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啓聖可是當過戶房典史的,自然知道這修路是多麼耗錢的一件事,所以這個時代的驛道大多比較窄,能夠讓兩輛馬車並排行駛就不錯了,像這種能夠讓八輛馬車並排行駛而且路面全部用三合土加碎石硬化的馳道造價肯定高得離譜。
雖然曾啓聖也承認這樣寬敞而又平坦的馳道跑起來的確很舒服,馬車跑在上面毫不顛簸,速度也很快,但他當戶房典史的時候處處要精打細算,心裡就覺得修這麼寬的馳道未免太奢侈了,哪怕是人口最多的京城也不可能修這麼寬的馳道,這得花多少銀子啊,就算郭致遠真的能從內陸向東蕃移民三十萬,郭致遠要在東蕃築三座巨城,平攤下來一座城也就十來萬人,有必要修這麼寬的馳道嗎?這會不會太浪費了呢?
曾啓聖也不喜歡藏着掖着,直接質疑道:“大人,如此寬敞的馳道只怕花費不少吧?不才也曾去過京城,京城上百萬人口也沒有如此寬的馳道,或許大人高瞻遠矚,不過東蕃府草創,所需錢糧甚巨,修如此寬的馳道是否過於靡費了呢?……”
郭致遠知道要讓這個時代的人接受自己超前的城市建設理念很難,打了一個比方道:“曾先生,如果你將一座城想象成一個人,這馳道就好比人身體裡的經脈血管,如果經脈血管不暢,則人必萎靡不振,易生疾病,同理一座城要快速發展,這馳道一定足夠寬敞,纔會因爲擁堵而誤事,磨刀不誤砍柴工,哪怕是多花些錢糧也是值得的……”
曾啓聖聽了郭致遠這個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這時也注意到馳道上裝載各種物料的四輪馬車往來不息,速度都不慢,卻沒有出現任何的擁堵,除了馳道夠寬敞的原因外,還因爲馳道上用白漆劃了標線,將馬車和行人分開了,而且同向的只能同向行駛,如果有行人或馬車逆行立刻會有身穿皮甲的士兵過來制止,有趣的是這些士兵都騎着一輛只有兩個輪子的怪車,居然不會倒,速度還很快,差不多每隔上千米就有一名騎着兩輪怪車的士兵沿路巡查,也正因爲有他們在,整個築城工地的秩序纔會如此井然有序。
曾啓聖越觀察越驚奇,同時也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了,郭致遠修這麼寬的馳道,又派這麼多的士兵維持秩序,看似是靡費錢糧,卻使得整個築城工地井井有條,築城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就比如移民安置區旁邊的街區,昨天還是一片空地,此時已經建起了一人高的磚牆,也不知道在修建什麼建築。
郭致遠看着曾啓聖驚奇又若有所思的樣子也暗暗點頭,他就怕那種食古不化拒絕一切新思想的酸儒,哪怕名氣再大他也不會用,只有懂得思考能夠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人才纔是他需要的,便微微一笑道:“曾先生不必太驚奇,你只要在這裡多待幾天便會發現這築城工地一天一變樣,或許不用一年,這裡就會聳立起一座巨城了!……”
曾啓聖還沒有完全從震驚中醒過神來,這裡的一切都在顛覆他過往的認知,只覺處處不同,但是他能感受到這片還是百廢待興的土地上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想到自己很快也要融入當中去,他就越發的多了幾分期待,恭敬地朝郭致遠拱手行禮道:“不才受教了!”
出了築城工地就是大片的屯田,同樣是溝渠井然,水田中的稻禾已經長到齊人小腿高,綠油油的一大片,看上去蔚爲壯觀,數不清的農戶在田間勞作着,臉上都帶着滿足的笑容,他們是先期從福建沿海遷過來的移民,其中就有原古田縣的百姓,不少都認識郭致遠,也不像新移民那麼拘謹,看到他們的馬車過來還主動地直起腰向郭致遠問好。
郭致遠一邊朝百姓們揮手致意,一邊指着眼前一望無邊的屯田向曾啓聖介紹道:“這是第一批開墾的屯田,共三萬畝,這片盆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縣衙還專門配備了勸農官和水利官,指導百姓耕種,預計畝產能夠達到五石,好的話能達到六石,我計劃還要陸續開墾十萬畝屯田出來,東蕃氣候溫暖,稻穀可以一年三熟,我們還開墾了大量的旱地種植紅薯、玉米、高粱、土豆等可以充當輔糧的作物,到明年這時候應該就能自給自足了,我前期已經讓徐先生囤積了一百萬石糧食,應該足以保證讓東蕃軍民不餓肚子了,曾先生大可不必擔心……”
曾啓聖驚訝得合不攏嘴,明朝生產力低下,畝產大約在200多公斤左右,這還得是肥力很足的熟田,明朝一石大約等於現在的57公斤,也就是三石多,不到四石,郭致遠居然如此自信地說東蕃剛開墾出來的生地就能夠達到畝產六石,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郭致遠這個知府說起種田這種在大多數明朝官員眼中低賤得不得了的事居然頭頭是道,而郭致遠提到的紅薯、玉米他也只是聽人說過,連見都沒見過,在東蕃卻已大面積推廣種植了,這着實讓他懷疑自己的眼界是不是太狹隘了。同時郭致遠的這番話也證明郭致遠對於東蕃的糧食問題不僅十分重視,而且做了充足的準備和應對措施,他之前的擔心確實是多慮了。
郭致遠看着曾啓聖驚訝得合不攏嘴的樣子暗暗好笑,要是讓曾啓聖知道後世袁隆平的超級雜交水稻畝產能夠達到1000公斤,曾啓聖還不得驚訝得眼珠子都掉出來啊。郭致遠穿越前本是在農村出生的,雖然沒正兒八經種過田,卻也在農忙的時候到田裡給爹媽幫過忙,現代基本的耕種常識還是知道的,而且他後來當市長秘書,市裡組織農村的種田能手推廣種田經驗,彙報材料還是他給總結寫出來的呢,所以還是知道一些如何提高稻田畝產的專業知識的。加上徐光啓也是歷史有名的重視農業的名臣,他編寫的《農政全書》對後世農業的發展推動作用很大,所以郭致遠纔有自信說東蕃畝產能夠達到六石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