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沂州二

費縣沒有李純的部隊。自去年春季三路進剿蒙山軍慘敗後,費縣被蒙山軍短暫佔領了一段時間。蒙山軍撤走後,接替李純的段祺瑞只將趙縣令派了回來,並未派一兵一卒進駐這個面對蒙山軍匪巢的前哨縣城。段祺瑞的理由是,費縣太小,兵多了駐紮不下。費縣距“匪區”太近,兵少了簡直就是給對手送禮,特別是敵人已經裝備了火炮的情況下。所以,乾脆不派一兵一卒。

直到蒙山軍接受招安主力北上,直到龍謙率兵回返魯南,費縣都沒有官軍駐紮,維持治安的只是衙役。成爲魯南非常特別的縣城。

費縣距沂州一百里,官道沿着浚河河谷而建,在大山中蜿蜒而行。當蒙山軍前鋒部隊截斷沂州至費縣官道,不出半日,沂州和費縣兩方面都得到了消息。

費縣縣令還是趙慕英。因爲有蒙山軍的存在,費縣縣令成爲了官場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儘管趙慕英犯有臨陣脫逃的嚴重錯誤,但上級領導還是原諒了他,將其官復原職,派回了原崗位。不僅如此,連費縣本當上繳的錢糧也免了。反正上級也知道,費縣縣城以西的大片區域根本就不在控制之下,賦稅想收也收不上來。

這個官場棄兒提心吊膽地在費縣熬日子。好在這段時間局勢異常平靜,除了商旅,縣城裡少見穿軍裝的兵丁,“匪軍”龜縮於鄭家莊不出,偶爾出現的軍人。都是李純派往濟南的信使和濟南派過來運送給養的車隊。

手下報告趙縣尊說城西出現大股的騎兵,赫得趙慕英慌忙吩咐緊閉城門。自己一溜煙地跑上西城去瞭望。去年西門中了炮彈,城門倒是修好了,但破損的城牆依舊。看到煙塵滾滾,隱約有騎兵出現在視野裡,趙慕英曉得一定是蒙山軍了。直到看清爲首高擎的軍旗上的威勝軍右翼的字樣,趙慕英心中叫苦不迭,馬上下令吩咐大開城門。手下不解,趙慕英訓斥道。沒有兵,拿什麼守城?而且,如今的蒙山軍也算是朝廷的軍隊了,有什麼理由將其拒之門外?

眼見騎兵逼近城門,趙縣令急忙下城,迎面遇見打頭的騎兵小隊,大約有二十來人。彼此講明身份,騎兵排長對趙慕英說,我軍獲知有響馬出現左近,應當是抱犢崮殘留的餘黨,奉威勝軍右翼統帥龍謙將軍之將令,在此拉網剿匪。請趙縣尊發出安民告示,務使百姓商旅不要前往沂州,以免發生誤傷。

半個時辰後,蒙山軍大隊騎兵進駐費縣。當晚,更多的步兵以急行軍姿態進入費縣。紮下了營盤,費縣立即成了兵的世界。率軍的是標統魯山。簡單拜會了趙縣令,請他出面維持,務使百姓不要驚慌,威勝軍此行不過是剿匪而已。

趙慕英立即寫了一封信,連夜派了親信化裝出城,分別向沂州和濟南告急。

第二日一早,魯山的部隊出了費縣,朝沂州方向進兵。更多的後續部隊陸續抵達,其情景令趙慕英心驚肉跳,這哪裡是剿匪,分明是要與李純大人開戰了!

沂州。

李純萬萬沒想到龍謙竟然敢封鎖沂州!情報陸續彙總上來,在沂州以北以東,大約有威勝軍四個營的步兵,他們截斷官道,構築工事,不準沂州一人一馬越過。而沂州以西,已經出現了大股的威勝軍步兵和少量的騎兵,往西的道路無疑也斷了,只有沂州往南通往江蘇的道路還暢通着。

沂州駐軍只有不滿員的三個營,因去年的大敗,武器的補充一直不到位,實力遠低於去年開戰前。所以,當李純暴跳如雷地要與龍謙開戰時,唐紹儀揮退了衆人,全李純冷靜。

“以我部兵力,守城都勉強,出城野戰就不要想了。再說,龍謙所部驍勇異常,西沽之戰我就在場,非是我小瞧秀山兄,像那樣的仗,我軍是萬萬打不來的!現在龍謙兵力早已超過去年,又吸收了陶三所部千餘人馬,匡算兵力對比,他們最少是我軍的三倍以上。唐某雖不懂軍事,但也讀過孫子十三篇,知道廟算的道理。何況,袁大人正在全力運作京師,萬一逼反了龍謙,導致山東糜爛,如何對的起大帥?不如這樣,我去見龍謙罷。他不過是心懷怨憤,朝咱們示威罷了!”

