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七山雨烏雲一時休一

五九七、山雨烏雲一時休(一)

俞國振當初提出那條件當然是真心實意的。

此時華夏的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有了全球眼光,比如說東林黨過去的魁首顧憲成,無論俞國振現在是如何不待見東林人物,可當初他所寫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確實已經意識到,天下絕非大明。

身爲穿越者,俞國振自然擁有更勝過顧憲成的全球眼光,能戰在更高的戰略高度來看問題。

目將尚在土魯番控制之下的廣闊地界,雖然大多都是人煙罕至的戈壁荒漠,但對於俞國振控制中亞,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但是俞國振目前對於這塊地域,幾乎是一無所知,他需要大量的漢人進入這片地域,不僅僅是開拓,同時也是斥侯。

在俞國振看來,如果李自成選擇帶他的大順西進,攻入曾爲大明屬國的亦力把裡,驅逐凡敬奉華夏祖先的力量,恢復漢唐時對西域的控制,甚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在這一塊地方大力推行漢化政策。那麼,勉強可以抵上李自成對華夏民族所犯的罪孽,俞國振將來入主中原之後,也不會吝嗇給他應有的禮遇。

但可惜的是,李自成偏偏不走這條道,而是選擇與他對抗。

現在李巖又提出了這個條件,俞國振沉吟了一會兒。在控制山`東、兩廣之後,他手中的人口已經足用,至少三年之內,是用不着再大規模地吸納人口,因此,這幾萬闖軍,對他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但要將他們交給李巖……背後亦有風險。

俞國振不想把自己的計劃建立在對李巖個人的信任上,這幾萬闖軍到了李巖手中,若是再與虎衛爲敵,雖然俞國振深信自己可以輕易將他們碾壓至爆,可是若因此造成了虎衛人員上的損失,那就太不合算了。

“我如何能信得過你?”俞國振道:“你可知道此去西域。會遇到什麼?極端之氣候,乾渴飢餓,迷路,海市蜃樓,狼羣……還有那些瘋了一般的狂信敵人。你能撐得住?”

“我撐不住也得撐住,總得……給兄弟們尋條生命。”李巖苦澀地道。

以李自成這兩年的所作所爲,以闖軍這兩年的所作所爲,特別是以此次不顧警告非要來攻擊山`東。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俞國振就是屠盡闖軍爲報復,也沒有人會怪他。

他這話倒讓俞國振相信了他大半。//

“你準備如何撐住?”俞國振問道。

“走一步算一步,無論什麼敵人,總不會比虎衛……更可怕。”李巖道。

“這樣的話,與我將闖軍全部處死也沒有什麼區別。”俞國振搖了搖頭。略一猶豫,他又道:“我給你的建議,是立刻放棄天津衛,揮師西向,入山`西,再入陝西,在陝西經營一年左右,集齊糧草牲畜,然後經河西走廊。走絲綢故道,先至哈密衛。”

“哈密衛?”李巖有些發愣,大明衛所中有這一處地方?

“對,哈密衛,永樂四年設衛所,正德九年爲吐魯番汗所佔,此時已廢棄多年,城中只怕已無漢人。但此地有水草可以放牧,又佔絲綢古道之便。以此爲基業。你分化蒙古諸部,將願意漢化者爲己所用。教之耕種鑿井,授之漢字華語,併力西向,誅討不臣之人。在這裡,我給你五年時間。”

“南海侯之意是指……五年之後,你大兵便要西向?”

雖然俞國振此時控制的地盤莫說比不上金陵的小朝廷,甚至比不上李闖與建虜,只是比張獻忠控制的地盤要多些,但俞國振的眼光已經不侷限於域內,而是投向更爲廣闊的天地。他既然要下好李巖這枚棋子,自然就希望這枚棋子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來,少不得要教他一些方法。

“是,自我控制陝境起,我給你五年時間,五年你若不能攻至亦力把裡(今伊犁),那我就去攻你——在這五年間,我會給你相應的支援,主要是糧草和部分武器。自然,這些也不白給,你需要以所獲戰利品來換取。”

說到這,俞國振露出白森森的牙齒,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自然,你若是以爲這五年休養生息,你有能力回來逐鹿中原,我也不介意與你會獵於玉門關以西。”

李巖也笑了,卻是苦笑。

俞國振僅有新襄和海外之地,尚能橫掃天下強軍,僅一萬虎衛,就大破李巖訓練出來的近十萬闖軍。若是他佔據了陝境,也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整個大明,以他治理天下的能力,發展速度豈不更快?

