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四半是英雄半爲梟四

五四四、半是英雄半爲梟(四)

有王浩然的提示,衆人再仔細分析,便覺得這個大明王朝確實已經走到了窮途沒路。

天下諸布政司中,如今還算安寧的,唯有廣`東,這還是託了俞國振的福,羣宵遠避,就是貪官污吏在新襄附近行事,也都小心謹慎一些,畢竟這附近的百姓也不知從哪兒得到的消息,有什麼冤屈,便要去新襄告狀,好多管閒事的俞國振,還專門設有檢舉司,接受百姓的檢舉。他完全不干涉朝廷對於兩廣的人事任命,但朝廷卻不得不重視他的彈劾,因此每每他劾一人,朝廷立刻將之免職,比起朝中的御史還更有效。

而因爲新襄的崛起,兩廣在部分上承擔了過去蘇浙對朝廷的負擔。想到這裡,朝廷派範閒來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希望穩住兩廣,爲朝廷接下來的決策保存一絲希望。當然,若是能從俞國振這裡獲取財力支持,那就更好了。

“我們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啊。”有人嘆息道。

這句話在小小的議事廳裡引起了共鳴,衆人紛紛稱是,就是俞國振,也情不自禁地點頭。

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新襄這兩年已經是在全速發展,甚至可以說,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比起俞國振此前最好的計劃還要快,僅吸納的移民人口數量,就達到了一百二十萬,人口總數幾乎較崇禎十二年翻了一倍。

到後來。因爲涌入的人口實在太多,俞國振不得不採用了近乎工業化的改造措施,甚至可以說,除了沒有嚴刑酷罰和大規模的人道毀滅之外,他的新人改造營與一個集中營也相差無幾。

短時間這樣做,對於迅速補充新襄實力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長時間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若不是飢餓與死亡的威脅。誰願意把自己的自由交給別人?

而虎衛的規模,也如俞國振所想的那樣,陸軍擴編爲三師一旅——教導旅未變動,但教導旅的旅正享受師正待遇——總人數達到了近六萬人;海軍的規模則是一個師,總人數是兩萬一千餘人。

但全大明人口多少?即使是飽經戰亂的現在,新襄的社會研究院估計,全大明的人口總數。也應該在一億三千萬到一億八千萬之間!新襄的這點人口撒進去,就象是一團小火星撒入了海水。轉眼就會消失不見。

而且大明積累的矛盾真的太多。有些問題不能立竿見影地解決,就算是俞國振主了天下,也沒有這個本領。這種情形之下,即使俞國振的政策是爲他們好,他們也會抵制、會自覺沒有生路,再有兩三個別有用心之輩一煽動,比如打着朱明的旗號起事。頓時會一片風起雲涌,到那時。難道說要俞國振將虎衛的屠刀指向那些被愚弄了的百姓?

誰家父母,不是百姓出身!若真有那一日。虎衛當中只怕首先就要分裂!

因此,當宋獻策不顧形象,象只大馬猴一樣蹲在椅子上提出要乘此良機入主中原後,王浩然立刻進行了反駁:“以兩百萬人治一億五千萬人,非屠戮不足以服衆,小宋先生覺得我們虎衛是能對數以百萬千萬計的百姓提起屠刀的麼?那就不是虎衛,而是建虜,最終也必是和建虜一般下場!”

俞國振並沒有“預言”若是建虜入主中原後華夏的結果會如何,只是就這個問題,讓新襄各行各業人物都進行推演。他不務虛,只務實,比如說農民,若是建虜來了,必然要跑馬圈地如同當初蒙韃一般,那麼種地的農民將會是什麼下場。再比如說工匠,工匠又會是個什麼結果,工匠自己可以想象。

最後綜合起來,建虜入主之後,第一便是要實行大屠殺,將敢於堅持華夷之辨的人,對朱明尚有懷念的人,或者只是他們覺得不利於自己統治的人,都一一殺滅,殺得道路以目人人銜口,這纔算是完成第一步。

第二便是焚書,摧毀華夏傳統,凡不利於其統治的書籍,或焚或改。這些野蠻人是不懂得對文化的敬畏的,始皇帝的焚書坑儒多半是後世儒生的誇大與詬責,但建虜卻是能真正能做出這種事情的!

