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恍然

bookmark

宮門落鎖的時間已到,聚在金水橋的朝臣們不得不退到宮門口候着。不少人抻着腦袋望向緩緩閉上的朱漆大門。

很多人不知道今天崔振翊輪值,可以在班房歇息。

爲防有緊急大事發生,內閣大學士每晚一人,必須在班房輪值。今晚輪到崔振翊。所以,他可以在宮門落鎖後繼續留在宮裡,待與周恆和崔可茵商議完所有細節後去班房歇息即可。

眼看夜色籠罩,着眼處一團漆黑,大理寺卿薄仲突然“咦”了一聲,道:“唐閣老呢?”

大家擠兌崔振翊,逼他不得不進宮請崔可茵勸周恆不要御駕親征,卻不知唐天正什麼時候悄然離去。

衆人提着燈籠互相照了一圈,唐天正確實不在這裡。他可是首輔,這麼重要的時刻,怎麼能不團結羣衆,站在同爲朝臣的他們這一邊呢?

不少人心裡不滿,周全直接跳了起來,道:“唐閣老爲討好皇帝,首鼠兩端,奸詐狡猾……”

難得皇帝主動挑事,纔有這麼好的機會,不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一番怎麼行呢?周全可是打算籍此機會青史留名的。自聽到周恆要御駕親征,他便像打了雞血似的,渾身充滿鬥志,這時宮門落鎖,正找不到茅頭,剛好唐天正不告而別,他馬上調轉槍頭,炮轟唐天正,反正他缺席。再說,堂堂首輔,不至於跟一個七品御史計較,沒的辱沒了身份。所以。他贏定了。

他滔滔不絕說了半天,突見同僚們朝宮門口一擁而上,不少人接過隨從手裡的燈籠,高高舉起,照向站在朱漆宮門旁的顧衛。

顧衛手裡拿着一張紙條,上面寫了幾句話。

有人將紙條上的字讀了出來:“諸同僚且先回去,明天再議。”

“這是什麼意思?”同爲御史的衛策叫了起來,哪能讓周全專美於人前呢,他好不容易抓到機會,馬上借題發揮道:“崔閣老這是想幹什麼?皇上御駕親征。於皇后有什麼好處。於崔閣老有什麼好處?難道說,皇后盼着皇上離京不成?”

後爲什麼會盼着皇帝離京?因爲皇帝離京,把朝政託付給皇后,那麼皇后便可以專權啊。皇后出自崔家。她專權了。崔振翊便可以一手遮天了。

在場的都是人精。他沒有剖白了說,但是話裡的意思大家都懂。一時間,宮門前一片死寂。

“也不能這麼揣測。”薄仲到底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猶豫了一下,就事論事道:“或者皇后勸阻,皇上不肯聽從呢?”

皇帝可不是沒有主見的主,皇后說東往東,說西往西。

衛策冷笑道:“薄大人這是說的什麼話?後/宮裡沒有嬪妃,只有皇后!”

薄仲閉嘴了。周恆自登基後不肯選秀,不肯納妃,天天守着一個皇后過日子,要說皇后的枕邊風沒有對皇帝起作用,誰信呢?

被議論的正主兒並不在乎朝臣們說什麼,更不在乎他們聚在宮門口還是離去。此時,安華宮裡燭光明亮,周恆和崔振翊談完正事,崔可茵吩咐傳膳,備下家宴請崔振翊小酌。

崔振翊需要輪值,滴酒不敢沾,菜倒是吃了不少,說起姜氏,只是搖頭,道:“我勸她好生在府裡歇着,她偏不聽,非要進宮。唉,害得娘娘擔心她的箭傷。”

很難說他是不是想利用崔可茵心軟,看在姜氏箭傷未愈的份上,答應她在周恆面前吹吹風。姜氏自己何曾不是這樣想呢,誰也沒想到崔可茵心志堅定,堅決不肯見。

崔可茵道:“皇上御駕親征的消息實是不能提前透露,要不然,大伯母也不用拖着傷體冒雨求見。綠瑩怎麼勸也不聽,好在沒有大礙,要不然可真不知怎麼辦好了。”

某些時候,綠瑩是能代表她的,如在勸姜氏這件事上,綠瑩可以說代表她出面。只是姜氏太固執了。

崔振翊放下筷子起身謝罪,道:“臣回家好好教訓她。”

“大伯父切不可如此。大伯母也是爲了這個家,爲了大伯父。”崔可茵說着,親自給他佈菜。

宴罷,崔振翊自回班房歇息。

崔可茵和周恆商量:“我們即將離京,皇姐和柔嘉的婚事須提前纔是。”

公主出嫁,皇帝、皇后不在京裡,不能送嫁,成什麼樣子?這樣嫁出去的公主,到夫家也不受重視。

周恆點頭,道:“你看着辦好了。”

