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各個國家國慶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因此,世界各國確定國慶日的依據也就千奇百怪。
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爲國慶日的國家有35個。 中國就是如此,是以建國的1949年10月1日爲國慶節。
這是同年10月9日,由中國人民****會議第一次全體委員會決議規定: 每年陽曆十月一日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故又稱“‘十一’國慶節”。此節日,早期規定放假兩天,以示慶賀。現規定放假三天。
學校一般放一個星期時間,正好這段時間長點,金紫來的話可以多玩幾天了。
說實話畢節除了九洞天,百里杜娟花這兩個地方好玩點的話,其他沒有什麼好玩的,這次準備帶金紫去遊覽一番。金紫是九月三十號晚上到的畢節,到畢節的時間大約在八點半到九點間。
雖然畢節是個小城市,但是晚上還是燈火通明的,夜晚的畢節還是挺美麗的。畢節汽車站外面停了很多出租車,還有摩托車,炸土豆的,烤豆腐乾的。
霓虹燈無精打采地閃爍着,像是要罷工似的。我一邊拿着手機看信息,一邊聽着街邊行人的耳語,都是一些家長理短的話題。弟弟打電話來詢問,接人到了沒,他好像要開車過來裝逼,剛纔還說有事,讓我們打車回去,現在又有時間了。
國慶節結婚的有很多,今年很特別,我二爺爺家的小兒子,就是我平常稱他叫幺叔的那個,大我三歲。在田壩上初中的時候我們還住在一起,在同一間牀上睡覺,有一年的時間。
後來他,也就是我兒爺爺的小兒子,我堂幺叔考到畢節五中去讀書了。從他去上高中之後,一直沒有聯繫過,見過他了,他也是個老油條不帶回家的。
我上完初中之後,就去四川上高中了,那時候我親幺叔在四川合江當老師,說那裡教育質量高,在一家人的表決之下,我就被送上了去四川的大巴車。如果在畢節上高中的話,至多就一千來塊錢就能讀半個學期,這下可好,一去四川就得交5500人民幣,之後每半個學期還得交2500的學費。
對於農村家庭來講,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話費,父親沒有其他什麼好的辦法,把家裡唯一一頭耕地的老黃牛賣了。當時我真的很心疼,這條老牛從小到大一直陪着我,最聽我的話了。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放牛出去,我們家有好幾條牛,我把他們趕到一處去,偷偷的採那鮮嫩的青草喂他,他受到我的恩惠,我回家的時候騎在身上浩浩湯湯的回家。有一次鄰居家的孩子淘氣,想騎他,結果被摔了下來住了好幾天院。當時還有人說是我和我們家老黃牛串通好了,故意把他摔下來的,爸爸也不給他囉嗦,直接扔給他爸爸一千塊錢。
在四川我學習突飛猛進,還考進了全校前30名,班裡前五名。後來面臨轉學的問題一直耽誤學習,後來一直補不上來,影響我至今。有時候想想,人的命運真的會受家庭和環境的影響,直到現在我也沒有怨恨誰,埋怨誰的意思。
這次二爺爺家的小叔子結婚。既然我在家那當然是要參加的了,畢竟好多年沒見。不過最主要的是看看那個新娘子長的怎麼樣!長的好看就叫叫她,不好看就算了。
其實是開個小玩笑而已,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還不是當事人說了算。
情人眼裡出西施,漂不漂亮是哥的選擇。
在弟弟這裡我們吃過晚飯,我們一行準備乘車回老家,因爲第二天就是十一了,正好是小叔子的婚禮。弟弟這邊也要給他接親,今晚不得不連夜趕回去。城市裡除了汽車噴尾氣的聲音,就是老大媽老大爺跳廣場舞放的dj音樂。我們從蘭關橋這邊走,準備去接幺爸,我們臨走的時候,她給弟弟打來電話,搭個順風車,本來我們人就多,但是人情難爲啊,自家親幺爸,我們就將就擠在一輛小汽車裡。
小汽車顛簸地行駛在公路上,我有點眩暈的感覺,以前坐車不暈車的,這次不知道怎麼回事,還有點不習慣了。
金紫來的時候還給奶奶帶了自家的蜂蜜,到家裡她就給奶奶拿出來,這蜂蜜看起來顏色比較深一點,聞起來比市面上買的香,什麼東西還是家裡產的比較好點。
奶奶收到東西很高興,比收到我送她的東西還高興,我想她高興的是這是她未來的孫兒媳婦送給她的吧!其中的道理不可言語。
最近老爸的身體還不錯,看見他一天一天身體好起來,我放心了許多,只要控制住不喝酒應該就沒事的。老爸今天的話異常的多,有可能是因爲好久沒看見我們,今天看到了高興吧!從那次離開父親後,我回來畢節也沒有時間會老家看望家裡人。
清晨的一縷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把我從夢幻中拉醒,側耳傾聽沒有任何動靜,家裡人都還沒有起牀。凌晨四點的時候,弟弟要起來幫小叔子接親鬧騰了一會兒,大家都沒有睡好。
想想以前做農活的時候,天還沒有發亮,老媽就早早起來做飯,做好飯就催我們起牀吃飯,每當做好吃的,肯定是要幹活的,這也是我和弟弟總結出來的經驗,當然除了過年過節這些特別的日子。