還有第三禁錮第四賣土第五殘民……

幾乎羅列出了建虜的十大罪狀,讓俞國振震驚的是,他們羅列出來的,竟然和他印象中建虜真正做過的完全一樣。

只不過他們還沒有想到,建虜的文字獄能殘酷到爲了“清風不識字”這樣的詩句,或者只因用了崇禎年號,便將死人從墳裡刨出來再腰斬的地步,更想不到,替建虜羅織文網的紀昀、劉墉之流漢奸之無恥。

要讓俞國振象建虜一樣去統治華夏,倒不如讓他去死好了。

“所以,對我們最有利的方式,還是讓明廷繼續維持,即使不能在整個華夏領土範圍內維持,也必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維持。這個時間,至少是十年,這是按照我們每年新增百分之三十的人口來計算,十年後,我們能有二千七百萬近三千萬人,入主中原,便……”

“不對!”

王浩然的話還沒有說完,宋獻策便跳了起來。他瞪着眼睛,聲音尖銳:“讓我們還縮在這裡十年?眼睜睜看着中原百姓荼炭,只顧着自己過好日子?”

王浩然抿緊了嘴,他看了俞國振一眼,宋獻策突然打斷他的話,原本是會議規矩不允許的,身爲會議主持人,俞國振必定要出面干涉。

俞國振伸手示意了一下,宋獻策氣鼓鼓地坐了下去,看着王浩然的目光有些不友善。他二人關係也一向不好,原因很簡單,宋獻策乃是底層讀書人出身。又一直沒有得到功名,看着王浩然這樣與朱明宗室有關係的人,自然是不順眼了。而同樣,王浩然覺得宋獻策雖然來投新襄,卻未能象他一般從虎衛基層做起,並未與自己舊有的階層做徹底切割,更不是一個做實事的料,也多少有些不買他的賬。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就是俞國振一手教出來的虎衛將領中,葉武崖幾乎和所有人都不往來,何況這種從天南海北來投的人物。

“讓王兄說完再發表意見。”俞國振道。

“是。”宋獻策仍然很是氣憤。

“我的話說完了。”王浩然被打斷之後,便覺得思緒一斷,無法再說下去,勉強又講了兩句。便告結束。

他一結束,宋獻策立刻又跳了起來:“不成。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多爾袞。他們進了中原,還不是把中原攪得一團糟?吃虧受罪的,只是老百姓,而不會是王公貴裔。”

這話說出來就有點針對王浩然了,王浩然血往上涌,若不是這幾年在軍中養成了良好的軍紀,他幾乎要衝上去揪着宋獻策給這矮子來一頓狠揍了。宋獻策說到這也意識到不對。他又道:“那些王公貴裔吃虧受罪理所應當,天下弄成這模樣。他們要負大責任,可百姓爲何要陪他們受罪?”

“那你說。該如何是好,我們做好了統治全國的準備麼?我大明大小州縣近千,每個州縣該派多少人,如何解決州縣裡土地兼併問題,我們如何處置數以千萬計的流民——不是現在每年來的五六十萬,而是千萬,千萬!”

王浩然被激起了火氣,他目光凌厲地瞪着宋獻策,說到這,他還特意補充道:“幾千萬人,可不是搖搖紙扇動動嘴皮子便能安置好的,大話誰不會說,我也知道要救民於水火,可是若將自己陷入水火之中,那就不是救民,而是滅了我華夏未來的希望!”

“姓王的,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想是什麼意思,那就是什麼意思!”

兩人爭得面紅耳赤,眼見就要打起,俞國振這個時候卻起身,一言不發,轉身離開了。

他也沒有勸二人莫爭,就這樣徑直離開,而此次會議,尚未出結果!

這樣一來,比起他大發雷霆還要讓宋獻策與王浩然心中凜然。若是發怒,怒氣過後倒沒有什麼事,可不發怒,就象是引而不發的火槍,隨時都有可能噴出致命之焰!

