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永曆被釋放歸來

多爾袞認爲把永曆拉到張必武的軍前還不算完,還要繼續向永曆表示一番假仁假義,並放歸永曆到李定國那裡,讓永曆恨死張必武,那麼起事,彼此互攻就極有可能了。.

多爾袞想到這一點,他就立即讓人把永曆提出來拉到了兩軍陣前了。

雖說永曆的能力不是出色,可是他是個極有骨氣的人!這不,他被清兵簇擁着到了陣前時,他還大叫着:“齊王!不要管朕!殺韃子!復我漢人江山!大明從來沒有屈膝投降之君!君主死社稷,本來就是幸事!”

永曆倒是和崇禎一樣的思想——君主死社稷幸事!

張必武遠望永曆,他再也坐不定了,他必須出來,他對着永曆接連拱手以示對他的敬意,然後大叫:“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力殺敵!臣一定會救皇上您出來的!”

永曆聽到後很是滿意,說:“好!這纔是我大明的君臣!從來就沒有懼敵的!我大明沒有屈膝的軟弱君主!絕不同於宋朝!我們是鐵血大明!”

永曆把明朝只總結爲四個字——鐵血大明!而且永曆是極其驕傲地吼出來了!

在永曆身邊的沐天波也是變得嚴肅起來了,也對“鐵血大明”四個字感同身受,一股驕傲油然而生,我們是有血姓的人!

張必武一聽興奮了,確實大明就是鐵血的!既然如此,在滿清的威脅之下,張必武是不會以永曆的生死爲重了。

永曆身邊的清將都是火極了,沒想到永曆並沒有按他們預先吩咐的去做,還是硬骨頭一個。他們氣極,真想一刀就宰了永曆,永曆是一副傲然的樣子,他纔不在乎你們呢!不就是一死嗎?

“爲我報仇!”永曆是這樣大喊出聲了。張必武一聽到,他對永曆是多了一份敬意,永曆能力雖不高,骨氣是有,他的精神還是很值得尊重的。

張必武便是對着永曆振臂大呼:“皇上萬歲!萬萬歲!”隨着張必武的呼喊,將士們也是對永曆充滿了敬意,同時也大叫起來了:“皇上萬歲!萬萬歲!”

多爾袞聽到了這響聲,他第一反應就是他殺了永曆的話,張必武就能爲主報仇的幌子,從而激勵士氣,那時張必武更難討伐了!

就是有一點算錯了,多爾袞本以爲朱明的這些皇族大多會是怕死的,就像明晉王等一樣,永曆也會按自己所說的去做,沒有想到反而是勸張必武要與他們死鬥到底,這真是讓人氣憤啊!把多爾袞的設想給破壞了!他的計劃因此大打了折扣呢!

只是現在更不能在兩軍陣前殺了永曆,這樣李定國、李過等都會更加投於張必武的帳下,張必武的實力就更壯大了!這是不能允許的事。

還是按原計劃把永曆給喚回來吧,對他是一番地勉勵,雖然不一定有用,可是起碼能表示一下,最後把他送到李定國那裡。

多爾袞就派使者到了陣前,把永曆給帶到他的身邊。清軍將士很不滿呢,就這樣放過了永曆。這是皇父攝政王的命令,再不滿又能有什麼法子呢?

當然多爾袞要對永曆說的就是永曆要實現像朱洪武時的輝煌,那他就不能假手於臣下,他一定要把權力給全部奪回來!以前他把權力下放給了馬吉翔,那樣是多麼地不明智啊!不然也不會有這樣的大敗了!

多爾袞爲了表示他十分氣這些殲臣誤國,而且又在向永曆討好,他把馬吉翔給拉了出來,馬吉翔是聲聲地求饒,多爾袞才理會馬吉翔呢,他當着永曆的面把馬吉翔給殺掉了。

永曆傻了,他看着多爾袞,一時半會還想不出敵酋如此施爲的原因。在永曆被擒時,永曆是恨死了馬吉翔,同時非常後悔把權力下放於人,纔有了今天之禍。

永曆在這段時間一直在想着,要是能有機會,讓自己重新來過,那該多好啊!只是又認爲自己太傻了,已被韃子所擒,唯有一死而已,不能辱沒大明皇帝這一稱號,可沒有想到如今多爾袞要放自己離開?這爲的是哪般?又有哪些陰謀啊?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馬吉翔被殺,永曆的氣順了不少。

多爾袞看着永曆這傻樣,他不由是笑了,永曆就是不夠聰明,要他聰明一點就能猜出自己的用意了!也好,他的不聰明恰是自己所放心的,由他來取代張必武,或者是牽制張必武,那自然是最好的。

要對付十個,甚至於一百個永曆都比對付一個張必武要省心,容易得多。

不是一個明君就不能發揮出張必武的效用來,反而是一條繩索死死地纏住,綁死張必武!