道理一點不錯。但李純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原打算挫一挫龍謙的威風,現在被人家逼住,反而折了自己的威風。李純心裡明白,如果開戰,且不說打得贏打不贏,第一個拿他示問的,必是袁世凱!

“少川,你認爲他們敢對我軍開槍嗎?我已經派出一個步隊前往費縣了。我不信他龍謙真的敢造反!”

唐紹儀一聽就急了,“這如何是試探之事?就算龍謙不會真的與朝廷翻臉,但他手下可都是響馬出身!萬一發生衝突,我等如何向袁大人交代?罷了罷了,我這便追上去吧!”

唐紹儀尚未出城,城北已發生了衝突,李純先期派出的一隊步隊遭到蒙山軍的攔阻,這隊官軍本就是李純派出試探對手的,李純希望龍謙不過是虛張聲勢,未必敢真的動武。所以李純給隊官的命令是,只要對方不開槍,你們也不準開槍,照着大路給我趟過去!

隊官忠實地執行了李純的軍令,對於佔據山道兩旁高地的蒙山軍的警告性喊話,沂州出來的這個步隊根本置之不理,悶頭進發。蒙山軍於是鳴槍警告,處於高度戒備下的沂州兵聽得槍響,立即慌了聲,也無暇鑑別剛纔的排槍不過是朝天而放的警告性射擊,不等隊官發令,幾個士兵立即朝山坡開了槍!

衝突就此發生,佔據了地利的蒙山軍一排子彈射過來。立即造成了前衛排兩死三傷!沂州兵連滾帶爬逃出了火力網,正好唐紹儀帶人騎馬追上來。“不要打!某是沂州知府唐紹儀!”

唐紹儀是個有膽色的,敢衝到第一線大喊大叫,亮明身份,制止了蒙山軍發起的追擊,“我要見龍謙!你們竟敢對官軍開槍,是要造反嗎!”騎在馬上一身文官打扮的唐紹儀聲色俱厲地呵斥爲首的軍官。

那名軍官正是二標七連連長鄭雙慶,他參加了勤王之役,是認識唐知府的。“這叫什麼話?合着你們的人可以襲擊俺們司令,可以向我軍開槍挑釁,我們就只能老實捱打?”

“管住你的兵!”唐紹儀叫不上對面軍官的名字,但有些面熟,“你不要給龍將軍闖禍!快帶我去見你們司令。”

“我們司令不在!”

“誰是最高指揮官?”

“魯山標統。”

“帶我見他!”唐紹儀已經看見了躺在地上的死者,心中叫苦不迭。

魯山聽的槍響,飛馬過來。劈頭遇見了唐紹儀。

“魯山!你要壞你家大人的大事嗎!”唐紹儀勒住馬頭,聲色俱厲。

“嗬,原來是唐知府。發生了什麼事?”

“你乾的好事!”唐紹儀一指地上的屍體。傷號已被蒙山軍救了起來,唐紹儀並未看到。

“我軍執行軍務,正在剿匪,一定是你們的人先開槍挑釁﹍﹍”魯山見死了人。心裡也是一驚。龍謙的命令是封鎖沂州,儘量不要與沂州兵發生衝突,誰知第二天就出了這樣的事﹍﹍

“一派胡言!魯遊擊,你闖大禍了!”

“少來!你當俺魯山是嚇大的嗎?”

“沂州城下,哪裡來的土匪?分明是你們故意挑釁!”解決此事之前。唐紹儀必須鎮住對方。

“誰說沒有土匪?沒有土匪,誰襲擊了俺們司令?是李純的兵嗎?”魯山寸步不讓。

“誰讓你帶兵到沂州撒野的!真的不將朝廷的法度放在眼裡嗎?”

“俺家司令是朝廷委任的沂州鎮守使。威勝軍右翼駐紮沂州,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尊朝廷號令的,是你們!”魯山鎮靜下來,“唐知府,看在咱們曾在西沽並肩抗敵的份上,我不爲難你。回去告訴李純,讓他識時務些,別惹得俺家司令動了真火!”

魯山咬住龍謙的職務和威勝軍駐地沂州,唐紹儀還真難反駁,不過,唐紹儀可不是下面那些笨嘴拙舌只知舞刀弄槍的丘八,“就算你威勝軍可以橫行沂州,但沂州是不是山東治下?服不服袁大人軍令?沂州兵是不是官軍?你們槍殺友軍,告到朝廷那裡,也難逃一個公道!”

