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陳謙出逃

終於張必武等待的機會來了!威德爾動手了!在9月10日廣州內河明英水戰之後的9天——19日,威德爾在虎門地區縱火燒燬了三艘中國帆船,焚燬一個市鎮,搶奪30頭豬。

當然他只是小試身手,接下來還會更大的舉動呢!

19日,張必武一聽說虎門出事就知道該出手把陳謙給扳倒了!把罪證擺在了張鏡心的眼前,張鏡心又考慮到陳謙是交通總兵,他剛上任沒有多久就懲治總兵,這多少也說不過去。加上虎門又出事,雖說陳謙是收受了英國的賄賂,可還得依靠他解決虎門之難啊!

陳謙倒也聰明,他一直都抓不到張必武的把柄,沒有想到張必武與朱可貞聯合在一起了戳到了他的疼處!而遠在北京的兵科給事中凌義渠的彈劾纔剛剛上了,還沒有能傳來這裡,要是傳到這裡,張鏡心一定會逮捕陳謙以查其罪。

陳謙想到朱可貞和張必武一個鼻孔出氣了,而朱可貞以前任過錦衣衛副千戶時就與凌義渠有交情了,因此朱可貞一定會請到凌義渠的。可是陳謙又有僥倖的想法,希望凌義渠並沒有被朱可貞說動,或者是凌義渠彈劾皇上不相信,從而他平安渡過此劫。

陳謙便出聲他想調用人馬從而把英國、荷蘭、海盜等都擊敗,從而證明他的清白。

張鏡心也是出於官官相護的心態,他也不想與手下的總兵官關係搞得太僵,便同意了,讓陳謙帶兵兩千去撲滅英國、荷蘭等。

張鏡心同意了,就算是朱可貞和張必武一再地勸告也是無濟於事的。最終還是讓陳謙帶兵離開了。

陳謙的兩千兵中有一千人是他的私家兵,明末將官都是在所統率的軍隊中選出一些人來私養,這些私家兵得到的俸祿都會比其他人要好得多,有好處先給私家兵,所以私家兵對於主將是忠心的,甚至於聽主將的命令勝過朝廷的。

陳謙把家小都安頓好了,他打聽着廣東方面的消息,怕萬一身在北京的凌義渠真的彈劾他了,真的要把他逮捕下獄的話,那隻好不當官,把這些士兵挾持着去當海盜!反正劉香當海盜不也是吃香的喝辣的嗎?鄭芝龍因爲手中有實力,朝廷最終也只能是招安。

陳謙打算,他有兩千官兵,再慢慢地擴充,到時他的實力一定比鄭芝龍還強。那樣,朝廷還會再招安他的,他還能再當回總兵。當然這是最後不得已要走的退路,能避免就儘量避免這一點。

朱可貞不由擔心極了,要是陳謙帶了兩千人,與強盜們在一起,哪怕是明正其罪,也難以抓住有兵權在手的陳謙啊!

陳謙不會真的把兩千人拉去虎門的,要是英國人爲禍虎門的話,對一方百姓來說是劫難啊!陳謙的兩千人馬屯紮在離虎門也不遠的地方,就是不出擊。

當然威德爾也是時刻地注意陳謙的舉動,當陳謙帶着兩千人馬到來的時候,虎門炮臺已經遭受到了攻擊,把守的把總不戰而逃。

爲此,張必武的他們聽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

蔡九儀看望着受傷的張攀,他們人都在這裡,此時,林翔鳳快速地進來了,說:“不好了!虎門的袁玉佩危險了!”

