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我大宋,就這麼亡了?

一行二十來人,很快的便抵達了那章華寺。

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自然很快的便驚動了章華寺之人,當即便有人走了出來,質詢道:“爾等是誰。爲何擅闖此地?”語氣之中,不免帶着幾分不耐來。

趙文英走了上來,笑着回道:“我等乃是議員,今日受蕭首相相邀,特地來此和爾等一商祖律制定問題,難道你們也想要拒絕嗎?”

“蕭首相?議員?”

那人爲之一愣,雙目透着懷疑自衆人身上打量了一下,又問:“可有身份證明。”這議會畢竟是初次組建,他對於議會之人也不甚瞭解,自然也是有所懷疑,當即就要一行人提供相應的身份證明。

“身份證明?”

眼見自己被阻,那皇甫成頓感惱火,立時挺身而出,站在那人之前。

皇甫成身軀龐大,足有九尺之高,遠比那人高得多,當即嚇得那人朝後一退,口中也是帶着厭煩:“我等身爲議員也有多年,何時需要向你們證明?快些讓開,莫要阻我去路!”手上也沒閒着,直接將那人掃到一邊去,就打算朝着那章華寺之內走去。

那人頓感焦躁,連忙道:“你們未曾得到准許,不得進去。”

他剛要衝上來攔阻,卻被二十來人一起盯着,心中頓感發虛,只好退了下來。

“這是怎麼了?爲何這般喧鬧?”

大概也是聽到了寺外動靜,章鑑自章華寺之內走了出來,眼見那走來之人,也是稍微皺起眉頭來。

單看衣着,這些人身上所穿的並非士子所穿的儒袍,而是剪裁得體、緊貼身軀的戎服。

這戎服乃是新近出來的,因爲其大量使用褡褳、鈕釦以及皮扣,所以特別貼合身軀四肢,更沒有儒袍所謂的長襟、長袖之類的,顯得人格外精神,即使是穿着幹活、打架,也沒有任何阻礙,而且其顏色也基本以純色調爲主,並無那些繁雜的紋絡,最是凸顯人的精神狀況。

只是這戎服向來只在關內流行,宋朝之內囿於儒學等因素,並不多少士子穿這玩意。

如今這些人出現在這裡,自然讓章鑑感到疑惑,想要知曉對方究竟是誰,爲何會出現在這裡。

“這位想必就是章公秉,章主席吧。”

趙文英走了出來,對着章鑑躬身一拜。

章鑑闔首回道:“沒錯。我正是章鑑。只是爾等究竟是誰?爲何會突然來此,更是說自己也是議員?”對於眼前場景,他也摸不準情況,自然以按兵不動爲主。

“哈。我等乃是長安議員,以前一直只在長安活動,爾等未曾認得,自然不足爲奇。”趙文英朗聲回道:“只因爲聽聞主公想要在這宋境之內成立議員,所以就將我等召來,希望我們能夠幫忙,確立好議會秩序。”

“原來是這樣?”

章鑑這才恍悟過來。

那長安乃是蕭鳳起家的根基,雖然設立議會乃是招攬宋朝士大夫的必然之舉,但那些傢伙眼見權力被侵奪,若是坐以待斃,顯然是不可能的,而眼前之人或許便是爲了這個而來的吧。

不過一會兒,章鑑便已然明白,對方今日所來爲何。

緊隨其後,章鑑身後的那些士子也明白過來,這些個突然到來的議員又是爲了什麼而來的。

趙文英闔首回道:“正是如此。只是不知那祖律寫的如何?不知可否讓我們也看一下?”

“當然可以。”

章鑑點了點頭,旋即對着身側的葉李囑咐道:“你且將這祖律拿出來,讓他們看一下,如何?”

“我等明白。”

葉李闔首回道,雙目帶着敵意自對方臉上掃過,心中不免嘀咕了一下:“這些人突然在這個時候出現,究竟是爲了什麼?莫不是受了那蕭鳳的指使?”僅僅從對方那態度來看,他便可以感受到對方此行定然是不懷好意,然而在章鑑的命令下,他也只能拿着擬定好的祖律,走到了那趙文英之前,將其遞了出去。

“這便是我等擬定好的祖律,還請你過目。”

“多謝!”

趙文英點點頭,將那祖律接了過來。

他的目光自那祖律之上掃了一下,雙眉頓時皺起。

“怎麼了?莫不是不妥?”章鑑問道。

對方既然是自長安來的,那定然是帶着相當的任務,只怕其中也是有着蕭鳳的指使,而章鑑自然害怕會這所謂的祖律,會因爲某些原因而夭折。

趙文英點點頭,回道:“的確如此!”

