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

“果然!”

眼見王軒離開,趙昺更感失落。

便是王軒也不肯幫助他們,那自己若要執掌權柄、復興宋朝,那隻怕也是一個漫長的美夢。

葉李卻道:“也不盡然。”

“爲何?”高圜問道。

葉李回道:“他若當真反對,便應該將此事告知蕭鳳,而不是任由我等在此商談。足見此人也是心思深沉,不過是想要藉着我們的力量,來達到相應的目的。”

“那他的目的是什麼?”高圜繼續追問。

關於長安之事,他並不瞭解,自然也不清楚王軒的底細。

葉李回道:“依我看,或許乃是爲了牽制蕭鳳,令其不至於恣意妄爲吧。畢竟蕭鳳身爲首相,其權力着實太大,自然會惹來他的不滿。”

“原來是這樣?”高圜回道。

“沒錯。他也曾經擔任過主席,便是那民黨也是他所創立的,爲的便是想要以此鉗制蕭鳳,達到自己的目的。只可惜目標尚未達成,便因爲那國黨而半途而廢。”葉李解釋道。

他來長安之時,便將曾經發生的一切調查得一清二楚,自然也清楚國黨、民黨之間的間隙。

高圜笑道:“若是如此,倒是能夠成爲咱們的助力。至少在對抗蕭鳳這方面,他和我們還是有共同的話題,不是嗎?”

“的確如此。”

葉李回道:“而且如今形勢已經變了,若要和往常一樣,單靠陛下來扳倒蕭鳳,已經是不可能了。若要重振皇權的話,也許只能自議會插手。”

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葉李已經知曉蕭鳳是鐵了心的要壓制皇權,諸如祖律的制定、議會的誕生,乃至於首相、主席以及總理的設置,全都是如此。

若是被蕭鳳完成這一系列的架構,趙昺便等同於被徹底架空,半點權力都沒有。

對外交涉、統轄軍隊有首相負責,內政處置、地方政務有總理以及行政院處置,審覈天下官吏則有主席以及議會執行,三者互相鉗制不能說是完美無缺,但至少也能讓天下安康。

就如今看來,這個政權設置,倒也有其合適的一面。

“那這些事情,便交給你來處理了。”

趙昺神色黯然,雖是兩人興致勃勃,但他卻着實替不了興趣,依舊沉浸在王凌去世的消息之內。

眼見趙昺這般模樣,葉李也不好說什麼,只好躬身拜退,只留下高圜和趙昺兩人對立。

“陛下。”

想着先前趙昺模樣,高圜只感到惱火,罵道:“有的時候,你也要稍微表現一下才好吧,畢竟他也是爲了你百般奔波,若是就這麼冷遇了,只怕會寒人心。不是嗎?”

“朕明白了。”

趙昺撇撇嘴,他雖是能力淺薄,但也知曉那葉李之所以幫自己,不過也是覺得自己有利可圖罷了,要不然如何會跑過來?

“只是天色一暗,我回去休息了。”

也沒理會高圜埋怨,趙昺直接轉身走向自己的寢室,就此歇息下來。

高圜眼見趙昺這般頹然模樣,不由得跺腳罵道:“本以爲你也是一個可造之材。卻沒想竟然這般沒用?看來若要成功,還得我親自出手才行!”

她的父親在宋朝時候,曾經屢次受到他人打壓,耳濡目染之下自然產生對權力的嚮往,要不然爲何高達詢問她的時候,她會立刻答應下來,只因爲高圜相當清楚,只有她成爲皇后之後,方纔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只是如今看來,這皇后卻有點名不副實。

高圜並不甘心,自然要擺脫這種困境,好能夠真正的母儀天下。

另一邊,那王軒爺帶着王凌的屍體回到了長安,爲其主持了葬禮之後,便將其葬在族中墳地之中。不管如何,王凌終究也是他的弟弟,至少也要讓其入土爲安。

等到完成這些事情之後,王凌也倍感疲倦,重新回到了府中。

“議長。”

而在府中,那張商英早已經等候偌久。

王凌側目一看,當即笑道:“原來是張商英啊,你怎麼突然來這裡了?”

“沒什麼。只是議長,依着祖律固定,明年就要選舉新的主席了,不知議長打算如何安排?”張商英有些緊張,張口問道.