“什麼?”他們一聽全傻了!袁玉佩怎麼會危險呢?按說袁玉佩不是呆在東莞的家裡嗎?他又怎麼會跑到虎門呢?真是奇怪啊!他們想不通。

“唉!”林翔鳳便把袁玉佩的信給拿了出來,讓大家聽聽。原來信中寫到袁玉佩因爲他的老朋友們個個都立功了,就算是他腿腳不方便了,他也不願意呆在家裡,像個廢人一樣讓子孫來照顧。

他在以前隨袁崇煥去遼東時就想着馬革裹屍,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他情願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打擊強盜,哪怕因此而戰死。

袁玉佩更把以前他在遼東抗擊滿清時所穿的鎧甲給穿在身上,特意去了虎門,也想像兄弟們一樣立功,就算是立不了功,戰死,也是男兒本願!

他還料定強盜會們再次出現在虎門炮臺!因爲他們認爲他們曾經侵佔過一次,明軍就沒有防備,這就是他們必來的原因。袁玉佩認爲只要他到了虎門炮臺,就候個正着,一定有用武之地。

張必武他們看到袁玉佩所寫的信後則是直嘆氣,林翔鳳說:“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袁玉佩死!必須去救他!”

這話一出,立即得到了衆人的贊成,或許上天也不想絕人之路。這不,朱可貞就來報說了,朝廷給的旨令到了,務必要捉拿陳謙。

張鏡心一接到朝廷的旨意,他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偏袒陳謙了,他派人要來捉拿。所以才令朱可貞點起了四千人馬,迅速地去捉拿陳謙。

四千人馬要點起,還須時間,就怕到趕不及啊!而且他們也料到陳謙要是聽說朝廷要捉拿,朱可貞點起四千人馬的話,他一定把這兩千人拉走,從而當起海盜或者是強盜來,那樣就等於是多了一個賊寇,會爲害地方的。

而且也不知道海盜和荷蘭、英國人等合在一起的兵力有多少,要是多的話,再加上陳謙,能不能取勝,這都是未知數啊。

怎麼辦?要如何才能不逼反陳謙,也要如何做才能保得住虎門呢?最爲糟糕的是虎門的守軍並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陳謙把這一軍調來,一是料不到英國人還敢再來惹事,二也是想到要是有個萬一的話,陳謙也好從此逃跑,三也是收了李葉榮很多的錢財不得不辦事。

現在他們感到頭疼了,該怎麼去化解現在的危局呢?

朱可貞見到張必武在思考,他知道張必武一定會有主意的。現在張必武還在想着,他在思考得差不多,才能說出聲來。

張必武見到朱可貞看着自己,他也明白,時間緊迫,他們不能再拖了,必須儘快地趕到虎門,能有多少人算多少人。

張必武便說:“對於陳謙,我們能做的就是穩住他!他害怕凌義渠會彈劾他,從而讓他丟官,並且被捕。他一定在廣州廣佈眼線,只要一有風吹草動,他就能得知。朝廷的諭旨,我們可以說是11天前,廣州內河之戰的褒獎,褒獎名單上陳謙赫然有名。他是貪功的,他也不想輕棄官職,去當海盜。就算是心有懷疑,他也不會亂動。”

