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節 徭役

繼北山佛頭寨一役後,開拓軍又分股出擊,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匪夥逃的逃,殺的殺,降的降,增城地區的匪情迅速得到了肅清,曹總兵大名一夜間被本地人所盡知。

關於剿匪這方面,當時派出人手去現場觀摩,收集到第一手消息的地主們尤其感到震撼。在他們的記憶中,大明基層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種軍費充足,士氣高昂,敢於拼殺的強軍了。

而最令人頭疼的是,如此耗費錢糧的行伍,居然不是用在邊塞備禦外敵,而是躬下腰,跑到鄉下地方來做剿匪這個賠本買賣。

是的,任誰都能看出來,這剿匪是實打實的虧本生意。就匪窩那點收益,即便把死人活人都算上,也不夠開銷的。

那麼,這位姓曹的總兵派自傢俬兵來前來剿匪,大約是另有深意了......總不是因爲谷縣令愛民如子?他這樣的顢頇貨算老幾?能請來如此強兵倒貼?

做出理性判斷後,本地士紳中一些有見識,有眼光的人物,不由得對這次突兀出現的剿匪一事,產生了一些微妙的感覺。

很快,聰明人的預感就驗證了——佛頭寨之後一個月內,連續有幾家和盜匪有勾結的地主被連根拔起。

這幾家豪強土棍,有的歷來和土匪有勾結,有的乾脆就是土匪的黑後臺,平日裡作惡銷贓,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事實上這些惡霸人家在當地早就臭名遠揚了,只不過一直以來官府羸弱豪強勢大,導致此輩無人能治而已。

然後這一次,康熙......曹總兵來了。

在被捕獲的土匪招供後,這幾戶惡霸當即就上了黑名單,等開拓軍這邊騰出手,就馬上出兵強圍了莊子,破門抓人。

土豪惡霸手下豢養的那些家丁惡棍,戰鬥力頂天也就和土匪一樣,自然不是開拓軍的對手。至於說莊客們,看到官府的旗幟和對面大批的官差後,也就提不起反抗的興趣了:老實人心裡自然是有賬本的。

破莊後,裡面所有人統統被扣上了“通匪”罪名。其中主要人物被抓去縣衙大牢聽審,家丁打手抓去黃埔坐移民船,佃戶更是不能放過,拖家帶口一鍋端,都送去臺南種兩年地再說。

由於曹內鬼現在爬到了大明帝國高層,所以廣東的官僚體系對他已經毫無限制力。在這件事上,那幾戶惡霸土豪的士紳盟友,一開始想要利用傳統的關係網和政治盾牌,卻發現運用不起來——所有明暗動作一旦涉及到那位總兵,就完全失去了效用。

多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背後“鎮壓氣運”,大明朝的司法程序,這一次破天荒地高速運轉了起來。

一貫平庸的谷縣令,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連連開堂審案忙得不可開交。這期間谷老爺一改常態,變得公正嚴明雷厲風行嫉惡如仇不畏權貴,公堂上也是三木與夾棍齊飛,板子和拶指共用,慘叫之聲連綿不絕。幾戶惡霸土豪就像草民一般被審訊收集口供,完全沒有反抗能力。

這之後,府縣兩級公文轉發,伴隨着收集到的累累罪行,很快,秋後問斬的公文就報送了京城刑部審覈。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幾戶惡霸被端掉所引起的深層次震動,至少在增城地區,是超過剿匪一事的。

本地士紳在這件事上,突然發現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可怕的是,這股力量看似屬於大明,卻完全不受他們控制,並且隨時能令老爺們粉身碎骨,這就令某些人憂心忡忡了。

事實上,老爺們的憂心是正確的。

對於這場由穿越衆發動的,翻天覆地的社會改造來說,剿匪這種事只能算是熱身而已。第一階段的剿匪過後,順帶敲山震虎,收拾收拾士紳,讓對方知道利害,這都是題中應有之意。

當所有潛在的反對力量都被打擊或者震懾之後,接下來纔是社會改造的重頭戲:人口遷徙。

.................

