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

壬寅年八月,中書省平章政事阿合馬以剿滅赤賊爲名,於中都府徵糧納稅,得粟米三萬擔,布匹六千錠,其餘之物不計。遂有關公於香滿樓襲擊,未果。其後大索中都府,欲捉關漢卿,未成。

十月,即滅赤賊,所得錢帛收於府藏,盡歸幾用!

雖有人薦書力呈,無奈阿合馬在位日久,益肆貪橫,援引奸黨郝禎、耿仁,驟升同列,陰謀交通,專事矇蔽,逋賦不蠲,未果。

十一月末,聞城中有赤賊現,強入倉庫,庫中糧粟,付之一炬。爲求彌補空缺,遂抓宇文威入獄,欲得其麾下寶藏。有秦長卿力薦、不允,擒之。是夜暗遣獄卒,溺殺之。因赤賊劫獄,未果。

十二月初,益都千戶王著者,素志疾惡,因人心憤怨,密鑄大銅錘,自誓願擊阿合馬首。僞太子之名,入東門,遂令阿合馬入彀,以所袖銅錘碎其腦,立斃。餘人驚怒,欲殺之,卻遭赤賊襲擊,府中庫藏盡數捲走,餘者慼慼,遂報忽必烈,求支援。

忽必烈聞之震怒,即日至上都。命樞密副使孛羅、司徒和禮霍孫、參政阿里等馳驛至中都府,剿滅赤賊餘孽。

次年一月,於高粱河遭遇赤賊,不敵,全軍皆歿。

二月,錦州失,赤賊奪船三百餘艘,入汪洋,自此再無蹤跡。

…………

風浪滔滔,海潮依舊。

滾滾浪花拍打着船身,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搖晃的鞦韆之上一樣,始終難以入睡。

自甘難以入眠,蕭月遂起身自廂房之中走出,剛一打開門板,便聞到一股海腥味,擡頭一看湛藍天空一望無邊,於遠處和那碧波盪漾的海洋混成一線,教人感覺心中無比澄淨,自有一種舒暢之感。

“姐姐,你怎麼還未睡?”

遠處,蕭星略有詫異,問道。

蕭月軒眉蹙緊,回道:“船身搖晃的厲害,難以入眠。”自幼年至現在,便一直生活在大陸之上,她實在難以適應海船生活,又見蕭星眉間含困、眸中無光,臉頰之上,亦是透着倦怠之色,連忙道:“只是妹妹,你爲何還未睡去?”

蕭星自感精力不足,勉力一笑:“唉!軍中之人尚未擺脫暈船之疾,我豈敢輕易休息?”

自離開大陸,已有數日有餘,赤鳳軍如今置身汪洋之中,旁人甚是難尋,可保亦是安全。

然赤鳳軍之人久居大陸,縱有善鳧水者,也不過小河小湖,算不得什麼。如今置身這汪洋大海之中,所踏之地並非堅實土地,更因海浪衝擊,上下顛簸,伶人着實不舒服。

故此赤鳳軍士兵便感上腹不適,繼有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更有眩暈、嘔吐症狀。

這番暈船之象,並非疾病、亦非傷勢,尋常治療手段,斷難起效。

然赤鳳軍追兵再後,不容絲毫懈怠,蕭星便施展己身神通,安撫全軍將士,令其精神恢復安康,不至於繼續被這暈船症所擾亂。因極力施爲,她也感覺精力不足,亟需休息。

“雖是如此,你也不能勞累自己。若教他人趁此時機襲擊,你又該如何?”蕭月卻感心疼,張口勸道。

“好吧,那就依姐姐所言。”

蕭星無奈,只好鑽入船艙之中,縱使腳下跌宕起伏依舊,但她實在是太過操勞,剛一沾牀便發出陣陣鼾聲。蕭月瞧着心疼,替她將衣衫解去,又將牀褥墊好,方纔退出。

此刻正值寒冬時候,天氣寒冷,若是稍有不慎,感染風寒那可就不得了。

待到完成之後,她又重新回道甲板之上,此刻雖是置身大海,常人難以尋找,然爲安全計,依舊需要人看守,尤其是在這全軍半數以上,皆是處於身體不適的狀況時候,更是如此。

卻在這時,那宇文威不知何時,出現在船上。

他遙望遠處汪洋,卻不知爲何,臉上透着一絲悵惘,不知在想着什麼。

蕭月自感奇怪,立時問道:“先生,爲何你還不休息?”

