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

“你是說,那潞州的華夏軍打算進攻大名府嗎?”

聽完博都歡的話後,郭守敬臉色變得難看了許多。

現在正是疏通京杭運河的關鍵時候,若是華夏軍這個時候打來,顯然這個工程是無法繼續下去了。

博都歡斬釘截鐵的說道:“沒錯。要不然那華夏軍在這個時候屢屢派出麾下士兵進犯我朝邊境,又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打擊我軍士氣,好給接下來的行動創造機會,不是嗎?”

“雖是如此。但是根據我所得到的消息,那潞州近期內並無任何動作,應該不可能大舉進犯纔是。”郭守敬回絕道。

一如成風對大名府所做的事情,他也是擔憂潞州狀況,所以也派人進入潞州之內,竊聽其中華夏軍的動靜來,當然知曉就憑那潞州儲備,斷然無法維持大軍出動。

也是因此,所以郭守敬方纔認定華夏軍不會進軍,眼前雖是有這番舉動,卻也不過是騷擾行徑,無需太過擔憂。

“哼!”

博都歡張口罵道:“但是我那被殺的族人,又該做何解釋?他們可全都被那些華夏軍給殺了,難道這還有假?”

那剌刺虎自遭受襲擊之後,便連夜趕到了大名府,將發生的一切全都告訴了博都歡。博都歡聽到之後,自然是震怒無比,也因此決定領兵出征,打算將這些犯境的華夏軍徹底擊垮。

但若要大軍出動,自然需要糧草補給,而城中府庫皆是爲郭守敬所管理。

正是因此,所以博都歡方纔找到郭守敬,希望其能夠打開府庫,讓他能夠帶領大軍,剿滅那些華夏軍。

“將軍。我也知曉你同情族人,但府中庫藏早已經消耗一空,若要湊足你所需要的兵力,實在是太難了。”

郭守敬面帶難色,心中卻是埋怨了起來:“若非那些人自己作死欺壓百姓,如何召來這些禍端?”雖是明知這個道理,但他卻也不可能對着博都歡訴說,只能是神色誠懇,將眼下的情況盡數稱述出來。

“而且你也清楚,無論是疏通運河,還是籌備可汗所需要的二十萬大軍,皆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若是因爲你這事兒,導致這些事情滯後,到時候可汗怪罪下來,又該如何?”

“那難道就坐視華夏軍屠殺我族族人?”博都歡罵道。

他自是不敢和阿里不哥對抗,但對於郭守敬,卻是絲毫不變,依舊是動輒謾罵,毫無任何尊敬之態,也是虧了郭守敬仁德,這纔沒有反駁。

郭守敬解釋道:“非也。只是現如今城中資源匱乏,實在是難以滿足您的要求。”

“哼。你們這些個漢民,最是狡猾奸詐。說着這麼多來,還不就是不想幫忙?”博都歡眼見郭守敬百般推脫,自是倍感懊惱,直接罵道。

郭守敬只好解釋道:“將軍。我這也是爲了城中百姓着想啊。”

雖是如此,博都歡卻不肯相信,當即扭身離開此地:“你既然不願意幫助,那便算了。我自會找人來解決此事的。”

“這——”

郭守敬雖欲勸說,無奈博都歡已然離開,眼見對方身影離去,他心中更是擔憂,微微一嘆:“若是當真如此,還不知曉會變成什麼樣子。”

於上面,那可汗下達的命令尚未完成,眼下又是出現華夏朝的危及,若要在這雙重壓力之下,還要維持城中安穩,着實讓人難以承受。

但郭守敬既然被任命爲此城知府,那更不可能輕易退卻,以免讓治下百姓失望,畢竟這也是他應該盡到的責任。

而在這時,那王立也是踏步進來。

他見到郭守敬面有憂色,連忙問道:“郭知府,您這是怎麼了?”

“唉。還不是關於那華夏軍的事情嗎?”郭守敬長嘆一聲,臉上也是佈滿愁容。

“華夏軍?”王立心中一驚,連忙問道:“這華夏軍,又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唉。”

郭守敬解釋道:“也不知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最近時候那華夏軍屢屢出動,經常派人深入我朝境內,擊殺那欺壓漢民的蒙古、色目之人。也因此,惹來了博都歡的不快,想要我撥出一部分糧餉,讓他能夠帶兵出征。滅了那華夏軍!”

