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 港片救世主

859 港片救世主

說香港演藝工作人員片酬畸高,主要是指那些賣座導演和當紅影星。

比如王經導演的片子經常熱賣,他拿到導演片酬不僅高,而且往往擁有票房分成;又比如劉德樺雖然在香港名氣不是最大,但他在臺灣卻紅得發紫,所以他現在的片酬拿到了800萬,直追周閏發、周星池等人,甚至超過了許貫文、許貫傑兄弟。

至於那些二三流的導演和演員,雖然收入也比以前明顯增多,但那是因爲港片繁榮的原因,這些人拿的片酬還是比較合理的。

臺灣片商抱怨香港演藝人員片酬太高擡升製片廠成本,但他們其實自己也有責任,因爲港星的片酬就是這幫傢伙給哄擡起來的,現在想收卻收不住了。

在另外一個時空,雙方第二輪談判關於片酬問題的結果,是讓向驊強作爲召集人,從中協調香港演藝工作人員的合理片酬。但即便以向驊強的幫會大佬背景,協調起來同樣是不了了之,你管天管地還能管人家賺多少錢?

雙方脣槍舌劍的爭論一陣,香港製片商一個個都不怎麼說話,焦點集中在許貫文這個香港演藝協會的會長身上。

許貫文說道:“這種事我做不來。當初協會成立的時候,大家選我當會長是對我的信任。我的責任是爲香港演藝人員爭取權利,而不是幫助第三方來壓力他們的片酬。”

“這事……還是康先生做決定吧。”何貫昌突然開口道。

所有人都看向康劍飛,等待着他最終表態。

如果說解決合同糾紛問題時,康劍飛掌握着大量藝人資源是個優勢,那麼在協調演藝人員片酬上。康劍飛面對的就是一樁麻煩事情。

那麼多的導演、演員簽在你的公司、跟着你混,你好意思幫着外人壓他們片酬嗎?

只要康劍飛同意做這件事,那麼不管成功與否,他都會得罪一大批導演和影星。那些人或許表面上不敢說什麼,但心裡絕對會不爽。在背後議論咒罵是肯定的事情。

康劍飛早就是個老狐狸了,怎麼可能幹這種犯衆怒的事情,他臉上帶着玩味的笑容說:“你們覺得港片的成本是被當紅影星和導演的片酬拉高的?”

楊登奎說道:“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情,現在投資拍部2000萬的港片,光主演和導演的片酬就是1000萬多萬,如果再來兩三個當紅配角。那人工成本就已經超過1500萬了。剩下的500萬還能幹什麼?導演只能粗製濫造拍爛片來糊弄觀衆。”

“錯!”康劍飛突然一聲暴喝,把會議室裡的人都嚇了一跳,他笑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導演和影星的問題,投資方、製片方需要擔更多的責任!”

吳敦一頭霧水地問:“這又是什麼說法?”

康劍飛繼續說道:“爲什麼會出現人工成本佔電影總預算一半多的情況?最根源的問題就出在各位的身上。你們想要大明星大卡司大導演。不看劇本只認臉,誰紅就請誰,爲了票房這本來無可厚非,但這實質上是哄擡了明星的片酬。”

王英祥說:“不是明星我請來做什麼?”

康劍飛道:“如果把拍電影當成普通的商業投資,那麼你們這種行爲,就是隻看產品的原材料,而根本不去管產品的製作工藝和流程,甚至投錢的時候都不知道產品最終的樣子。然後消費者買到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他們不買賬了,產品積壓着銷不出去,這時你們反過來抱怨原材料太貴。這是本末倒置!電影是什麼?電影賣的是內容。不單單只是明星。你們投資的時候就不能謹慎一點?”

蔡松林辯駁道:“話不能這麼說……”

“就拿蔡老闆的學者公司來說,”康劍飛直接打斷蔡松林的發言,“王家衛拿着幾個明星的片約和一個改編金庸小說的計劃,就能在你那裡拿到上千萬港幣的投資。你在投資之前,真的做過謹慎的考慮?你連他想拍一部什麼樣的片子都不知道。結果呢?結果是王家衛半年都沒把電影拍出來,反而把那1000多萬港幣的預算用完了。你這能怪影星的片酬太高?”