“我和你等不一樣,自幼長於長江湖畔,年少時候更有縱帆入海之舉,這般風浪算不得什麼。”宇文威擺擺手,笑道:‘至於軍中那些人症狀,不過是初入汪洋時候的暈船之症,只需稍作休憩、多多運動,自然可以不治自愈。”

蕭月這才舒心,又想眼下衆人棲身於船隻、寄身於汪洋之內,不免生出幾分飄零之感,問道:“若是如先生所言,那便甚好。只是先生,關於未來之策,你有何想法?”

她雖是實力強橫,已達地仙之境,若是戰陣衝鋒之舉,自然無可匹敵,然囿於眼光所限,實在難以堪破軍隊未來發展之策,故此便有此問。

“若以你所見,你以爲現今赤鳳軍欠缺者,是什麼?”宇文威卻是不慌不忙,反而逼問着蕭月。

蕭月語塞一凝,旋即訴道:“依我所想,應當是物資不足、軍械缺乏,兵力有限。我等雖自中都府得了一些糧食,然而也只能支撐月餘時間。一個月一過,便需要踏足大陸,求取糧食。而那銃槍,歷經數年戰爭,昔年所造之槍,眼下只剩十之四五,以現今狀況,或許尚可滿足。但若要擴充兵力,僅靠這些,實在是難以滿足。”

“至於兵力——”說及此處,蕭月頓了頓,嘆聲回道:“軍中之人雖是個個驍勇善戰,然兵不過萬、久戰易疲,實在難以和蒙軍對抗。”

之前他們雖是令王踐行、虞誠以及蕭景茂等人於蒙古境內建立根據地,吸納周圍農夫以爲己用。

然兩者相距甚遠,若要將所得物資送至此地,實在是力有未逮。

宇文威回道:“此三者,看似不同,其實混同。究其根本,不過一字——人!”

“人?”蕭月似有恍悟,口中唸叨。

“沒錯。人!糧粟者,需農夫耕種;軍械,需匠人打造;士卒者,亦需足夠人民。”宇文威張口訴道:“之前蕭鳳雖是看破這一點,欲求禦敵於外,以確保根據之內正常生產,便是此理。只是那蒙軍太強,終究並非一隅之地能抗,故此陷入死地,其後雖有千里奔波、以求生路之舉,然終究難抗天命,有身亡之劫。”

談到昔日靜海一戰,蕭月不免沉默下來。

於那漫長道路之中,他們在蕭鳳領導之下,雖是橫掃整個中原地帶,然終究因爲實力相差甚遠,被蒙古大軍重重圍困,難有轉圜餘地。

“唉!”

蕭月自感悵惘,腦中之內,過往之事紛紛浮現,她雖覺驚險萬分,然而一想現今閒暇時光,便不免有些傷感,最終化爲一聲嘆息。

他們是逃出來了,但還有一些人,永遠留在了那個地方!

“但是我等既然逃了出來,那便不能辜負主公期待,自當另開通途,再立赤鳳軍之威!”神色復有嚴肅起來,蕭月胸中豪情更甚,張口便是喝道。

宇文威不免感覺詫異,上下打量了一下,訴道:“倒也不愧是那人的弟子,這般氣宇軒昂,卻並非常人能有。”

“雖是如此,但先生以爲我赤鳳軍未來之計,又該如何?”蕭月自知才德不足,倒也沒有擺出架子,稽首問道。

宇文威頜首回道:“正是因此,我等目前最重要的,便是人。若得人,則大勢自成;若無人,任你實力滔天,也得碾入塵土。然而若要得人,便要有地。唯有有地,才能夠廣播耕種之術,打開貨殖之道,如此一來,方能聚攏一方羣衆納爲己用。待到衆人齊心,則天下定矣。”

“那先生以爲,何處方是我赤鳳軍歸處?”蕭月又問。

對於赤鳳軍未來,她甚至掛念,自然是想要知曉究竟何處,方能讓赤鳳軍一展雄威。

宇文威朗聲笑道:“當今天下雖是廣袤,然中原之地,大多已定。若是投入宋朝麾下,便會多受朝廷牽制,至於鄉野之中,亦是多有鄉賢、豪紳盤踞,難以根除,自是不可能;而那蒙古境內,因多年征戰早已荒蕪,總能佔據一時,也難以久持。若要支持赤鳳軍站穩腳跟,這天下間也就只有兩處罷了。”

