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什麼東西

不管怎麼說,雖然平叛初戰失利,可是在九江總算扳回了一局,一場大捷,殲賊三萬,這對眼下內外交困的朝廷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朝廷這邊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次機會。

九江大捷的消息立即通過報紙傳播開來,以至於近來的明理之間的口舌之爭都淡化了不少。

所謂明理之爭,便是新近崛起的明學與理學之間的口誅筆伐,明學如今已經漸漸崛起,隨着報紙的大力宣揚,再加上背後又有不少大商賈居於幕後暗暗支持,有了大量的資金,不少明學學堂紛紛建立起來,又請了不少名儒助陣,因此如今的風頭也是不小。

理學風行了這麼多年,已是垂垂老矣,別看它樹大根深,可是有一點它卻是比不上明學的,那便是潮流。任何一樣東西都有潮流,潮流所向,便成了風尚,許多的讀書人,已經開口明學、閉口明學了,可一說到理學,總是不免有些不屑之色,這種情緒發生在年輕的讀書人身上居多,年輕人身上似乎總會有些叛逆的因子,讀書時不免會多一些疑問,從前的時候是理學一家天下,倒也不覺得什麼,而如今明學的出現,正好迎合了這些年輕士子們的需求。

其實無論是理學和明學,其實都是打着孔夫子他老人家的旗號追求自己的主張而已。這就好像大明朝玩了一百多年,雖然太祖他老人家的國策已經被人修改的面目全非,可是後世的這些施政之人。無論是改革也好還是徇私也罷,都是打着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的旗號行事,有人要海禁,於是便把太祖他老人家搬出來,說海禁如何如何,太祖的時候就海禁。若說海禁和太祖他老人家還有點關係,可那些想開海的大臣。居然也打着太祖他老人家的名目,從太祖皇帝的字眼裡摳出一兩句話出來,大肆宣傳其實太祖他老人家還是主張開海的。

總而言之。所謂的明理之爭,其實就是陳舊的利益集團爲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新興的利益集團爲了爭取自己的利益利用那些圈養起來的名儒、讀書人們相互摳字眼的遊戲。孔老夫子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這一輩子說了一些話,又恰好被他的學生們編入了書中,結果這些話就成了各色各樣的人相互用來抨擊對手的手段。

大家都在說儒家治國,都說要教化,怕只怕孔老夫子他老人家若是有穿越的機會,到這所謂的儒家盛世裡來走一遭,多半又要跌足長嘆,道一句禮崩樂壞不可。

幸好,他老人家已經死了。死了一千多年,估摸着也沒什麼穿越的機會,所以自然而然,他老人家是看不到的。

這樣的爭論一直都在繼續,不過近來已經白熱化了而已。理學一開始以爲,只要摁摁手便可將這所謂的明學捏死,他們顯然想不到,明學在爭論的過程中卻是無形的擴張着影響,任何事只要起了爭論,就免不了會引起所有人的關注。關注的人想了解爭論的全部過程,就免不了要了解這明學是什麼玩意,於是乎,最近出版的一些《子曰新義》自然賣得大火,有人看了不屑於顧,可總有不少人看了覺得新奇,最後漸漸改變立場。

所以其實一開始,理學和明學一爭論,這理學其實就輸了。

鬧到現在,雙方都是筋疲力竭,現在大捷的消息傳出,自然把大多數的清議吸引了過去。

畢竟不管怎麼說,在對寧王的態度上,理學和明學還算是同氣連枝的。

大捷固然是喜事,不過對不少衙門來說添了不少麻煩,內閣那邊已經擬了旨意,據說已經送去了宮裡批紅,要向九江那邊提供火炮五百門,五百門不是小數,而且時間緊急,又必須考慮到質量,所以首先就是要戶部掏銀子,隨即便是工部進行採購,最後才轉到兵部這邊交付,於是這京師裡的幾個衙門,又都是一團的糟。

好在那些個火器作坊都還有些存貨,竟是一下子湊了三百餘門,再加上日夜督造趕工,倒也沒有耽誤多少時間,這批火炮立即由人押運,沿着運河直送江西。

轉眼過去了半個月,半個月的時間,整個江西的攻守已經大變了一個模樣,寧王開始漸漸收縮,叛軍們從不少佔領的州縣裡收縮出來,便是饒州府,叛軍也漸漸放棄,有組織的進行後撤,而官軍自然也不能閒着,立即重新收復失地,又是重新張榜安民,開始在城中盤查奸細。

