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內遷

“那你的意思是?”

張弘範問道,至於那些人的挑釁,他也只當作沒有聽見。

伯顏笑道:“就依照你的意思!畢竟那南人狡猾,若不用計將其引出來,如何能夠將其徹底剷除?”

衆多番將莫不是訝然,卻是紛紛叫道。

“但是將軍,若是那南人不中計,我等又該如何?”

伯顏並未說明,反倒是以目示意張弘範,訴道:“我想張元帥,應當有足夠的計策,將他們誘上岸來吧。”

“自然!爾等莫要忘了,此番南朝前來,所求目的乃是在於奪取中原、再復華夏。若要奪取中原,便必須要離開沿海地區,否則難以和我等爭奪。眼下之所以不曾有此動作,不過是時機尚未成熟。但若是我等能夠展露敗果,讓敵人掉以輕心,那對方自然會上當受騙。”張弘範笑道。

宋朝所願,他實在是清楚不過,畢竟百年夙願,又豈是一朝能夠放棄的?

只要見到大軍遲遲不曾動作,縱然前方統領如何拒絕,也定然會被臨安所嫌棄,最終也一如往常一樣,終至失敗!

“到時候一旦上岸,以我等實力,定然能夠以逸待勞,徹底戰勝那南朝大軍。”

那些漢將也是跟着張弘範身後,一起信誓旦旦的回道。

伯顏嘴角含笑,微微點動的下巴,表示他也認同此事:“既然你等有此把握,那就去做吧。”復又掃過那些番將,卻是問道:“對了,你們的意見呢?”

“啓稟元帥,我等沒有意見。”

衆位番將也是一起闔首回道,不敢有所爭議。

伯顏乃是阿里不哥親自賜封的元帥,他們又豈敢露出半點不從?

衆人莫不認同,伯顏嘴一張吐出幾口濁氣,暗暗慶幸起來:“幸虧這些人也算是識時務,要不然想要統帥這羣人,還得費一番功夫!”和這羣老將比較,他還是太過年輕了,尤其是那張弘範,最怕會在這個時候搞鬼。

要不然,伯顏爲何在這個時候,弄出這種事情來。

“此計的確不錯,不過若要讓那宋朝上鉤,卻要消耗太長的時日,不如將沿海三十里之內的百姓盡數內遷,以絕對方後路。如此以來,應當也可以斷絕那些水軍,令他們難以徵召百姓。如何?”

想了想,伯顏感到有些不保險,又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張弘範一時驚住,將沿海百姓後撤三十里,這算什麼計策?

那些番將卻紛紛叫了起來。

“此計甚妙!定然能夠徹底斬斷對方後路,令他們沒有足夠的勞力來運輸糧食。”

“那些南蠻子能有這般神速,也和這些漢狗有關,要不然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抵達這裡?”

“我就說了,這些漢狗最是該殺!只可惜某些人阻着,要不然我早就出手了。”

“……”

一人一句漢狗,令在場的包括張弘範在內的漢將莫不是神色慍怒,瞧着那些叫嚷着的傢伙,就生出動手的衝動。

若沒有了他們的犧牲以及付出,這些傢伙又如何能夠安然的站在這裡?

“爾等莫要胡言,攪亂我軍軍心。”

伯顏也是略有慍怒,對着幾人一陣斥責,但那些漢將尤其是張弘範依舊帶着排斥,他便解釋了起來:“你們也明白,那南蠻子素來狡詐,最擅長以錢帛蠱惑人心。若是那百姓被這些南蠻子蠱惑了,到時候對我們豈不是不利?我這計劃,也是爲了保全百姓啊!”

言辭之中,當然是情真意切,但心中所想,卻無人知曉。

然而,還有番將一臉不屑,卻道:“既然投靠南蠻子,殺掉就是了,又何必耗費精力,將他們內遷?”言辭之中,對伯顏決定依舊帶着不滿。

“哼!”

一聲冷哼,此刻的伯顏已然是雙目冰冷,卻是罵了起來:“他們現在奉我等爲主人,並且將自己種植的稻米、養殖的牛羊奉獻給我們,要不然我們如何能夠享受這些東西?若是將他們殺了,又有誰會給你生產這些東西?你若是就連這一點都不明白,那不如就此退出此地,也免得日後壞了我的計劃。知道嗎?”

那人語塞,再也無從回答,其餘番將自然不敢多言,莫不是垂下頭來,沒有了先前的囂張。

張弘範稍微鬆心,卻問:“此法雖是嚴苛,但也未免不是應對對方的好方法。只是你打算讓誰來負責此事?”

