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北伐

“反擊?主公,你說的是真的?”

聽到這詞兒,蕭景茂頓時激動起來。

自那一日之後,他經常陷入噩夢之中,而每次醒來之後,就久久不能沉睡,兀自陷入對蒙古的仇恨當中,然受限於實力薄弱、時機不成熟等諸多緣由,故此始終壓抑自己,刻意避開這件事情。

而在今日,他終於自蕭鳳口中聽到了這個詞兒。

蕭鳳頜首回道:“沒錯。反擊!而且你也知曉,之前蒙哥身死,蒙古諸部雖是再度陷入混亂之中。但經過長久爭奪,那阿里不哥已然繼承大汗之職。若是讓他將部衆一統,那我們恢復故土的希望便越來越小。所以我打算趁着對方地位尚不穩固的情況下北伐,徹底收復臨洮路、鳳翔路、鄜延路、慶原路四路,徹底斬斷蒙古入侵中原的路途。若是可以的話,也應當攻下河東北路以及河東南路,作爲進軍中原的橋頭堡。”

經過先前數番戰鬥,目前赤鳳軍已經佔據了京兆府路、利州東路以及利州西路三路,以及鳳翔路、鄜延路以及慶原路部分區域。

而經過十多年的治理之後,赤鳳軍也成功的在這裡站穩腳步,並且基本構建出合適的教、軍、政的統治體系。

但若是憑藉這點力量就想要擊敗宋朝、甚至是戰勝蒙古,那卻是力有未逮。

蕭鳳對此很清楚,所以早就有此打算,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統轄範圍,讓自己至少有足夠的本錢,能夠和這亞洲兩大帝國一決高下。

現在鐵路已成,自然也是時候展開行動了。

蕭景茂激動不已,連忙道:“屬下知曉,屬下這就去統治參謀部。讓他們前來擬定作戰計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縱然有鐵路相助,但如此大的動作,定然要擬定一個基本的作戰方案。

這幾乎成了赤鳳軍的慣例!

很快,以常俊爲首的參謀部衆人便踏入政務院,一起朝着蕭鳳問道。

“主公。這一次,你當真打算北伐?”

蕭鳳甚是嚴肅的回道:“沒錯。所以我才令蕭景茂傳喚你們,讓你們擬定一個章程來。確定此次北伐的具體事宜以及主次目標!畢竟北伐一事事關重大,若是失敗對我國中上下,定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所以我希望爾等務必謹慎,莫要讓宋朝五路伐夏那樣,淪爲笑柄。”

衆人雖是激動,但聽到蕭鳳這話,皆感內息一滯。

他們知曉,蕭鳳雖是態度溫和,但是內裡向來嚴苛,若是屬下犯錯,絕不會饒恕,定然會好一頓責罰,緊張之下也知曉此事重要性,遂一起訴道。

“主公放心,這一次我們絕不會讓你失望。”

“只是主公!”常俊頓了頓,問道:“不知這一次,主公打算動用多少兵力?”

“獅子搏兔尚且全力,更何況此番對手乃是蒙古。所以這一次,我親率十萬大軍,一起北伐。”蕭鳳神情沉重,張口訴道。

眼見衆人驚訝,她又是訴道:“當然。在我離開這段期間,政務院方面便交給蕭景茂處理,都察院方面自有楊肅負責,而華夏常務委員會方面,也有宋子貞負責。有他們三人在,我想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當然,若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你們也可以詢問蕭星,她自然會出面處理。”

蕭景茂乃是赤鳳軍老人,更是久歷戰爭,當然是不在話下。

至於那楊肅,卻是楊承龍、楊鳳還之父,乃京兆府當地名門望族,於公卿以及士民之中,多有賢名。

彼時赤鳳軍入主京兆府的時候,他便率先投入麾下,於是便被授予都察院一職,自上任以來忠心耿耿,對赤鳳軍的政治架構體系,也多有幫助。

至於那宋子貞?

他自叛蒙歸赤鳳軍之後,因爲昔日劣跡,所以遭到赤鳳軍衆人貶低,故而離開軍隊,但救濟世人之心未冷,便私下歸入了中華教之後總。

因爲其才華出衆,更是多次賑濟災民,所以也被當地百姓所推崇,故而一路上升,成爲了現在中華教的常務委員會會長一職。

蕭鳳聽聞其言行,知曉此人對赤鳳軍並無威脅,也沒有多加干涉。

衆人聽了,也鬆了一口氣。

若是他們在外出戰時候,長安之內生出動亂來,那便真的糟糕了。

常俊仔細琢磨一下,復有訴道:“主公既然有此意願,我等自然傾力而爲。只是主公,你也知曉若要將全部部隊調集至前線,少說也要半個月,若是加上糧食之類的,至少也要半年時間。不知您打算什麼時候出動?”

他卻是知曉蕭鳳性情謹慎,向來都是未雨綢繆,並非那隻會一拍腦子的庸碌之輩。

今日說了,應當只是爲了讓衆人提前做好預案,以免到時候出現什麼差錯。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蕭鳳頜首回道:“兩年之後!等到鐵路完成之後,我軍立刻進軍。”

“兩年?”常俊問道。

“沒錯。而且你應當也知曉那鐵路一事。若是這鐵路造好,我等便可以通過鐵路運輸糧草武器,到時候朝發夕至,能夠將物資運輸速度提升到原來的數十倍。到時候,你們也不用那麼幸苦了。”蕭鳳笑道。

“原來是這樣!”