王立一臉訝然,張口回道:“原來是這樣?”臉上帶着幾分爲難之色,卻道:“不得不說,那華夏軍的確是手段狠辣,專門給咱們製造難題。就眼下這般狀況,實在是讓我等左右爲難。”

“沒錯。”

郭守敬無奈道:“我若是派兵襄助了,那定然會被境內漢人罵作漢奸;但若是不幫忙的話,也會召來朝廷的不快。要不然,爲何我會這般懊惱?”

那些華夏軍可不是土匪,每一次行動的針對性都相當強,專門打擊那些欺壓百姓的蒙古色目,便是那些幫他們一起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也是從不放過。

僅僅是這一點,自然是讓境內衆多漢民拍手叫好,認爲那華夏軍乃是一如岳飛這般的仁義之師。

若非形勢所逼,郭守敬也不願意和華夏軍爲敵,然而不管如何,那華夏軍終究乃是敵對之人,郭守敬即爲元朝之臣,卻必須要和對方做對抗,即使他平日名聲不錯,若是當真做出這般行徑來,只怕也會被那些百姓罵個狗血淋頭。

“那不知郭知府打算如何做?”王立問道。

郭守敬無奈道:“還能如何?就現在的狀況,我只怕也只能裝作不知罷了。若要當真摻合進去,只怕就會屍骨無存。”

“唉。只是爲了百姓而已,爲何會變成這般樣子?”王立哀嘆一聲,只感到心情莫名沉重。

經過這麼多天的陪伴,王立也是清楚郭守敬乃是清官,爲官的唯一目的,不過是讓天下靖平、百姓安康,然而這天下卻始終動盪不安,而且外面還有一如華夏朝這般自恃正統、始終如一的政權存在。

而且看其首相蕭鳳,以及她治下政治狀況,卻也不比元朝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甚一籌,也因爲其乃是漢人王朝的原因,所以中原之內凡是對元朝充滿不滿的士子紛紛逃離元朝,一如那宋子介、郭靖等人,並不在少數。

得了這些人才之後,華夏軍的力量也開始不斷攀升,並且在數次征戰之中挫敗元朝攻勢,鞏固了自己的疆域,更是在今日時候,終於達到了今日能夠挑戰元朝的時候了。

面對這般政權,自然是讓郭守敬這般人心中矛盾,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

郭守敬長生一嘆,訴道:“也只能靜觀其變吧。”

對於那華夏軍,他也不清楚應該如何處置,只能暫時將其拋擲一邊不去理會,專注於眼前的事情。

“兩位,臉色爲何這般凝重?”

不知何時,汪忠臣卻是出現在這裡。

郭守敬拱手敬道:“哈。只是一些小事罷了,閣下無需掛懷。”對於先前之事,他並不願意被眼前之人知曉,只想要搪塞過去。

“一些小事嗎?只是據我所知,那博都歡可並非如此,事實上他甚至打算上奏可汗,參你一本呢。”汪忠臣朗聲一笑,若有所思的看着郭守敬。

郭守敬面有尷尬,低聲回道:“先前發生的事情,先生知道了?”

“那是當然。”

汪忠臣回道:“關於那華夏軍出兵一事,城中早就已經是紛紛揚揚,在下如何不知?至於那博都歡?先前我前來此地的時候,便聽到過府中丫鬟說過,兩相映照之下如何不知郭知府擔憂之事?”

王立連忙問道:“既然如此,那不知你有什麼辦法解決此事?若是讓那博都歡恣意妄爲,還不知曉會鬧出多少事情來。”

就憑那博都歡魯莽性子,若是真的讓他上奏可汗的話,郭守敬即使能夠保住現在官位,也少不得被訓斥一頓。

“辦法?我只是一介商人,哪有什麼辦法啊。”汪忠臣搖搖頭,直接回道。

郭守敬輕輕搖頭,自嘲道:“這倒也是。畢竟你只是一介商人,若要希望你能夠幫忙的話,的確是太過荒謬。”

“若是這樣,難不成就坐視城中百姓陷入危難之中嗎?”王立一臉擔憂的說道。

郭守敬回道:“也不盡然。三十年前蕭鳳東征之事,十年前邯鄲之變,大名府不都倖免於難嗎?我相信這一次,定然也能夠安然度過。”先前時候,大名府因爲乃是重兵駐紮地方,所以避開了兩次騷亂事件,未曾因爲戰亂遭到多大的損失。

“郭知府。這次可不一樣。”

王立又道:“眼下伯顏已被那蕭鳳困在建康府難以逃脫,只怕隨時都可能爲國捐軀。屆時等到那蕭鳳吞併南朝,定然會對我們下手。而大名府首當其中,定然會成爲那華夏軍第一目標。到時候,郭知府您打算如何?”