這個計策說好也好,畢竟能夠避免宋朝水軍襲擾,但也存在着嚴重的弊端,若是這其中出現了什麼問題,那就會導致整個蒙古統治階級威信盡失,雖然蒙古也沒有多少的威信。

“先生仁德,能夠爲天下百姓考慮,不妨此事就交給先生來負責吧。”伯顏宛然笑道,旋即宣佈了這個消息。

張弘範一時錯愕,心中連連叫苦,畢竟這差事若是乾的不錯,他也沒有什麼可以得到的,但若是出了差錯,那定然會被伯顏推到自己的肩頭上,到時候若是想要安然無恙,可並非輕易之事啊。

話音一轉,張弘範宛然回絕道:“此事交給我來負責?但是,那張世傑、李庭芝呢?若是他們也一起來攻,又該如何?”

“你也分析了。那李庭芝駐守在襄陽之處。雖說是爲了防止我等進犯,但也是爲了提防赤鳳軍。爲了避免赤鳳軍趁虛而入,他是斷然無法離開。而那張世傑雖是厲害,但我也非尋常之輩,自然能夠將其擋住。至於別人?不過一羣庸碌之輩,不足掛齒!”伯顏充滿信心的回道。

張弘範無奈,只好應了下來。

只是這內遷一事,牽連者甚多,多達數十萬戶的人口,可不是能夠輕易挪走的。

想着這其中的難點,張弘範便感到分外苦惱。

正欲離開時候,那伯顏卻似想起了一件事情,卻是叫住了張弘範:“對了。我聽聞你的兒子近日已經回來了,似乎受了重傷,難道那邯鄲,當真如傳聞所言,有赤鳳軍的幫助嗎?”

赤鳳軍!

這三字一出,在場衆人,莫不是齊齊變色。

北伐之事,距離今日並不遙遠,他們之中還有許多人都親身經歷過了北伐之事,若是那赤鳳軍當真有意中原,那今日計劃只怕就要修改一下了!

張弘範訴道:“沒錯。邯鄲城起義軍,的確有赤鳳軍相助。但是爾等也可以放心,他們不過是派了一些人罷了,就連武器、彈藥也未曾運來,有何談派軍支援?”

“只是人員嗎?”伯顏問道。

張弘範將昔日和張珪交談得到的消息,一一向伯顏說清楚:“沒錯。根據吾兒所言,目前起義軍指揮官,先前乃是段陵,後來卻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卻是變成了周宇。而那孔湞,便是死在了兩人的手中!”

“原來如此。看來這赤鳳軍之中,也是人才輩出,竟然也有了這般的年輕俊傑。”伯顏讚道。

那張珪他曾經見了,雖然並非蕭鳳、八思巴這等罕世天才,但其實力在同輩之中,已經算是翹楚了,這等人物都被擊敗,由此可見對方的實力也是不凡。

“那你可曾有下一步的安排?”

伯顏又是詢問了起來,放任邯鄲城自然不是他的打算,所以就想知曉張弘範打算如何應對。

張弘範只好搖搖頭,回道:“說實在的,我也不清楚!”

“你也不清楚嗎?”

伯顏感到爲難,眼下時候乃是抵禦宋朝的關鍵時候,他自然不想要這起義軍會起到什麼不好的後果。

張弘範回道:“沒辦法。我對他們並不瞭解,若要將其殲滅,只怕對方也會和昔日赤鳳軍一樣,死而復生!”

“哼!你啊,還是太過謹慎了。對方不過是十幾個毛頭小孩,又不是什麼兇猛野獸,你如何會拖到現在?”伯顏笑了笑,卻是訴道:“我記得你門下不是有一門客,喚作赫經嗎?此人乃是儒學宗師,其麾下自有無數學生,其中也不缺驚豔全場的傢伙。既然如此,不如將此事交給他處理?”

“赫經嗎?但你也知曉,他不過一介儒生,如何能夠和那起義軍對抗?”

張弘範唸了一下,卻是語帶疑惑。

當然,他也沒有將自己之前和赫經的對話說出來,要不然非得讓眼前之人心生懷疑了。

“張元帥。你這句話,卻是錯了!”

伯顏回道:“那赫經雖是儒生,但其學識廣博,多有學子前來拜見。若是此人出馬,應該就足以號召衆人,組建一支新的征討軍!到時候任那起義軍多麼厲害,終究還是隻有死亡一途!”

張弘範故作苦惱,張口回道:“也是。那就全聽元帥所言!”

先前時候,他就和赫經有所勾結,所以對伯顏這般安排也是有所準備,雖然和自己所想的有些不同,不過能夠針對那起義軍有所安排,自然也是好的。

“哈。張元帥說笑了,大汗囑咐我們的時候,可是讓我們兩個互相配合。”伯顏這時卻彎下腰來,並無當初面對其餘將領的傲慢,語氣也帶着幾分懇切:“之後的事情,還請你多多指教。可以嗎?”

