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

儘管現而今已經很少有人提及成國公,三娘卻是知道的。

第一代成國公與與三娘曾祖母的父親安國公都是當今皇上的爺爺光宗皇帝那一朝的名臣。成國公爲文臣助光宗皇帝處理內政,安國公爲武將常年駐守邊關。光宗皇帝臨終之時曾經感嘆,他在位二十載,國泰民安,實不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人的功勞,而是因爲他有兩個文武能臣。

光宗皇帝薨逝之後,成國公與安國公繼續輔佐建武帝。建武帝登基之初,君臣和睦,在當時還被傳爲一段佳話。原本朝中傳聞,太后有意爲建武帝娶成國公或者安國公家的嫡孫女爲後。只是安國公家的嫡孫女們皆已出嫁,成國公家僅有一位嫡孫女尚還待字閨中,不過出乎衆人意料的是,成國公的孫女卻是先一步嫁給了建武帝的庶長兄莊親王爲妃。

最後太后爲建武帝迎了成國公族弟的女兒,一位並不在朝爲官的名士之獨女爲正宮皇后,也就是當今太后。

不想三年之後,當時聖眷正濃的成國公卻是以自己年老體弱爲命,請求告老還鄉。建武帝再三挽留,無奈成國公卻是去意已決。最後建武帝只有準了成國公帶領一家老小回了祖籍安陽。

成國公這一歸隱就是兩朝,成國公一族甚至再也沒有子弟在朝爲官,名士倒是出了不少。像是現在最爲有名的畫聖姚充姚聖手就是成國公的族人。

成國公走了,成國公依舊帶着一家老小保家衛國。只可惜,建武二十二年。卻因一個莫須有的勾結外邦之罪被建武帝抄家滅族。

當初三娘是在探聽曾祖母陸氏的背景的時候順便知曉了成國公的事蹟的。無論是哪個時空哪個朝代,歷史總時不時地就上演這種極爲相似的戲碼。

最後她不得不感嘆,對於政治的敏銳度,安國公這個武將出身的人還是比不得兩朝爲相的成國公啊。看兩人的最終結局就知道了。

成國公的的爵位世襲罔替,當今這一任的成國公是老成國公的嫡長孫,也就是老王妃的嫡親弟弟。

成國公一家已經在祖籍安陽住了幾十年。京中許多人差不多已經忘記了曾經那位兩朝皇帝面前的肱骨重臣,就連建武帝自己也差不多忘記了自己的皇后的孃家並非是默默無聞的。可是成國公還真就做到了,讓自己變成了一個隱形人,就算是之後現任順德帝登基,國主年幼尚須扶持的時候,成國公府也沒有人再出來指點江山,匡扶社稷。

這一次。不知道爲何太后會想到要讓自己孃家的女子嫁給禮親王世子。而太后口中這一位侄孫女,三娘更是從未在誰口中聽聞過。說是默默無聞也毫不爲過。

還有就是……若是算起來這位成國公的嫡長孫女應該算是太后的侄孫女,兒禮親王世子卻是太后的侄兒,太后這一次不怕亂了輩分了?

“那這一次是誰做的媒人?”三娘笑着問道。

老王妃笑了:“說起這媒人……其實應該是先皇纔對。”

“先皇?”三娘奇怪了,建武帝不是已經去世十幾年了?難不成他還託夢給了太后。或者在他在世的時候有過什麼口頭婚約?可是,以前也沒有見誰說起啊。

其實三娘猜的已經不離十了。

老王妃道:“先皇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一句酒後戲言。說是皇后(也就是當今太后)十分賢惠,所以要讓宣家下一輩的男兒娶成國公的曾孫女兒,只是現任成國公的嫡女與當今皇上在歲數上差了許多,所以之後皇上要大婚的時候便沒有人提及這個茬兒。不想前日禮親王進宮又與太后說起了禮親王世子的婚事,正好一位上了年紀的夫人也在場,還提起了先帝在世的時候的這一句戲言,且還說當初先皇提的是宣家下一輩的男兒。並未提及一定要是皇上,禮親王世子也是與皇上同輩分的宣家男兒。正好現任成國公的有一位嫡長孫女年方十四,還未定親。”

這位上了年紀的老夫人當時說那話,肯定是有拍太后馬匹的意思在的。不過禮親王妃聽了卻是眼睛一亮。

無論禮親王妃給世子說誰家的姑娘,世子總是有一堆的理由拒絕。現在若說這是先皇的意思的話,世子自然是什麼話也不敢說的。況且成國公府的嫡女。即便是沒有見到人,禮親王妃也覺得是靠譜的,看看太后和莊親王妃就知道了,且她還從沒有聽人說成國公家的女兒有不好的。