“嗯?沒想到轉眼間,又過了五年了嗎?”王凌神色微震,側目看着鏡中的自己,不免透着幾分頹廢來。

張商英回道:“確實。先前主公發動戰爭,打算攻打襄陽時候,我等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一轉眼,也已經過去了七年,幸虧這七年內我等戮力齊心,終於擊敗元軍、佔領臨安了。倒是沒有讓朝中衆人失望。”

的確,依着時間表,華夏軍出兵的時候乃是華夏曆一四九三年,也是元朝至元八年,換算成公曆的話,也就是1271年,而現在也已經是1277年了。

“的確。如今擊敗元朝、佔領元軍,我朝驅逐韃子、興復華夏,也是指日可待。”

王凌笑道:“至於那蕭鳳,她既然有着如此豐功偉績,在朝野之中其聲望定然水漲船高吧。只是——”說到後面,卻是面露憂愁,勾起了張商英心中疑惑。

“王議長。只是什麼?”張商英問道。

王凌搖搖頭,自哂道:“沒什麼。只是想問你一件事情。你對蕭首相的觀感如何?”

“宅心仁厚、以民爲本。心思深沉,行事果決。”張商英細細想着當初在江陵府發生的一切,當即給出了答案。

當初給他最直接的印象,莫過於蕭鳳直接擊殺康棣,剪除皇黨勢力的狠辣,根本不容其他任何人置喙,便將先前拖延偌久遲遲未曾達成的事情給確定下來。

單是這般果斷,便讓人印象深刻。

王凌闔首回道:“沒錯。以多年來所發生的事情來看,蕭首相的確擔得上這個稱讚。自然也只有她,才能完成這件事情。”想到先前發生的一切,卻是冷哼一聲,直接說道:“若是換成別的人話,那是半點也不行。”

“確實如此。”

張商英對此也相當贊同。

華夏軍自成立以來,曾經數度遭遇危險,近乎全軍覆沒的也不是沒有,不過都在蕭鳳的指導下轉危爲安,僅僅以這點來看,那蕭鳳的確是天命之人。

王凌又道:“只是可惜了!”

“可惜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張商英感到不解,又是問道。

王凌並不急着回答,而是轉而問道:“我且問你,若是有一個人,在他年少的時候便展現出驚人的才華,雖是遭遇各路強敵,卻都被其挫敗。便是當世第一人,你無法和其匹敵。你會覺得此人如何?”

“自然是驚才豔豔,以爲世之英雄。”張商英雖感不解,卻也應了下來。

“只可惜當時聖上並不欣賞他,甚至還對他多有打壓。”王凌又是說道:“無奈之下,他只好選擇發動政變,方纔奪了政權。”

“這人,莫不是唐太宗?”張商英稍感驚訝,又是問道。

王凌回道:“你繼續聽着就是了。而在奪了政權之後,那人也的確做出了一番豐功偉績,北逐蠻夷、南拓疆土,世人皆是稱頌,認爲此人乃是當世明君。你又覺得如何?”

“若是如此,便認其爲君,又有何妨?”張商英笑道。

“若當真如此,那倒好了。只可惜等到他年邁之後,卻是屢屢做出昏聵舉動,更在死後將偌大江山拱手讓人,你說是不是讓人嘆息?”王凌卻是搖着頭,直接說道。

張商英有些不悅:“王議長。我知曉你是想要以唐太宗的例子來說明,但蕭首相併非他人,不可能做出這般行徑。”

“這可未必。”

王凌暗歎一聲,隨後說道:“你也知曉,如今蕭鳳雖是暫居首相,但她手中權力驚人,莫說是歷朝歷代宰相了,便是有些皇帝,也萬萬比不上。而且這首相更是終生制,這便代表着根本沒有人能夠撼動她。你,明白這意味着什麼嗎?”

張商英陷入茫然,低聲說道:“王議長,照你這麼說,難不成蕭首相也會犯錯?”

“確實如此。畢竟人無完人,她往日所犯的錯誤也不少,只是因爲都彌補了,所以也沒有人說什麼。”

王凌回道:“但是如今蕭鳳乃是首相,受限於那終生制的原因,除非她自請辭職,否則我們根本無法鉗制她。現如今她或許願意維持現在制度,但若是受人蠱惑,當真想要在進一步的話,那可就糟糕了。畢竟,咱們根本就無法阻止她。”

“稱帝?”

張商英自是被嚇了一跳,低聲道:“若是蕭鳳的話,應該不至於吧。要不然,她如何會做出哪些行動?”

