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摩尼教

均州。

自開戰以來,從長安而來的火車日以繼夜,將大量的戰爭物資輸送到均州之內。

如何分配這些物資,也全都壓在杜彥圭身上,讓他每日都在忙碌不停,沒有一刻歇息的時候。

這不,他剛剛回到府中,屁股還沒有沾到板凳,就見到鄭士龐推門而入,問道:“杜知州,鄭參謀長讓我來問一下,汪家莊的堡壘什麼時候能夠建成?”

“汪家莊的堡壘?這個估計還得等一會兒。沒辦法,城中的青壯年數量不足,實在是抽調不出人手來。”杜彥圭搖了搖頭。

汪家莊位於均州東南九十里之外,因爲那裡乃是丹江與漢水交匯處,其河道甚爲狹窄,極容易被封鎖,所以鄭元龍便打算在附近的汪家莊修築堡壘,從而將元軍的勢力徹底趕出去。

如今這堡壘始終未曾建成,所以鄭元龍在焦急之中,便讓鄭士龐前來詢問緣由了。

鄭士龐頓感詫異,直接問道:“還沒人嗎?可是我曾經看到城外有許多襄陽來的漢民,爲何不讓他們來做?”

“他們?他們不行!”

杜彥圭先是被驚了一下,旋即猛烈的搖着頭。

“爲何不行?”

鄭士龐感到不滿,眼下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杜彥圭卻將那些襄陽流民阻隔在城外,這種行爲着實令人費解。

“唉!”

杜彥圭說出了自己心中擔憂:“鄭參謀啊,你是不清楚那些襄陽流民的危害!他們本來就是一羣地痞流氓,不鬧事就已經算是不錯了,怎麼可能專心工作?最重要的是,若是其中混入了韃子的奸細,那還得了?到時候,咱們的情報可就全都被那蒙古間諜給偷了去了。”

亂世之中,道德的枷鎖早就崩壞了,所謂的律法也根本起不了半點用處。

在這種環境之下,即使是曾經的道德高僧,也會在生存的壓力下化身惡魔,姦淫擄掠不過是尋常事,毆打虐待更是平凡,就算是率獸食人也不罕見。

杜彥圭曾經體驗過這一切,可不想均州也淪爲流民歡呼的犧牲之地。

“有這麼可怕?”

鄭士龐有些不解,對於長輩們曾經的經歷,他並沒有多少體驗。

杜彥圭闔首回道:“這是自然。所以關於此事,你還是莫要插手了,明白嗎?”

“可是修築堡壘的人手呢?總不能置之不理吧。”鄭士龐有點不滿,不想就這樣放棄。

杜彥圭雙眉始終蹙緊:“這個我自會安排,你莫要擔心。”好容易送走鄭士龐之後,他方纔打算找個機會歇息一下。

但是纔剛剛眯上眼睛,門外又是傳來聲音。

“知州。出事了,出大事了。”

“又出事了?”

杜彥圭蹭的一下跳了起來,也沒穿着衣服就跑出大堂,然後就見到了封鎧一臉驚慌的奔來。

“告訴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杜彥圭心中“咯噔”一下,愁容又是上臉。

因爲東方集團軍的存在,城中最近的治安可是好了不少,但是看封鎧這般狀況,只怕發生的事情可不小。

“殺——,殺人了。那些流民,他們殺人了。”

封鎧一邊喘着氣,一邊說了出來。

“流民?殺人?”

杜彥圭感覺太陽穴一跳一跳的,立時就感到不妙。

“沒錯。就在昨夜時分,南城的王善人一家三十三口全被殺了,只剩下他外出遊玩的幺子還活着。”封鎧好容易才讓自己恢復平靜,然後將事情的過程緩緩說明。

杜彥圭聽罷之後,登時感到鮮血直衝天靈蓋:“是那些流民乾的嗎?”

那王善人他也有所聽聞,乃是均州之內有名的善人,經常在自家糧鋪之中開設粥場,款待來此的襄陽百姓,也因此被冠上了善人的名頭。

如今時候,這王大善人卻突遭橫禍,當真讓人爲之膽寒,其他人聽了之後也會風聲鶴唳,加深對流民的惡寒,均州之內和平光景也將一去不復還。

至於之後會如何發展,杜彥圭實在是不敢想象!

“沒錯,根據我們抓到的罪犯,他們的確是襄陽流民!”封鎧點點頭,承認了下來。

杜彥圭問道:“那你查出來是誰幹的?”

如此重大的案件,絕不是一羣流民所能策劃的,其背後定然有着其他人在搗鬼。

“根據那些人所說,他們乃是摩尼教的,之所以這麼幹,乃是爲了淨化世人,掃清罪業的。”封鎧又是說道。

杜彥圭雙目微聚,開始思索起來:“摩尼教?北宋年間那方臘所創造的摩尼教?沒想到這玩意居然死灰復燃了?”