到那時再向俞國振挑戰,還不如拿雞蛋撞石頭去。

此時俞國振得天下之勢已經很明顯,至少在新襄體系內部,已經開始討論這一事情之後諸務,其中就包括闖軍等流賊的處置問題。必須承認,俞國振此前宣傳得有些過了,在新襄體系的認識中,李自成、張獻忠等並不是什麼官逼民反而不得不反的起義者,而是假借民變之名爲實現自己的殘忍與貪婪。因此,新襄體系內普遍認爲,李自成、張獻忠部下的大多數人,都沒有改造過來的可能,即使不殺死,也要服終身苦役。

俞國振對此覺得有些惋惜,宣傳歸宣傳,必須承認李、張裹脅的部下中,有不少確實是被迫走上流寇的道路。世人大多都是凡人,只能隨波逐流,跟着流寇,做些十惡不赦的壞事總是難免,但他們不是主謀,只能算是從犯。

主謀自是處死,重要的從犯也該苦役,可是一般的人呢?難道李自成、張獻忠部下加起來幾十萬人,全都關起來關一輩子?

所以,俞國振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爲何不充分利用這些人的兇殘?

比如說,將李自成部驅向西域,以李自成手下的戰力,在中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了,可是在西域,卻還有一戰的可能性——反正他們不必考慮什麼治理問題,遇到那些不服之民,去殺去搶去驅趕就是!

這個提議看來有些殘忍,俞國振原本以爲會受到許多反對之聲,沒想到的是,卻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甚至還包括方、張等舊官僚。

但李自成卻拒絕了俞國振的設想,現在換李巖來做這個,是俞國振臨時的決定。

“現在就只有一個障礙。”俞國振微笑了。

李巖卻沉默不語,他心中明白,俞國振口中的障礙,是李自成本人。

“故此,此次被俘虜的闖軍,只能……”

話說到這,俞國振突然看到田伯光一臉喜色地行來,向他使勁地使着眼色,俞國振揚了一下下巴:“何事,直說吧。”

“李自成死了!”田伯光道:“他逃走途中,與部下失散,獨自在野外,遇着十餘個農夫,被認了出來。這些農夫乃是自我們手中歸鄉的黃河潰堤災民,恨之入骨,將之生擒之後毆之泄忿,不小心將之殺死。”

田伯光說的其實不完全是事實,實際上那些擒着李自成的百姓,在從李自成身上搜出他的大順皇帝璽和各種各樣的證物,證明確實抓到的是李自成後,想到帶着活人要走一兩百里去獻給俞國振太難,不如送個腦袋去,於是便將李自成直接殺死。一世梟雄,至於如此下場,便是俞國振知道了,也覺得太過突然。

他原本還以爲,李自成此次能脫身成功,卻不曾想李自成還是死在了幾個農民的手中。

“屍體呢?”問明經過之後,俞國振看了驚駭欲絕的李巖一眼,若是真的,這李巖倒是可以派上用場了。

俞國振不擔心李巖跑去整合李自成諸部,再來與他找麻煩,一來是因爲李巖的性格里缺少梟雄的那一面,二來則是劉宗敏、牛金星等李自成部下,根本不會服他。李巖想要統合李自成餘部,首先就得和這些舊日的同袍兵戎相見殺個你死我活。若真如此,只能說他們都在自尋死路了。

“首績送至陽谷,陽谷大營將首績送來,同時已經派人星夜去尋屍體了。”田伯光看了一眼李巖:“首績便在營外。”

