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

“當真如此?”

聽罷之後,謝方叔已然是一身冷汗。

他雖是猜測過這赤鳳軍或許會徹底控制住關中一代,然後一如當初的西軍姚家、蜀中吳家一樣,成爲雄霸一方的軍閥,卻沒想到這蕭鳳竟然會有如此野心,居然想要將漢中也一起控制住。

更關鍵的是,若是被那女子侵入川蜀之中,只怕這川蜀一代也難以說明究竟屬於誰的了。

“沒錯。當真如此。”姚世安咬牙切齒的回道。

謝方叔雙眉緊蹙,已然是忐忑不安:“若是這樣,那我們只怕只有將此事向官家稟報了。”復有擡起頭看着姚世安,又是一把將其拉住,然後帶着他朝着遠處的垂拱殿走去,訴道:“而你就陪我去見一下官家,告訴他川蜀一代的狀況。”一邊走,口中還一邊嘀咕着:“這一次,我等再也不能繼續放縱了,必須要着手處理赤鳳軍的事情。”

姚世安在旁聽着,已然是感覺害怕無比。

這話本就是他掐頭去尾所說出的“事實”,其中還有很多關鍵的地方根本未曾細說,若是當真被人看出來,那他到時候只怕會死無葬生之地。

謝永康身份低微,更無進入垂拱殿的權力,只好爲自己的好友祈禱。

“好友。希望你這一次,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次劫難。”

不管整個事態到後來會如何發展,作爲挑起整個事情開端的姚世安,都註定會沒有多少安寧的時日。

…………

垂拱殿之內。

趙昀聽姚世安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之後,立時勃然大怒:“此事爲何未曾稟告給我?”

那川蜀一代發生如此大事,他竟然絲毫不知,一想到自己竟然被矇騙到這種程度,趙昀便火冒三丈,心中生出殺人之感。

姚世安不免叫屈,又道:“關於此事,我記得餘玠、王堅兩人曾數度書信發往臨安城,但是都石沉大海。之後實在是被逼得沒辦法,方纔令我率領麾下人馬,來到這臨安城之內。”

“哦?原來是這樣?”趙昀蹙眉,復有看向謝方叔,問道:“那你可知此事?”

謝方叔搖搖頭,回道:“我也是第一次聽到。”

“第一次?那川蜀一代,究竟是歸誰負責的。”趙昀再度逼問道。

謝方叔話語一凝,這纔回道:“啓稟陛下,若是我沒記錯的話,此事應當是由丁大全負責的。”

爲了避免權力歸於一人,趙昀這一次提拔了三人,其一乃是董槐,負責軍隊改革以及後勤之事,其二乃是丁大全,負責邊陲之地的軍政策劃,其三乃是謝方叔,負責朝中內政問題。

如此三人齊力,自然能夠確保朝中安然無虞。

但是誰也未曾想到,就是這其中之一,竟然做出了這等欺上瞞下、禍亂天下之人來。

“董宋臣,你速速給我將丁大全給我召來。”

趙昀一臉冷漠,平靜的面龐之下,卻是暗藏着一股令人感到害怕的壓力。

董宋臣自是感到周遭氣氛嚴肅,連忙便連滾帶爬的從殿中離開,趕往丁大全的傢伙,心中暗想:“果然。看樣子那丁大全只怕也得瑟不久了。若是這樣,那我只怕便要儘早脫離他。要不然等此人被髮配邊疆的話,只怕我也會被牽連在一起。”

他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不過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太監罷了。

之前之所以和丁大全多次合作,也不過是因爲丁大全能夠令他掙到錢罷了,但若是牽連到自己,那便只有放棄這一種做法。

董宋臣在朝中見多了這種事情,自然是見怪不怪。

果不其然,那丁大全一來此地,便感覺氣氛無比嚴肅。除卻了趙昀之外,還多出了謝方叔以及姚世安兩人。這兩人目光始終盯着他,讓他感到甚是不安。

“啓稟陛下,不知陛下召我前來,究竟所爲何事?”

丁大全復有凝目看向趙昀,卻在觸及對方那冰冷的雙眸時候,感覺體內血液一瞬間盡數凝結,幾有窒息之感。

“告訴我,那赤鳳軍,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揮手,趙昀已然將手中的一卷《資治通鑑》直接丟到丁大全臉上,讓丁大全一連無措的站在原地。

直到現在,他還沒有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謝方叔眼見丁大全茫然無措,便從旁插嘴說道:“關於川蜀,爲何你未曾將赤鳳軍佔領漢中一帶的事情,告知陛下?”

“赤鳳軍?”丁大全口中呢喃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起來,復有對着趙昀俯身一拜,又道:“啓稟陛下。此事確實是我處事不利,但臣以爲這件事情,臣並未做錯。”

趙昀輕斥一聲,訴道:“並未做錯?難道你要朕坐視那赤鳳軍壯大起來,然後奪了朕的江山?”

