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波蘭戰役(四)

他正在被各種壞消息給包圍了,這位做派老套的老頭,正在大發脾氣。“該死,捷爾斯夫科在幹什麼,這麼快就被羅馬尼亞人奪取了普熱梅希爾。”

罵完這位捷爾斯夫科之後,莫多克斯基更是氣的鬍子都翹起來了。只不過壞消息並不會因爲他的生氣就不來了,只見一名參謀拿着一份電報進來,看到他表情後完全都不敢上前了。

而這時候恰好出現的參謀長馬丁科斯將軍化解了這位參謀的難題。

“給我吧。”

如釋重負參謀趕忙溜了出去,現在將軍勢頭很不好,先躲到一邊再說。

“莫克斯,我們現在要冷靜。如果連我們都表現的手足無措,那麼其他人會更加驚恐不安,這對目前的戰爭非常不利。”

自己參謀長的話,莫多克斯基也非常清楚,他也是一個打老了仗的軍人,自然知道怎麼應對才合適。只不過知道歸知道,但是真事到臨頭他還是壓制不住內心的怒火。

沒辦法這場仗打的太難看了,好幾個要點幾個小時就被擊潰,要知道他可是預計堅守半個月的。雖然有羅馬尼亞突然襲擊的因素在裡面,但是也不應該這麼就被人攻下。不過自己參謀長的面子一定要給,所以捷爾斯夫科面色比起之前生人勿進要好了一些。

馬丁科斯看着自己搭檔氣消了不少,順手拿起之前從參謀手中接過的電報看了起來,這一看不要緊,差點將他氣的背過去。

“什麼,扎莫希奇城外出現大規模敵人裝甲部隊。”

馬丁科斯的話立刻引來的捷爾斯夫科注意,只見他一把奪過自己參謀長手中的電報,仔細看了起來。

上面是來自扎莫希奇的守軍發來的電報,寫着其城外來了一支羅馬尼亞裝甲部隊,看規模應該是一個師,守軍希望能夠得到增援。

作爲防守羅馬尼亞的外喀爾巴仟集團軍指揮官,捷爾斯夫科當然知道扎莫希奇的重要性。可以說只要奪取了這裡,自己左翼部隊就將陷入包圍的可能,只要敵人繼續向後方的盧布林攻擊,那麼整個右翼部隊就全完了。他們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只能被敵人分割消滅。

作爲指揮官的他自然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番權衡之後,捷爾斯夫科下達了自己的命令。“讓第3騎兵旅和第7騎兵旅,去增援扎莫希奇。”

沒錯,捷爾斯夫科打算利用騎兵來對付羅馬尼亞的裝甲部隊。當然並不是像後世有些文學作品所說,要讓騎兵用馬刀砍坦克。

作爲一個合格的將軍,儘管捷爾斯夫科有些守舊但也絕對不會認爲騎兵能夠對付坦克。

他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的原因,那就是利用騎兵的機動,快速增援扎莫希奇,提高防守能力。而且第3騎兵旅和第7騎兵旅也是距離扎莫希奇最近,也最能造成威脅援兵,也是他手裡不多的王牌。

波蘭軍方一共編有13個騎兵旅,由於受到羅馬尼亞的影響,雖然波蘭依然頑固的堅持保留騎兵部隊,但是其中摻雜了不少裝甲部隊。

其騎兵旅下屬三到四個團,其騎兵團實際上相當於營級單位,根據不同部隊,分別有三團型和四團型。

一般騎兵團轄;騎兵連4個,每連3排。機槍連一個,自行車排一個,一個反坦克炮排(4門),然後是工兵排、通信排等。

每個旅都擁有一個裝甲營,轄兩個裝甲連(一個裝備12輛7TP輕型坦克坦克連,一個裝備9輛TPL中型坦克連)。一個裝甲偵察連(配備裝甲車)和一個摩托化保障連。

還有一個步兵營與正規步兵師中的營一致,三步兵連加一個機槍連,每個步兵連有一個裝備3門46毫米迫擊炮的重裝排。

一個騎炮營有12門75毫米野戰炮,一個摩托化防空連(2門40毫米高炮)。

這與歷史上不同點主要是來自裝甲力量的增強,其中TPL中型坦克就是胡狼坦克的波蘭改進版。波蘭在改進了裝甲(正面裝甲從45毫米增加45毫米),改進了火炮之後(火炮口徑從37增加到47毫米。),優化了動力之後的國產版。