制定祖律、組建議會乃至於開放皇宮,這些常人所不爲之事她都幹了,按理來說應該不可能吧。

“或許她會如此,但下一任首相呢?”王凌搖着頭,嘲諷道:“若是下一任首相打算僭越稱帝,我等又該如何?一如先朝一樣,只是提出抗議嗎?若是這樣,那咱們議會又能起到什麼用處?”

“這倒也是。若是首相也是終生制的話,的確存在莫大害處。”

張商英心中有所動彈,感覺王凌所說的問題的確存在,若是讓首相權力如此龐大,對朝廷運轉的確存在不小的禍患。

王凌這才說出自己的目的:“正是因此,所以我才覺得,應該廢除終生制。至少也應該如同總理、主席一般,也採取五年輪值。若是這樣,至少也能夠避免首相坐大,不至於威脅道別的實力。”

第九章兩世身,對影思鄉愁第三百六十六章暗流第四十九章差距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兄弟並肩上,矢志共卻敵第十五章國黨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三十章第三百零六章叛臣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三十六章議定屠城啓,性命不由人第三章撤軍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六十五章咫尺天涯第七章心傷,離京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四百三十五章海攻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一百九十八章樊城之戰(四)第四十五章負重傷隱士難存,問過往曾生爲名第二百四十六章隱患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三百七十六章將來的暴雨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七十六章協議達成時,兵鋒再開啓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五十章敵軍頃刻來,赤鳳軍出戰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二十九章知緣由過往如煙,獻賀禮幾人爭鋒第四百一十九章猜測的“真相”第六十五章定決策傾巢而出,破軍陣火器爲尊第二百九十九章初陣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八章會議上羣洶紛爭,議未來形勢難料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三十四章很重要嗎?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二十七章廢除彈劾案第五十七章初戰有大捷,識海現玄種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十章地籠困英傑,兵鋒正待時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四十七章除奸佞,英雄凋敝處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二十六章天下人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一百二十章敗退第六十五章祥瑞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五十三章掀起的衝突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三百七十一章一場屠殺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七章舊聞起,三災做天塹第一百二十八章靜思中誤入魔怔,晚飯中爭執難消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十七章八陣圖,山存人已逝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二十一章議俘虜罪軍成型,戰雖敗詭計尤存第七十四章佈陣、闖關、暗局第九十四章爭鋒相對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三百八十六章九曜天焰第四十章緊追不捨第三十七章萬劍化雷龍,首惡已現身第十六章兩萬精兵已入境,兵鋒直指汾州城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第兩百二十二章劍拔弩張第八十一章驚聞計方知強敵,全軍出日月爭輝第一百二十三章雲頂山之戰(一)第一百六十三章目標襄陽第三章另尋他處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活下去
第九章兩世身,對影思鄉愁第三百六十六章暗流第四十九章差距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兄弟並肩上,矢志共卻敵第十五章國黨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三十章第三百零六章叛臣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三十六章議定屠城啓,性命不由人第三章撤軍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六十五章咫尺天涯第七章心傷,離京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四百三十五章海攻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一百九十八章樊城之戰(四)第四十五章負重傷隱士難存,問過往曾生爲名第二百四十六章隱患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三百七十六章將來的暴雨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七十六章協議達成時,兵鋒再開啓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五十章敵軍頃刻來,赤鳳軍出戰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二十九章知緣由過往如煙,獻賀禮幾人爭鋒第四百一十九章猜測的“真相”第六十五章定決策傾巢而出,破軍陣火器爲尊第二百九十九章初陣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八章會議上羣洶紛爭,議未來形勢難料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三十四章很重要嗎?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二十七章廢除彈劾案第五十七章初戰有大捷,識海現玄種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十章地籠困英傑,兵鋒正待時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四十七章除奸佞,英雄凋敝處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二十六章天下人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一百二十章敗退第六十五章祥瑞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五十三章掀起的衝突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三百七十一章一場屠殺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七章舊聞起,三災做天塹第一百二十八章靜思中誤入魔怔,晚飯中爭執難消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十七章八陣圖,山存人已逝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二十一章議俘虜罪軍成型,戰雖敗詭計尤存第七十四章佈陣、闖關、暗局第九十四章爭鋒相對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三百八十六章九曜天焰第四十章緊追不捨第三十七章萬劍化雷龍,首惡已現身第十六章兩萬精兵已入境,兵鋒直指汾州城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第兩百二十二章劍拔弩張第八十一章驚聞計方知強敵,全軍出日月爭輝第一百二十三章雲頂山之戰(一)第一百六十三章目標襄陽第三章另尋他處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