“沒錯。如此嚴重的事情,你卻私相隱藏,究竟是做的什麼打算?”謝方叔在旁辯駁道,卻是難掩心中慾念。

若以權力而論,他和丁大全可是競爭對手,如今抓住對方這個缺陷,便打算一鼓作氣,直接做掉對方。

丁大全卻是思維敏銳,立時回道:“江山?陛下!您可別忘了,那蕭鳳不過是一介女子,其麾下更無子嗣,如何能夠當得了皇上?縱然她有此打算,但是在這天下洶洶之前,她又如何能有機會,成爲皇帝?更何況那漢中之地,早被蒙古佔了去,他赤鳳軍如今卻是將其攻下,重新歸入我朝之中,如此一來豈不是喜事一樁?”復有躬下身來,卻是對着趙昀盈盈一拜,訴道:“陛下,既然這蕭鳳如今攻陷漢中,我等若是毫無表示,豈不是可惜了?不如藉此機會,彌合雙方關係如何?”

“哦?這事如何算是喜事?”

謝方叔撇撇嘴,卻是有些不甘。

不過是輕輕鬆鬆幾句話,丁大全便扭轉局面,將先前瞞報之事改爲表彰赤鳳軍之事,這般話術倒也着實厲害。

“怎的不算?難道那蕭鳳,便不是我朝晉王嗎?她既然爲我朝開疆拓土,那我等若是不予以封賞,如此舉動若是教士卒聽了,豈不會寒了他們的心?至於那等竊據江山、問鼎天下,難保不是蒙古之人散播的謠言。畢竟那蕭鳳若是當真想要稱帝,她早就可以稱帝了,又何須等到現在?”冷哼一聲,丁大全直接反駁道。

謝方叔被這一懟,也說不出話來。

聽了丁大全這一番說辭,趙昀也開始覺得自己先前反應是否太過敏感。

再怎麼說,那蕭鳳也不過是一個女子,既然是一介女子,那便在某些方面難以和男子比肩。

譬如這子嗣問題。

且不論蕭鳳是打算自己生,亦或者是收養,光是如何平衡子嗣出現之後,赤鳳軍內部的勢力平衡問題,就足夠讓人頭疼的,之後如何將位置傳給自己的後代,也是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

所以蕭鳳乾脆放棄了這個追求,反而開始着手締造一個基於集體決策的政治制度。

目前來看,這個政治制度尚算可以,至少在關中一代,這個集體決策、主席輪職的制度,還是運行的相當不錯。

姚世安眼見兩人心有所動,不免感到有些着急,從旁勸道:“但是那赤鳳軍成長速度太快。若是不予以牽制,只怕日後恐有大患。”

“沒錯。這赤鳳軍雖是名義上,尚且算是我朝一員。”

謝方叔也從一邊幫襯道:“但是你也知曉,這赤鳳軍自成一體,不僅僅到處興修學校,更是廣開科舉制度,以每年一次的高頻率招攬賢才。若有中者,立時授予官員,毫無遲疑。至於其內部,更是設有諸多官職,皆和我朝不盡相同。若是放任自留,難保這赤鳳軍不會成爲下一個西夏。”

自董槐遭到彈劾被迫離開之後,這丁大全便在朝中肆無忌憚擴張着自己的勢力。

他若是不奮起反抗,只怕自己手中的權力,也要被對方給奪了去。

丁大全一時啞然,卻也難以無視。

關於赤鳳軍之事,他們早就派遣了大量探子潛入關中,四處蒐羅關於其內部的消息,對於其種種和宋朝制度迥異之處,莫不是熟悉無比,完全可以說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制度。

宋朝制度,採取的乃是三省六部的政治制度,但其權力卻都出於皇帝之手,除非是得到皇帝允諾,否則政策便無法得到推行。

而赤鳳軍,採取的卻是以參政院和行政院爲首的兩院制度。

參政院,顧名思義,擁有參與政治的權力,而若要成爲參政院一員,唯有入赤鳳軍之內服役三年,外加通過科舉制度考覈,方纔准許成爲其中一員。

而成爲參政院之後,便可以享有諸如設立法律條文、監督官員等等權力,進而限制地方官的權力,令其無法胡作非爲。

至於那行政院,卻是直接仿照宋朝制度而來,譬如防禦使、指揮使、縣丞、通判之類的,原樣套搬,只不過爲了防止官員在地方做大,所以採取的乃是輪職制度,以六年一輪職,每到一定期限之後,便需要重新遴選。

