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掘礦(下)

役事弟子頓時眼前一亮,對孔璋態度也好些了,這三塊原礦交上去最後能從中分離出多少塊靈石,現在他也不知道,這需要煉器堂那幫弟子才能大致判定,多少得看看運氣,但最差一塊原礦至少也能分離出一塊靈石,何況還有一塊火屬性的。

“不錯,不錯,你第一次進礦洞竟然便有這般收穫,我役事多年也少有遇見過。我這便替你記下,不過你的宗門貢獻卻要等將原礦送交煉器堂管事弟子之後,由他們判定能得到多少靈石,才能計入你的宗門貢獻。”役事弟子眉開眼笑的將原礦收起。

孔璋微笑着點頭,心頭也極是愉悅,拱手道:“這位師兄不知如何稱呼?小弟入門已經三月,也就今天是遇上師兄你給我分了一個如此好的礦洞,一發不可收拾。歸到底都是師兄之功。”

這馬屁一拍,那役事弟子更是心頭大爽,不客氣的揮手道:“哪裡哪裡,我姓楊名德全,役事堂內門弟子。我今日也沾你光了,哈哈。”

孔璋見他表情不似作假,心中微微一動道:“不瞞師兄,小弟不辭辛苦入洞採礦,實在是因爲近期便要第一次入藏經閣,從中挑選一門法訣來修煉。若是天天都能有今日的收穫,想必宗門貢獻便足夠了。”

楊德全眨了眨眼,想了想纔回答道:“嗯,我今日心情不錯,便多嘴兩句。藏經閣每次進去都需得宗門貢獻,尤其是你們這些外門弟子,因此挑選法訣時千萬小心,其實第一層的法訣往往與樓上的本宗的高階法訣有一定關係,將決定你修煉的方向,需慎之又慎。不然選錯法訣,徒然浪費時間,須知我等都沒過真人境,未結成金丹,壽元有限,開始便走錯路,後邊修煉便會事倍功半。”

孔璋心中一凜,陪笑道:“多笑楊師兄指點。萬幸得師兄指點,小弟就是擔心不知道該選哪門法訣,也不知道到時候第一層中有哪些法訣。”

楊德全將臉一扳,負手道:“有哪些法訣我倒是不能告訴你了,能對你說這麼多已是例外。至於你該選哪門法訣,唉,可惜你是外門弟子,若是與我一樣是內門弟子,便可請自己師尊替自己參詳一二。”

孔璋無語,再一次感受到外門弟子和內門弟子的差距,別的不說,光是在修煉途徑上的指點,便是一大軟肋,若是拿這種問題去問座師,一來對方未必能替自己參詳,二來又需宗門貢獻。

“那不知道第一層裡可有專門修煉神唸的法訣?”孔璋最後試探着問道。

“神念修持?”楊德全訝然,搖頭道,“我倒沒注意有沒有專門修煉神識的,不過你這時候去選取修煉神識,實在是無用啊。”

楊德全苦口婆心的勸道:“外門弟子要晉升爲內門弟子,除了被長老們收爲門下,或是有足夠的宗門貢獻,還有一條最常見的路,就是每年的宗門小比和宗門大比時,外門弟子間也有比試,前一百位勝出者定能升入內門弟子之列。你的宗門貢獻不拿來選取一門頗具戰力的法訣修煉,卻去選擇修煉神識,對你無益。那神識修煉一時間又不能形成戰力,你到時候拿什麼參加宗門比試?”

聽完楊德全的話,孔璋回到外門弟子的居住地。

整個蜀山雲海是以七大峰爲主體,隸屬於七大主峰的諸長老、首座弟子的居處,又或是役事堂煉器堂這些或是分居於其他山峰,或是建於雲海的浮游島上,每塊浮游島大小不一,地位高的通常島上面積便大,浮游島上有法術加持,藉着雲海禁制之力浮空,各有數百根兒臂粗的鐵鏈連接在最近的山峰上,每日環繞漂浮,是蜀山雲海一大奇觀。

外門弟子的居住倒是老實的集中在一座名叫凝碧崖的山峰上,由七名役事弟子主持,離峰上峰都需先去通報方可回房。整峰上居住着數萬名外門弟子,平時各弟子便按所領役事去宗門各處服役,沒有役事的便可在山峰自家居室內修煉。

山峰上有法陣提水,能化雲海中的霧氣爲淨水,而這蜀山雲海自古便是一大奇蹟,終年雲霧匯成海洋從未消散過。

蜀山派祖師花大神通將整個雲海煉成禁制,將這奇觀變成了護佑宗門的一道防護,僅次於七大主峰上的禁制。

雲海之外大楚王朝,靠近蜀山派的各城便是外門弟子們的食物來源,外門弟子有些已經辟穀,有些卻還未辟穀。就算有已經辟穀的,凡心仍在,看到同門大嚼肥雞,也會參上一腳。

因此蜀山派的存在,外門弟子越收越多,倒是影響了周圍諸城的耕作。而蜀山派爲了保證外門弟子們的食物,也主動派出弟子協助各州各府。像某一年有地方大旱,便是蜀山派弟子出手,以法術提取地下河水,才救了不少人和保證了耕作的順利。