“哪兩處?”蕭月連忙問道。

宇文威繼續訴道:“一者天府之國,一者齊魯之地。此兩地,自春秋戰國以來,便是文化昌隆、人口繁多,更兼農業繁茂、商業鼎盛,實乃不可多得的地方。昔年齊國依仗齊魯一帶,遂成春秋之主,戰國之雄;秦國自吞併巴蜀之後,遂有逐鹿天下,吞併六國之志。”

“若以先生所言,那我軍又該如何行動,方能佔據這齊魯之地?”蕭月更覺緊張,逼問道。

且不論那尚在萬里之外的天府之國,就說眼下的齊魯之地,便處於蒙古、李璮、宋朝三方之下,互相角逐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他們赤鳳軍雖是精銳,然數量不過六千,如何能夠在這動輒數萬大軍、涉及千里之地的戰爭之中生存?

畢竟赤鳳軍此刻正處於東海之中,若要上岸求取糧食,那少不得要和山東東路的諸路諸侯打交道,屆時赤鳳軍又該如何,方能在這裡站穩腳步,甚至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宇文威卻是擺擺手,又是笑道:“非也。此番上岸,並非佔據此地,應當以抗擊蒙軍爲主!”

“抗擊蒙軍?爲何?”蕭月又感困惑。

自靜海一戰之後,她雖是不殐蒙古大軍,但終究還是小心了許多,生怕和這蒙古大軍對抗,以至於令麾下戰士折損,當初若非張易輕易離開,她更是斷然不可能進攻中都府,繳獲其中的資料。

宇文威一臉嚴肅,問道:“你認爲,這齊魯之地,在蒙古、宋朝合擊之下,能守住嗎?”

蕭月細想片刻,搖搖頭:“不能。”

“沒錯。不能!”

宇文威點點頭,回道:“這齊魯之地,一面環海,三面皆敵,更無天險可守,若要守住實在困難。昔年齊國能夠稱雄,不過六國分散,力不能聚。然宋朝治下,民計有上千萬之衆,蒙古更是幅員遼闊,遠至歐羅巴之地,絕非一隅之地所能抵抗。齊魯之地,非上選。”

“那便是天府之國?”

蕭月立時回道,心中不免露出一絲酸澀來,想起自己年幼時候,生長的地方。

自十年之前,宋朝開啓邊境,令蒙古借道滅金之後,這巴蜀一帶便陷入戰火之中,之後更有吳麟等人引金兵入境,以至於昔日的天府之國、膏腴之地,如今也陷入綿綿戰火,究竟未曾恢復和平。

宇文威頜首回道:“沒錯。這巴蜀一代,四面皆山,實在是易守難攻之地。藉助此地地形,只需少數兵力,便可將勁敵拒之門外。昔年劉備便藉助此地,成就三分中國之舉。”

“但此地距離我等實在太遠,僅憑眼下兵力,只怕難以逾越這萬里之遙,抵達此地。”蕭月甚是疑惑,卻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行事。

宇文威繼續訴道:“正是因此,所以我等等到進入大陸之後,就要力拒蒙古、南連宋朝。”

“力拒蒙古、南連宋朝?”

蕭月雖是明瞭,卻也不免有些隔閡。

昔年她父親隨着慶元府一同殞命時候,兇手雖是蒙古大軍,然造成這般慘狀的,卻也和宋朝朝廷的不作爲有許多聯繫,故此若要蕭月向宋朝乞憐,卻也有些懊惱。

宇文威看出蕭月心中遲疑,張口勸道:“正是。昔日赤鳳軍之所以能聲名廣播於衆,令天下羣雄矚目,便是因爲主公是第一個率先反抗蒙古的。若要得到齊魯之地諸位豪傑襄助,那便需要打出赤鳳軍旗號,令衆人知曉這蒙軍並非強敵,是能夠戰勝的。而那宋朝若是見了,爲求對抗蒙古,自然會和我等聯繫,甚至給糧、給軍械,以求能夠兩相呼應,好爲他抵禦強敵。否則,我等只會被視爲仇寇,寸步難行。”

“好吧,我明白了。”

