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宣召

bookmark

清晨的陽光灑在琉璃瓦上,巍峨高大的宮殿彷彿籠罩在金色的光芒中。

王原昂首挺胸,遠遠望了一眼崇政殿,握緊拳頭,帶了徙子徙孫,朝勤政殿走去。

假以時日,陪至安帝去崇政殿上朝的,一定會是他!

一路走來,內侍宮人紛紛行禮。

寂靜中突然傳來一個聲音:“你又沒見過,怎知崔侍郎家的小姐呆頭呆腦,極其木訥?”

另一人道:“我沒見過,有人見過啊,說長得挺好看的,就是沒有呆呆的。她自小父母雙亡,沒人教導,什麼也不懂,木訥些有什麼奇怪?”

王原咳了一聲。

自有人衝過去把躲在合抱粗的古樹後說話的人抓了出來。

兩個十一二歲的內侍,跪在地上簌簌發抖。

王原輕蔑地瞟了他們一眼,輕哼一聲,道:“非議朝廷大員家眷,可是死罪。來呀,拖下去,活活打死。”

馬上有人去抓這兩個內侍,尖下巴的嚇得尿褲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方臉的卻道:“奴才爲求晉身,才向公公通報這一消息。公公不說向大總管進言,反而要打殺我倆,真讓人心冷。”

粗大的棍子已高高舉起,王原揮手製止,走上兩步,冷笑道:“這麼說,倒是咱家委屈你們了?說!要說不清楚,可不就是活活打死這麼簡單了。”

方臉的內侍被按在行刑的長凳上,努力仰着頭,只能望到王原的肚子,依然仰頭道:“奴才一心想投入公公門下,只是沒有門路。太后爲晉王爺選妃,奴才恰好打聽到,崔侍郎的侄女不怎麼出色。奴才就想着,把這個消息遞給公公,公公也好就此討了大總管的賞。”

大總管指的是王哲。他是秉筆太監,勤政殿的總管。

宮中內侍等級森嚴,從典簿、長隨、奉御到監丞、少監,最後纔是太監。這兩個內侍,只是長隨。若是入了已升爲少監的王原的眼,升遷指日可待。

王原讓人放開他們,帶他們回房。

“崔侍郎家的小姐品貌如何,你們如何打聽得到?”

王原在太師椅上坐了,看都沒看跪在地上的兩個內侍。

方臉內侍道:“晉王爺在大相國寺靜修,很多女眷都去大相國寺進香,有人遇到崔侍郎家的小姐與崔夫人一起也去進香。崔小姐像個木頭美人。奴才借了五十兩銀子,打聽到的。”

說着,從懷裡掏出一張欠條,雙手呈上。

王原瞄了欠條一眼,白紙黑字,果然是借銀五十兩。

他哈哈大笑,道:“咱家不會虧待你們的。”

方臉內侍鬆了一口氣,“砰砰”地磕頭,尖下巴的內侍慢了半拍,也跟着磕起頭來。

至安帝散朝,回勤政殿用點心,這時,就不用王哲侍候了。

“崔侍郎家的小姐?”在廂房由王原捶腿的王哲聽王原說他費盡心思打聽到這麼一個人,手裡的茶盅遞到嘴邊停住了,道:“消息確切嗎?”

想到兩個小內侍爲求晉身之階,不會欺騙他,王原馬上點頭:“兒子打聽得清清楚楚的,確實人比較呆。”

王哲摸了摸寸草不生的下巴,沉吟道:“待咱家好好想一想。”

並沒有派人去探聽的意思。

馬涼年紀與他差不多,卻是太后楊氏當太子妃時就服侍的人,伴着楊氏從太子妃、皇后、到太后,一路走來,主僕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厚。

文宗賀崩,至安帝繼位,原讓王哲當崇政殿總管,掌印太監,王哲也以爲這個位子非自己莫屬,沒候到太后橫插一腳,堅持讓馬涼上位。至安帝拗不過太后,只好讓王哲做了秉筆太監。

這大半年來,王哲一直把馬涼踢下去,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太后爲晉王的婚事煩惱,如果能幫太后解決這個難題,豈不是贏了馬涼一局?

午後至安帝歇息,王哲出了宮,回了私宅。

孫華一聽說這事,馬上撫掌叫好,道:“崔侍郎一向古板,不給東翁面子,上次害得東翁損失了兩千兩銀子。雖說東翁胸懷寬廣,不和他計較,我們可是心疼很久的。”

所謂的害得王哲損失兩千兩銀子,是有個舉人託了五六層關係,才搭上王哲這條線,要謀一個縣令的缺。

舉人再怎麼着,也不過補個主簿一類的從九品小官,怎麼可能一上來就做縣令?很多兩榜進士出身的人還不一定能謀個縣令的缺呢。崔振翊當然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當時王哲氣得不行,說要崔振翊好看,一連三個月盯着他。可惜崔振翊爲人端正,政務上做得滴水不漏,王哲沒抓到機會,又忙着和馬涼爭權,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要不是孫華提醒,他已經把這一茬忘了。

“孫先生說得對,咱家這就跟皇上說,把崔侍郎家的上姐許給晉王。”王哲一拍大腿,急匆匆就要往外走。

孫華忙攔住,道:“東翁,既要討太后的好,您得跟太后親自提。”

“對對對,我怎麼沒想到這個?”王哲道:“先生果然大才。”

其實是至安帝好說話,他說什麼是什麼,太后看他不順眼,一見了他,一雙鳳目冷冰冰的。可一想到能改變太后對他的看法,他也顧不得了別的了。

“崔侍郎的侄女?”太后想了半天,沒有印象,問一旁得力的嬤嬤史姑姑:“長什麼樣,你可有印象?”