“該怎麼辦?”宋獻策與王浩然都有些惶然。

“現在都安生了吧,不過是主公寬容,你們卻把寬容當成縱容。”茅元儀慢慢地說道:“現在好了,你們二人可以繼續吵啊,今後主公執掌天下,你們也可以繼續吵,若是你們兩人手中有兵權,還可以帶兵相互廝殺嘛。”

這話說得二人都是冷汗涔涔,宋獻策暗暗埋怨自己太好賣弄,而王浩然也不禁反思自己這幾年在部隊中的打磨是不是白費了。

俞國振離開了會議室,拒絕讓華悠之跟着,只是召來了人力三輪車,便揚長而去了。

他去的地方,是靠近黃牛嶺的一處新的別墅區。這個小區居民數量並不多,但卻住着一些在新襄近乎隱者的人。

方孔炤與張秉文。

他二人來到新襄之後,便將主要精力用在了研究學術之上,特別是有關易學。俞國振曾問二人兩個問題,讓二人不得不從易學的角度來進行探討研究,而越是探討研究,便越覺得俞國振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尖銳深奧。

第一個問題是“何爲理”,用俞國振的原話來說,就是這世界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是“何爲道”,同樣用俞國振的原話來說,就是如何認知這個“理”。

俞國振到的時候,兩人正在樹下互辯,見到俞國振來了,當即結束了辯論。

“濟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此次來,想必是又有什麼問題要讓我們二人絞盡腦汁?”張秉文是俞國振救了性命的,因此對他甚是親近,一開口便道。

方孔炤眼中開合,卻是閃過一絲鋒芒,比起純文官的張秉文,他可是通戰略,看了俞國振一眼,沒有說話。

只是神情,有些沉重。

(顯然會有加更,大夥把月票堆上來吧,哭求了!另感謝王孫武陽、bluekissli的慷慨打賞!)(未完待續)

