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吳王

封王是一件很簡單卻又很繁瑣的事情,簡單是因爲不用我心,手下人會給我安排妥當,至於王府屬官,只要把原來丞相府的屬官換個名字就可以了。複雜是因爲需要一段時間去轉換,畢竟王和丞相不一樣。就說自稱上,雖然我是丞相的時候就被封爲公爵,可以自稱孤,但我不這麼自稱也沒那多大問題。可是封王以後,我不得不變成孤家寡人!就在我因爲封王而苦惱的時候,天下諸侯也在爲我封王的事在苦惱,特別是曹。

雖然曹已經把國都遷到了壽chūn,但是他依然在許昌處理政務,至於劉協會在壽chūn起什麼幺蛾子,曹卻一點都不擔心。許昌的漢室忠臣就算沒被曹殺光,可若是想讓他們再出來鬧騰卻非常困難。人都是怕死的,沒有人牽頭,誰敢做出頭鳥?別說謀害曹,劉協現在連睡覺都不敢說曹半個壞字,因爲他身邊睡的就是曹的nv兒。都說nv生外向,那是對心上人。對於被迫嫁給窩囊廢劉協的曹nv兒來說,當然是曹更親近一些,就算心中有怨恨,也絕看不得別人謀害曹。

當曹正在和衆人商議軍情的時候,荀彧闖了進去。看着這位一直沉穩儒雅的留香荀令居然如此急躁,不光是曹傻了,就連程昱這個老頭子都愣住了。不過,荀彧沒心情理會曹等人的驚訝,又扔出一個重磅炸彈:“主公!呂峰稱王了!”

曹木訥的接過情報看了一會,突然哈哈大笑,直至笑到一臉淚痕,他指着情報對衆人道:“呂霸先稱王了,也就是說他離篡位不遠了!諸君,你們覺得他下一步該幹什麼?”

“還能幹什麼,自然是一統大漢!”荀彧等人腹誹卻不敢直言,曹卻沒有他們那麼多的顧忌,只是笑道:“你們看看,呂峰封王,大家都認爲是他迫劉辯,可劉辯卻站出來爲他說話。如此君臣相得,呂峰大軍在外,劉辯理政在內,焉有不興盛之理?瞧瞧我們,劉協又是如何對我的?別的我也不想多說,就以功勞論,我便是不如呂峰,封個公爵有何不妥?不光劉協拒絕,荀彧也抗拒。如今呂峰稱王,大漢的尊嚴終於被你們保住了!”當初我封公的時候,曹已經很不爽了。本想向劉協也討個公爵,可不光劉協反對,連荀彧這個親信也反對。一拖再拖,現在我都封王了,可劉協卻一點表示也沒有,實在讓曹很失望。

看着拂袖而去的曹,荀彧心中也有些難受。其實這也是他自討苦吃,腳踏兩條船的人,往往沒有好下場,特別是在政治場上。荀彧明明是曹的鐵桿,卻非要和劉協混在一起。且不說劉協並非明主,就算他是,被關在鳥籠裡的大鵬,能有機會展翅麼?曹走了,留下一票謀士大眼瞪小眼。荀彧嘆了一口氣,便回去將我稱王的消息發到壽chūn。只是不知道,劉協知道這個消息後,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和反應。

曹氣的快,好的也快,他只是對荀彧有些不滿,可他還要依靠荀彧,畢竟曹麾下不像歷史上那樣人才濟濟。實際上荀彧也明白,他應該幫助曹而不是劉協。可輔助曹成爲周公卻是他的理想,與荀攸相比,荀彧總是會將現實理想化,而且他還沒聽過那句至理名言: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相對與曹,劉備卻有些苦澀。他得到我稱王的消息,正走在去西川的路上。若是他現在已經得到西川,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稱王以和我相對。可現在他只有半個荊州,若是是稱王,必然遭到天下人的恥笑。因爲我稱王有六州的土地,天下諸侯中,沒有誰比我更強勢。於是劉備不稱王,他派人聯繫各方,準備對我進行討伐!可惜,理他的人並不是很多!

唯獨不在意我稱王的,只有江東的孫氏子弟。之所以不在乎,一是因爲江東和司隸相隔甚遠,二是因爲他們看不起我軍的水軍。既然有長江天塹相隔,孫權不信我能打過江東。當然,這也是一種自信。不過,孫權不光自信,他見我封王,心中也有些異動,於是派遣張紘來到洛陽,向我索要吳王的稱號,同時派遣使者去壽chūn,大有誰封他爲王,他就幫誰的意向。

我自然不會封孫權爲王,且不說他根本沒有信譽,就論功勞,他也沒這個資格。若說孫策,或許我還能同意,畢竟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是孫策打下來的。不過,我不同意給孫權封王,不代表劉協不想。可是劉協剛把想法說出來,就遭到了一致反對,曹都有了殺劉協泄憤的想法。曹想封公,劉協推三阻四,孫權不過是名義上效忠,派人說了幾句好話,劉協就意動了,曹有些怨念也很正常。主要問題是,曹不知道距離產生美!

