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很快到達八樓,走過安靜的過道,小周先請蕭奇等了一下,去了旁邊一個辦公室打了個電話,沒多久,湯泉就從另外一間辦公室走了出來。
看到他揮手,蕭奇快步過去,和他握手的小聲道:“湯哥,你們隱瞞得可夠深啊!沒想到牛大叔居然是國資委的大官!”
湯泉也小聲笑了笑,“這是你牛大叔不要我說的,我這個當下屬的,哪裡敢多透露……嗯,你牛大叔的官職是國資委的主任,也是中央委.員,待會兒估計要和你談到宏觀經濟,你這個新鮮出爐的華國首富,可別掉了鏈子啊!”
湯泉這是在刻意的示好了。
雖然他不知道牛儒正的心思,但憑藉着這幾天以來,牛儒正在忙碌的事務,作爲牛儒正貼心人的他,還是能抓住一些脈搏了。
這就是爲什麼說,秘書就是領導的一半智慧的緣故,聰明的秘書,根本不用領導講,自己就能提前爲他做好準備。
蕭奇微微的點了點頭,跟隨在湯泉的後面,進入了一間寬大的辦公室。
辦公室佈置得很簡單素雅,沙發都有三組之多,靠近裡面的地方還有兩個門,湯泉在旁邊的辦公桌前撥了一個號碼,等接通後說明,蕭奇已經到了,應答了幾聲後,便敲響了靠右邊的一間房門。
對於這種佈置,蕭奇還是比較瞭解的。
這間辦公室就相當於等待廳,裡面有一間肯定是湯泉的辦公室,另一間就是牛儒正的了。 www▪T Tκan▪¢ Ο
只不過湯泉的辦公室沒有其它的門可以進出,而牛儒正的辦公室就大不一樣,裡面除了辦公室,還有另外一個套間。更有另外一個門來單獨進出,這也是作爲主任的特權,畢竟他的工作崗位太過重要,沒有足夠的隱私是不行的。
片刻之後,走進牛儒正的辦公室的蕭奇,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埋頭寫東西的牛大叔。
牛儒正還是那副模樣兒。不過因爲坐在放有小國旗的桌子上的緣故,還是增添了一份威嚴。
“呵呵,你小子來得這麼早啊?”牛儒正擡頭起來,示意了一下:“等我十分鐘,我把這份文件批示完再說。”
“好,牛大叔你忙!”
蕭奇客氣的道,卻是不客氣的坐在了旁邊的沙發上,自己也從懷裡掏出了一個本子,拿出一支筆。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牛儒正偶爾擡頭起來,看到蕭奇這麼不見外,居然和自己一同在辦公,不覺啞然失笑:這都多久了?多久沒有一個人敢在自己面前這麼自由自在的?無視正部級幹部的威嚴,還敢拿着自己公司的東西在忙碌,這小傢伙真是有顆大心臟啊!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在一個大官面前表現得越是從容不迫,就越容易得到欣賞。
相反的。那些戰戰兢兢、唯唯諾諾的人,向來都不會真正被欣賞和重視。
可是知道的人多。能做到的人很少。
就和以前明明一心熱血想要做堅貞不屈的英雄,結果卻在敵人的屠刀下,做了狗熊的很多人一樣,原因在於他們都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
比如現在,知道面前的牛儒正是一個正部級的大官,手下一百一十七家華國的央企。隨便一箇中石化、中儲糧、華國移訊等等,拿出來都得嚇死人,普通人面對着這麼一個權勢滔天的大官,早就已經軟了半截,哪裡還能有什麼“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類的念頭?
別說是普通人了。就是一百一十七家央企的董事長,在牛儒正面前都是規規矩矩的,不敢因爲自己手下的巨大權力而有半點的不恭,因爲牛儒正就是那個能掌握他們官場命運的人,一旦去掉了這些身份,那他們所謂的權勢,一定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然而蕭奇卻和普通人不同,和以前他想的一樣:牛儒正雖然是正部級的大官,未來更是正國級的超級大佬,但好歹這正國級的大佬也有七個到九個,根本就不是唯一,但是他蕭奇卻是這世界上唯一的轉世重生的人,所以在身份上,他還真不比牛大叔差。
也是有着這樣的考量,蕭奇才乾脆不浪費時間,該做什麼做什麼,否則傻傻的等着牛儒正處理公務,自己卻無事可做,那也真的太無聊了。
牛儒正自然不是故意要晾着蕭奇,處理完緊要的公務,打內部電話叫湯泉拿出去處理後,便伸了伸懶腰,站了起來。
“蕭奇啊,你瞭解日本嗎?”。稍微活動了一下筋骨,牛儒正就順口問道。
像是他這種大人物,根本就不可能有隨便問話的時候,蕭奇腦海中飛速的轉了一遍,然後才緩緩的點頭:“還算了解。”
即使是蕭奇自己不瞭解,憑藉着以後幾年華國和日本的衝突,在各種經濟、政.治上面的摩擦和合作,蕭奇怎麼也能給牛儒正說出一個大概的走勢來。
哪曉得牛儒正問的根本不是這個,他平聲的道:“你知道八九十年代日本的泡沫危機吧?”
“知道。”
“我前幾天看了一個報告,你也瞧瞧,然後給我講你的看法。”牛儒正從桌子上拿起一個文件夾,遞給了蕭奇。
“中日房地產泡沫對比關係”。
蕭奇看着這個標題,微微的點點頭,翻開之後,看到的是一張張圖表和文字的對比,洋洋灑灑上萬字,卻也的確花了一番心思。
這份報告文件,講的就是一個主題:華國房地產的泡沫,會和日本一樣,在五年之後就破滅崩盤。
日本從1985年的廣場協議開始,日元急速升值,1986年各種資金就開始流向房地產,到達1987年房價就比1985年飆升三倍,1988年則慢慢的回降,卻被連續拍出的地王繼續拉昇房價。
如此持續到了1991年,日本房價終於是支撐不住,直接崩盤,從而引起數百萬的日本人資不抵債,一夜之間變成了窮光蛋,而且還揹負着銀行的鉅額債務,直到十幾年後,日本的房地產都沒有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