張弘範爲之敬佩,也是闔首回道。

“那是自然!畢竟你我二人,都是爲了可汗的偉業,纔會站在這個地方。”

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三十五章恩怨糾纏難分斷,私方衆人野心顯第一百四十五章最終決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三十二章雪地巡邏中,觸景賦詩詞第二百六十章拉攏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二百八十九章驅狼逐虎第二十六章冷雨寒人心,邪魔惑天下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五十七章形式逆,生死再錯位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七十章爭天意鬥志濃濃,鬥神通貪狼嘯月第七章舊學,新學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五十三章神舟上宴會開始,入烈蛟江離爲奸第一章兵出涉縣襲邯鄲,赤鳳意欲蝸皇宮第六十章損失重,四凶作三兇第一百二十八章爭執中盟約破碎,地宮內屍體遍地第五十八章天下事,羣雄紛紛出第十章法相寺外訴緣由,三軍矢治共復仇第六十二章強欺弱精神不倒,低聲求奴才跪下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三百三十章安慶之戰(三)第七章城門口衆人訴罪,苦禪林決議約定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二十九章熊孩子,任性鬧衙門第五十八章秦鉅第七十三章期日到雙方見面,送銀彈內外交攻第三十八章怨氣衝雲霄,劍心攝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十八章獻寶劍衆人入府,得神兵嚴實逞威第四十八章姻親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四十二章人心紛亂顯,敵滅城復歸第一百零九章定對策奇正相合,月輝下夜襲開啓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三十二章罪魁禍首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二十四章幽冥煉獄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八章有軌馬車第三十七章榆社城舊恨泛起,沁州中戰意濃濃第十六章殿論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三十七章麥秸妙用覆水壩,水勢洶涌難修復第三百零六章叛臣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一百六十九章昔日的“宿敵”?第七十五章埋伏出,敵我強弱換第一百一十四章遺憾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二十五章劍術通神明,佛法洗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一百七十一章終路(九)第三百零七章亂世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七十三章撤軍啓軍容肅靜,銅鞮內又現匪患第三十二章罪魁禍首第五十六章長弓改滑輪顯威,火槍現名爲銃槍第二百九十七章義軍的力量第一百零四章校場上挪移開始,雷芒動敵人再現第一百三十章各方鬥意在玉璽,現殺機神獸現身第三百九十九章結束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四十九章差距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二十四章謝道清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一百四十五章三天?足夠了!第三章暗手第七十二章意外之變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秋天到了第三百六十七章盡力而爲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五十四章卑賤之人第三百二十章擁立新君
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三十五章恩怨糾纏難分斷,私方衆人野心顯第一百四十五章最終決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三十二章雪地巡邏中,觸景賦詩詞第二百六十章拉攏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二百八十九章驅狼逐虎第二十六章冷雨寒人心,邪魔惑天下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五十七章形式逆,生死再錯位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七十章爭天意鬥志濃濃,鬥神通貪狼嘯月第七章舊學,新學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五十三章神舟上宴會開始,入烈蛟江離爲奸第一章兵出涉縣襲邯鄲,赤鳳意欲蝸皇宮第六十章損失重,四凶作三兇第一百二十八章爭執中盟約破碎,地宮內屍體遍地第五十八章天下事,羣雄紛紛出第十章法相寺外訴緣由,三軍矢治共復仇第六十二章強欺弱精神不倒,低聲求奴才跪下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三百三十章安慶之戰(三)第七章城門口衆人訴罪,苦禪林決議約定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二十九章熊孩子,任性鬧衙門第五十八章秦鉅第七十三章期日到雙方見面,送銀彈內外交攻第三十八章怨氣衝雲霄,劍心攝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十八章獻寶劍衆人入府,得神兵嚴實逞威第四十八章姻親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四十二章人心紛亂顯,敵滅城復歸第一百零九章定對策奇正相合,月輝下夜襲開啓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三十二章罪魁禍首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二十四章幽冥煉獄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八章有軌馬車第三十七章榆社城舊恨泛起,沁州中戰意濃濃第十六章殿論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三十七章麥秸妙用覆水壩,水勢洶涌難修復第三百零六章叛臣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一百六十九章昔日的“宿敵”?第七十五章埋伏出,敵我強弱換第一百一十四章遺憾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二十五章劍術通神明,佛法洗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一百七十一章終路(九)第三百零七章亂世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七十三章撤軍啓軍容肅靜,銅鞮內又現匪患第三十二章罪魁禍首第五十六章長弓改滑輪顯威,火槍現名爲銃槍第二百九十七章義軍的力量第一百零四章校場上挪移開始,雷芒動敵人再現第一百三十章各方鬥意在玉璽,現殺機神獸現身第三百九十九章結束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四十九章差距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二十四章謝道清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一百四十五章三天?足夠了!第三章暗手第七十二章意外之變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秋天到了第三百六十七章盡力而爲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五十四章卑賤之人第三百二十章擁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