“應該是的。”封鎧回道。

均州之外流民的來源可謂是複雜無比,有自元朝境內逃難而來的漢民,也有自襄陽而來的宋民,甚至還有因爲被襄陽掠來的泰西之人,只因爲逃難而跑到了這裡。

他們雜居一處,彼此說着不同語言,也各自帶着不同的生活習慣,更添管理的難度。

迫於壓力之下,均州也沒有插手其中的管理,只是令附近的軍隊做好警惕,以免這羣流民暴動。

這種複雜的環境,自然也方便諸如摩尼教之類的邪教發展,那些流民爲了求得心中平安,更是最適合的教徒。

而那摩尼教,只怕就是採取類似的手段,將治下流民給控制住納爲幾用,甚至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更是將主意打向均州,會弄出兇殺案也是情理之中。

“若是這樣的話,那可就麻煩了。”杜彥圭感到後悔,就在自己眼皮子下面讓這摩尼教發展起來,他感到自己相當的失敗。

更重要的是,若是此事牽連到城外的難民營那可就麻煩了。

那些難民營本就生活不易,純粹靠着均州時時送來的救濟才維持下來,也因爲先前的封鎖政策,對均州官民充滿敵意。

他們若要深入其中調查,着實困難許多。

封鎧繼續問道:“那知州不知打算如何處理?”

那摩尼教既然敢做第一次,自然會做第二次,若是放任不管的話,城中的秩序定然大亂。

到時候,若因此導致控制襄陽的行動失敗,那可就是一樁罪事了。

杜彥圭長吸一口氣,然後道:“唉。你先帶我去看看情況吧,至於那摩尼教,我自然有辦法將其揪出來。”

當然,杜彥圭也只是說說罷了,其實他心裡也沒有多少勝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第三十六章中都內華夷爭辯,求生路商人買兇第一百九十五章樊城之戰(一)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一百三十九章隔閡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二十八章疑心難解開,軍中存隱患第四十八章姻親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四百二十五章落魄的人第三百六十七章盡力而爲第十章賽存孝第五十三章帳中問身份,亦癡亦癲狂第八章忍不住的野心第十一章身悲心仁慈,臨街有娃生第二百七十一章權力的基礎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八十四章塵劫閣現身,戰爭起變化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一百三十六章出城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三百六十五章求援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七十一章背後的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末途(七)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二百六十八章驅逐韃靼、興復華夏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五十章敵軍頃刻來,赤鳳軍出戰第六十章翰林學士觀沁州,軍心潰散亂象呈第七十七章治下如篩子,蕭月到許州第二百六十三章可笑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六十章出事了第四百零二章暫時擱置第三百二十八章安慶之戰(一)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六十七章全滅第一百一十三章邯鄲起義(二)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六十章翰林學士觀沁州,軍心潰散亂象呈第一百四十五章祖龍死餘恨難消,驪山復根基已成第一百三十章準備撤退第七十三章意外之人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八十五章金鐵簿區別對待,債臨身一家同悲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三百零二章忠臣之子第六十五章定決策傾巢而出,破軍陣火器爲尊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三十七章戰火起,世間紛爭出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一百二十八章破神誅狼第一百六十八章僵局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三十七章戰火起,世間紛爭出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五十八章生死一線死復生,華夏玄功鬥異術第八十五章酒宴中聲色迷離,陰謀顯裡應外合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一百七十五章終路(十三)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十五章清虛觀中生死絕,藏名隱姓又一人第十五章清虛觀中生死絕,藏名隱姓又一人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一百零七章最後的騎兵(三)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二十一章暈厥的謝方叔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四十章生死一瞬間,各自有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總攻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二十一章暈厥的謝方叔第一百四十六章最終決戰(七)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十六章火炮定規格,聞訊有人來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三百九十七章恰當的時候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三十章圍剿到來第八十章繼承人
第三十六章中都內華夷爭辯,求生路商人買兇第一百九十五章樊城之戰(一)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一百三十九章隔閡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二十八章疑心難解開,軍中存隱患第四十八章姻親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四百二十五章落魄的人第三百六十七章盡力而爲第十章賽存孝第五十三章帳中問身份,亦癡亦癲狂第八章忍不住的野心第十一章身悲心仁慈,臨街有娃生第二百七十一章權力的基礎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八十四章塵劫閣現身,戰爭起變化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一百三十六章出城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三百六十五章求援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七十一章背後的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末途(七)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二百六十八章驅逐韃靼、興復華夏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五十章敵軍頃刻來,赤鳳軍出戰第六十章翰林學士觀沁州,軍心潰散亂象呈第七十七章治下如篩子,蕭月到許州第二百六十三章可笑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六十章出事了第四百零二章暫時擱置第三百二十八章安慶之戰(一)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六十七章全滅第一百一十三章邯鄲起義(二)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六十章翰林學士觀沁州,軍心潰散亂象呈第一百四十五章祖龍死餘恨難消,驪山復根基已成第一百三十章準備撤退第七十三章意外之人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八十五章金鐵簿區別對待,債臨身一家同悲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三百零二章忠臣之子第六十五章定決策傾巢而出,破軍陣火器爲尊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三十七章戰火起,世間紛爭出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一百二十八章破神誅狼第一百六十八章僵局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三十七章戰火起,世間紛爭出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五十八章生死一線死復生,華夏玄功鬥異術第八十五章酒宴中聲色迷離,陰謀顯裡應外合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一百七十五章終路(十三)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十五章清虛觀中生死絕,藏名隱姓又一人第十五章清虛觀中生死絕,藏名隱姓又一人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一百零七章最後的騎兵(三)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二十一章暈厥的謝方叔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四十章生死一瞬間,各自有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總攻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二十一章暈厥的謝方叔第一百四十六章最終決戰(七)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十六章火炮定規格,聞訊有人來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三百九十七章恰當的時候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三十章圍剿到來第八十章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