當時禮親王妃就求了太后,說既然是先皇金口定下來的婚約,那就一定要履行才行。太后那時候心情也頗佳,加上她向來以夫爲天,自然也是當場就應了下來了。

至於這輩分之事,當時沒有半個人提及。想必就算是之後太后想起來了,想到這是先帝定下來的,也就裝個糊塗給刻意忽略過去了。

三娘笑着問老王妃道:“祖母以前有沒有聽說過這位表妹?”

老王妃雖然沒有再回過成國公府,但是年節的時候與孃家那邊總該是有過聯繫的。

老王妃聞言失笑:“昨日太后招我進宮也是問我這個侄孫女的事情,只是自我出嫁之後,就極少與成國公府那邊有聯繫了。”老王妃說到這裡有些悵然,“我祖父與父親都是豁達之人,當年他們回了安陽之後,我逢年過節都有送年節禮回去。不想之後我母親卻是來信說,要我不要再送了,祖父說路途遙遠,勞民傷財,他不喜。之後連信也少了,我去信,很少能接到回信,母親有時候會回我一兩封,也不過是說家裡人都康健的隻字片語。”

老王妃仰着頭靠在羅漢牀上,似乎是在回想:“之後又是戰亂,我也很少送信回去了。直到近些年,現任成國公襲位,才又有零零散散的書信往來。現任成國公是我親弟弟,我出嫁的時候,他才歲,那麼小小的個兒非說要揹着我出門上花轎。不想,這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他連孫女兒都要出嫁嘍。”

三娘靜靜聽着老王妃說當年自己與成國公的事情。

“瞧我,說遠了……”老王妃拿出帕子揩了揩眼角,“成國公的嫡長孫女我曾經聽成國公夫人來信提過一次,她十歲那一年有個方外之人給她算命,說是她命格獨特,又有些佛緣,要在廟中吃齋唸佛三年,不然十四歲那一年怕是有血光之災。只要在廟中待過了十四歲,便能享盡榮華,平穩一世。成國公夫人憐惜這個孫女,便讓她廟裡住了三年,直到前一陣子過了十四歲的生辰纔回府。”

三娘聽着,覺得這些所謂的方外之人都是閒的,總是巴不得人家骨肉分離似得。好在這位千金也只是被忽悠着在廟裡住了三年,比那些把人家家裡的女兒忽悠走了就不還了的要好多了。

“如今她避開了煞劫,又要與禮親王世子定親,到也合了那高人批的命格。”老王妃點頭道。

三娘無語,只要安親王的孫女能活下來,她的身份自然是能嫁一戶門當戶對的人家,榮華富貴一生。

“對了,你看看府裡哪個院子適合,收拾了出來,以後就讓悅容住。”老王妃吩咐三娘道,見三娘有些不明所以,王妃笑着解釋:“成國公的這個孫女閨名姚悅容,太后已經下旨宣她進京,算算日子,應該下個月月底就能到了。成國公當初走的乾脆,京中的府邸和別院都買了出去,所以悅容進京之後就住在莊王府。”

對於這個結果三娘也不意外,昨日太后招老王妃進宮怕就是與她說的這件事情。只是這些老人家的動作還真快,這一次禮親王世子怕是逃不掉了。

只是希望禮親王世子不要學他父親,讓這位姚家的小姐與禮親王妃一樣。

“不知道表妹她這次是自己一人進京還是家中長輩陪同?”三娘問道,問清楚了纔好安排,免得到時候失禮。

老王妃想了想:“太后只招了悅容進京,成國公夫人自然是不會進京的,她母親是嫡長媳,要幫着管家也不會進京。有我和太后在,成國公府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的。你就暫且安排一個大一些的院子吧,即便是還有別人過來,也住的下。”

三娘便告了退,從老王妃屋裡出來之後就去給這位還未謀面的姚家小姐準備院子去了,挑來挑去,三娘給她挑了離着老王妃的壽輝堂還算近的一座院子,一來這裡離着老王妃那裡近,老王妃想必也想與這位侄孫女聊聊安國公府的事情,方便。二來,這院子是個正房廂房都齊全的小院子,還算是寬敞。且這座院子上的牌匾上書春容二字,到也與這位姚悅容的名字有些契合。