成國公朱輔已經親率五萬大軍鎮守在了饒州,對南昌府虎視眈眈,而九江數萬大軍亦是有蓄勢待發的打算,兵鋒直指南昌府。這顯然是最後一戰,若是攻下了南昌,自然大功告成。可要是攻城失利,那麼事情就不好說了,眼看着冬季就要來臨,江西雖然處於南方,卻也照樣冷冽無比,一入了冬,將士們不免會有懈怠,這般拖延下去,對朝廷來說是很被動的。

畢竟寧王的目的就是謀反,他要做的事也只有如何打敗官軍,所以他不必顧忌其他。可是作爲朝廷就不一樣,朝廷不是謀反的專業戶,他們所考慮的也不是一州一省,叛亂持續越久,對國家的傷害就越多,所糜費的人力和國庫錢糧就越多,因此朝廷那邊,在陸續運來了五百門火炮之後,已經開始再三催促各路大軍進軍了。

柳乘風仍在九江按兵不動,在他的書房裡擺着一個沙盤,沙盤上蓋起了一座城池,而在城池裡頭,卻放置着許多棋子,這些棋子便是寧王在南昌府的佈置,南門有多少兵馬,北門又有多少,糧庫中大致存了多少囤糧,而他們的精銳又設置在哪裡。除此之外,就是城中的一些工事,寧王經營南昌多年,蓄謀已久,幾次向朝廷要求加高城牆,如今這些工事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成爲了官軍進擊的屏障。

柳乘風最忌憚的,就是城中的火器,兩年多前,寧王就意識到了火器的巨大作用,因此暗暗利用各種辦法,囤積了火炮一百餘門,火油千桶,據說在寧王的衛隊裡,還有一支火銃隊,人數雖然只有數千,可是一旦他們藉助着城牆堅守,對進攻的官軍殺傷還是不小的。

這些情報,都是錦衣衛在南昌府佈置下的探子打探來的,很多消息都未必準確,不過大致上應當不會有什麼變化。

柳乘風這兩日都看着沙盤裡的棋子發呆,身爲欽差,他當然希望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換來巨大的勝利,可問題是,該怎麼攻城爲好呢?

不過等到火炮運到了江西,柳乘風才鬆了口氣,隨着火炮一道來的還有一個兵部官員,兵部官員既是來交割軍械,同時也是代表內閣來的,柳乘風將這傢伙迎到了廳裡說話,這傢伙板着臉,卻是一副很不樂意的樣子,開口還未寒暄,便直接代表內閣把柳乘風狠狠的呵斥了一頓,說現在寧王坐困南昌城,冬日又要來臨,柳乘風身爲欽差,竟不知道體恤朝廷的難處,及早進兵,反而還有閒情雅緻在這九江城吟風弄月,說罷,又是狠狠的督促了幾句,讓柳乘風即刻出兵,不得再耽誤戰機。

柳乘風隨即冷笑,其實他很能明白內閣的意思,內閣派了這麼個傢伙來傳話,其實並不是想尋他柳乘風的麻煩,而是怕柳乘風尋他們的麻煩,柳乘風索要的火炮是一千門,內閣那邊只給五百,以柳乘風的性子,肯定是不肯罷休的,所以內閣索性來個先下手爲強,不等柳乘風表露不滿或是繼續糾纏,就先來挑一挑這柳乘風的錯,先來個下馬威,讓柳乘風不敢提火炮的事。

明明是內閣那邊有些對不住前線的將士,卻偏偏要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來個先聲奪人,柳乘風一直不吭聲,等這官員大發了一頓議論,才微笑道:“不知大人是誰?我竟是還未請教。”

官員見柳乘風低聲下氣,更顯得自己威嚴了幾分,朗聲道:“兵部庫部主事王英。”

柳乘風微微一笑,道:“王英,這名兒好,不過我有句話倒是斗膽想問。”

王英道:“大人但問無妨。”

柳乘風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如寒霜一般,他冷冷一笑,道:“一個庫部的主事算是什麼東西,竟然也敢在本欽差面前過問軍事?”

王英愣住了,其實來的時候,他就想過柳乘風會用各種手段來對付他,可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柳乘風使用的辦法是最直接而且是最不客氣的一個。

庫部主事是什麼東西?無論怎麼說,這庫部主事好歹也是四品大員,不單是如此,他王英也是讀書人出身,莫說是別人,便是二品的武官見了他,也不會如此放肆,可是現在……第二章送到,rq!~!

