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權臣

“哦?孟珙的信函?”

趙昀頓起興致,只是瞪了董槐一眼,便將目光落在了董宋臣身上。

被這一看,董宋臣立時明白過來,趕緊將那信函接過,然後遞到了趙昀案桌之前。趙昀看了一下上面的內容,雙目立時泛起光彩,問道:“許州?沒想到孟珙竟然打到了許州之地?而且那赤鳳軍現在也在鄭州一地。受到那赤鳳軍威脅,所以開封府目前的管事範用吉,打算投靠我朝嗎?”

“沒錯。”

鄭清之輕輕頜首,回道:“根據那範用吉所言,此人願意將開封府雙手奉上,以求我等能夠接受他。老臣不敢輕易決斷,故此前來此地,想問問聖上打算如何決定?”

趙昀又問:“爲何不投降赤鳳軍?畢竟那赤鳳軍更近。若是能夠投降對方,以他的身份,應當能夠得到重用吧。”

“非也。”鄭清之張口繼續回道:“我曾派人瞭解過赤鳳軍。知曉他們曾經在河南一代進行諸多改革,諸多官僚士紳盡數命喪他們手中。故此範用吉心生懼意,卻是不敢投入赤鳳軍麾下,以免淪落到和那些官僚士紳一個樣子。”

趙昀輕聲笑道:“原來是這樣?我還道那傢伙乃是一個棄暗投明之人。如今看來,也不過是一介貪生怕死之徒。”

“雖是如此,但陛下以爲如何?接受嗎?”鄭清之繼續問道。

被這一問,趙昀立時愣住,卻是想起了蕭鳳之事,口中不覺起了變化,說道:“爾等也應當知曉,昔日我曾令孟珙和那蒙軍一起攻打金朝,彼時雖是滅了對方,但卻未曾奪得開府。如此教訓,爾等務必要謹記教訓。知道嗎?”

“臣等自然知曉。但關於這範用吉一事……”

鄭清之眼見趙昀話題撇開,立時有張口問道。

“唉。你們也應當知曉,那開封府屢經戰火,其地百姓流離失所,若要讓他們安定下來,少不得要花費許多錢糧。關於這些事情,只怕還需要岳珂等人幫助才行。所以你們兩人先行退下,等到明朝大朝議時候,和羣臣商量一下對策,如何?”趙昀卻是信口撇開話題,直接將事情拖到明天時候。

眼見這般模樣,董槐有些坐不住,立時問道:“但是陛下。若是此事不處理好,等到明日只怕便會繼續拖下去。屆時蒙古若是趁着這個時候南下,我軍又該如何?而孟珙又該如何行事?陛下,此事斷不可繼續拖下去啊!”

“董槐!”

未等趙昀發怒,鄭清之依然是張口斥道:“陛下顧及大局,故此才讓我等和羣臣商議。你卻在此如此造次,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嗎?”

董槐雖欲爭辯,但被鄭清之壓着,卻是不敢多說一句話來。

遠處趙昀亦是輕輕搖頭,說道:“董尚書乃是國之重臣,此行此舉不過是體諒天下,故此纔有這番說辭。當然,也因爲心急,所以也有所紕漏,這也是可以原諒的。你啊,可別回去了責罵他,知道了嗎?”雖是有所維護之意,但其中卻隱藏着一股冷冷之色,很顯然趙昀因爲之前事情,對董槐也有些意見了。

只是他即爲帝皇,自然無法輕易動怒,故此只能靠這種方式,將自己的意思傳遞出來。

鄭清之乃是多年老臣,自然明白此中意思,旋即就帶着董槐自殿中離開。

等到離開垂拱殿之後,董槐立刻便忍不住,張口說道:“鄭相公。你也看到了官家變成了什麼樣子。既然如此,那你爲何不勸說?”

“勸說?爲何要勸說?”鄭清之不覺皺眉,一臉懊惱的看着董槐。

這董槐能力也不錯,就是性子太急了,根本就掩飾不住自己的心思,若是遇到了什麼不平的事情,就會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

但今日看來,董槐這暴脾氣也當真難以忍受。

董槐辯道:“你沒看到嗎?今日尚是晌午時候,官家他卻跑到後宮之中嬉戲,渾然忘卻了自己該行之事。鄭相公!你莫非瞎了嗎?竟然就連這種事情都未曾看出來?”

“不過是嬉戲遊玩,那又如何?”

鄭清之輕哼一聲,卻是不以爲意,藉着又是解釋起來:“你也不是不知曉,官家宮中雖是有些嬪妃。但歷經數十載,膝下卻無一人來。如此情形,豈能讓他掛懷?若是那閻貴妃能夠誕下一兩個麒麟子,自然是我朝幸事。”

但是這解釋,卻不能令董槐接受。

於是他繼續說道:“那便可以將朝中之事推拒一邊?若是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什麼意外事情,而我等又難以尋到官家。到時候咱們怎麼辦?若是不通報官家的話,那些大臣非得說咱們擅權,若是通報的話,只怕那事情早已經無法處理了。你說,這算是什麼事?”

雙手一灘,董槐盡展懊惱之色,顯然對這種永無止盡的辯論爭議感到了疲倦。

“唉!”鄭清之長嘆一聲,回道:“你啊。還是太年輕了。還不清楚整個朝廷爲何會這般安排?”縱然對方今年也已經年近四十,但鄭清之如今已是七老八十的模樣,自然有足夠的經驗教訓對方。

聽到這話,董槐卻是不願意接受,於是又是辯解道:“安排?就這樣拖拖拉拉,什麼都不幹嗎?”

