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權鬥

皇太極絕不是省油的燈,從當初的四大貝勒當政,到後來的唯我獨尊,再到創建大清國,皇太極都是一步一步的打下了江山,而這個過程也是充滿了血腥味道的,被皇太極直接清除的滿人權貴人數也不少了。

其實對於二哥代善,皇太極從來沒有客氣過,儘管說代善性格還是溫和的,也是忠心耿耿的,可是從皇權的角度考慮,皇太極最爲忌憚勞苦功高的代善,時時刻刻都在想辦法打他代善,一直到代善的兩個兒子相繼去世、年老體衰之後,皇太極纔沒有繼續爲難代善。

現如今,皇太極新的對手出現了,那就是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三兄弟。

要是僅僅是這三人,皇太極不一定特別擔心,儘管說多爾袞是正白旗旗主,多鐸是鑲白旗旗主,阿濟格是鑲紅旗旗主,因爲皇太極設立了二十四旗並舉的模式,大大削弱了多爾袞等人的力量,而且滿八旗之中,皇太極直接掌控的有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和鑲藍旗,其中正藍旗的旗主是皇太極的兒子、肅親王豪格,鑲藍旗的旗主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唯一空在中間的是正紅旗旗主代善,這麼多年過去,代善也是忠於皇太極的。

可是滿人權貴之中不少人被多爾袞的勇猛折服,偏向於多爾袞,這就讓多爾袞的力量突然壯大起來,譬如說代善的兒子碩託和孫子阿達禮,若是皇太極不能夠繼續重視,最終可能釀成大禍。

在牽涉到權斗方面的事宜,皇太極絕不會心軟,高處不勝寒,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跌得粉身碎骨,這個道理皇太極很清楚。

與大明朝廷的議和事宜不能夠放下,穩定內部更是要緊的事情。

皇太極決定兩手出擊了,他需要掌握足夠的證據,藉此來打壓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等人。當然這個度必須要好好把握,不是說讓多爾袞等人從此消息,畢竟這些人都是大清國難得的驍將,將來的征伐廝殺還是要依靠這些人的。

權斗的手腕。皇太極已經是得心應手,自然知道是怎麼做的。

在代善稟報了知道的情況之後,皇太極努力讓自身冷靜下來,開始和代善商議如何與大明朝廷議和的事情,這方面大清國肯定是要做出讓步的。否則議和不可能進行。

最終皇太極決定,以遼河爲界,大清國保證不進入遼河以西任何的地方,這就預示着皇太極心甘情願的放棄義州、廣寧和西平堡等城池和城堡,在皇太極看來,這已經是他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若是大明朝廷或者鄭勳睿不同意,那麼大清國舉國上下唯有與鄭家軍死拼。

代善對於皇太極做出的決定,同樣感覺到吃驚,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清國從未有過主動讓出地盤的做法,以前也曾經與大明朝廷議和,但那都是嘴上說說,實際不會做,可這一次的議和,說出來就要照做的。

代善根本沒有信心,他不知道此番前往遼東去,議和的情況究竟如何。

皇太極的意思非常明確,議和儘量爭取成功,爲大清國爭取到時間。至於說大明朝廷是不是願意議和,那不是大清國能夠決定下來的事情。

皇太極依舊不打算在滿人權貴之中公開此事,而是直接要求代善做好準備,三日之內出發前往遼東。

皇太極的決定。讓老練的代善發覺了不好的苗頭,按說這個時候,皇太極應該是公開與大明朝廷議和的事情,以壓制滿人權貴之中可能出現的躁動,這是有利於大清國穩定的,爲什麼皇太極不這樣做。說到底就是皇太極有其他應對的辦法了。

代善當然不會開口詢問,這樣的傻事他不會做。

代善離開大政殿之後,來到右邊的偏殿,碩託和阿達禮兩人很快來到了大政殿,皇太極召見,兩人不敢不來,儘管說兩人已經感覺到大事不好,可還是要硬着頭皮進入到大政殿。

碩託被帶到左邊的偏殿等候,阿達禮被帶進了大政殿。

皇太極臉色異常的嚴峻,看的阿達禮身體顫抖,不自覺的低下頭。

同樣在大政殿的濟爾哈朗,親自開口詢問了。

濟爾哈朗爲人低調,性格也是比較溫和的,在滿人權貴之中不是特別的引人注目,可誰都知道濟爾哈朗心思縝密,做事情也很是謹慎,凡是拿準的事情,都能夠做好。

濟爾哈朗開門見山,詢問阿達禮爲什麼要泄漏大清國與大明朝廷議和的事情。

阿達禮年紀不大,血氣方剛,可承受能力也有限,這是在大政殿,皇太極和鄭親王濟爾哈朗都看着他,想要耍什麼滑頭,基本不可能。

阿達禮開口,本能的說自己不知道這件事情。

代善也進入了大政殿,對着阿達禮破口大罵,說是阿達禮擅自進入他的書房,發現了大清國與大明朝廷議和的事宜,就在代善準備說出後面話語的時候,皇太極揮手製止了。

皇太極知道代善的意思,就是想着讓阿達禮將所有事情都說出來,代善是想着保護阿達禮,可皇太極的想法不一樣,他要阿達禮主動說出來,這能夠表現出來阿達禮的態度。

看見代善出現的時候,阿達禮有些崩潰了,其實多鐸和阿濟格當初決定誣陷代善的時候,阿達禮內心就有了很大的愧疚了,畢竟是自己的親爺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到了這個時候,阿達禮沒有猶豫,將事情的所有經過都說出來了。