“這——”

郭守敬頓感爲難,論忠自然應該爲國效忠、竭盡全力抵抗華夏軍,論仁自然應該投降華夏軍,畢竟華夏軍名聲不錯,可不似元朝那般劣跡斑斑,若是他們的話,定然會保護之下百姓,不受他人戕害。

至少一如博都歡、剌刺虎這般兇殘成性之人,定然會遭到懲治的,而不是如今日這般,無能爲力。

想着那華夏軍所做的諸般事蹟,郭守敬心神恍惚,卻是看着汪忠臣問道:“若是你的話,你會如何選擇。”

“郭知府,你這問題卻是難到我了。”汪忠臣神色微愣,隨後回道:“在下畢竟只是商人,若是當真如此的話,自然會選擇跟隨贏家身後。畢竟贏者通吃,不是嗎?”

“贏者通吃嗎?”

郭守敬唸了一下,隨後長嘆一聲:“若是這樣,卻不知這天下,究竟誰勝勝負啊。”

縱然是他這般人才,若是面對這天下大勢的時候,終究也無法抵抗,只能被其推着朝着前方奔去,而他們這裡的狀況,更是被遠在千里之外的那場戰爭所決定,無論自己如何選擇,最終都只能改變一些旁枝末節的事情,其餘的什麼都無法做到。

何謂天下大事,三人這才明白過來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吃絕戶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一百五十九章致仕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七十六章死戰第八十五章地震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四十三章孤臣絕,毒牙露鋒芒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十二章禮佛時候有禁忌,混亂立成鐵槍死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一百五十三章最終決戰(十四)第一百二十章求勝利誓言不倒,一擊下勝負再分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二百一十七章同牀異夢第六章月影朦膿憶親情,三路大軍起烽火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六十五章驗屍尋證據,屍體訴真相第九十五章四方提議錢莊啓,新式鎖具保安全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第六章力盡心亦堅,奈何劫難現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一百四十八章真的下雪了!第二章火器出,全真伏屍魔第六十七章全滅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一百零八章入深林尋找援手,定盟約一起對敵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四百零六章誰知道?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十七章兩軍匯合議軍事,九斿白纛索魂咒第三十一章調兵令第兩百三十一章前往濰坊第五十四章又是軍火第四百零三章財路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六十四章背後的謀劃第四百零五章淘汰的戰艦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三十三章退朝!第四百二十三章新的地仙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六十五章解藥出,此生隨君願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第二十五章奪官、滅家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四百零八章證據第兩百零五章內遷第二百七十一章權力的基礎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二百二十五章密謀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兩百二十四章聯合第一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一百九十章暗樁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一百八十五章銬人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四章清官?庸官?貪官?第六十二章守本心,玄功方顯威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二百八十六章酒中有毒第三十一章調兵令
第四百一十七章吃絕戶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一百五十九章致仕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七十六章死戰第八十五章地震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四十三章孤臣絕,毒牙露鋒芒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十二章禮佛時候有禁忌,混亂立成鐵槍死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一百五十三章最終決戰(十四)第一百二十章求勝利誓言不倒,一擊下勝負再分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二百一十七章同牀異夢第六章月影朦膿憶親情,三路大軍起烽火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六十五章驗屍尋證據,屍體訴真相第九十五章四方提議錢莊啓,新式鎖具保安全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第六章力盡心亦堅,奈何劫難現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一百四十八章真的下雪了!第二章火器出,全真伏屍魔第六十七章全滅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一百零八章入深林尋找援手,定盟約一起對敵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四百零六章誰知道?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十七章兩軍匯合議軍事,九斿白纛索魂咒第三十一章調兵令第兩百三十一章前往濰坊第五十四章又是軍火第四百零三章財路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六十四章背後的謀劃第四百零五章淘汰的戰艦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三十三章退朝!第四百二十三章新的地仙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六十五章解藥出,此生隨君願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第二十五章奪官、滅家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四百零八章證據第兩百零五章內遷第二百七十一章權力的基礎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二百二十五章密謀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兩百二十四章聯合第一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一百九十章暗樁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一百八十五章銬人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四章清官?庸官?貪官?第六十二章守本心,玄功方顯威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二百八十六章酒中有毒第三十一章調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