挑好了之後三娘又去稟過了老王妃,老王妃很滿意,三娘才讓管事們去庫房裡重新搬傢俱和擺設出來佈置。

****************

感謝春春a,風中的葉子在飛舞, 士軒, 感覺今天, ninmench五位可愛的童鞋們一如既往的粉紅票票~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變臉神技第六十二章 以彼之道第五百零四章 天罰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姐妹和睦第三百九十一章 消息第三百四十九章 醋意第十四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八十四章 男人天生的優勢第四十章 獻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分府第三百零三章 宮中第三百九十七章各有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棟的秘密第五百九十一章 瀕死掙扎第五百四十六章 相會第一百二十章 誰又被算計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丫鬟第一百一十三章 太爺砸場第五百零七章 上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諜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相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五十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醋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禍水(慎入)第四百三十八章第四十章 獻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範姨娘的身份第二百七十四章 藥第五百六十七章 伎倆第三百一十六章 露面第三百四十一章 花開第三百四十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三章 馬車安排第三百四十四章 丫鬟第五百一十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宣韶的表達第六百四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章 齷齪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變數第二百五十七章 殺龜大法第六百零二章 藥第三百九十一章 消息第六百二十五章 成家立業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氏找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蹦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恨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王妃(答謝章)第六十一章 喊冤第四百二十四章 前途第五百八十章 懷疑第二十一章 一場鬧劇第三百九十章 愛殺?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恨第六十一章 喊冤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眉頭心頭(加更)第四百七十章 伎倆第三十二章 借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壽禮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栽贓第二百四十七章 覲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眼淚是武器第二百二十七章 鬼畜的淑女製造者第四百八十章 落水狗還是要打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突發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娘說了這有何難第五百二十五章 令人髮指第五百九十二章 鬼之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教養嬤嬤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歸第八十九章 家中來信第七十三章 接二連三的變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二章 借力第五百三十三章皇孫?第一百三十二章 姨娘獻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對柳氏的處置第三百零九章 四孃的婚事第三章 勸解第五百二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歷第八十八章 多情空餘恨第二百一十七章 領薛氏入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撞破第八十一章 毒誓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念之間第五百二十七章 厲害人物總是關鍵時刻纔出來的第三百零六章 王老太爺的悲催第六百四十一章 宮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家有男初長成第九十二章 來者何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歸第二百四十八章 挑選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復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作孽(加更)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變臉神技第六十二章 以彼之道第五百零四章 天罰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姐妹和睦第三百九十一章 消息第三百四十九章 醋意第十四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八十四章 男人天生的優勢第四十章 獻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分府第三百零三章 宮中第三百九十七章各有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棟的秘密第五百九十一章 瀕死掙扎第五百四十六章 相會第一百二十章 誰又被算計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丫鬟第一百一十三章 太爺砸場第五百零七章 上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諜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相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五十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醋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禍水(慎入)第四百三十八章第四十章 獻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範姨娘的身份第二百七十四章 藥第五百六十七章 伎倆第三百一十六章 露面第三百四十一章 花開第三百四十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三章 馬車安排第三百四十四章 丫鬟第五百一十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宣韶的表達第六百四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章 齷齪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變數第二百五十七章 殺龜大法第六百零二章 藥第三百九十一章 消息第六百二十五章 成家立業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氏找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蹦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恨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王妃(答謝章)第六十一章 喊冤第四百二十四章 前途第五百八十章 懷疑第二十一章 一場鬧劇第三百九十章 愛殺?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恨第六十一章 喊冤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眉頭心頭(加更)第四百七十章 伎倆第三十二章 借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壽禮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栽贓第二百四十七章 覲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眼淚是武器第二百二十七章 鬼畜的淑女製造者第四百八十章 落水狗還是要打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突發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娘說了這有何難第五百二十五章 令人髮指第五百九十二章 鬼之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教養嬤嬤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歸第八十九章 家中來信第七十三章 接二連三的變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二章 借力第五百三十三章皇孫?第一百三十二章 姨娘獻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對柳氏的處置第三百零九章 四孃的婚事第三章 勸解第五百二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歷第八十八章 多情空餘恨第二百一十七章 領薛氏入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撞破第八十一章 毒誓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念之間第五百二十七章 厲害人物總是關鍵時刻纔出來的第三百零六章 王老太爺的悲催第六百四十一章 宮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家有男初長成第九十二章 來者何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歸第二百四十八章 挑選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復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作孽(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