夫妻倆又說了會兒話,周恆吩咐歡喜取來奏摺,就在安華宮處理政務,崔可茵陪樂樂玩了一會兒,讓乳孃帶他去睡,自己在一旁看書相陪。

第二天休沐,周恆不用上朝,難得地睡了個懶覺,到天亮才起身。

班房裡的崔振翊可就沒有這個福氣了。宮門剛開啓,候在外面的朝臣便一涌而入,把他從牀上拖起來。

說起來,盡職的朝臣還真不少,居然在宮門外等候一夜,直到宮門開啓,急急衝進來找崔振翊問消息。

崔振翊抹了把臉,掃了羣臣一眼,道:“諸位同僚,請容本官梳洗更衣,再到廡衙商議。”

輪值的閣老要是沒有急事的話,是可以睡大覺的,而且這裡有牀有被,還有存放個人物品的櫃子。畢竟入閣的就那麼幾個人,也是那幾個人輪流在這裡歇息嘛。

能激進到在宮門外等候一夜的,大多是責任心超強的御史,其中猶以周全和衛策爲領軍人物。崔振翊是閣老,哪會把與皇帝商議的機密向這些特招人恨的御史陳說?之所以說回廡衙商議,也就是回內閣大學士的辦公場所才肯說這個,便是要把皇帝的想法和唐天正幾位內閣相議,爭取他們的支持了。

周全等得心急,語氣生硬了些,道:“崔大人有什麼話不能在這兒講?”

崔振翊心道:“跟你有什麼好講的?”,只裝作沒聽見,在隨從的服侍下梳洗起來。

待到回了廡衙,唐天正、顧衛等人已候在那兒,崔振翊才清咳一聲,說出周恆御駕親征的計劃。

此時,內閣們才意識到一件事,昨天他們一氣兒反對,卻忘了聽聽年輕皇帝的想法,難怪他任由羣臣吵成一團,只是不吭聲了。(。

第566章 人心第418章 轟城第58章 歸屬第425章 討好第207章 追查第226章 相見第238章 許諾第449章 混蛋第389章 下獄第409章 心計第21章 告知第218章 裝吧第287章 應允第176章 年夜第513章 喜脈第292章 封后第306章 家事第299章 思春第104章 藉故第470章 鬥法第230章 發瘋第164章 白綾第487章 名聲第350章 觀刑第567章 誰狠第160章 動武第507章 乳孃第514章 哭沒第25章 惦記第440章 捷報第222章 應對第126章 祥瑞第47章 奸滑第53章 婚期第299章 思春第508章 聽從第290章 要守第142章 對比第447章 情思第144章 婆媳第268章 裝暈第69章 貶官第325章 吵鬧第392章 算帳第302章 夜半第376章 危急第195章 對立第221章 挑撥第343章 風雪第164章 白綾第359章 準備第321章 賭氣第14章 當年第20章 質問第7章 到京第244章 陷阱第191章 都好第564章 找到第176章 年夜第143章 得手第358章 不平第24章 再勸第203章 條件第360章 折磨第476章 兄弟第435章 引/誘第460章 到京第360章 折磨第263章 跟蹤第270章 防範第292章 封后第271章 諸事第160章 動武第416章 認親第298章 入閣第415章 強硬第357章 無蹤第129章 出事第143章 得手第326章 承擔第144章 婆媳第196章 情緒第135章 得知第477章 親見第82章 蹊蹺第532章 早慧第523章 惹怒第246章 告急第88章 真相第486章 敗退第73章 有毒第87章 診脈第211章 很酸第188章 挑起第26章 端午第566章 人心第370章 發作第305章 偏心第315章 利用第16章 換人
第566章 人心第418章 轟城第58章 歸屬第425章 討好第207章 追查第226章 相見第238章 許諾第449章 混蛋第389章 下獄第409章 心計第21章 告知第218章 裝吧第287章 應允第176章 年夜第513章 喜脈第292章 封后第306章 家事第299章 思春第104章 藉故第470章 鬥法第230章 發瘋第164章 白綾第487章 名聲第350章 觀刑第567章 誰狠第160章 動武第507章 乳孃第514章 哭沒第25章 惦記第440章 捷報第222章 應對第126章 祥瑞第47章 奸滑第53章 婚期第299章 思春第508章 聽從第290章 要守第142章 對比第447章 情思第144章 婆媳第268章 裝暈第69章 貶官第325章 吵鬧第392章 算帳第302章 夜半第376章 危急第195章 對立第221章 挑撥第343章 風雪第164章 白綾第359章 準備第321章 賭氣第14章 當年第20章 質問第7章 到京第244章 陷阱第191章 都好第564章 找到第176章 年夜第143章 得手第358章 不平第24章 再勸第203章 條件第360章 折磨第476章 兄弟第435章 引/誘第460章 到京第360章 折磨第263章 跟蹤第270章 防範第292章 封后第271章 諸事第160章 動武第416章 認親第298章 入閣第415章 強硬第357章 無蹤第129章 出事第143章 得手第326章 承擔第144章 婆媳第196章 情緒第135章 得知第477章 親見第82章 蹊蹺第532章 早慧第523章 惹怒第246章 告急第88章 真相第486章 敗退第73章 有毒第87章 診脈第211章 很酸第188章 挑起第26章 端午第566章 人心第370章 發作第305章 偏心第315章 利用第16章 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