“拿、拿來我看看,南海侯,請讓我看看!”李巖帶着哭腔道。

他在李自成身上寄託了極深的情感,雖然明知李自成爭不過俞國振,卻總希望他能夠得一個善終。但死在幾個農民手中的事情,象是柄無情的鐵錘,敲破了李巖的夢想。

這讓他甚至放棄了自尊。

“讓人呈上來。”俞國振也想見一見,同時由李巖來確認,死者究竟是不是李自成。

不一會兒,裝着頭顱的木盒子被端了過來,李巖幾乎是將之搶到了手中,然後便放聲痛哭。

李自成再怎麼冷遇疏離甚至懷疑猜忌他,他卻一直待李自成以忠。俞國振看到這一幕,忽然間覺得有些荒謬,在傳說中,李自成可是後來藉故殺死了他。

“南海侯,請將闖王遺骸交還以我,我……唯有結草銜環,三世以報!”

在痛哭一場之後,李巖再次向俞國振下拜道。

俞國振卻搖了搖頭,微微笑道:“李闖雖死,事尚未了,若是遺骸給你,少不得會有後繼的麻煩,你總不希望日後有人還假借李闖的名號生事吧,畢竟那樣生事的結果,唯有死路一條。”

李巖聽得此語,唯有再次痛哭起來。他心中當真是千回百結,李自成拒絕俞國振的提議那一刻,他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可當這一天來臨時,他還是覺得,來得太快太突然。