“哦?那你說說,這祖律究竟有何不妥?”葉李頓時來氣,說話之中也帶着火藥味。

“豈止是不妥,簡直就是狗屁不通!”趙文英輕笑一聲,隨手就將那祖律丟到地上,就和丟垃圾一樣。

章鑑雙眉微皺,自然是透着幾分懊惱,只是他素來涵養不錯,並沒有任何的表示,畢竟這所謂的祖律再怎麼說,也得得到那蕭鳳的准許才能通行,而這些人從某種程度來說,自然也代表着蕭鳳的態度。

只是在葉李看來,趙文英這般行動,全然代表着挑釁。

他擡起頭來,怒視着趙文英喝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還不清楚嗎?就是這祖律,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行性。既然如此,那爲何還要推行?”趙文英朗聲笑道,他身後的那些議員們,也是帶着一絲嘲諷,看着葉李。

葉李被趙文英這麼一說,自然也是炸毛了,直接回道:“很好。那你告訴我,這祖律究竟什麼地方錯了?”需要知曉,這祖律的制定也是耗費了他大量心血方纔擬定,如今卻被對方說是狗屁不通,這讓葉李如何能夠接受。

“很好。那我就說一說你這祖律,倒地什麼地方錯了。”

趙文英嘴角微翹,當即訴道:“第一,君權過大。你說那皇帝有着和議會相等的權力,其制定的律法,可與祖律相當。然而我倒要問問你,若是祖律可以隨便改換,又如何能夠稱之爲祖律?即爲祖律,自當萬世不變,縱然需要改正,也需得到所有人准許,豈可因一人之私而改變?你也知曉,君爲輕、社稷次之、民爲重!我等既然設立議會,那議會便該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威,豈可因君王而更改?”

久在長安學習,趙文英受到其中氛圍影響,早就失去了對皇帝的敬畏心。

正因此,當他看到了那祖律之中皇帝的權利之強,甚至達到足以等同祖律的時候,便感到不可思議,這纔會直接將其丟棄一邊。

畢竟對於長安之人來說,皇帝不過是等同於圖形印章,對於治國安邦並無任何的用處而已,要給那僅憑身世便有這般權力的人這般權力,實在是難以接受。

“你!”

葉李頓感惱怒,張口辯道:“正所謂天地君親師。我等即爲儒生,自當奉天尊地,以輔佐皇帝爲職,非如此如何能夠治理天下?”

彼時理學推崇天人合一,認爲皇帝乃是天地象徵,而自然變化自然也和皇帝的一舉一動息息相關,若是各地發生災難的話,乃是代表着皇帝德行有虧,亦或者是識人不明,希望以此來約束皇帝權力。

葉李等人飽受理學薰陶,自然也不以爲意,以爲乃是正確之法。

然而對於長安之人來說,這般理學卻是太過落後,甚至接近於荒謬,對其中道理更是多有批判。

“哼!天地循環、四季興衰,本就自然根本,和人有何關係?你這般言詞,反而更顯愚昧。”

趙文英輕笑一聲,又道:“我等既受黎民百姓之責,自然以安撫黎民、匡扶天下爲志。你不知民反以奉君爲能,當真可笑!”神色微凝,他想了想之後,又道:“而且便數宋朝百年,可稱明君者又有幾人?縱爲明君,所行荒謬之事,更不在少數。如今城破國亡,若非那昏君無道,又如何會召來這般災禍?寄希望君王自我約束,不異於奉刀柄而求自決,並無任何意義。”

被這一說,葉李頓感氣餒,這番道理他也不是不清楚,只是和自己往日學識太過沖突,更不敢深入細想:“雖是如此,但你打算將皇帝置於何等地步?”

直到現在,葉李依舊堅持皇權爲上。

“本就一無用之物,若非爲了爾等,何須再立?”趙文英撇撇嘴,直接說道。

那葉李聽了,自然是備受震驚,低聲喝道:“怎生是這般樣子?還是說,我大宋真的完了?”

“你以爲呢?”趙文英輕哼一聲,面帶嘲諷看着衆人。

至於趙文英這番話,更是掀起無數波瀾,讓那些士子紛紛炸開鍋來,紛紛叫道:“好個傢伙,原來你這廝竟然是這般蔑視君王、背德忘倫的狂徒?”

他們之所以來到這裡,也是因爲聽了那謝太后的話,認爲蕭鳳當真是被授予了首相之責,更因爲見到其立趙昺爲帝,便將其當做了霍光、諸葛亮之類的存在,雖然其權力的確強大,但也覺得等到蕭鳳百年之後,應該會還政歸帝,重續大宋聲望。

但眼下看趙文英的說法,那蕭鳳顯然並不願意如此,更會如曹操一流,執行那改朝換代之事。

“唉。”看到這番場景,章鑑心道:“看來這些士子,還是不明白大宋早已亡了。”

