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董承事發

曹*既然下定狠心要棗祗負責屯田,那些因爲家族和自己利益反對屯田的人自然要倒黴了。很多世家都在棗祗實行屯田策的時候出面阻攔,程昱這個狠人,當年他就能提出以‘人脯’充作軍糧,如今這些對曹*大業有妨礙的人,他怎麼會輕易饒過。

程昱對妨礙棗祗實行屯田策的世家和大臣,羅織罪名,直接下獄了事。不過,這些世家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世家。那些大世家早就被荀彧警告過了,都知道曹*這次下了狠心,所以他們纔沒空出來做出頭鳥呢。曹*爲了殺雞儆猴,向劉協請旨,將這些礙事的世家屠戮一空,殺了千餘人,連續幾日,許昌大街都是鮮血淋漓的。

董承看曹*如此暴虐,他覺得再不除去曹*就是對大漢的一種危害。可是他卻沒有發現,那些世家纔是曹*大業的阻礙。董承沒有辦法除去曹*,心中十分着急。時間一長,董承竟然急病了。曹*這個人還算不錯,因爲衣帶詔的事曹*還不知道,所以他派了御醫去給董承醫病。這次派來的御醫,就是我想招募的漢末有名的神醫吉平。

吉平來到董承府邸,看着一臉病容的董承,出於醫生的職業道德,他仔細的爲董承診斷起來。吉平發現,董承的病是因爲焦慮所致,只要他舒緩心情,就能不藥而癒。但若是董承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吉平也是無能爲力。

董承其實也知道自己的病因,他看着吉平有些束手,於是笑道:“吉太醫,難不成我的病是不治之症?爲何你的表情是如此嚴肅?”

“國舅並無大礙,只是因爲焦躁所致體弱火虛,我給你開幾副清火解毒的方子,幾劑就好!”吉平笑着給董承開了一個方子讓董府下人前去抓藥。

說實在的,董承的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可是曹*既然派吉平來給他醫治,若是治不好,豈不是砸了吉平的招牌。對於吉平這種十分有職業*守的名醫來說,治不好病人,纔是最大的失敗。吉平就留在董府,專門照顧董承的病情。沒吃過中藥的人不知道,中藥不像西藥,一天吃幾次,定時就可以了。中藥往往需要一兩個時辰吃一次或是十幾分鍾喝一小點。像吉平這種名醫,他給病人開的藥,往往是精確到分鐘的,絕對不會讓藥物過量或是不足。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吃藥自然是越精確越好。

又到董承吃藥的時間了,吉平端着藥碗就走進董承的臥室。董承因爲生病,精神不是太好。時間又不早了,他躺在牀上就睡着了。吉平端着藥,剛想叫醒董承,就聽見董承嘴裡嘟囔着:“陛下,臣對不起你的厚望!臣雖然有了您的詔書,可是依然沒辦法除去曹賊!”董承嘟囔着,眼角竟然滑下兩行淚水。

吉平終於明白董承爲什麼焦躁不安以至於生病了。就在吉平想要先退出去,等董承醒來再和他談話的時候,董承突然醒了。董承看着吉平說:“又到吃藥的時間了?吉太醫爲何不叫醒我!”

吉平把藥遞給董承,等董承喝下去後,他笑着對董承說:“國舅做的好大的事,難怪焦慮成疾。既然陛下有詔要除去曹*,國舅爲何不召集有志之士共討曹賊?”其實吉平對曹*欺凌劉協也很不滿,特別是許田圍獵的時。只不過吉平是醫生,他有他的職業*守。

董承聽了吉平的話大驚到:“吉太醫說陛下有什麼詔書?沒有沒有!曹丞相乃是國之幹臣,陛下怎麼會下詔除去他!”董承驚慌之下,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吉平搖搖頭說:“國舅何必瞞我,我對曹賊不滿也很久了!他欺凌陛下,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國舅相信我,我有一策或可除去曹賊。”吉平說着就咬下自己的一根手指發誓效忠劉協,董承看吉平確實是忠良,就把衣帶詔的事告訴了吉平。最讓人佩服的是吉平自己咬下自己的手指也不覺得疼,還能和董承商量大事!

吉平這個人,掄不起刀,罵不得陣,無巧轉簧舌,更無經緯謀略。雖然他身卑位鄙,但是卻可以稱爲曠世忠良。他聽完董承的敘說,立刻對董承說:“曹賊對我頗爲信任,不如等到他生病的時候,我給他下毒。若是把曹賊毒死了,那朝廷不就掌握到陛下手上了嗎?”