“自然是不可能的。”鄭清之回道:“但你也應當知曉史彌遠吧。”

董槐不覺起了疑惑,卻不知曉爲何鄭清之會提及此人,便點點頭,問道:“自然知曉。”

鄭清之輕輕搖頭,深思卻是有些發散,似是想起過往記憶,朗聲回道:“彼時韓侂冑因伐金而失敗,朝中之人皆是震怒,當時候史彌遠利慾薰心,遂密謀誅殺韓侂冑其後和金朝請和方纔上位,並且把控朝廷二十餘載。朝中雖有忠誠義士屢屢勸諫,但卻始終無人阻擋,對於這段歷史,你應當知曉吧。”

董槐眼見提及此事,不覺有些黯然,俯首回道:“學生知曉。”

彼時他還年輕,正在太學院之中當一位士子,自然知曉史彌遠兇威,莫說是那些個所謂的士子,就算是當今皇帝趙昀,若要做什麼事情,也唯有經過他的批准,方纔能夠得到允諾,原因無他就因爲宋理宗趙昀便是此人推上皇位的。

甚至於就連宋寧宗之子,也遭到其廢棄,被迫自縊身亡,詐稱病逝。

操弄皇權,可以是史彌遠身爲權臣,當真是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第七十五章尋蹤跡黑手乍現,深夜中又逢噩耗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五十三章風蕭索殘兵哀嘆,定軍政捲土再來第八十八章又逢敵賢者現身,約定成勝負難斷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三十九章激鬥正酣暢,叢林做火海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六十六章天問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一百六十七章慶典第兩百零九章被燒的信箋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一百一十八章毒計(三)第十五章三人相鬥難壓敵,鐵網火炮鎮血篆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四百二十章帝黨非帝、相黨非相第一百九十六章樊城之戰(二)第六十九章仇人再相見,仇怨正當時第四章未盡的使命第二十四章兩人有安排,蕭月負重則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一百四十七章威逼利誘第一百二十二章密道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四章未盡的使命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一百五十四章安陽灘之戰(二)第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火器顯,三軍齊動滅蒙古第二十九章時局難勘破,緣定三生情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五十章定裝後膛槍第十四章聞人訊,江湖波瀾興第七章屠殺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九十六章萬事定遊戲長安,解鬱悶再觀蹴鞠第三十章兵勢急羣情洶洶,潮水下暗流涌動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十八章壯志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八十三章悲嘆衆生苦,兩人定計謀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二十章赤星變天地,火鳳浴火出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四章汾州境內番民亂,惡像連連圍剿城第六十九章如閃電火鳳降臨,設伏擊恩怨全出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一百七十章如何解決?第四百零三章財路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一百三十章雲頂山之戰(二)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五十四章入石卵變化無端,定決策兵進中都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一章莫問尊客行,世間無常日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三十六章問緣由,向來隨心走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一百二十六章再議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十六章各自的家庭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五十六章鏖戰半日酣,勝負有結果第三章撤軍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六十七章工廠事故難消除,勞資方各執一詞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十八章兵鋒衝雲霄,八相莫能敵第二百三十六章意外的聯合第五十一章軍火協議第二十三章山峰爲封印,石牢困佛陀第三十章第二十九章平叛逆黨第五章蝸皇現身退姚樞,三皇之力傳承出
第七十五章尋蹤跡黑手乍現,深夜中又逢噩耗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五十三章風蕭索殘兵哀嘆,定軍政捲土再來第八十八章又逢敵賢者現身,約定成勝負難斷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三十九章激鬥正酣暢,叢林做火海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六十六章天問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一百六十七章慶典第兩百零九章被燒的信箋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一百一十八章毒計(三)第十五章三人相鬥難壓敵,鐵網火炮鎮血篆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四百二十章帝黨非帝、相黨非相第一百九十六章樊城之戰(二)第六十九章仇人再相見,仇怨正當時第四章未盡的使命第二十四章兩人有安排,蕭月負重則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一百四十七章威逼利誘第一百二十二章密道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四章未盡的使命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一百五十四章安陽灘之戰(二)第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火器顯,三軍齊動滅蒙古第二十九章時局難勘破,緣定三生情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五十章定裝後膛槍第十四章聞人訊,江湖波瀾興第七章屠殺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九十六章萬事定遊戲長安,解鬱悶再觀蹴鞠第三十章兵勢急羣情洶洶,潮水下暗流涌動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十八章壯志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八十三章悲嘆衆生苦,兩人定計謀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二十章赤星變天地,火鳳浴火出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四章汾州境內番民亂,惡像連連圍剿城第六十九章如閃電火鳳降臨,設伏擊恩怨全出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一百七十章如何解決?第四百零三章財路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一百三十章雲頂山之戰(二)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五十四章入石卵變化無端,定決策兵進中都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一章莫問尊客行,世間無常日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三十六章問緣由,向來隨心走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一百二十六章再議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十六章各自的家庭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五十六章鏖戰半日酣,勝負有結果第三章撤軍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六十七章工廠事故難消除,勞資方各執一詞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十八章兵鋒衝雲霄,八相莫能敵第二百三十六章意外的聯合第五十一章軍火協議第二十三章山峰爲封印,石牢困佛陀第三十章第二十九章平叛逆黨第五章蝸皇現身退姚樞,三皇之力傳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