作爲一個宰相,章鑑自然清楚蕭鳳的心思,之所以玩出了那些手段,純粹只是爲了降低犧牲以及抵抗難度而已,等到時機成熟之後,自然會行廢立之舉,將那趙昺給廢了。

只可惜這些個士子終究太過單純,無法看透那潛藏在僞裝之下的真相,還在奢望着所謂的復國美夢。

第十五章身隕開通途,如來定樂土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一百六十八章來自銃槍的誘惑第七十六章證據確鑿遭入獄,火災之後謀復興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逆境(三)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九十八章糧草被燒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三十九章身陷軍陣中,戰意漸高漲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四十五章恆盛毓商談,決意購兵械第七十一章奪高苑一劍封喉,遇朱豔劍指艮丘第一百八十二章初戰方歇第六十四章高爐存缺陷,鴻門宴難卻第三百二十八章安慶之戰(一)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二十三章勢若流星須臾來,火炮神威震天下第七十二章廢兩人風雷成名,救衆人蕭鳳獨鬥第二百六十二章當改之第六十六章仲威設伏出,兩人困山谷,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二十六章風急雨驟蔽天日,雙方勢力俱驚起第一百六十六章終路(四)第一百一十五章舊事第一百九十八章樊城之戰(四)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一百七十八章浮想聯翩第一百七十五章忽來的噩耗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一百一十六章風波起戰事再起,聞噩耗大軍出動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三百一十章最後一步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一百零六章苒氏兄弟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添一人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九十六章再相見父子成仇,鬧矛盾兄弟鬩牆第一章彈劾?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三百三十九章未來之局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五十五章運軍械兩人相見,頌衷情姐妹情深第九十章滅邪第七十八章錢莊內章末來訪,歹心起陰謀再掀第十七章突來的兇案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七十三章洛陽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一百零三章復仇第一百一十七章聞敵訊兩軍聯合,爭對錯新舊對立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二十七章繼承人第二十三章國破山河在,三月烽火起第二十三章纔出鬼門關,又入人間路第一百一十四章鬥玄通乾坤挪移,孟珙出彥誠俯首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七十六章局中局,謎中謎第一百二十七章真正的目標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一百二十六章僞裝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七十七章治下如篩子,蕭月到許州第二十三章戰事危張柔馳援,鬥正酣蕭鳳出手第一百二十九章湛盧利銅門難阻,入殿中玉璽終現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十六章火炮定規格,聞訊有人來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三百二十二章泉州之變(一)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二百十六章唯一的方向第三百零二章忠臣之子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十七章突來的兇案第二十八章現真身,龍女欺番僧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六十三章離職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奪安定第六十五章衆人定計策,星夜傳縱橫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二十一章追查到底第一百章秋收時守成城門開啓,北城堡暴亂開端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
第十五章身隕開通途,如來定樂土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一百六十八章來自銃槍的誘惑第七十六章證據確鑿遭入獄,火災之後謀復興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逆境(三)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九十八章糧草被燒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三十九章身陷軍陣中,戰意漸高漲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四十五章恆盛毓商談,決意購兵械第七十一章奪高苑一劍封喉,遇朱豔劍指艮丘第一百八十二章初戰方歇第六十四章高爐存缺陷,鴻門宴難卻第三百二十八章安慶之戰(一)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二十三章勢若流星須臾來,火炮神威震天下第七十二章廢兩人風雷成名,救衆人蕭鳳獨鬥第二百六十二章當改之第六十六章仲威設伏出,兩人困山谷,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二十六章風急雨驟蔽天日,雙方勢力俱驚起第一百六十六章終路(四)第一百一十五章舊事第一百九十八章樊城之戰(四)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一百七十八章浮想聯翩第一百七十五章忽來的噩耗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一百一十六章風波起戰事再起,聞噩耗大軍出動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三百一十章最後一步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一百零六章苒氏兄弟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添一人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九十六章再相見父子成仇,鬧矛盾兄弟鬩牆第一章彈劾?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三百三十九章未來之局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五十五章運軍械兩人相見,頌衷情姐妹情深第九十章滅邪第七十八章錢莊內章末來訪,歹心起陰謀再掀第十七章突來的兇案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七十三章洛陽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一百零三章復仇第一百一十七章聞敵訊兩軍聯合,爭對錯新舊對立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二十七章繼承人第二十三章國破山河在,三月烽火起第二十三章纔出鬼門關,又入人間路第一百一十四章鬥玄通乾坤挪移,孟珙出彥誠俯首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七十六章局中局,謎中謎第一百二十七章真正的目標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一百二十六章僞裝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七十七章治下如篩子,蕭月到許州第二十三章戰事危張柔馳援,鬥正酣蕭鳳出手第一百二十九章湛盧利銅門難阻,入殿中玉璽終現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十六章火炮定規格,聞訊有人來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三百二十二章泉州之變(一)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二百十六章唯一的方向第三百零二章忠臣之子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十七章突來的兇案第二十八章現真身,龍女欺番僧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六十三章離職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奪安定第六十五章衆人定計策,星夜傳縱橫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二十一章追查到底第一百章秋收時守成城門開啓,北城堡暴亂開端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