“出了這樣的事,俺也不願意看到。誰先開槍,你我都說不清楚。死的是軍人,不是百姓,他們手裡拿着的可不是鋤頭!”魯山轉身吩咐,“將屍體收斂起來,轉交唐知府。有沒有受傷的?”

鄭雙慶跑過來敬了個禮,“有兩個傷兵,已經包紮了。並無危險。”

“剛纔是你的連隊開槍的吧?怎麼回事?當着唐知府講。”

鄭雙慶將過程描述一遍。

“你看,不能怪我的人嘛。”魯山雙手一攤。

“那是你的一面之辭!若要此事善了,立即交出兇手,撤兵回鄭家莊!我會在袁撫臺面前替龍謙轉圜一二。”

“唐先生,你雖是文官,也是見過戰陣的。總該知道軍令如山吧。我奉命剿匪,讓你一句話就嚇回去,以後還有臉在蒙山軍混?撤軍要有俺家司令的軍令!至於兇手,倒是準備朝你和李純討要的。那鄭誠本是李純手下,勾結土匪謀害俺家司令,你們將他交出來吧,免得真傷了兩家的和氣。”

還有屁的和氣!唐紹儀知道,龍謙肯定會拿鄭誠要說法,“鄭誠那廝早就不在沂州軍了。去了哪裡,我也不曉得。我問你,龍謙在何處?”

“你要見司令?好吧,來人,帶唐知府去費縣見司令。不過,爲了安全,你帶的人要跟去,必須將武器叫出來。”魯山一揮手,鄭雙慶的兵衝上去將唐紹儀帶的四名隨從的槍都給下了。

“魯山!你!”唐紹儀大怒。

“要去就走,不去你就回去。”魯山擺擺手,撥馬朝北而走。

唐紹儀無奈,想了一想,此事必須見過龍謙方可解決,於是一夾馬肚,朝魯山追了上去。

“真是痛快!”大鬍子勞佔魁笑嘻嘻地對排長說,“痛快!”

“這有啥痛快的!沂州兵再敢出來挑釁,照樣打回去!做好戰鬥準備,再將掩體挖深一些!”

“司令既然不怕官府,何不直接打下沂州?”勞佔魁骨子裡對官軍極爲仇視。

“這就不是你該操心的事了。咱蒙山軍最重視的就是紀律,讓你打,你就狠命地打。不讓你打,你就給我老實呆着。”

“是,是。”勞佔魁加入蒙山軍已有兩個多月了,對排長挺服氣,蒙山軍確實厲害,最讓他服氣的就是軍官身先士卒,要求士兵做到的,軍官肯定做到。比如訓練,包括連長在內,一樣跟他們摸爬滾打,絕不是隻動嘴的吃貨。

“勞大哥,真敢朝官軍開槍呀。”勞佔魁原先的一個小弟悄聲道。

“你不知道嗎?他們原來跟咱一樣,都是綠林道一脈嘛。”

PS:前章章節有誤,抱歉。

近日一直病着,勉爲更新。9

,!

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8節 湖北第2節 繼位爲誰第19節 視察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6節 王明遠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11節 特種作戰第9節 實力對比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3節 周毅一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31節 出征一第35節 風起一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8節 新華源第14節 構想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23節 縱論一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15節 張作相第10節 升允第16節 整編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6節 等待第6節 武昌第17節 逆襲二第12節 條件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11節 封國柱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6節 彼得堡二第5節 彼得堡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5節 狄文父子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16節 逆襲一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3節 阻擊六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5節 破莊五第5節 膠州灣第35節 大勢四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33節 變化九第5節 太原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8節 招商會四第6節 政黨之議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7節 外交沙龍第26節 俘虜們三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9節 變化五第5節 抗洪五第28節 階級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6節 逆襲一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12節 軍規一第32節 變化八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節 等待第22節 授勳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16節 北京六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4節 要塞四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6節 整編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43節 陳淑第6節 諜戰
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8節 湖北第2節 繼位爲誰第19節 視察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6節 王明遠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11節 特種作戰第9節 實力對比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3節 周毅一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31節 出征一第35節 風起一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8節 新華源第14節 構想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23節 縱論一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15節 張作相第10節 升允第16節 整編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6節 等待第6節 武昌第17節 逆襲二第12節 條件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11節 封國柱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6節 彼得堡二第5節 彼得堡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5節 狄文父子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16節 逆襲一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3節 阻擊六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5節 破莊五第5節 膠州灣第35節 大勢四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33節 變化九第5節 太原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8節 招商會四第6節 政黨之議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7節 外交沙龍第26節 俘虜們三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9節 變化五第5節 抗洪五第28節 階級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6節 逆襲一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12節 軍規一第32節 變化八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節 等待第22節 授勳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16節 北京六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4節 要塞四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6節 整編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43節 陳淑第6節 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