縱觀歷史,人們總會在某些時間段看到一個詞語:十室九空。

是的,每當天災人禍,中華大地上出現改朝換代的局面時,前戲中總會出現十室九空這個詞語。

事實上,這不是天災人禍,這是自然規律,因爲中原大地的真實人口承載力,只有王朝末期的十分之一而已。

在近代的立體鋼筋水泥城市之前,整個人類社會,幾千年來都是平面的。人們居住在平層的房屋裡,只有帝王和領主能居住在宮殿和城堡。

整個古代社會的土地承載力都非常低。在城市地區,百萬人口級別已經算是超級都市。即便是這樣,像鼠疫痢疾這種級別的人口抹除大殺器依舊頻繁發生,客觀上阻礙着古人將城市規模擴大。

鄉下地區同樣如此。拜低下的生產力所賜,古代的土地承載力是非常低的。在鄉村地帶,一戶三口之家的耕地面積如果低於10畝,其實就已經開始營養不良,屬於貧困戶了。

而在王朝後期,人口爆炸,一戶五六口人的佃戶,卻往往連三畝地都沒有——這已經屬於赤貧了,這些人的生存狀態極其糟糕,只能說是活着,隨時有可能造反或者死亡。

然後,由資源不足帶來的矛盾總爆發,社會開始洗牌。李自成也好,韃虜也好,自相殘殺也好,外敵入侵也好......總之,整塊大地上的人口不降低到之前的十分之一,社會矛盾是不會化解的。

那麼降到十分之一之後呢?十室九空了,新朝建立了,“人心思定”了,明君出世了,大家又快快樂樂地開始循環了。

這其實就是改朝換代的本質:在古代,整個中原王朝的人口數量,是不能超過2000萬人的,一旦超過,資源不足,像明末人口超過了1億人時,就一定會自相殘殺,直到人口再次低於2000萬,矛盾纔會消失。

這種末世降臨的局面,濃縮到增城縣這一塊土地上時,體現出來的就是遍地盜匪,以及百業凋零,民不聊生。

所以穿越衆很清楚一件事:不化解社會根本矛盾,光憑所謂的剿匪是沒用的,因爲不斷會有赤貧的失地農民變身爲盜匪。而且這種人殺不完,人家都要餓死了,還會在乎子彈嗎?

於是,在第一輪震懾過後,廣州特區區長丁立秋便在1630年底,專程坐鎮增城縣,主持推動了穿越衆在大明治下的一項有深遠意義的社會實驗:徭役。

第20節 攔路虎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9節 來龍去脈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492節 祠堂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223節 接活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42節 華容道第405節 同心圓第513節 錯判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344節 開港(十)第728節 歷史(三)第3節 西崑崙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482節 分流第152節 積分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70節 京觀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314節 種牛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14節 兩筐石頭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544節 家園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639節 火光第92節 村落實景第435節 淬火第34節 綁票(一)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561節 接收(四)第206節 殺王(三)第172節 遮了天第7節 狗死了第457節 各方(二)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221節 人質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681節 北歸(六)第308節 建制(六)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559節 接收(二)第405節 同心圓第48節 緊鑼密鼓第470節 京觀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322節 鍾四毛第326節 會議(一)第61節 學霸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716節 收線(八)第592節 毛承祿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36節 人頭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5節 高科技第28節 破莊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509節 雞湯第23節 冷兵器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240節 困獸第511節 教頭第18節 胡管家第177節 船廠第681節 北歸(六)第372節 黑狀第15節 購物第206節 殺王(三)第49節 齊備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154節 黃老爺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117節 政局第131節 大員鷹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393節 賊巢穴第78節 本子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148節 海底撈第313節 竹鼠第84章 電信第559節 接收(二)
第20節 攔路虎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9節 來龍去脈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492節 祠堂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223節 接活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42節 華容道第405節 同心圓第513節 錯判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344節 開港(十)第728節 歷史(三)第3節 西崑崙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482節 分流第152節 積分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70節 京觀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314節 種牛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14節 兩筐石頭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544節 家園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639節 火光第92節 村落實景第435節 淬火第34節 綁票(一)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561節 接收(四)第206節 殺王(三)第172節 遮了天第7節 狗死了第457節 各方(二)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221節 人質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681節 北歸(六)第308節 建制(六)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559節 接收(二)第405節 同心圓第48節 緊鑼密鼓第470節 京觀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322節 鍾四毛第326節 會議(一)第61節 學霸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716節 收線(八)第592節 毛承祿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36節 人頭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5節 高科技第28節 破莊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509節 雞湯第23節 冷兵器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240節 困獸第511節 教頭第18節 胡管家第177節 船廠第681節 北歸(六)第372節 黑狀第15節 購物第206節 殺王(三)第49節 齊備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154節 黃老爺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117節 政局第131節 大員鷹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393節 賊巢穴第78節 本子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148節 海底撈第313節 竹鼠第84章 電信第559節 接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