蔡松林被說得老臉一紅,此事已經被圈內人當成笑話了。最後協商出來的解決辦法是:王家衛把好友劉鎮偉拉進劇組。用原班人馬另拍一部喜劇片,也就是後來的《東成西就》。

僅僅才一個月的時間。劉鎮偉的《東成西就》已經殺青了,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依舊進展緩慢,估計還得拍一年半載才能見到成片。

“咳咳,這是特例。”楊登奎咳嗽一聲爲蔡松林解圍。

шωш⊕ тTk án⊕ C○

康劍飛冷笑道:“這是特例?十部臺資港片當中,起碼有六部以上是沒有劇本就上馬的,只要製片方簽了明星片約你們就敢投資!”

臺灣八大片商只能默然以對,因爲康劍飛說得都是事實。

大家面面相覷地看了一陣,王英祥才說:“康先生說的也是實情,我們以後確實應該多加註意。但現在說這些於事無補,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把虛高的明星片酬給壓下來。”

“亡羊補牢,未爲晚矣,怎麼能說於事無補呢?”康劍飛就是不肯接壓低明星片酬這個燙手山芋,他說道,“大家看看好萊塢,人家拍電影的流程有多麼嚴謹,哪個好萊塢導演能隨隨便便籤幾個明星片約,連劇本甚至構思都沒有就敢找製片商和投資人出錢?我覺得,壓低明星片酬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規範以後的電影製作流程。至少,各位在投資出錢的時候,得知道導演要拍的是什麼玩意兒吧?”

沒人吭聲,大家都若有所思,也有人露出不屑的表情。

康劍飛繼續說道:“就拿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來說。一部戲真用得着請七八個一線影星?一兩個足矣!不要把觀衆都當成只認明星臉就掏錢的傻瓜。大卡司有大卡司的拍法,以現在港片的製作成本來看,想拍大卡司至少要投資3000萬以上,你投資2000萬就來拍大卡司,當然明星片酬佔一大半了。如果你投資5000萬。那1500萬的明星片酬算個屁!又想明星扎堆又不肯掏足錢,拍出來的當然是大爛片。不是明星的片酬太高,而是你們投資的錢太少!想只出2000萬也可以,那就老老實實地拍箇中等卡司的片子,請一兩個大明星做招牌就夠了,好好琢磨劇本、好好的提高影片質量。拍出來的電影未必比那些大明星扎堆的片子票房低。”

康劍飛算是把話說得很清楚了,臺灣片商投資港片的時候,又想買好貨又不想掏夠錢,這世上哪有物廉價美的好事?

掌控着整個臺灣市場片源的八大片商,此刻坐在會議室裡。猶如孫子一般被康劍飛訓斥。肯定有人心裡不爽,但他們卻不得不承認康劍飛說得很對,同時也思考着以後是不是該轉換投資思路——畢竟現在的臺灣觀衆都變精了,不像以前看到有香港明星主演就傻乎乎的掏錢進影院。

康劍飛這番話不僅僅是對臺灣片商說的,還有陳容美、羅傑承這樣半路出家的香港製片商。他們根本就不懂電影,手裡握着院線盲目地投資拍片,同樣只看明星不看劇本,導演用大卡司一忽悠就掏錢。最終釀成現在爛片扎堆的糟糕現狀。

康劍飛此時已經完全主導這次會談,他說道:“我提議,香港電影從業者協會應該規範一個港片製作章程。這個章程不是強制性的。而是給製片方和投資人做參考,堅決抵制那種靠明星片約騙投資的導演。在座各位大都有家有業,那些導演可以趁着港片繁榮撈一票就走人,但你我卻是有製片公司、有院線公司的,把整個市場玩壞以後,最後損失最大的是誰?是你。也是我,是我們大家!”

