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

詞曰:馬踏平沙,將軍街命,鎮靜無。打破孤城,斬殺巨寇,兩判殘

花。兵威遠近驚訝,那女尼神遊鬼查;一遇通元,智窮力竭,遠遁煙霞。

——右調《柳梢青》

且說師尚詔據住了歸德,又得了四縣;他也知道收買人心,開倉賑濟,並恤被兵火之家,四縣亦如此行事。自己號爲雄勇大元帥;有十數個知心將佐,俱號爲小元帥;其餘一二百賊將,俱號爲將軍。妻蔣金花號爲妙法夫人,秦尼姑號爲神師;他族中羣賊,各有名號。凡攻城掠地,戰守接應之策,系這尼姑提調。

師尚詔久有取開封之意,聽得胡軍門初八日起兵,只得料理迎敵。後又聽得停軍睢州,調兩鎮人馬,四五天不見動靜,遂遣諸賊將旁取夏邑等縣。一日,笑向諸賊將道:“軍門胡宗憲無謀無膽,今駐軍睢州,不過掩飾地方官和百姓耳目,他心上害怕可想而知。我意欲分兵三路:一軍趨開封東北,聲言取考城,絆住胡軍門人馬;一軍趨開封之南,傍掠州縣,牽住各處救兵;我領諸將鼓行而西,直取開封。量胡軍門庸才,斷不敢回軍救應;即或敢來,分兵御之,亦未嘗不可。直要諸將竭力用命,攻破開封,傳檄諸郡,全省可得矣!爾等以爲何如?”僞神師秦尼道:“此計尚非萬全。胡軍門調兩鎮人馬,早晚即到;我若能一朝而下開封。猶可並歸德之力,敵三處人馬,勝有。若屯兵于堅城之下,兩鎮救軍齊至,攻我左右,胡宗憲殺回,阻我歸路,開封曹巡撫發人馬攻我之前,是我四面受敵,反爲不美。況歸德去開封三百餘里,一時不能接濟,軍兵一敗,人心動搖,歸德亦不守矣。爲今之計,速差精細人探聽兩路軍強弱,領兵主將才勇如何,然後相機而動,可戰則戰,可守則守;再傳諭西面連營八處主將,晝夜防備攻擊。胡軍門既系膽怯之人,兩鎮定不服他調度;日久又恐朝廷罪責,勢必各軍其軍。某等可選集諸將,敗其一路,則三路官軍俱皆瓦解矣!此慎重之策也。”師尚詔道:“神師所見甚是明透。我只愁朝廷另換軍門,則費手耳!”隨差人分路打探官兵動靜。

再說林岱領了三千人馬,桂芳又派了守備兩員相幫。於冰充做總兵府幕客,改爲武職衣中打扮,也隨在林岱軍中;卷旗息鼓,晝夜潛行,到了永城地界。鎮守永城主將系師尚詔之弟尚義,又有族兄師德,還有三個賊將軍,一叫鄒炎,一叫餘鑄,一叫王之名,俱皆勇敢善戰,而鄒炎更是超衆,其武勇與師尚詔一般。諸賊將家口寄頓永城,全仗此人保守。這日探子飛報入城,言有三四千官兵,打着懷慶總兵旗號,離此不過數裡。師尚義聽了,隨即點起一千賊衆,同鄒炎大開城門迎敵。少刻,見一枝人馬飛奔前來,門旗開處,一將當先。但見:

虎頭燕額,猿臂熊腰。腕懸竹節鋼鞭,鞭打處千軍潰散;手提豹尾畫戟,戟到處萬夫辟易。聲似震雷,有斬將搴旗之勢;眸如掣電,擅投石超乘之能。身披爛銀甲冑,坐跨踢雪烏雅,成都稱爲宦家子,中州號作冠軍侯。