蜀山大興,外門弟子也越來越多,如今這座山峰上的居住已經多次擴建,仍是顯得擁擠,孔璋還算幸運,分配的居住分作四室,各有一人,四人同住。聽峰上役事弟子說,大約明年另幾處山峰上的居住便會建好,到時外門弟子的居住也會大大改善

與孔璋同住的三人,一叫洪興,另兩人叫聶英和孫海。三人都是入門已經數年,孔璋新人初到,一些小事搶着做,比如準備用水和打掃居室之類的,倒也在區區三個月內便與三人混得熟絡了。

只是關於入藏經閣選取法訣一事,他先前也探過三人口風,想得到一丁半點消息,但三人都不約同轉移話題。如今聽楊德全一說,孔璋倒是恍然大悟了,原來宗門比試中,前十位是能成爲內門弟子的,怪不得三人緘口不言,如果自己選錯法訣,當然對其他所有弟子都無形中少了一個競爭者。

明白這一點後,孔璋也就斷了從三人口中知道關於修煉的念頭了。

不過他卻決定,如果一月後自己的宗門貢獻足夠,除了選取一門修煉法訣,餘下的便試試再選取一門修煉神識的。

別人覺得這個沒用,孔璋卻絕不會同意,別的不說,光是神識強大後,自己如果再去礦洞,必然更加省力。

思前想後,計劃才定,白天掘礦確實太累,更累的是用盡神念之力,孔璋想到最後,眼前一黑,便沉沉睡去了。

第29節 外門集市(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中)第161節 天若有志(下)第220節 神識融合(上)第113節 鬥妖魔(一)第248節 降臨(五)第140節 拜訪(中)第149節 舊帳(二)第258節 鬥法(十)第174節 劫殺(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一)第258節 鬥法(六)第54節 休整第93節 質詢(上)第213節 出手(下)第256節 幫手(八)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144節 初戰(上)第187節 貝葉靈符(上)第104節 起程(上)第252節 壽誕(八)第256節 幫手(五)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140節 拜訪(下)第215節 交易(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258節 鬥法(十五)第193節 脫身(下)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34節 師傅(上)第101節 提升第4節 借室一用(上)第52節 藥是不能亂吃的第235節 禍亂天下(下)第168節 談判第78節 趕屍之術(上)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160節 天志明鬼(中)第248節 降臨(三)第79節 義莊屍變(上)第24節 入閣(下)第258節 鬥法(六)第258節 鬥法(九)第20節 引薦(下)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214節 援兵(上)第77節 斬俗緣(下)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下)第215節 交易(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247節 異地追魔(中)第60節 退敵(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8節 鬥蛇(上)第168節 談判第81節 投名狀(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175節 救人(上)第56節 下山第89節 魔質風波(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256節 幫手(七)第248節 降臨(四)第145節 戰況(下)第228節 地肺之鬥(下)第230節 互噬(五)第256節 幫手(五)第227節 亂戰(四)第114節 妖魔鬥(下)第94節 道侶(上)第140節 拜訪(中)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一)第180節 脫身(中)第120節 指路(上)第49節 連番大戰(上)第237節 魔蹤(下)第255節 災(上)第171節 風起靈州(上)第40節 嶺南溫家(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22節 役事(上)第88節 救人(下)第19節 對話第121節 反算(中)第35節 符文院(中)第18節 死裡逃生(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138節 渡劫(中)第139節 暗盟(下)第161節 天若有志(上)第27節 交易(下)第260節 亂乾坤(三)
第29節 外門集市(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中)第161節 天若有志(下)第220節 神識融合(上)第113節 鬥妖魔(一)第248節 降臨(五)第140節 拜訪(中)第149節 舊帳(二)第258節 鬥法(十)第174節 劫殺(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一)第258節 鬥法(六)第54節 休整第93節 質詢(上)第213節 出手(下)第256節 幫手(八)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144節 初戰(上)第187節 貝葉靈符(上)第104節 起程(上)第252節 壽誕(八)第256節 幫手(五)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140節 拜訪(下)第215節 交易(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258節 鬥法(十五)第193節 脫身(下)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34節 師傅(上)第101節 提升第4節 借室一用(上)第52節 藥是不能亂吃的第235節 禍亂天下(下)第168節 談判第78節 趕屍之術(上)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160節 天志明鬼(中)第248節 降臨(三)第79節 義莊屍變(上)第24節 入閣(下)第258節 鬥法(六)第258節 鬥法(九)第20節 引薦(下)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214節 援兵(上)第77節 斬俗緣(下)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下)第215節 交易(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247節 異地追魔(中)第60節 退敵(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8節 鬥蛇(上)第168節 談判第81節 投名狀(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175節 救人(上)第56節 下山第89節 魔質風波(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256節 幫手(七)第248節 降臨(四)第145節 戰況(下)第228節 地肺之鬥(下)第230節 互噬(五)第256節 幫手(五)第227節 亂戰(四)第114節 妖魔鬥(下)第94節 道侶(上)第140節 拜訪(中)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一)第180節 脫身(中)第120節 指路(上)第49節 連番大戰(上)第237節 魔蹤(下)第255節 災(上)第171節 風起靈州(上)第40節 嶺南溫家(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22節 役事(上)第88節 救人(下)第19節 對話第121節 反算(中)第35節 符文院(中)第18節 死裡逃生(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138節 渡劫(中)第139節 暗盟(下)第161節 天若有志(上)第27節 交易(下)第260節 亂乾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