但讓他去恨俞國振,卻又恨不起來。李自成……其實是在自尋死路啊。

三一一日暮途窮何處是三二七三殘民邀功非我欲二五九三羈旅進退不自由一五一一海東暗鉤織羅網三一三九雕蟲小技休自誇五一四吒叱風雲殺氣蕩二一五五變化滄海爲糧田二七八古槐樹底生死場二一一妙算激風雷一四六九戰馬蹄前輕七尺三八零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一百電光飛閃斷賊頭十七初計八零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五零五萬卷經書一羽毛二三五二半卷紅旗臨血河五六二四鐵馬秋風滄州城四六九五胡天八月即飛血三六零六三年磨劍今試鋒二五六五觀海聽濤雙龍會一五零五萬卷經書一羽毛二二二二猛虎驅羣狼四四八零刀尖所指華夏敵五二八七聞說北斗爲死兆一三零零吐哺歸心自可耀六二五一明修棧道暗陳倉三三零七虞詐詭譎動狡狐三二六零一夜河洛朔風起二四四九晝夜難安敵虜疲二五零七萬卷經書一羽毛三五三三火樹銀花照跳梁一四三三塞外飛傳虜寇關三六三零風聲鶴唳潰三軍二六八六新朝自有新氣象二三五四忽報前方射名王二五九二水淹三軍馬難前四一二一挑得廟堂風波起五八六仇敵屍骸斷水流二二八五血擁滁城馬不前二零一烏雲聚危城一九四鏊戰即勝仍回思六二九風聲鶴唳潰三軍一一零五民生雜記二七四殘民邀功非我欲三二六五船頭孰女着紅衣三三二三送汝黃泉多事秋二三一一日暮途窮何處是三五一六吒叱風雲殺氣蕩四四四六城頭變幻英雄計三四五三火臨亭口足妖怪三五七六迅雷掩耳豈及時四七四收鉤三二五送汝黃泉多事秋四一一三相爭二二四風聲皆鶴唳二六三三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四八三死者死矣生者生三四七雪中安知寒暖一百電光飛閃斷賊頭一五一據聞公子乃龍種感謝jbt308飄紅打賞九順水推舟六七一鬧劇一場人心傷三五九八山雨烏雲一時休二四八七暴風驟雨臨小村三三三六驚悉自盜原監守三二十繳獲四九四好風借力上青雲二六八九急敲登聞效陳東一三七九嫁衣裁成孰可穿一五四八鯤化鵬鳥復北飛四四四四城頭變幻英雄計一六九幼虎二九六吐哺歸心自可耀二八三死水微瀾十四休道九河非好漢五三四火樹銀花照跳梁二四四六城頭變幻英雄計三二一七俊纔多年少三四八六暴風驟雨臨小村二五五暗戰六三三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六六二未着錦衣亦還鄉二一九一風雨忽如晦二一九四風雨忽如晦五六四九明修棧道暗陳倉一六四三自古廷杖多美談三一四零智珠在握必通達三一五塞外傳烽亂京華一二四三南海忽起鬩牆風一一少年如清晨三二六送汝黃泉多事秋五六九二急敲登聞效陳東四七零猾役七二滅口疑一人二五五回望新襄虎衛旗一四九三好風借力上青雲一十四休道九河非好漢五零八萬卷經書一羽毛四六四二自古廷杖多美談二
三一一日暮途窮何處是三二七三殘民邀功非我欲二五九三羈旅進退不自由一五一一海東暗鉤織羅網三一三九雕蟲小技休自誇五一四吒叱風雲殺氣蕩二一五五變化滄海爲糧田二七八古槐樹底生死場二一一妙算激風雷一四六九戰馬蹄前輕七尺三八零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一百電光飛閃斷賊頭十七初計八零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五零五萬卷經書一羽毛二三五二半卷紅旗臨血河五六二四鐵馬秋風滄州城四六九五胡天八月即飛血三六零六三年磨劍今試鋒二五六五觀海聽濤雙龍會一五零五萬卷經書一羽毛二二二二猛虎驅羣狼四四八零刀尖所指華夏敵五二八七聞說北斗爲死兆一三零零吐哺歸心自可耀六二五一明修棧道暗陳倉三三零七虞詐詭譎動狡狐三二六零一夜河洛朔風起二四四九晝夜難安敵虜疲二五零七萬卷經書一羽毛三五三三火樹銀花照跳梁一四三三塞外飛傳虜寇關三六三零風聲鶴唳潰三軍二六八六新朝自有新氣象二三五四忽報前方射名王二五九二水淹三軍馬難前四一二一挑得廟堂風波起五八六仇敵屍骸斷水流二二八五血擁滁城馬不前二零一烏雲聚危城一九四鏊戰即勝仍回思六二九風聲鶴唳潰三軍一一零五民生雜記二七四殘民邀功非我欲三二六五船頭孰女着紅衣三三二三送汝黃泉多事秋二三一一日暮途窮何處是三五一六吒叱風雲殺氣蕩四四四六城頭變幻英雄計三四五三火臨亭口足妖怪三五七六迅雷掩耳豈及時四七四收鉤三二五送汝黃泉多事秋四一一三相爭二二四風聲皆鶴唳二六三三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四八三死者死矣生者生三四七雪中安知寒暖一百電光飛閃斷賊頭一五一據聞公子乃龍種感謝jbt308飄紅打賞九順水推舟六七一鬧劇一場人心傷三五九八山雨烏雲一時休二四八七暴風驟雨臨小村三三三六驚悉自盜原監守三二十繳獲四九四好風借力上青雲二六八九急敲登聞效陳東一三七九嫁衣裁成孰可穿一五四八鯤化鵬鳥復北飛四四四四城頭變幻英雄計一六九幼虎二九六吐哺歸心自可耀二八三死水微瀾十四休道九河非好漢五三四火樹銀花照跳梁二四四六城頭變幻英雄計三二一七俊纔多年少三四八六暴風驟雨臨小村二五五暗戰六三三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六六二未着錦衣亦還鄉二一九一風雨忽如晦二一九四風雨忽如晦五六四九明修棧道暗陳倉一六四三自古廷杖多美談三一四零智珠在握必通達三一五塞外傳烽亂京華一二四三南海忽起鬩牆風一一少年如清晨三二六送汝黃泉多事秋五六九二急敲登聞效陳東四七零猾役七二滅口疑一人二五五回望新襄虎衛旗一四九三好風借力上青雲一十四休道九河非好漢五零八萬卷經書一羽毛四六四二自古廷杖多美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