師尚義將人馬擺開出陣。林岱也不容話,提戟就刺,尚義即忙架隔,只三合,尚義敗走。鄒炎大叫道:“初次交鋒,安可失了銳氣!”倒提大刀,飛馬來迎。林岱見賊將身軀長大,相貌兇惡,知是一員勇將;提戟刺去,兩將鏖戰有四十餘合,林岱不歸本陣,撥馬往北而去。鄒炎趕來,林岱翻身一箭,正中鄒炎左臀,倒下馬來,尚義率兵救起了鄒炎,林岱殺回城內。餘鑄領出二千賊兵助戰。這邊兩個守備,亦率衆相殺。林岱一枝戟,一條鞭,馬到之處,無不披靡。尚義見林岱兇勇,領兵敗入城去。林岱也不攻打,聽於冰吩咐,於十裡以外安營。

師尚義等入城,鄒炎咬牙切齒,誓報一箭之仇。餘鑄道:“懷慶領兵主將,甚是勇猛難敵,看來不如智取。今他已戰勝,晚間必不準備,依我主見,止留五百人守城,其餘人馬,盡數帶領,我同元帥於二更時劫營,每人以白布包頭,以便夜戰相識,殺他個片甲無存,與鄒將軍雪恨!”鄒炎大喜,道:“此計最妙!我臂上也算不得重傷,大家同去爲是。”師尚義依了餘鑄的議論,請師德同王之名守城,約定二鼓後起身。且說於冰向林岱道:“此時天色漸晚,可吩咐將士不必卸甲,速刻飽食,聽候將令。”少刻,逐電暗報。於冰笑道:“不出吾之所料也。”隨向林岱耳邊說了幾句,起更時候,請兩守備各帶人馬五百,在營盤兩邊埋伏。賊衆劫了空營,必要急回,二位可放起號炮,速領人馬追殺。”兩守備遵令去了。於冰同林岱領二千人馬,暗暗的埋伏在水城東北五里之外,又着軍士以白布包頭,臨期自有將令。二鼓以後,師尚義等領賊衆五千餘人,至林岱營前吶喊殺人(入),見是空營,喝令衆賊速退,號炮一響,兩守備帶兵殺來。於冰聽得號炮震響,知賊衆人營,吩咐二千軍士,假裝賊衆敗回之樣,到城下亂喊開門。師德同衆賊見城外人馬俱頭包白布,知是自己的人衆,約料是敗了回來,連忙開放城門,林岱率軍殺入。止有五百強壯賊衆,餘俱是老弱家屬,頃刻剿斬殆盡。於冰道:“賊衆劫了空營,少刻便回,誠恐二守備兵少,林兄可領一半人馬迎殺上去,我在城中率衆搜拿叛黨家屬。”林岱分兵出沒半里遠,遙見衆賊飛奔而來。林岱率衆迎殺,後面二守備又到,兩下夾攻,賊衆只顧逃命。師尚義走脫,帶賊兵叫門,於冰又放出五六百兵開門便示,尚義大驚,招呼餘鑄道:“巢穴破矣!你我速奔夏邑。”此時鄒炎因箭傷痛甚,不能力戰,已死在亂軍中。林岱同二守備追殺數裡,分一半兵,令二人趕去,自己回永城料理。衆賊跑到天明,只見一枝人馬從西南來,爲首一員老將,帶領着許多將佐,喊一聲,將衆賊圍住。衆賊俱系筋疲力竭之人,那裡當得起生力軍剿戮?隨後二守備又到,殺死者一千餘人。共五千賊衆,沿途跑散,並帶傷死亡者又一千餘人;其二千餘人都跪下哀呼乞命,情願投降,殺賊贖罪。桂芳準其投降,活捉師尚義,斬了餘鑄,合兵入永城。於冰迎着,說道:“令公郎已成大功,各賊家屬俱皆拿下。冷某還有懇求,未知肯容納否?”桂芳道:“我父子俱系老長兄提攜,若有吩咐,無不如命!”於冰道:“賊衆家屬,除師尚詔同族以及親戚,聽候軍門、巡撫發落外,其餘從賊家屬婦女,盡行釋放;男子未過十六歲,老人已過六十歲者,俱準爲民,精壯者未敢輕縱,理合監候,俟事體平定,任官吏審訊,分別辦理;若有逃脫,再投逆黨者。拿獲立即正法,大人以爲何如?”桂芳大笑道:“不但老長兄有此仁慈,即小弟亦何樂於多殺?將來起解他們時,弟還要細細查問,開脫些出去。”於冰作揖道:“如此更見厚德!”又說了得永城始末,並林岱武勇,桂芳欣悅不已。吩咐各將弁飽餐休息,着書吏將陣亡軍士記名,帶傷者養病,次留一千五百懷慶兵守城,就着隨林岱的兩個守備鎮守;又將他二人着實獎譽幾句,自己同林岱、文煒、於冰帶了投降的二千餘賊衆,並本部人馬,攻打夏邑。差官與軍門、巡撫兩處報捷。