如此上下相制,方纔確保了整個赤鳳軍的穩定運行。

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一百五十八章末途(三)第四十二章勝利了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兩百零五章內遷第四百一十一章東海海軍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二十一章滅水匪繳獲甚多,議未來開拓新路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三百一十章最後一步第三十章兵勢急羣情洶洶,潮水下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十二章危機未曾解,玄機已佈下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一百九十六章樊城之戰(二)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三十九章鬧騰的人羣第二百三十九章廝殺的意義第七十七章算是叛徒嗎?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四十一章敵寇作鼠竄,殺意正當時第七十二章廢兩人風雷成名,救衆人蕭鳳獨鬥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九十三章釣魚城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二十四章解玄功,天下誰能敵?第三十一章牢獄之內冷鋒現,意志難擋終屈服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三十三章叢林遇騎兵,一人鬥三騎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八十一章滅李璮全軍出動,濟南府軍心散亂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一百二十三章臨安內頹勢難阻,朝堂上忠言難說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十七章聚人心蕭星明悟,明鬥志祭天開啓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二十四章幽冥煉獄第四十四章騎兵再出陣,手炮開殺伐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二百六十七章遵旨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四十二章齊聚均州第三百四十三章我大宋,就這麼亡了?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二十五章劍術通神明,佛法洗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兩百四十六章連環套第七章舊學,新學第兩百一十四章你不是媽媽第二百九十二章無可避免的犧牲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三百七十八章丟官第七十三章期日到雙方見面,送銀彈內外交攻第一百五十一章最終決戰(十二)第十章驚變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七十四章戰爭初停歇,神憐衆生相第一百三十六章臨安來的天使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六十九章奪魂邪術出,元魂碎心咒第三百五十二章分歧出現第三十一章敵人現,玄術斗羅漢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二章太硬了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二十九章知緣由過往如煙,獻賀禮幾人爭鋒第二十三章戰事危張柔馳援,鬥正酣蕭鳳出手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九章陰陽互濟斬乾坤,槍聲驚起時代逝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六十章探地形參謀出動,遇敵人山崖被阻第五章忽逢意外身落水,兵出滅匪又一路第三百七十六章將來的暴雨第十七章兩軍匯合議軍事,九斿白纛索魂咒第一百三十一章彭陽失守第八章會議上羣洶紛爭,議未來形勢難料第四百二十六章夜冷,襲殺第五十二章韃子破空來,列陣穩如山第四百零六章誰知道?第十三章衝鋒
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一百五十八章末途(三)第四十二章勝利了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兩百零五章內遷第四百一十一章東海海軍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二十一章滅水匪繳獲甚多,議未來開拓新路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三百一十章最後一步第三十章兵勢急羣情洶洶,潮水下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十二章危機未曾解,玄機已佈下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一百九十六章樊城之戰(二)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三十九章鬧騰的人羣第二百三十九章廝殺的意義第七十七章算是叛徒嗎?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四十一章敵寇作鼠竄,殺意正當時第七十二章廢兩人風雷成名,救衆人蕭鳳獨鬥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九十三章釣魚城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二十四章解玄功,天下誰能敵?第三十一章牢獄之內冷鋒現,意志難擋終屈服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三十三章叢林遇騎兵,一人鬥三騎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八十一章滅李璮全軍出動,濟南府軍心散亂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一百二十三章臨安內頹勢難阻,朝堂上忠言難說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十七章聚人心蕭星明悟,明鬥志祭天開啓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二十四章幽冥煉獄第四十四章騎兵再出陣,手炮開殺伐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二百六十七章遵旨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四十二章齊聚均州第三百四十三章我大宋,就這麼亡了?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二十五章劍術通神明,佛法洗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兩百四十六章連環套第七章舊學,新學第兩百一十四章你不是媽媽第二百九十二章無可避免的犧牲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三百七十八章丟官第七十三章期日到雙方見面,送銀彈內外交攻第一百五十一章最終決戰(十二)第十章驚變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七十四章戰爭初停歇,神憐衆生相第一百三十六章臨安來的天使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六十九章奪魂邪術出,元魂碎心咒第三百五十二章分歧出現第三十一章敵人現,玄術斗羅漢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二章太硬了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二十九章知緣由過往如煙,獻賀禮幾人爭鋒第二十三章戰事危張柔馳援,鬥正酣蕭鳳出手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九章陰陽互濟斬乾坤,槍聲驚起時代逝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六十章探地形參謀出動,遇敵人山崖被阻第五章忽逢意外身落水,兵出滅匪又一路第三百七十六章將來的暴雨第十七章兩軍匯合議軍事,九斿白纛索魂咒第一百三十一章彭陽失守第八章會議上羣洶紛爭,議未來形勢難料第四百二十六章夜冷,襲殺第五十二章韃子破空來,列陣穩如山第四百零六章誰知道?第十三章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