吉平這個計策絕對是行得通的。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是殺人不見血的。一種是教師,另一種就是醫生。若是你得罪教師,不僅可能學不到想學的東西,說不定不知道從哪就冒出一個大人物是那個教師的學生。若是你得罪醫生,你就只能求神拜佛,祈求自己不要生病了。在現代還好些,醫院比較多。古時候,一個城市往往只有一兩個醫生,生病了你不去找他,那你就只能忍着。

可惜天不佑忠良,其實也是董承的問題。你說你一個國舅,什麼女人你得不到。一個和下人通姦的小妾,你把她賞給那個下人或是直接弄死那一對姦夫*婦不就行了。他董承牛叉,打了人家四十杖,居然還放在家裡用,他就不知道對方會記恨他。結果那個和侍妾通姦的僕人叫秦慶童的,碰巧聽見董承和吉平的話,就跑到曹*那去告密了。

這下可好,白癡董承不僅把吉平和自己給害死了,還被曹*把除曹簽名和衣帶詔給搜了出來。王子服、種輯、吳碩這幾個在許昌跑不出去的哥們,被曹*殺了一個乾淨。曹*也明白爲什麼當初他聯合馬騰來打我的時候,馬騰理都沒理他。氣憤之下的曹*帶着部隊就衝進了許昌皇宮,把董承之妹,已經身懷六甲的董妃也給勒死了。不過,那個告密的僕人秦慶童也沒得到好下場就是。

曹*拿着從董承府上搜出來的除曹簽名,看着上面赫然寫着左將軍劉備,西涼刺史馬騰,恨的牙根癢癢。再看看劉協破指用血寫的衣帶詔,曹*頓時就起了廢掉劉協的念頭。

第767章 死間第607章 有鳳來儀第421章 九品第375章 鬥藝第805章 徐庶將兵第387章 無能的黃巾第817章 重禮第662章 流言第471章 神棍第659章 變心第795章 反目第757章 海扁第705章 改字第228章 遷都長安第733章 鳳雛之心第705章 改字第384章 再訪第780章 請劉備入川第195章 劉辨之‘死’第297章 勸說第655章 忠心的顏良第129章 入魔第734章 怒斥第55章 糜芳第56章 諸葛一家第778章 說馬超第636章 荊南四郡(下)第363章 徐和第579章 糧食危機第587章 得意第724章 強攻第51章 招攬第266章 天降蝗災第838章 雙雄會第79章 欲獻酒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226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64章 徐母(下)第153章 張角之女第684章 敗袁尚第33章 交易交情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456章 華佗(上)第74章 言激蔡邕第337章 劉曄第336章 錦帆第630章 兵臨江夏第337章 劉曄第127章 約戰第19章 丁原和呂布第694章 封公第273章 糜環獲救第264章 濮陽大戰第789章 願爲先鋒第508章 兵發曲陽第772章 新野城外第32章 糜竺第145章 典韋扁顏良第728章 奸詐第801章 入川第745章 曹女第577章 疑竇第238章 李儒第71章 論事第393章 火燒大營第618章 一顧茅廬第522章 救呂布(二)第576章 裝病的伊籍第842章 羣起(下)第28章 欺負蕊兒第371章 有客第647章 袁紹退兵第179章 救臧戒第203章 鮑忠第561章 再訪司馬徽第39章 投效第35章 趙家兄妹第110章 河東徐晃第183章 李肅第389章 黃巾盡撤第249章 賈詡效忠第44章 張飛第96章 後路第471章 神棍第128章 趙雲殺將第535章 開導第830章 西川到手第533章 刮骨療毒第789章 願爲先鋒第813章 江東撤兵?第548章 魔力第488章 張鬆回川第90章 倒黴的紀靈第465章 熱鬧第703章 兵法第755章 齒冷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318章 罷兵第520章 趙雲求援
第767章 死間第607章 有鳳來儀第421章 九品第375章 鬥藝第805章 徐庶將兵第387章 無能的黃巾第817章 重禮第662章 流言第471章 神棍第659章 變心第795章 反目第757章 海扁第705章 改字第228章 遷都長安第733章 鳳雛之心第705章 改字第384章 再訪第780章 請劉備入川第195章 劉辨之‘死’第297章 勸說第655章 忠心的顏良第129章 入魔第734章 怒斥第55章 糜芳第56章 諸葛一家第778章 說馬超第636章 荊南四郡(下)第363章 徐和第579章 糧食危機第587章 得意第724章 強攻第51章 招攬第266章 天降蝗災第838章 雙雄會第79章 欲獻酒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226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64章 徐母(下)第153章 張角之女第684章 敗袁尚第33章 交易交情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456章 華佗(上)第74章 言激蔡邕第337章 劉曄第336章 錦帆第630章 兵臨江夏第337章 劉曄第127章 約戰第19章 丁原和呂布第694章 封公第273章 糜環獲救第264章 濮陽大戰第789章 願爲先鋒第508章 兵發曲陽第772章 新野城外第32章 糜竺第145章 典韋扁顏良第728章 奸詐第801章 入川第745章 曹女第577章 疑竇第238章 李儒第71章 論事第393章 火燒大營第618章 一顧茅廬第522章 救呂布(二)第576章 裝病的伊籍第842章 羣起(下)第28章 欺負蕊兒第371章 有客第647章 袁紹退兵第179章 救臧戒第203章 鮑忠第561章 再訪司馬徽第39章 投效第35章 趙家兄妹第110章 河東徐晃第183章 李肅第389章 黃巾盡撤第249章 賈詡效忠第44章 張飛第96章 後路第471章 神棍第128章 趙雲殺將第535章 開導第830章 西川到手第533章 刮骨療毒第789章 願爲先鋒第813章 江東撤兵?第548章 魔力第488章 張鬆回川第90章 倒黴的紀靈第465章 熱鬧第703章 兵法第755章 齒冷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318章 罷兵第520章 趙雲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