wωw ¤ттκan ¤c○

這下輪到香港的製片商們沉思了。康劍飛的話確實發人深省,甚至他們以前自己也考慮過這種問題。

就算沒有康劍飛出現。1993年港片糟糕的票房現狀,也讓一大批香港從業人員警醒。他們紛紛上書港英政府,要求港府增設一個電影局,以官方力量來規範混亂的香港電影行業,但直到九七回歸,港英政府都沒有正面迴應過此事,他們纔不管香港電影的死活。

康劍飛繼續說道:“明星的片酬是壓不了的,某某明星我們給他定500萬的片酬,他真會老老實實地聽話?你真按照這500萬的標準去請,結果另一家公司出600萬的價,你說他會答應給誰演戲?”

說到這裡,康劍飛又語氣一轉,“當然,今年港片的本埠票房和海外票房,什麼情況大家也看見了。三個字,那就是‘不景氣’,票房低靡壓一下演員片酬這也很合理,這跟票房興旺時提高演員片酬是一個道理。我們東方娛樂經紀公司,會盡快與香港演藝人協會進行協商,制定一個演員片酬參考價目表出來。但這只是權作參考,並不會強制執行,也沒人能強迫明星必須按照哪個價來接戲。”

聽到康劍飛終於鬆口,臺灣八大片商那邊也輕鬆了許多,他們都知道這種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弄出一個港星片酬參考價目表就很難得了,以後請演員壓片酬至少也有一個依據。

最後抽傭發行的問題,也沒能談出個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最後只能是各憑意願合作。既然有些香港製片商不願抽傭發行,那行,人家夢工廠和嘉禾願意,咱們以後不買你的片子,專買這兩家公司的,片源不夠大不了放老片子撐場面。

別以爲臺灣片商幹不出來這種事,在另一個時空,雙方第二輪談判談崩以後,他們整整半年的時間沒有買過港片,許多臺灣電影院不得不反覆放映老片來應付。最後香港的製片公司實在撐不住了,半年時間倒閉一大片,臺灣的片商和院商同樣損失慘重,雙方迫不得已又坐到一起進行第三輪協商。

但經過那半年抵制港片的風潮,香港電影業損失慘重,倒閉了將近一半的製片公司和影院,後來雖然港臺雙方把事情協商解決,但港片卻從此走向衰落。

好在有康劍飛的干預,這次大家沒有直接談崩,雖然仍舊有問題需要解決,但在主要問題上卻都做出了應有的妥協。

談判到最後,臺灣片商和香港的製片商達成和解,並決定把這種談判建立起長效機制,規定:“港臺有關組織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就電影投資、製作、發行等問題交流意見”,達成“有關電影商業上的評估必須具備數據,不合理這需作出適當調整”等多項協議。

這次會議一共誕生了三個相關機構,即:

【港臺電影合約協調小組】,負責清理、協調港臺雙方電影投資方面的舊合約,這只是一個臨時機構;

【香港演藝工作人員合理片酬評估小組】,負責制定香港導演、演員的片酬參考價目;

【港臺電影合作交流協調發展委員會】,負責定期召開會議,協調雙方矛盾、共商發展大計。同時,必須加入這個委員會的製片公司,纔有資格往臺灣賣片。會員每年都要繳納一筆會費,用以維持委員會的正常運轉,並且委員會有義務撥款給【香港演藝工作人員合理片酬評估小組】,將這個小組設爲長期有效機構。

這次會議註定被寫入香港電影史冊,甚至是華語電影史冊,後來因召開地點被稱爲“將軍澳協定”,又因會議召開時間而稱爲“四二一協定”。

康劍飛不想做什麼香港電影的救世主,但他的出現,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港片的衰落,至少香港電影不像另一個時空裡死得那麼慘。

同時,不管承認與否,香港的各大製片公司,都在康劍飛的影響之下,加強了電影製片流程的規範,至少沒幾個敢不看劇本只看明星就砸錢的。()