再說總兵管翼帶了本部五千人馬,離歸德還有三十里,便下令着軍土嚴裝飽食,又吩咐參將郭翰道:“我領三千人,先率諸將攻其西北一營,你可遠遠差人探聽賊營。若攻殺不破,你可領兵速併力協攻;若賊營已散亂,你可按兵不動,待他別營救兵到來,再領人馬幫助。此養精畜銳,次第收功之法也。”郭翰領命。管翼帶兵急馳,不數裡,遙見八座連營,每營相離各二三裡不等。管翼大聲向衆將道:“你們看賊營人馬雖多,率皆烏合之衆,一經交戰,勢必喪膽,斷不可存彼多我少之心。本鎮今日不要命了,你等求功名、叨重賞,就在此刻!可舍性命,隨本鎮去來!”衆軍兵暴雷也似的答應了一聲,一個個如流星掣電,飛奔賊營。賊衆雖有探細的人,及至傳報時,兵已到了營門,發聲喊,一涌殺入。衆賊見開封人馬許久無有動靜,他們有何紀律,有何軍法,便日夕飲酒吃肉,硬奪左近村鄉財物東西,以爲快樂,那裡還作準備。不意此軍如風雨驟至,只得勉強迎敵,三兩合,俱各棄營望南奔馳。賊營中傳起鼓來,各營俱來救應,反被逃竄敗兵,踏亂了營盤。管總兵奮力趕殺。賊衆見官兵人少,一齊圍裹了來,陡聽得大炮一聲,見一將領兵,和(如)推山倒壁風馳而來,兵勢甚猛,乃參將郭翰也。衆賊一見,各心上慌亂起來。又見來兵也少,復勉強相殺。正戰間,又聽得大炮一聲,見一軍從正西殺來,兩員將官在前,兵丁在後,正是羅齊賢、呂於淳接應人馬,勢同山嶽般壓來。賊衆早已心慌,今又見此軍蹙至,也不知官軍有多少埋伏,有多少接應,誰還肯捨命相殺?便一齊往歸德敗走。三路官兵隨後追趕,離歸德城還有三裡餘,管翼因兵少,亦不敢直逼城下,就在正西安營,遣官睢州報捷,請軍門合兵攻城。