史姑姑含笑回道:“宮宴時,崔侍郎爲崔小姐告病了。”

“難怪,我說怎麼沒有一丁點印象呢。”太后道:“召她即時覲見吧。”

帶崔可茵接旨的姜氏一頭霧水,塞了個大大的封紅給宣旨的內侍張賀,陪笑道:“太后娘娘召舍侄女進宮,不知爲了什麼事?”

張賀把聖旨交給姜氏,馬上換了一副笑臉,道:“想必是娘娘想和小姐說說話兒。”

一句話把姜氏驚出一身冷汗,最近太后不是常召各家的姑娘進宮麼?可是可茵並沒有參加宮宴,怎麼入了太后的眼?是誰上了眼藥?

崔可茵卻知,一定是周恆做的手腳,只是不知他是怎麼做的。

張賀見姜氏一張臉變得雪白雪白,笑容漸淡,涼涼道:“請崔小姐即時隨咱家進宮。”

PS:後世對閹人統稱太監,偶在大相國寺那章也提到“小太監”,其實嚴格來說,他們都是內侍。

第487章 名聲第317章 動心第75章 御狀第434章 大事第339章 守候第442章 拍你第317章 動心第116章 爭搶第108章 糾纏第434章 大事第565章 發動第41章 宣召第49章 臉面第184章 側妃第237章 擔心第217章 誤會第525章 鬧騰第250章 請願第514章 哭沒第194章 砸城第132章 清理第182章 僞裝第385章 堅持第22章 靦腆第423章 爭取第30章 不見第454章 微服第90章 活了第145章 受氣第480章 發難第106章 空子第566章 人心第237章 擔心第209章 仇人第104章 藉故第487章 名聲第397章 已定第205章 下手第246章 告急第190章 取辱第155章 整你第113章 險死第479章 抽薪第135章 得知第358章 不同第189章 休提第21章 告知第107章 上門第136章 生事第70章 賞菊第175章 奇人第565章 發動第77章 不公第238章 許諾第478章 古怪第390章 賞雨第504章 更熾第7章 到京第38章 親求第79章 示威第149章 裝暈第96章 再鬧第44章 遷怒第27章 小廝第463章 無干第53章 婚期第87章 診脈第410章 後悔第299章 思春第73章 有毒第93章 猜測第334章 恩寵第484章 親賀第228章 過繼第225章 圓月第373章 夜色第526章 栽贓第80章 協調第367章 以爲第331章 受驚第185章 執着第288章 後位第275章 候信第117章 相得第381章 機會第79章 示威第241章 當面第434章 大事第295章 相擁第57章 醋意第216章 宵夜第37章 欺君第159章 擺譜第280章 魄力第458章 離去第162章 揭破第247章 甜蜜第416章 認親第393章 心計第462章 納妃
第487章 名聲第317章 動心第75章 御狀第434章 大事第339章 守候第442章 拍你第317章 動心第116章 爭搶第108章 糾纏第434章 大事第565章 發動第41章 宣召第49章 臉面第184章 側妃第237章 擔心第217章 誤會第525章 鬧騰第250章 請願第514章 哭沒第194章 砸城第132章 清理第182章 僞裝第385章 堅持第22章 靦腆第423章 爭取第30章 不見第454章 微服第90章 活了第145章 受氣第480章 發難第106章 空子第566章 人心第237章 擔心第209章 仇人第104章 藉故第487章 名聲第397章 已定第205章 下手第246章 告急第190章 取辱第155章 整你第113章 險死第479章 抽薪第135章 得知第358章 不同第189章 休提第21章 告知第107章 上門第136章 生事第70章 賞菊第175章 奇人第565章 發動第77章 不公第238章 許諾第478章 古怪第390章 賞雨第504章 更熾第7章 到京第38章 親求第79章 示威第149章 裝暈第96章 再鬧第44章 遷怒第27章 小廝第463章 無干第53章 婚期第87章 診脈第410章 後悔第299章 思春第73章 有毒第93章 猜測第334章 恩寵第484章 親賀第228章 過繼第225章 圓月第373章 夜色第526章 栽贓第80章 協調第367章 以爲第331章 受驚第185章 執着第288章 後位第275章 候信第117章 相得第381章 機會第79章 示威第241章 當面第434章 大事第295章 相擁第57章 醋意第216章 宵夜第37章 欺君第159章 擺譜第280章 魄力第458章 離去第162章 揭破第247章 甜蜜第416章 認親第393章 心計第462章 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