衆人聽了,皆是恍然大悟。

那鐵路他們自然也知曉,當知曉比賽結果之後,也是興奮至極。

若是這鐵路能夠成功,他們便可以乘坐火車,只在半天時間內便能夠趕到前線和對方作戰,而無需和往常一樣,需要花費十天半個月的功夫趕赴戰場了。

常俊卻頓了頓,又問:“但是主公,若是那鐵路無法建成呢?”

“你這是什麼意思?”蕭鳳一時愕然,張口問道。

常俊頓了頓,稍作思考了一下之後,方纔回道:“主公。實不相瞞,當初建設長安至潼關鐵路時候,那蕭景茂曾經前往參謀部,要我等助他,說是要剿滅土匪。等到我等將其剿滅之後,才發現這些傢伙,乃是當地豪強。因爲認爲鐵軌乃是邪惡之物,會毀壞當地風水,所以才屢次作亂,意圖將其破壞掉。”

“哼!”

蕭鳳輕斥一聲,喝道:“不過封建妄言,何必在乎?”隨後對着衆人喝道:“既然有人阻擋,那我便授予爾等專擅之權,成立一支鐵道兵,若是有人膽敢破壞,無需經過我的同意,便可以就地擊斃。”

她之大計,又豈容他人干擾,自然直接滅了。

常俊連忙回道:“主公所言,屬下知曉。”

隨後便領着一干參謀退下去,一方面準備開始推演北伐之事,另一方面也開始着手鐵道兵組織事情。

鐵路於北伐,兩者互爲依靠,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兩百一十四章你不是媽媽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十六章隱患第兩百二十六章隱藏的身影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八十九章石屋中搬弄風雷,窺天地未來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三十八章購糧第六十三章激鬥中常忍身死,淫威下成風帶路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七十五章埋伏出,敵我強弱換第十四章力竭城破平陽陷,清虛觀中議生路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三百三十三章一刀償命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四十七章除奸佞,英雄凋敝處第一百二十七章劍光動烈焰難掩,丹爐毀恩怨再添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七十八章矢志復四川,壯心猶未冷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二十九章繼續推諉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三十二章罪魁禍首第四百四十四章序幕第一百二十九章家與國立場分離,爲生存艱難而行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五十七章形式逆,生死再錯位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二百九十六章灰燼第一百六十四章缺人?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一百八十八章路遇元軍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二十一章聚衆人開會立教,組織架構已然成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一百一十六章入襄陽波瀾將起,見國公互贈禮物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一百二十三章贖罪?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二百六十九章新舊交替第二百二十五章罷黜太子,另立新君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一章初入世,龍女始遭劫第六章月影朦膿憶親情,三路大軍起烽火第一百四十三章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九章登基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一百二十一章戰略方向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第二百五十三章又犯事了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四百四十五章鬧劇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四十二章糧食乃軍心,奸佞壞根基第七十八章許州見怪人,酒酣又邋遢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熱鬧的宴會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六十一章談笑間煩惱盡去,走詭道遇水搭橋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三十三章掀起的風暴第十三章亂世中凡人飄零,追蹤來蒙軍再現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五十六章王牧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三十四章窺探玄機設中書,引爆暗線開生路第一百二十二章故友第七章舊聞起,三災做天塹第七章問計知緣由,火炮聲名顯第七十四章問情況蕭月念情,處下風威風不墜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七十三章龍槍碎蕭鳳得存,佛掌崩妙興有鬼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一百九十六章樊城之戰(二)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三十四章騎兵鬥軍陣,鏖戰決勝負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二百四十四章最苦父母心
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兩百一十四章你不是媽媽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十六章隱患第兩百二十六章隱藏的身影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八十九章石屋中搬弄風雷,窺天地未來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三十八章購糧第六十三章激鬥中常忍身死,淫威下成風帶路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七十五章埋伏出,敵我強弱換第十四章力竭城破平陽陷,清虛觀中議生路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三百三十三章一刀償命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四十七章除奸佞,英雄凋敝處第一百二十七章劍光動烈焰難掩,丹爐毀恩怨再添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七十八章矢志復四川,壯心猶未冷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二十九章繼續推諉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三十二章罪魁禍首第四百四十四章序幕第一百二十九章家與國立場分離,爲生存艱難而行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五十七章形式逆,生死再錯位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二百九十六章灰燼第一百六十四章缺人?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一百八十八章路遇元軍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二十一章聚衆人開會立教,組織架構已然成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一百一十六章入襄陽波瀾將起,見國公互贈禮物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一百二十三章贖罪?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二百六十九章新舊交替第二百二十五章罷黜太子,另立新君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一章初入世,龍女始遭劫第六章月影朦膿憶親情,三路大軍起烽火第一百四十三章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九章登基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一百二十一章戰略方向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第二百五十三章又犯事了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四百四十五章鬧劇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四十二章糧食乃軍心,奸佞壞根基第七十八章許州見怪人,酒酣又邋遢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熱鬧的宴會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六十一章談笑間煩惱盡去,走詭道遇水搭橋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三十三章掀起的風暴第十三章亂世中凡人飄零,追蹤來蒙軍再現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五十六章王牧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三十四章窺探玄機設中書,引爆暗線開生路第一百二十二章故友第七章舊聞起,三災做天塹第七章問計知緣由,火炮聲名顯第七十四章問情況蕭月念情,處下風威風不墜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七十三章龍槍碎蕭鳳得存,佛掌崩妙興有鬼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一百九十六章樊城之戰(二)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三十四章騎兵鬥軍陣,鏖戰決勝負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二百四十四章最苦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