且說敗兵跑入歸德城內,師尚詔問明原由,大怒道:“八營二萬餘人,連六七千官兵都戰不過,還想攻打開封,真是可笑可恨之事!”僞神師秦尼道:“管總兵人馬遠來,又經戰鬥,可速遣兵破其營壘,使他不能停留城下方妥。若此兵容其過夜,則明早開封人馬俱集城下矣!”尚詔道:“神師所言,正合吾意。”卻待遣將發兵,只見探子報道:“懷慶總兵林桂芳,遣子林岱攻奪了永城,已提兵攻打夏邑去了。”尚詔大驚道:“永城本帥兄弟親戚並各將妻兒在內,此一殘破,斷難瓦全,不可不遣將爭取。”諸將聽得失了永城,一個個心膽俱碎,都磨拳擦掌,亂嚷的要去奪永城。少刻,又報:“寧陵已被開封兵攻破!”隨即又報:“虞城被河陽總兵遣將攻打,鎮將帥衆投降;夏邑又被懷慶總兵攻陷!”尚詔捶胸大叫道:“數年心血,半月辛勤,一朝盡喪矣!”秦尼道:“勝敗兵家常事,元帥不必過憂;不是貧僧誇口,管保已失州縣,指日復得!若爲永城有元帥並諸將的家屬在內,貧藉此刻領一千人馬,手到奪回,以安大衆之心。目令止存歸德一城,可速傳令着城外諸將,拔營入城,且不必與官兵對敵,只教他們預備守城之具,並鳥銃火炮各項;各門派將分守,準備官兵攻城。主帥亦不必戰,待貧僧奪了永城回來,再商妙策。”說罷,急急領兵去了。師尚詔隨將城外諸賊,調回守城。

且說林桂芳攻拔了夏邑,斬了鎮城賊將,留兵把守,領人馬往歸德進發,攻打虞城的將佐,亦來合兵,又帶來沿河守汛許多投降賊衆。忙差官去睢州報捷,請軍門同巡撫會剿。胡宗憲連接捷報,正在愧悔之間,曹邦輔來至營中,笑說道:“諸將成功,皆朝廷洪福,大人威德所致;刻下賊衆止有歸德一城,四面無援,指顧即可盡殲醜類。大人可速起軍馬,小弟同去收功走遭。”宗憲羞憤道:“此原是大家合謀而行,不意伊等竟能僥倖,到底還是諸將之功居多。起兵攻圍的話,尚須緩商。”曹邦輔道:“大人之言差矣!昔漢高論諸將功,以蕭何爲功人,請將爲功狗,蓋以追逐狡兔者狗也,而發縱指示者人也。今日諸將之功,皆大人發縱指示之力,朝廷將來論功行賞,大人自應首推;天下安有大元戎披堅執銳,與士卒拼命行陣間的道理。”宗憲聽了這幾句話,連連點頭道:“大人見解,實足開我茅塞。”他不用邦輔催促,隨趴下令:着各營此刻俱起,限本日定到歸德門下。

且說於冰正與桂芳行走中間,超塵在耳邊暗報道:“適才秦尼領兵一千,奪取永城去了。”於冰想道:“我聞此尼精通法術,二守備如何是他敵手?”忙向林岱道:“你可速帶一千人馬,同我速赴永城。”桂芳欲問原委,於冰道:“回來自然明白,大人只管先行一步,去歸德城下安營。”說罷,同林岱領兵,走有三十餘里,見一隊人馬在前。林岱大喝道:“叛賊那裡走?”秦尼見有官兵趕來,用劍虛向地下一畫,頃刻竟成數里長一道深溝,軍士驚喊起來。於冰看見,也用劍向溝上一畫,即成平地。秦尼見破了他的法術,將人馬擺開,瞧見官軍隊里門旗下有一將,身高體壯,貌若靈官,提方天戟,騎烏騅馬,威風殺氣,冠絕一時。秦尼看見,大驚道:“我見師尚詔相貌,以爲真正英雄;此人儀表,較師尚詔又大方几倍,足徵我眼界小,識人未多。”笑問道:“來將何名?”林岱將秦尼一看,但見:

面如滿月,頭無寸毛,目朗眉疏,微帶女娘韻致;神雄氣烈,不減男子魁梧。棄錫杖而掛霜鋒,權學曼陀之化相;騎白馬而誦符咒,非比阿難之法輪。請他做羣賊師傅,有餘,有餘;算伊爲佛門弟子,不足,不足。