阿達禮沒有說出多爾袞。

皇太極已經氣的臉色發白,他從這裡面嗅到了陰謀,作爲權力場上的老手,皇太極當然能夠明確的發現其中的問題。

阿達禮很快被護衛押解到偏殿,代善也再次迴避了。

接下來被帶進來的是碩託。

對於這個碩託,皇太極不是特別重視,儘管碩託是代善的次子,可是與嶽託和薩哈璘比較起來,碩託不管是能力還是見識方面有着太大的差距。

讓皇太極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濟爾哈朗詢問碩託的時候,碩託什麼都不說,反而斥責濟爾哈朗是誣陷,要知道濟爾哈朗是大清國的親王,更是碩託的長輩,平日裡碩託見到濟爾哈朗,是需要下跪行禮的。

脾氣溫和的濟爾哈朗,也被碩託蠻橫的態度激怒了,問話也不是那麼客氣了。

碩託最終是死不認賬。

代善進入大政殿之後,碩託只是愣了一下,可態度還是沒有什麼改變,依舊是什麼都不承認,這讓代善無地自容,甚至在大政殿說出了狠話,與碩託斷絕父子關係。

面對碩託的態度,皇太極氣的臉色鐵青,他不在乎碩託,此人沒有什麼能力,可他在乎多爾袞,碩託一向是依附多爾袞的,都到了證據確鑿的時候了,碩託依舊想方設法的維護多爾袞,這對於皇太極的皇權是最大的挑戰。

皇太極親自開口了,詢問碩託,且明確告訴碩託,這是給他的機會。

皇太極親自開口,意味着事情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已經將事情有滿人權貴或者是皇室宗親之間的矛盾,演化爲謀反的高度了。

代善的臉色雪白,身體微微顫抖,看着一直低頭的碩託,此刻他恨不得掄起刀子,上去砍碩託幾刀,難道碩託不知道,死命的扛下去,家人也會跟着遭殃嗎。

或許是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也或許是覺得扛不下去了,碩託終於開口了。

碩託所說的與阿達禮說的差不多,沒有多大的區別。

碩託被押解出大政殿之後,代善準備開口,皇太極再次揮手,不願意讓代善開口,他知道代善想着爲阿達禮和碩託說情。

濟爾哈朗同樣沒有開口。

三天之後,代善離開了瀋陽,前往遼東,臨走的時候,牽心掛腸的代善,專門吩咐家人,若是瀋陽有什麼動靜,一定要派遣人員第一時間告知。

代善很清楚,皇太極肯定是要動手的,這個過程之中,阿達禮和碩託是首當其衝的,不管怎麼說,兩人一個是代善的兒子,一個是孫子,若是遭受到嚴厲的處罰,對於代善的家族來說,這絕不是什麼好事情。

代善離開瀋陽之後,皇太極迅速召集滿人權貴,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皇室宗親。

皇太極將阿達禮和碩託的事情擺在了檯面上,同時告訴諸多的滿人權貴,他已經派遣禮親王代善前往遼東,與大明朝廷議和。

豫親王多鐸和武英郡王阿濟格,都牽涉到阿達禮和碩託的事情之中,更爲嚴重的是,這四人居然想着誣陷禮親王代善,其心可誅。

皇太極沒有從阿達禮等人想着阻止議和方面出發來處置此事,而是從誣陷禮親王代善、用心險惡方面給事情定性,這就非常嚴重了。

證據全部擺在面前,包括多鐸和阿濟格等人都承認了密議的事情,其他的滿人權貴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商議如何處置多鐸等人的時候,睿親王多爾袞始終一言不發。

多爾袞的運氣不錯,阿達禮和碩託沒有牽連到他,多鐸和阿濟格更是咬死不會牽連他,不過多爾袞很清楚,皇太極對他已經是非常的懷疑和戒備了。。

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672章 感慨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392章 報復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66章 發榜第191章 證據鏈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57章 奧妙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853章 絕唱(1)第14章 種植技術第188章 計謀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269章 殘酷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221章 平衡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512章 慘敗(1)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778章 閃電戰(8)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376章 平衡術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1章 憂慮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167章 末路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135章 家底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776章 閃電戰(6)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355章 驕狂第709章 朱仙鎮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44章 初次交鋒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13章 當嫁第305章 撤兵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36章 用強第220章 彈劾第651章 露崢嶸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670章 掌控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66章 發榜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264章 不高興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390章 煽風點火
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672章 感慨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392章 報復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66章 發榜第191章 證據鏈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57章 奧妙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853章 絕唱(1)第14章 種植技術第188章 計謀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269章 殘酷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221章 平衡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512章 慘敗(1)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778章 閃電戰(8)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376章 平衡術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1章 憂慮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167章 末路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135章 家底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776章 閃電戰(6)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355章 驕狂第709章 朱仙鎮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44章 初次交鋒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13章 當嫁第305章 撤兵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36章 用強第220章 彈劾第651章 露崢嶸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670章 掌控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66章 發榜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264章 不高興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390章 煽風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