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剖析美國要先從美洲的發現說起,因爲美國不是美洲的原住民,他是一個外來戶。
說起美洲的發現,永遠繞不開哥倫布這個人。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意大利探險家、航海家,約1451年出生於意大利熱那亞的工人家庭,是猶太人的後裔。哥倫布自幼熱愛航海冒險,那時候地球是平面的已經被廣泛質疑,大部分人相信地球是圓的,但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完善,不能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得拿出我現在還沒從地球上掉下去的證據。但哥倫布堅信這一點,他認爲從歐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達印度和中國。
他先後遊說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資助他開展航行,但都遭到拒絕,因爲那不是精神上鼓勵就完事兒了,得真金白銀的往外拿,最後能得到什麼還不一定,很有可能就一句“我回來了”,比這更慘的是“只有我回來了”。
哥倫布爲了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遊說了十幾年,也不知道這老哥靠什麼生活,就像中國古代的大俠,整天行俠仗義,在外面揮金如土,然後回到家裡啃窩窩頭。直到1486年,事情迎來了轉機。
西班牙王后伊莎貝拉一眼就相中了他,“嗯,這人不錯!”
可是哥倫布成名已久,爲什麼這個王后現在才慧眼識英雄,這要從伊莎貝拉這個王后的性格說起。
伊莎貝拉王后絕對是個好戰分子,先是佔領了阿拉伯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最後一個據點,又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佔領梅利尼亞城,從而統一西班牙。之後又對在西班牙的猶太人和***頒佈法令,要麼接受天主教,要麼離開西班牙(這麼一個能幹的女人忙前忙後,不知道她丈夫在幹什麼?)。
在擴張過程中,她發現有更多的異教徒需要她來解救,有更多的***有待消滅,(成功人士的境界咱也不懂,她把解救全人類作爲自己畢生的事業。)從而對財力上的要求更加急迫。這時哥倫布就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出現在她面前。
王后說服她的丈夫斐迪南二世,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錢來資助哥倫布,才使哥倫布的計劃得以實施。當然,哥倫布冒這麼大的風險只是爲了錢,他纔不管什麼偉大的歷史進程,而王后要的是在與葡萄牙的殖民地爭奪中取得先機,聯繫東方一起對付***,獲得黃金、香料、珠寶等等,凡是不花錢的東西我都要。
王后和哥倫布一拍即合,勾畫他們美好的藍圖。前提是他倆相互都不熟,是不是應該溝通一下感情,這溝通就是6年。
其實因爲拖這麼久,還是因爲哥倫布這老哥心太黑,首先,我必須是“航海司令”,一切我說了算,你別給我整些又顧問又監工什麼的,不管拿回什麼我都要10%的回報,只要發現一個新地方,這個地方的總督必須是我的後代,哪怕我後代沒成年,等到成年了位置也得過繼過來。就這要求在西班牙上至國王,下至阿貓阿狗一聽就炸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孰能忍他舅舅也不能忍,你哪來回哪去吧!
要不說歷史的進程中女人是不可或缺的,乃至起決定性作用的。開始王后也是拒絕的,但沒把哥倫布直接趕走,先是決定將哥倫布納入皇家供奉,直接的白吃白喝,還成立個皇家委員會,專門討論這件事,直到6年後的1492年才發批文。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王后的派遣,帶着給印度國王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3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
此時,站在船頭的哥倫布吹着海風,意氣風發。此時他還不知道,他要到達的目的地在他的正東方。
哥倫布先後4次出海航行,兩次登陸美洲,歷經12年,所到之處起名無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爲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有一個叫阿美利加·維斯普西的意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不是印度,而是一個不爲多數歐洲人知道的大陸,於是,這塊大陸就被命名爲阿美利加洲,即美洲(我很想知道老哥在地下知道這個消息後是什麼心情)。
美洲的發現,成爲人類歷史進程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