老媽雖然瘦弱,100斤不到,但是幹活很麻利,也很能吃苦,從我懂事起,一年365天,她閒下來日子沒幾天,即是下雨披着個雨衣就出去了,有時候忙的中午也不吃飯,以至於後來患了胃病。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去外打工了,打工一個月工資買的糧食就夠一家人吃上一年,農村的效益太低,在家裡的多是老太太老大爺的。
老家這裡修水電站也要搬遷了,國家現在不讓種地,農民伯伯就閒下來了,起來沒事做就東看看西串串的,這喝喝酒,那抽抽菸的,日子到時過的逍遙自在,唯一能少的就是收入。
二爺爺家就住在隔壁,說是隔壁也不具體,就是兩家人共用一個堂屋,兩邊分別是我們家和二爺爺家。老爹在堂屋裡忙裡忙外幫忙着,我也幫着搬的西。
在農村舉行婚禮小時候看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送入洞房這種,不知道現在還存不存在這種習俗。我們在場壩間擺了一張收禮用的桌子,放上茶水和瓜子還有香菸,人情來往都一筆一劃記在本子上。
臨近中午十分,客人越來越多,場壩里人來人往,談笑風生,一片喜氣洋洋之景。
平常不苟言笑的小叔子的媽媽,今天也面帶微笑,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小叔子結婚了,心願完成當然是要開心的。
小超你一會放鞭炮,你小叔子們馬上就要到了,我在和一個親戚在說着話,堂大叔跑過來對我說道。
這個堂大叔就是結婚小叔子的哥哥,也就是我二爺爺家的大兒子,長年在貴陽打工,剛回來幾年,在馬路邊修了兩層樓房。
大叔有一個閨女比我大一歲,兩個兒子,都比我小一點。我是同輩中年齡最大的一個,他們家都託家帶口的了,我蛋都沒有一個,還面臨着離婚,說出去人家還會笑話。結婚的這個小叔子比我大三歲,也算是晚婚了,以前村裡好多人也是說三倒四的,說人家找不着媳婦。
我們村裡真的有好多光棍,現在我他媽也和光棍沒區別,越想越可氣,有時候真想這一輩子不找了,找個清淨的地方修仙去。放鞭炮這個差事不錯,我在屋裡拿出火炮,一共有好幾盤,我把它們連起來,這樣放起來不僅僅時間長還能連續性,聽起來上檔次。
我準備好了一切,把鞭炮放在路口處耐心等着。
來了,來了,也不知道是那個客人的眼尖,大聲說道。遠遠的望去,人影綽綽,說話間,之間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頭發稀少的男人揹着一個女人朝我這邊走來,女人穿着一身白色的婚紗,難道這個揹着新娘的這個是小叔子!真是時光荏苒,人的變化真是大。
小叔子個子就生的矮小,背新娘子看起來比他還要高,看他吃力的樣子,我給他加了一把油,加油啊!幺叔,我拿着打火機準備點鞭炮,一邊說道。他氣喘吁吁的說,加油!不知道是回我的話,還是在給自己真的加油。等他被新娘子剛要到堂屋我就點響了鞭炮,鞭炮聲在山谷間迴響,聲聲悅耳。
有幾個小孩子害怕鞭炮,躲在自己母親的背後,是不是偷偷的捂住耳朵探頭張望。金紫站在我的旁邊,呆呆地看着新娘,我知道她又在做夢了,這個眼神和在她學校看人家拍婚紗照的一模一樣。
鞭炮放結束了,幾個調皮的小孩子,搶着要撿火炮,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小時候爲了一個小小的火炮還打過架。小時候的時光是美好的,無憂無慮的沒有長大了這麼複雜,有一首歌的名字叫“我不想長大”的確是這樣,可是人總是要長大的,讀書,工作,結婚生子,好像人生就得這麼過。看着小叔子開心的樣子,我知道他娶媳婦漂亮,裝逼了一會。
他們的婚禮並沒有有想象中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送去洞房,只是簡單的在老祖宗的面前叩了幾頭就送洞房了。我覺得新娘長得還不錯,等到叩頭完畢,程小叔子不在的時候,我跑去和新娘子拍照,我最近運氣不好,沾沾喜氣。
新娘子很聽話,知道我是侄兒子後。也很高興地和拍照,把她喜氣分點給我。我帶着美好的心情出來找金紫,他不好意思去看新娘子,我給她看看照片過過癮,畢竟人家從雲南老遠的地方來到我們這個不同風俗的地方。
隨後就是擺桌吃飯,相親們忙裡忙外的,我們村裡,不管是紅事百事只要有事都齊心協力來幫忙,不用去請人,不像城市裡對面不相識的那種陌生。
這次這裡要搬遷,很多人是不願意的,尤其是老人,當然除了爺爺奶奶這樣明白事理的人了。
擺桌一直持續到晚上,該走的都走了,不該走的還留下來,因爲我們這裡還要回親。
什麼叫回親呢?就是新娘家那邊送新娘子來的人,我們這邊要送回去,這就叫做回親。
由於路途遙遠,新娘子家離我家這裡要好幾個小時的車程,所以決定第二天送親回去。這都是小叔子家的事了,對我來說,我能做到的就是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其實也沒幫上什麼忙,婚禮就這樣在一天的歡天喜地中接近尾聲。
夜,慢慢的深了,躺在牀上想着自己的世界,久久沒能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