林岱道:“我乃懷慶總兵之子林岱是也。妖尼何名?”秦尼道:“我師元帥殿下秦神師也。日前攻破永城,就是你麼?”林岱道:“是我。”秦尼道:“你氣宇超羣,將來定有大福,快回去換幾個薄命的來!”林岱大笑道:“這妖婦滿口胡說!”提戟飛刺,秦尼用劍相還。只兩合,秦厄敗走,取一塊黃絹兒,向林岱擲來。須臾,變爲數丈銅牆,將林岱圍住。秦尼正欲擒拿,於冰出了陣門,將劍向銅牆一指,口中念念有同,只見劍尖上飛去一縷青煙,煙到處,將銅牆燒爲灰燼。秦尼見此法又破,急向對陣一看,瞧見於冰,但見:

儒巾素服,布履絲絛。目聚江山秀氣,心藏天地元機。神同秋水澄清,知系洗髓伐毛之力;面若春霞燦爛,多由息胎辟穀之功。煮水燒鉛,掃盡壺中氤氳;懸壺種藥,救徹人世癡頑。真是劍尖指處乾坤暗,丹篆書時神鬼號。

秦尼看罷於冰,大爲驚異,道:“此蓬島真仙也!何故在塵世上煩擾?”隨向於冰打稽首道:“先生請了!”於冰亦舉手還禮。秦尼道:“先生何名?”於冰道:“無姓名。”秦尼道:“豈有無名姓之人?不肯說也罷了。適才先生破吾兩法,足見通元。我還有一小法請教!”於冰道:“只管盡力施爲!”秦尼用劍書符望空一指,少刻狂風驟起,飛來房大一石,向於冰打來。於冰微笑,從離地吸氣一口,用力向大石一吹,此石化爲細粉,飄飄拂拂,與雪花相似,頃刻消滅。兩鎮軍兵俱無心鬥戰,一個個眉歡眼笑,看二人鬥法。秦尼又用一分身之法,將頂門一拍,出十數道黑氣,黑氣凝結,現爲十幾個秦尼,各仗劍來戰於冰。於冰將兩手齊開,向衆秦尼一照,霹靂(一聲)十幾個秦尼化爲烏有。秦尼向懷中取出五寸長一草龍,往地下一丟,立變爲三丈餘長一條青龍,秦尼下馬騰身跨上,道:“我要到一地方去公幹,亦無暇與你作戲。”用手在龍項上一拍,那龍便口張爪舞,四足頓起風雲,將秦尼架在空中,在正東去了。於冰大笑道:“妖尼計窮,必去永城作祟!”向林岱道:“你可領人馬回營,着實吩咐諸軍:有人敢露我鬥法一字者,定行斬首!”說罷,從馬上一躍,只見煙雲繚繞,亦飛向正東而去。兩陣軍士看得目亂神癡。林岱催馬向衆賊大喝道:“爾等還是要生要死?”衆賊兵倒戈棄甲,跪在地下,道:“小的們皆朝廷良民,誤爲妖人誘引,今願投降,永無異志!”林岱道:“爾等既願投降,我何樂多爲屠戮,可隨我回營聽令。”衆賊齊聲答應:“願聽將軍指揮。”林岱將兩路人馬帶回,桂芳已在歸德城下安營。林岱入見,與桂芳訴說於冰與秦尼鬥法,並於冰吩咐不準傳揚的話。桂芳與文煒聽了,不由得膛目咋舌,竟不知爲何如人。隨曉諭衆軍:“有人傳言鬥法一字者,立行斬首示衆!”正是:

雲車風馬時來去,人世軍營暫度春;

今日陣前傳道術,方知老子本猶龍——

古香齋 輸入,轉載請保留

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二十八回 會盟兄喜隨新官任 人賊巢羞見被劫妻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二十四回 恤貧兒二士趨生路 送貞婦兩鬼保平安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法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
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二十八回 會盟兄喜隨新官任 人賊巢羞見被劫妻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二十四回 恤貧兒二士趨生路 送貞婦兩鬼保平安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法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