蕭月細想片刻,雖覺甚是膈應,但爲了赤鳳軍未來,她也只好忍了。

只是因爲昔日赤鳳軍尚且佔據潞州時候,其所應允的東西便大多未曾達到,故此對宋朝甚是牴觸,認爲這宋朝只怕沒有這般好心,會將大量的物資送上,而沒有絲毫的條件以及鉗制。

當然,如今敵強我弱,赤鳳軍也只有暫避風頭,等到日後成長到足以抵抗的時候,方是他徹底顯示實力的時候。

第十四章民黨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四百三十九章“死人”復活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一百零九章汴京內蒙軍撤退,城頭前兩軍交匯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三十九章再聚首,此生永相隨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一百三十章各方鬥意在玉璽,現殺機神獸現身第一百六十三章終路(一)第五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六十六章陰謀終暴露,獠牙已張開第一百一十章走水路深入堡內,擒敵首章豐遭劫第二百四十二章結束?第八章會議上羣洶紛爭,議未來形勢難料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六十六章天問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四十章心急入敵陣,妄言曲天理第二十八章新生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五十章黑霧瀰漫輝光暗,蕭鳳卸職求轉機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十五章三人相鬥難壓敵,鐵網火炮鎮血篆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四百三十九章“死人”復活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三十九章論赤賊耀卿解惑,滅赤鳳兵進靜海第十二章戰鬥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三百八十九章殘兵敗將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二百一十八章堅持第五十三章廝殺酣,輸贏定死生第兩百零一章刀劍合力抗長槍第一章彈劾?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五十六章長弓改滑輪顯威,火槍現名爲銃槍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九十章滅邪第一百三十一章彭陽失守第四百零一章這是陷阱第八十二章婚期到聘金難籌,淳化內羅旻定計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六十三章獻計策,隱患如何解?第三十七章流觴歲月第八十一章濁漳河百舸爭流,鬥海鶻羣狼肆掠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一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三章一刀償命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三十九章衆人齊心堵缺口,身隕神魂依舊在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二十八章現真身,龍女欺番僧第十章驚變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五十七章生死一線間,鬼門關中走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十六章殿論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四十六章反殺第五十章黑霧瀰漫輝光暗,蕭鳳卸職求轉機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個缺點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二百二十八章傀儡第一百六十三章終路(一)第兩百一十九章來自朝堂的反撲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二百五十七章開始行動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七十五章收復德靖寨第七十八章權臣第八十四章全軍動主力盡出,赤芒顯雙雄現身第九十一章滅親之仇,奪弟之恨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三十章泥馬走,名聲徑相傳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二百四十三章安撫爲上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
第十四章民黨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四百三十九章“死人”復活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一百零九章汴京內蒙軍撤退,城頭前兩軍交匯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三十九章再聚首,此生永相隨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一百三十章各方鬥意在玉璽,現殺機神獸現身第一百六十三章終路(一)第五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六十六章陰謀終暴露,獠牙已張開第一百一十章走水路深入堡內,擒敵首章豐遭劫第二百四十二章結束?第八章會議上羣洶紛爭,議未來形勢難料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六十六章天問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四十章心急入敵陣,妄言曲天理第二十八章新生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五十章黑霧瀰漫輝光暗,蕭鳳卸職求轉機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十五章三人相鬥難壓敵,鐵網火炮鎮血篆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四百三十九章“死人”復活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三十九章論赤賊耀卿解惑,滅赤鳳兵進靜海第十二章戰鬥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三百八十九章殘兵敗將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二百一十八章堅持第五十三章廝殺酣,輸贏定死生第兩百零一章刀劍合力抗長槍第一章彈劾?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五十六章長弓改滑輪顯威,火槍現名爲銃槍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九十章滅邪第一百三十一章彭陽失守第四百零一章這是陷阱第八十二章婚期到聘金難籌,淳化內羅旻定計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六十三章獻計策,隱患如何解?第三十七章流觴歲月第八十一章濁漳河百舸爭流,鬥海鶻羣狼肆掠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一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三章一刀償命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三十九章衆人齊心堵缺口,身隕神魂依舊在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二十八章現真身,龍女欺番僧第十章驚變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五十七章生死一線間,鬼門關中走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十六章殿論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四十六章反殺第五十章黑霧瀰漫輝光暗,蕭鳳卸職求轉機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個缺點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二百二十八章傀儡第一百六十三章終路(一)第兩百一十九章來自朝堂的反撲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二百五十七章開始行動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七十五章收復德靖寨第七十八章權臣第八十四章全軍動主力盡出,赤芒顯雙雄現身第九十一章滅親之仇,奪弟之恨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三十章泥馬走,名聲徑相傳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二百四十三章安撫爲上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