第100章 朝見第818章 要你命第749章 逆襲第533章 秉燭奏對第522章 誰更陰險第290章 聖旨拿人第356章 唯有死戰而已第56章 太子,你被人坑了第80章 殺你片甲不留第67章 才子第629章 你們徹底惹到我了第60章 天子出宮第367章 人死爲大?第371章 豪族第336章 萬事俱備第225張 真相大白第727章 翻盤第760章 事發突然第887章 水落石出第590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27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62章 反戈一擊第283章 殺個片甲不留第432章 撲簌迷離第125章 東坡肘子,我喜歡吃第323章 孰不可忍第862章 國喪第433章 囂張第898章 勇者無畏第88章 太子黨第340章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第143章 鴻門宴第873章 與君別第223章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第108章 寧王父子悲催了第546章 可疑之人第866章 腥風血雨第18章 柳呆子很陰險第472章 誰是亂黨第77章 薑是老的辣第130章 宮中震動第445章 一品對決第630章 你要你口服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798章 糜爛第399章 快刀斬亂麻第746章 矛盾激化第986章 朱厚照回宮第432章 撲簌迷離第483章 兇險萬分第594章 我也有良心第977章 大明不會亡第231章 危機重重第486章 真相浮出第962章 兄弟第223章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第761章 殺人第197章 暴風驟雨第922章 報效皇恩第706章 受寵若驚第720章 整人三部曲第755章 決戰京師第660章 有錢纔有權第847章 聖旨到第917章 劉瑾變法第855章 太平天子第983章 楚王攝政第266章 藩王之怒第8章 謀殺親夫第148章 又死了一個第532章 爲君分憂第848章 封王第401章 寧王不寧第250章 帝心難測第892章 今日之後 再無明教第791章 爭論第861章 輔政第47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573章 伏擊第858章 有喜第749章 逆襲第932章 國賊伏誅第584章 莫非郎情妾意第668章 勝利果實第714章 股東局第967章 攝政第470章 生意興隆第404章 逼宮第807章 驚天動地第247章 君無戲言第222章 又見刺殺第480章 醜聞第615章 對弈第792章 柳氏和稀泥法第339章 柳呆子出更第148章 又死了一個第475章 帝心第945章 逃之夭夭第531章 高處不勝寒
第100章 朝見第818章 要你命第749章 逆襲第533章 秉燭奏對第522章 誰更陰險第290章 聖旨拿人第356章 唯有死戰而已第56章 太子,你被人坑了第80章 殺你片甲不留第67章 才子第629章 你們徹底惹到我了第60章 天子出宮第367章 人死爲大?第371章 豪族第336章 萬事俱備第225張 真相大白第727章 翻盤第760章 事發突然第887章 水落石出第590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27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62章 反戈一擊第283章 殺個片甲不留第432章 撲簌迷離第125章 東坡肘子,我喜歡吃第323章 孰不可忍第862章 國喪第433章 囂張第898章 勇者無畏第88章 太子黨第340章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第143章 鴻門宴第873章 與君別第223章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第108章 寧王父子悲催了第546章 可疑之人第866章 腥風血雨第18章 柳呆子很陰險第472章 誰是亂黨第77章 薑是老的辣第130章 宮中震動第445章 一品對決第630章 你要你口服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798章 糜爛第399章 快刀斬亂麻第746章 矛盾激化第986章 朱厚照回宮第432章 撲簌迷離第483章 兇險萬分第594章 我也有良心第977章 大明不會亡第231章 危機重重第486章 真相浮出第962章 兄弟第223章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第761章 殺人第197章 暴風驟雨第922章 報效皇恩第706章 受寵若驚第720章 整人三部曲第755章 決戰京師第660章 有錢纔有權第847章 聖旨到第917章 劉瑾變法第855章 太平天子第983章 楚王攝政第266章 藩王之怒第8章 謀殺親夫第148章 又死了一個第532章 爲君分憂第848章 封王第401章 寧王不寧第250章 帝心難測第892章 今日之後 再無明教第791章 爭論第861章 輔政第47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573章 伏擊第858章 有喜第749章 逆襲第932章 國賊伏誅第584章 莫非郎情妾意第668章 勝利果實第714章 股東局第967章 攝政第470章 生意興隆第404章 逼宮第807章 驚天動地第247章 君無戲言第222章 又見刺殺第480章 醜聞第615章 對弈第792章 柳氏和稀泥法第339章 柳呆子出更第148章 又死了一個第475章 帝心第945章 逃之夭夭第531章 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