二九一鷹視狼顧爲雄梟一三七尚武之武崖山之崖二九九吐哺歸心自可耀五三二二送汝黃泉多事秋一五八九水淹三軍馬難前一五六一千騎虎賁別帝鄉一五六零一城陰霾壓紫禁四四一五驕至橫處藏兇芒三七零五一語興邦一語滅二六五六乘風踏雪下洛陽四五一四吒叱風雲殺氣蕩二三二七送汝黃泉多事秋六三八五洪波涌起箭弩張二五八二坐斷齊魯戰未休二二四一孰家落花逐流水一四三二塞外飛傳虜寇關二五九八山雨烏雲一時休二四八八暴風驟雨臨小村四三六六華海宴平江河清二三六一歸去秦淮誇彤弓一四四爭功七零八一語興邦一語滅四五零七萬卷經書一羽毛三五六三千騎虎賁別帝鄉三八四意外之喜二五二明修棧道暗陳倉四二八九聞說北斗爲死兆三五五一水穿城下作鳴雷三六一四金鼓緩敲試蛟龍二三六四歸去秦淮誇彤弓四六五九一片降帆出石頭三六五二明修棧道暗陳倉四七一八人有散時曲有終二三七三遙望冰火兩重天一四三偷窺一六七破此拘束海天空六一五零孰爲黃雀孰螳螂四六六慾以幼虎爲窮龐四四九難纏五九一水淹三軍馬難前三四九六好風借力上青雲四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二六零一夜河洛朔風起二六零一捫蝨高臥論戰守一月票累極而呼四四二天下驍勇雄中雄三六五八一片降帆出石頭二四七八刀尖所指華夏敵三四二一萬里驚濤閒庭渡一二四七南海忽起鬩牆風五五五六殺氣寒光映紅衣四五九七山雨烏雲一時休一五八六仇敵屍骸斷水流二三一六塞外傳烽亂京華二五六零一城陰霾壓紫禁四二七七賊勢如火迫衷腸二九八思與百姓復血仇四八九異鄉喋血招怨魂一十七初計六三七一紙宣文海內驚一六五利益聯盟四三四泉城溢血滿濟南一三一六塞外傳烽亂京華二六八八新朝自有新氣象四三三七昔日狼狽今日虎一一九二風雨忽如晦三四一可憐天下父母心衝榜加更點擊推薦三一六塞外傳烽亂京華二四零二號令一聲大潮起五四零零號令一聲大潮起三二六五船頭孰女着紅衣三五零四南洋海嘯天迸裂八三九六回顧離島空悽惶三六雖是新知亦故交二一七俊纔多年少三三狗屁舅老爺一五六餘波猶激浪三尺一七零八一語興邦一語滅四四八五暴風驟雨臨小村一六四零一紙宣文海內驚四四六五欲以幼虎爲窮龐三二六六船頭孰女着紅衣四五八零蛇蠍當道禍心藏四三零七虞詐詭譎動狡狐三五四五鯤化鵬鳥復北飛一三五七忽報前方射名王五七三諜網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七四收鉤二一七俊纔多年少三四五零晝夜難安敵虜疲三四二一萬里驚濤閒庭渡一五三零桃李無言下成蹊二六一一津門火起天下動三二一三妙算激風雷三五五八一城陰霾壓紫禁二五一六吒叱風雲殺氣蕩四二九零聞說北斗爲死兆四七零三碧濤鐵甲英蠻月三四四二天下驍勇雄中雄三
二九一鷹視狼顧爲雄梟一三七尚武之武崖山之崖二九九吐哺歸心自可耀五三二二送汝黃泉多事秋一五八九水淹三軍馬難前一五六一千騎虎賁別帝鄉一五六零一城陰霾壓紫禁四四一五驕至橫處藏兇芒三七零五一語興邦一語滅二六五六乘風踏雪下洛陽四五一四吒叱風雲殺氣蕩二三二七送汝黃泉多事秋六三八五洪波涌起箭弩張二五八二坐斷齊魯戰未休二二四一孰家落花逐流水一四三二塞外飛傳虜寇關二五九八山雨烏雲一時休二四八八暴風驟雨臨小村四三六六華海宴平江河清二三六一歸去秦淮誇彤弓一四四爭功七零八一語興邦一語滅四五零七萬卷經書一羽毛三五六三千騎虎賁別帝鄉三八四意外之喜二五二明修棧道暗陳倉四二八九聞說北斗爲死兆三五五一水穿城下作鳴雷三六一四金鼓緩敲試蛟龍二三六四歸去秦淮誇彤弓四六五九一片降帆出石頭三六五二明修棧道暗陳倉四七一八人有散時曲有終二三七三遙望冰火兩重天一四三偷窺一六七破此拘束海天空六一五零孰爲黃雀孰螳螂四六六慾以幼虎爲窮龐四四九難纏五九一水淹三軍馬難前三四九六好風借力上青雲四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二六零一夜河洛朔風起二六零一捫蝨高臥論戰守一月票累極而呼四四二天下驍勇雄中雄三六五八一片降帆出石頭二四七八刀尖所指華夏敵三四二一萬里驚濤閒庭渡一二四七南海忽起鬩牆風五五五六殺氣寒光映紅衣四五九七山雨烏雲一時休一五八六仇敵屍骸斷水流二三一六塞外傳烽亂京華二五六零一城陰霾壓紫禁四二七七賊勢如火迫衷腸二九八思與百姓復血仇四八九異鄉喋血招怨魂一十七初計六三七一紙宣文海內驚一六五利益聯盟四三四泉城溢血滿濟南一三一六塞外傳烽亂京華二六八八新朝自有新氣象四三三七昔日狼狽今日虎一一九二風雨忽如晦三四一可憐天下父母心衝榜加更點擊推薦三一六塞外傳烽亂京華二四零二號令一聲大潮起五四零零號令一聲大潮起三二六五船頭孰女着紅衣三五零四南洋海嘯天迸裂八三九六回顧離島空悽惶三六雖是新知亦故交二一七俊纔多年少三三狗屁舅老爺一五六餘波猶激浪三尺一七零八一語興邦一語滅四四八五暴風驟雨臨小村一六四零一紙宣文海內驚四四六五欲以幼虎爲窮龐三二六六船頭孰女着紅衣四五八零蛇蠍當道禍心藏四三零七虞詐詭譎動狡狐三五四五鯤化鵬鳥復北飛一三五七忽報前方射名王五七三諜網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七四收鉤二一七俊纔多年少三四五零晝夜難安敵虜疲三四二一萬里驚濤閒庭渡一五三零桃李無言下成蹊二六一一津門火起天下動三二一三妙算激風雷三五五八一城陰霾壓紫禁二五一六吒叱風雲殺氣蕩四二九零聞說北斗爲死兆四七零三碧濤鐵甲英蠻月三四四二天下驍勇雄中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