681 分身乏術909 招工標準498 第四屆金像獎546 衛視開播260 賤人飛的劫胡430 封殺影帝738 雙殺669 扶持新人356 發掘新人051 雷老闆的震驚855 心亂如麻551 龍翔也來湊熱鬧418 衆女齊聚394 驚喜743 女人心思290 只是開始291 反擊869 造星攻勢016 第一桶金719 影視廣告公司904 至尊鑲鑽土豪金283 康劍飛的牆角821 電子競技533 出人意料的大獎395 損人不利己306 徐老怪的萬年巨坑224 董事會議168 軟硬兼施086 何氏登門638 大時代來臨504 商報專訪212 娃娃心動656 霸王上弓554 奢華婚禮413 殺出重圍075 其實我是一個導演693 吃得骨頭都不剩461 人才匯聚170 聞所未聞的小說創意066 新片男主角851 脣槍舌劍785 多事之秋513 黃飛鴻殺青496 上官小寶414 北美熱映142 兩手準備1/3894 服服帖帖837 時代專訪263 鴻門宴616 韓國是塊地153 天字一號上上籤384 羔羊醫生685 劉鎮偉迴歸824 獨孤求敗547 賺翻了717 隔音效果很糟糕416 開線之前841 阪井泉水587 大小美女026 香港院線035 一員大將630 答記者333 午夜場244 終於失手的康劍飛050 殺手鐗641 物價闖關087 各懷心機105 奇蹟之名20851 脣槍舌劍300 眥睚必報115 關美人的酒740 瘋狂宣傳056 大戰將起846 歌壇巨星626 暴脾氣520 警察同志就是這個人762 情歌皇后808 關家姐弟643 大師來港808 關家姐弟314 完勝190 鉢滿盆滿754 坑王露頭369 改變賭片風向169 皎皎明月賤人飛036 招攬人才061 場場爆滿774 不擇手段676 盜墓筆記008 與芝姐的初次接觸434 情聖殺青215 提前繁榮的港片216 邵氏困局650 阿叻357 師慈徒孝785 多事之秋369 改變賭片風向528 風靡南洋161 超級猛片798 神鵰海選
681 分身乏術909 招工標準498 第四屆金像獎546 衛視開播260 賤人飛的劫胡430 封殺影帝738 雙殺669 扶持新人356 發掘新人051 雷老闆的震驚855 心亂如麻551 龍翔也來湊熱鬧418 衆女齊聚394 驚喜743 女人心思290 只是開始291 反擊869 造星攻勢016 第一桶金719 影視廣告公司904 至尊鑲鑽土豪金283 康劍飛的牆角821 電子競技533 出人意料的大獎395 損人不利己306 徐老怪的萬年巨坑224 董事會議168 軟硬兼施086 何氏登門638 大時代來臨504 商報專訪212 娃娃心動656 霸王上弓554 奢華婚禮413 殺出重圍075 其實我是一個導演693 吃得骨頭都不剩461 人才匯聚170 聞所未聞的小說創意066 新片男主角851 脣槍舌劍785 多事之秋513 黃飛鴻殺青496 上官小寶414 北美熱映142 兩手準備1/3894 服服帖帖837 時代專訪263 鴻門宴616 韓國是塊地153 天字一號上上籤384 羔羊醫生685 劉鎮偉迴歸824 獨孤求敗547 賺翻了717 隔音效果很糟糕416 開線之前841 阪井泉水587 大小美女026 香港院線035 一員大將630 答記者333 午夜場244 終於失手的康劍飛050 殺手鐗641 物價闖關087 各懷心機105 奇蹟之名20851 脣槍舌劍300 眥睚必報115 關美人的酒740 瘋狂宣傳056 大戰將起846 歌壇巨星626 暴脾氣520 警察同志就是這個人762 情歌皇后808 關家姐弟643 大師來港808 關家姐弟314 完勝190 鉢滿盆滿754 坑王露頭369 改變賭片風向169 皎皎明月賤人飛036 招攬人才061 場場爆滿774 不擇手段676 盜墓筆記008 與芝姐的初次接觸434 情聖殺青215 提前繁榮的港片216 邵氏困局650 阿叻357 師慈徒孝785 多事之秋369 改變賭片風向528 風靡南洋161 超級猛片798 神鵰海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