朱可貞笑了,說:“對!當海盜和強盜,這是陳謙不得已要走的路!可是就是說諭旨……”朱可貞不說話了,因爲他知道擅改諭旨可能會獲罪的。

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58章 皇太極對費揚果的疑心第150章 清軍的防禦第36章 被斬首?第79章 除掉蔡途第79章 攻破堅城第19章 明軍的恥辱第190章 救李巖第53章 孤男寡女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117章 據實稟報第149章 兩路進軍第59章 讓費揚果做棄子第51章 哭訴第20章 至死也要掣旗向前第65章 榆林鎮大興援軍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45章 擒賊先擒王第8章 先鋒軍出關第44章 了心願——成親第73章 玄燁奪得指揮權第140章 迅速強大起來的李自成第74章 捨身抱炸藥以破方陣第30章 被小股清軍突破進入松山第35章 猛攻新野城第22章 宋獻策第123章 黛麗絲留下第85章 擊退張獻忠軍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9章 首戰告捷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7章 因爲我是中國人!!!第37章 裝神弄鬼第85章 熊縱橫是滿人?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4章 請求出兵第46章 御賜表字第135章 幸好楊嗣昌死了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126章 識破楊嗣昌的計策第24章 公主死了?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36章 見李自成第63章 頭可斷,血可流,發不剃,服不易第129章 說服左良玉第97章 日不落國家的夢想第48章 清軍又一次入塞第12章 人心可用第14章 李自成再淪陷迴流寇第3章 皇太極聚衆計議第14章 費揚果被貶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76章 決鬥第116章 奪馬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85章 難產第31章 定計——擒賊先擒王第54章 赴任第12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25章 知悉驚天機密以此克敵制勝第94章 倭寇敗局已定第68章 度過危機第31章 離開大順迴歸本軍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61章 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第70章 擊敵旗艦第123章 死死地護住順治第110章 大炮施威第12章 人心可用第49章 破皇宮第111章 解救與反解救的較量第68章 到達臺灣第120章 南北齊起,抗清局勢大好!第85章 雙雄會第111章 坤興公主的決定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27章 願榮幸地死在軍旗之下第78章 受冷落的大玉兒第95章 追殺倭寇第2章 明軍大敗第5章 夏承德投降第53章 東進鳳陽第14章 失控的局面第129章 完成任務第156章 京城處於風雨飄搖中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135章 幸好楊嗣昌死了第59章 姜讓的格殺令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58章 夫人端坐城頭激勵士氣第50章 設套第17章 從缺口衝進去第64章 勇闖危機四伏之城第42章 以身卡城門,不讓城門關上!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41章 百萬冤魂的憤怒!
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58章 皇太極對費揚果的疑心第150章 清軍的防禦第36章 被斬首?第79章 除掉蔡途第79章 攻破堅城第19章 明軍的恥辱第190章 救李巖第53章 孤男寡女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117章 據實稟報第149章 兩路進軍第59章 讓費揚果做棄子第51章 哭訴第20章 至死也要掣旗向前第65章 榆林鎮大興援軍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45章 擒賊先擒王第8章 先鋒軍出關第44章 了心願——成親第73章 玄燁奪得指揮權第140章 迅速強大起來的李自成第74章 捨身抱炸藥以破方陣第30章 被小股清軍突破進入松山第35章 猛攻新野城第22章 宋獻策第123章 黛麗絲留下第85章 擊退張獻忠軍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9章 首戰告捷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7章 因爲我是中國人!!!第37章 裝神弄鬼第85章 熊縱橫是滿人?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4章 請求出兵第46章 御賜表字第135章 幸好楊嗣昌死了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126章 識破楊嗣昌的計策第24章 公主死了?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36章 見李自成第63章 頭可斷,血可流,發不剃,服不易第129章 說服左良玉第97章 日不落國家的夢想第48章 清軍又一次入塞第12章 人心可用第14章 李自成再淪陷迴流寇第3章 皇太極聚衆計議第14章 費揚果被貶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76章 決鬥第116章 奪馬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85章 難產第31章 定計——擒賊先擒王第54章 赴任第12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25章 知悉驚天機密以此克敵制勝第94章 倭寇敗局已定第68章 度過危機第31章 離開大順迴歸本軍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61章 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第70章 擊敵旗艦第123章 死死地護住順治第110章 大炮施威第12章 人心可用第49章 破皇宮第111章 解救與反解救的較量第68章 到達臺灣第120章 南北齊起,抗清局勢大好!第85章 雙雄會第111章 坤興公主的決定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27章 願榮幸地死在軍旗之下第78章 受冷落的大玉兒第95章 追殺倭寇第2章 明軍大敗第5章 夏承德投降第53章 東進鳳陽第14章 失控的局面第129章 完成任務第156章 京城處於風雨飄搖中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135章 幸好楊嗣昌死了第59章 姜讓的格殺令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58章 夫人端坐城頭激勵士氣第50章 設套第17章 從缺口衝進去第64章 勇闖危機四伏之城第42章 以身卡城門,不讓城門關上!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41章 百萬冤魂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