不過該坦克波蘭一共只生產了139輛,只配備了13個騎兵旅(有三個旅配備要多一個連)。

而作爲應對羅馬尼亞的外喀爾巴仟集團軍,捷爾斯夫科手上就捏着4個這樣精銳的騎兵旅,而一次性就使用兩個騎兵旅,不可謂不算大手筆。

對於捷爾斯夫科的決定,參謀長馬丁科斯一點反對的意見都沒有。對於左翼可能遭遇的險情,派出兩個騎兵旅增援也是應有之意。對於羅馬尼亞的裝甲部隊,他們可是依然記得,在蘇波戰爭中就展現過英姿,而且羅蘇局部戰爭,同樣顯示過威力。

隨着捷爾斯夫科的命令,第3、第7騎兵旅開始向扎莫希奇開進。

波蘭做出了應對,那麼在羅馬尼亞這邊呢?

在扎莫希奇城外的第三裝甲師指揮部內,正在發生着一場爭吵。

“什麼,讓我們繼續向盧布林突擊前進?”

博爾達斯少將看着參謀長李賓科爾說出最新命令,忍不住大聲的說到。“我的參謀長,你有沒有向將軍彙報我們的情況。想要繼續向盧布林突擊前進,最多隻能組織一個裝甲加強團的兵力。光是這點兵力,很有可能遭遇到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

博爾達斯少將口中的將軍,只會是霍夫曼中將,這是出自原裝甲師將領的一貫稱呼。

至於他口中的困難,說的也是事實。雖然第三裝甲師後來採取繞行的防守據點的做法,但是長距離的突進,導致坦克及車輛的故障率急劇上升。一路上,第三裝甲師已經拋錨了51輛坦克,29輛裝甲車,至於其他車輛的拋錨更是達到上百輛。

這些裝備和兵力被稀稀拉拉扔在從邊境到扎莫希奇80公里的道路上,而這些裝備和兵力正在維修,或者等後方部隊跟進收容。

目前第三裝甲師已經由齊裝滿員的狀態,降低到損失近三層的地步。而遇到這項讓第三裝甲師繼續突進的命令後,博爾達斯纔會辨爭一下。

而對於博爾達斯的話,李賓科爾哪裡會不明白呢。只不過自己之前已經將第三師遭遇的損失已經發了過去,但是命令依然還是被髮過來,那麼上級就有自己的考慮。

只見他勸解到。“師長,上級對我們的情況心知肚明,依然下達這樣的命令,一定有自己的考慮,我們只有執行的份,沒有質疑的可能。”

李賓科爾的話中的道理,博爾達斯自己也是非常清楚,軍人哪裡有質疑上級命令的權利,只不過是隨口發發牢騷而已。

而且上級也並不是不通情理,同時還提出將會組織一支混編航空大隊爲其提供空中掩護。

所以他想了想後說道。“既然如此,那麼這樣吧,將機械化步兵團的坦克補充給裝甲團,讓其恢復實力。然後我帶着裝甲團還有摩托化步兵團,再加上自行火炮和防空炮,組成一個裝甲戰鬥羣,向盧布林進發。而參謀長你組織剩餘的部隊穩住防守,等到後續部隊抵達。”

面對這樣的分工,李賓科爾也沒有異議。他們完全不怕守軍突然衝出來,對分兵後的第三師陣地發起攻擊。要知道剩下的部隊至少還有兩千多人,而且裝備齊全。另外更主要的是他們身後的第87摩托化步兵師,距離他們只剩下不到30公里,隨時可以趕到。

而隨着第三裝甲師的分兵,博爾達斯帶着新組建的裝甲戰鬥羣,繞過扎莫希奇,向盧布林方向推進。

而他並不知道,第3騎兵旅也剛從克拉斯內(扎莫希奇與盧布林之間的一個要點城鎮)出發。現在兩支部隊,相互的朝對方趕到,更爲重要的是,兩方都不知情。

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十六章 飛行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284章 準備(四)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506章 歸國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二)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399章 大討論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366章 鯨吞(五)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二十八章 海軍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535章 羅馬尼亞新政(四)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170章 履帶裝甲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789章 提議第276章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733章 希臘戰役(中)第653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647章 空軍(中)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677章 鈾礦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493章 在意大利(上)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313章 後續(三)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第528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上)第290章 突襲(二)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558章 和談(下)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381章 無題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
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十六章 飛行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284章 準備(四)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506章 歸國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二)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399章 大討論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366章 鯨吞(五)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二十八章 海軍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535章 羅馬尼亞新政(四)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170章 履帶裝甲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789章 提議第276章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733章 希臘戰役(中)第653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647章 空軍(中)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677章 鈾礦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493章 在意大利(上)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313章 後續(三)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第528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上)第290章 突襲(二)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558章 和談(下)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381章 無題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