頭,尋到他的錯處。

如此一來,丁綸卻是有些左右爲難,師門之令不得不考慮,但是此事起於湘州,若真是與邪道九宗有關,不將妖人緝獲或是驅逐出去,萬一釀成大事,自己難辭其咎。

因此思前想後,丁綸這才只派出譚勝相助。

“希望你好運吧。”丁綸自語道。

―――

孔璋在前往義莊的問了譚勝幾句,倒是極爲滿意,丁綸推薦的這名助手不但對湘州附近極爲了解,而且還真如丁綸所說,精於一門異術,趕屍!

原來這湘州附近陰煞之所極重,又喜土葬,人死之後受煞氣溫養,屍體有時便會屍變,變爲殭屍。

譚勝所在的家族只是一家修真的小家族,也沒其他本事,也就是對殭屍略有研究,並且掌握了趕屍之術。

所謂趕屍,就是人死之後,以某種靈符帖在屍體額頭上,便能令這些屍體自行起身,隨着譚家的攝魂鈴行走,從而一夜行百里,自動從一州趕往另一州。

聽說有如此奇術,孔璋倒也好奇,譚勝苦笑道:“仙官大人,小的家族當初只是爲混口飯吃,別人不敢接觸死人,我們只好自己接觸,慢慢便略通養屍之道,知道一些屍變的原因。後來某一代家主僥倖得了本符經,裡邊卻是講些由死趨生,由生趨死的符法,經過數代研究,才創出這趕屍靈符。不瞞仙官,凡是南方,各州要是鬧起瘟疫死了人,或是經歷戰爭死了人,一般義莊都不敢去處理屍體,便得出動我們。”

見孔璋聽得認真,譚勝只得繼續說下去:“我們隨身會攜帶成百上千張趕屍靈符,到時往屍體額頭上一帖,再以攝魂鈴驅動,那些屍體便可在一夜間自行百里,走到我們爲處理屍體準備好的坑裡。”

聽譚勝繼續說下去,趕屍完成後,埋屍的坑也是頗有講究,要避開三煞之地,否則這些在戰場上或是瘟疫中死的人不是化爲厲鬼便可能屍變。

譚家行此營生已有兩百餘年,卻是人丁稀江薄,原因無他,成天與屍體打交道,便是要婚嫁都難。

因此到了譚勝這一代,譚家家主卻是一狠心,只讓長子繼承家業,卻讓次子譚勝拜入了湘州仙官府,謀得一職,以求將來能慢慢脫離,得個好名聲,甚至帶着譚家轉換營生。

譚勝說到此處頗有澀意,他從小與其兄一樣學習家中養屍、趕屍之道,其實並不厭惡與屍體打交道,而且父親只留下兄長獨撐傢伙,讓他卻投入仙官府換個好環境,他心中頗爲愧疚。

孔璋感興趣的卻是那趕屍靈符,向譚勝要了兩張。

來湘州之前,他一直在揣摩那張嚴峻交給他的御空符,此符以地符文繪成,能自動在施符者附近找出可通行的微空間,將施符者從微空間內通行,傳送到兩裡之外。

孔璋精於符文,但地符文所繪之符卻是之前一直沒有接觸過實物,難得有幸得到一張地符文繪成的靈符,而且還是與空間有關的,自然得好好研究一番。

不過來湘州的路上時間太短,他半是趕路,半是御劍飛行,這張御空符卻僅僅是摸了個開頭,解開了幾處地符文配合的效果,於解通全符還差得太遠。

倒是譚勝處要來的趕屍靈符,孔璋拿到手,從湘州趕到義莊路上,便基本解曉了符意。

此符的符文倒不高深,既非地符文,更不是更高級的天符文。

論起品階,這趕屍符也難以在九品符文中排位,因爲除了趕屍之外,似乎既不具備攻擊力,也沒有防禦效果,連輔助的作用也沒有,只能歸入雜符之中。

但是孔璋卻從這雜符一般的趕屍符中,發現了極爲有趣的東西。

此符相當粗糙,符文不高深,繪製得也粗糙,甚至於經過這兩百多年後,譚家人自己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因此他們現在繪符都是苦練多年後,繪成的符再帖於屍體額上試驗,若是成功便成符,若是失敗便繼續練符,卻沒有人能像當初創符之人一樣通曉符意,明白靈符中的每一處符文的作用,以及各符文相生的效果。

但是孔璋通曉符文,神識也不弱,又有靈符實物在手,要解曉符意卻是不難,一眼便看出此符勝在立意。

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31節 爭祭(二)第194節 逃匿(下)第20節 引薦(下)第148節 天魔極樂(中)第214節 援兵(上)第260節 亂乾坤(四)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22節 役事(下)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213節 出手(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36節 結盟(上)第194節 逃匿(上)第168節 談判第244節 劫殺(下)第16節 逃亡(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38節 渡劫(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三)第23節 掘礦(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93節 質詢(上)第175節 救人(中)第39節 僬王姜僬(上)第90節 玄化質詢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上)第109節 領賞(上)第24節 入閣(上)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35節 敕封(上)第205節 求助(上)第247節 異地追魔(中)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79節 惡鬥(下)第115節 攤牌(中)第120節 指路(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163節 決裂第179節 惡鬥(下)第175節 救人(下)第13節 得寶(上)第57節 江州(上)第242節 選擇(上)第57節 江州(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182節 識破身份(上)第19節 對話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254節 蜀山會(五)第176節 八方來人(二)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72節 原始魔質(下)楔子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8節 捕蟬(上)第148節 天魔極樂(下)第113節 鬥妖魔(三)第181節 第二魔質(上)第204節 劫殺(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中)第258節 鬥法(四)第235節 禍亂天下(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84節 百仙大會(中)第80節 煉屍宗(下)第239節 京師亂(上)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144節 初戰(下)第188節 佛宗(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88節 救人(下)第66節 神劍御雷第217節 謀奪(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243節 下盤棋(下)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252節 壽誕(六)第14節 君子樓(上)第199節 闖殿(上)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129節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192節 天魂(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254節 蜀山會(十)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
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31節 爭祭(二)第194節 逃匿(下)第20節 引薦(下)第148節 天魔極樂(中)第214節 援兵(上)第260節 亂乾坤(四)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22節 役事(下)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213節 出手(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36節 結盟(上)第194節 逃匿(上)第168節 談判第244節 劫殺(下)第16節 逃亡(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38節 渡劫(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三)第23節 掘礦(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93節 質詢(上)第175節 救人(中)第39節 僬王姜僬(上)第90節 玄化質詢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上)第109節 領賞(上)第24節 入閣(上)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35節 敕封(上)第205節 求助(上)第247節 異地追魔(中)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79節 惡鬥(下)第115節 攤牌(中)第120節 指路(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163節 決裂第179節 惡鬥(下)第175節 救人(下)第13節 得寶(上)第57節 江州(上)第242節 選擇(上)第57節 江州(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182節 識破身份(上)第19節 對話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254節 蜀山會(五)第176節 八方來人(二)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72節 原始魔質(下)楔子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8節 捕蟬(上)第148節 天魔極樂(下)第113節 鬥妖魔(三)第181節 第二魔質(上)第204節 劫殺(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中)第258節 鬥法(四)第235節 禍亂天下(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84節 百仙大會(中)第80節 煉屍宗(下)第239節 京師亂(上)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144節 初戰(下)第188節 佛宗(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88節 救人(下)第66節 神劍御雷第217節 謀奪(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243節 下盤棋(下)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252節 壽誕(六)第14節 君子樓(上)第199節 闖殿(上)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129節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192節 天魂(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254節 蜀山會(十)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