孫權沒從我和曹手上得到王位也不在乎,直接在建業自號吳王,封孫策爲長沙王,大有不尊兩方朝廷的意思。孫權不尊朝廷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若我不能平定江東,就算孫權歸附,以他的xìng格也會反覆。我一直認爲只有用部隊掃平江東,才能一勞永逸,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協議,與廢紙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孰不見,當年劉邦、項羽剛簽訂鴻溝協議,劉邦就在項羽撤軍的時候,立刻撕毀協議,攻擊項羽的後方。高祖都這麼無恥了,四百年來以高祖爲榜樣的人衆多,身爲諸侯的孫權無恥點也很正常。

我無視孫權的舉動,可曹卻來火了。怎麼說曹也比孫權有功勞,他還沒敢稱王,連公都沒當上,孫權和孫策就稱起王來,曹能不上火麼?雖說主不可因怒而興師,但若是曹沒有一個態度,豈不是有辱漢室臉面?要知道,因爲我的關係,漢室的威望已經差不多名存實亡,加上曹對漢室忠臣的屠戮,更讓漢室江山風雨飄搖。曹手上掌握的大義已經越來越薄弱,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消失!

(孫權笑道:大家都是王,比比鮮花看誰贏!)

第14章 蔡邕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820章 恩仇摯友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784章 自大狂第175章 洛陽亂第245章 董卓之死第611章 民主第175章 洛陽亂第454章 僥倖第22章 密謀第720章 算計文聘第488章 張鬆回川第12章 祭祖賜字第134章 封賞第125章 皇甫嵩第460章 撮合第791章 封王第198張 送曹操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234章 喪子第700章 打架鬥毆第652章 十萬糧草第39章 投效第392章 撤兵之時第456章 華佗(上)第422章 九品制第89章 有人鬧事第589章 共伐第355章 度量衡第262章 出兵第103章 五雄戰呂布第546章 黑山張燕第280章 楊彪之謀第263章 二讓徐州第306章 袁紹戰公孫第751章 倭國請求第602章 不堪其擾第816章 下馬受縛第697章 聰明機敏第731章 火燒大營第467章 鄧展第233章 分道揚鑣第554章 外族兵退第124章 支援皇甫第821章 謀害周瑜第309章 張寧踐行第560章 端倪第778章 說馬超第718章 陳到歸營第85章 瓊漿玉液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817章 重禮第703章 兵法第477章 徐庶北歸第601章 倒下的寨牆第319章 借兵第372章 喬玄第679章 佯撤第60章 逐虎過澗第659章 變心第98章 我和曹操有個約會(中)第29章 風情無限第659章 變心第343章 蠻勇第361章 馬騰赴許第658章 英明的袁紹第473章 左慈第106章 蔡琰之心第724章 強攻第374章 二喬第438章 生意第758章 鐵壁將軍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256章 韓遂第630章 兵臨江夏第288章 民政第845章 司馬懿第783章 外族齊至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756章 沉穩青年第189章 監軍賈詡第92章 袁家第77章 品酒第712章 文仲業(下)第429章 龍骨水車第716章 火攻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133章 火燒長社(下)第772章 新野城外第751章 倭國請求第11章 寶馬 鑄兵第297章 勸說第173章 通風報信第775章 火與水第465章 熱鬧第379章 情第74章 言激蔡邕
第14章 蔡邕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820章 恩仇摯友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784章 自大狂第175章 洛陽亂第245章 董卓之死第611章 民主第175章 洛陽亂第454章 僥倖第22章 密謀第720章 算計文聘第488章 張鬆回川第12章 祭祖賜字第134章 封賞第125章 皇甫嵩第460章 撮合第791章 封王第198張 送曹操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234章 喪子第700章 打架鬥毆第652章 十萬糧草第39章 投效第392章 撤兵之時第456章 華佗(上)第422章 九品制第89章 有人鬧事第589章 共伐第355章 度量衡第262章 出兵第103章 五雄戰呂布第546章 黑山張燕第280章 楊彪之謀第263章 二讓徐州第306章 袁紹戰公孫第751章 倭國請求第602章 不堪其擾第816章 下馬受縛第697章 聰明機敏第731章 火燒大營第467章 鄧展第233章 分道揚鑣第554章 外族兵退第124章 支援皇甫第821章 謀害周瑜第309章 張寧踐行第560章 端倪第778章 說馬超第718章 陳到歸營第85章 瓊漿玉液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817章 重禮第703章 兵法第477章 徐庶北歸第601章 倒下的寨牆第319章 借兵第372章 喬玄第679章 佯撤第60章 逐虎過澗第659章 變心第98章 我和曹操有個約會(中)第29章 風情無限第659章 變心第343章 蠻勇第361章 馬騰赴許第658章 英明的袁紹第473章 左慈第106章 蔡琰之心第724章 強攻第374章 二喬第438章 生意第758章 鐵壁將軍第347章 宛城之戰第256章 韓遂第630章 兵臨江夏第288章 民政第845章 司馬懿第783章 外族齊至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756章 沉穩青年第189章 監軍賈詡第92章 袁家第77章 品酒第712章 文仲業(下)第429章 龍骨水車第716章 火攻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133章 火燒長社(下)第772章 新野城外第751章 倭國請求第11章 寶馬 鑄兵第297章 勸說第173章 通風報信第775章 火與水第465章 熱鬧第379章 情第74章 言激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