多爾袞便擺了擺手,說:“南朝皇帝啊,本王就令人把你安全地送到湖廣李定國的軍中。在李定國那裡,你就安全了!放心好了!”

“啊?”永曆還是不能相信,他在心中:“會不會是半路上要暗害我啊?不應該啊!就算是韃子明裡害死我也沒有什麼的!不用半路上害死我啊!”

多爾袞還是一臉地笑容,說:“南朝皇帝,我們與你是關係最好的!你就安心好了!不會對你有什麼不利行爲的!反而是像張必武這樣的亂臣賊子,有如馬吉翔,曹艹和董卓一樣啊!”多爾袞就是把意思說清,他也不怕永曆知道他的用意,永曆這人好騙嘛!

永曆還由人帶着離開了,永曆看着這一切,還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就這麼輕易地離開虎穴了?安全了?多爾袞就這麼輕易地放了自己?這不是要讓自己再與多爾袞鬥嗎?多爾袞怎麼會這麼傻呢?

是的!永曆被送回到了李定國那裡,多爾袞是把這一消息給大肆地宣傳,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說張必武不遵從永曆,不救永曆,不是一個臣子所爲,張必武就有了不臣之心,巴不得永曆帝死去呢。

這一謠言是盛傳於湖廣之地,而在永曆必經之路,早已傳得是沸沸揚揚的,永曆帝在一路上是聽聞了,他是受到了影響,本來永曆帝就是一個極沒主見的人嘛。

多爾袞沒有想到的一點是,他放永曆帝,在滿清朝野引起了轟動!好不容易纔擒住了永曆,現在你多爾袞是說放就放了,而且還是沒有經過順治皇帝的同意,不就是目無順治嗎?

雖說擒拿永曆是吳三桂的功勞,可是順治爲了顯示他的才能,霸佔了這一功勞,說吳三桂是經過自己授意才能擒獲了,現在多爾袞沒有知會自己,說放就放。還有關於張獻忠的寶藏之事,他也沒有一丁點的解釋之詞,不就更證明了多爾袞的蠻橫嗎?

順治是氣極了!非常地氣!可是整個燕京主要還是多爾袞的兩白旗所控制,朝中的大臣也是親向於多爾袞的,他要讓其它的滿清大臣支持他,廢黜多爾袞,還得一個強有力的證據才行。

“皇阿瑪啊,我一定要查出你的死相!要加快力度才行!只有這樣,我才能向衆人明示你多爾袞之罪!從而制死你多爾袞!”

順治的決心是非常大的,他還望向了遠方:“濟爾哈朗叔王,我也不會讓你白死的!我一定會爲你報仇的!”

張必武並不知道他以前所施的反間計還是有用的,只是明裡看起來讓張必武認爲已失去作用了,實際上在發釀着,時機一到就會發揮出驚人的效力來。

永曆帝被放歸到了李定國那裡,張必武聽到了這一消息。張必武有些不敢相信,多爾袞是說放就放了永曆?他真這麼好說?永曆可是他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捉住的啊!天啊!真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

禤建豪卻在旁冷笑,說:“主公,這是多爾袞的計,我聽說永曆帝在去湖廣的路上都是聽聞主公你有不臣之心啊!還說你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由此可知,永曆帝一到了李定國那裡,他就會對主公你是多加地防備的。甚至還會絆住我們的手腳,我們每一步的發展都會變得困難重重的。”

張必武一聽也是明白了,說:“尤其是李定國和李過啊!他們或許會與我大打出手呢!要是發展成這樣的情況就大大地不好了!”

張必武隨之又大笑起來了,說:“好你個多爾袞啊!你這也是向我還擊了!你見我,在你的內部令得你們內部混亂,所以你也讓我內部不團結。真是以牙還牙啊!””

禤建豪頷首,說:“是的!只是我們要怎麼樣才能記永曆帝知道這一點呢?當然得向李定國說明,讓李定國知道這一殲計,從而也能勸勸永曆帝。永曆帝就一直留在李定國那裡吧!也是示意我們無曹艹、董卓之心!”

張必武在點頭,他認爲說得對,繼續在聽:“孫可望投降了滿清,是人人可殺的漢殲。且他虐待永曆帝,又與李定國有大仇,李定國和永曆帝恨不得啖孫可望的肉,要是能從滿清那裡弄來孫可望,或者是把他給殺死的話,永曆帝和李定國都會對我們心懷感激的,利於破壞多爾袞想離間我們彼此之間關係的毒計!”(。)

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43章 多爾袞的還擊第91章 皇太極思緒萬千第34章 逃離炮臺的守兵第36章 攻破錦州外城第75章 不懷好意的冊封第8章 清軍攻入松山第21章 水師進軍順利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33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2章 團結一致對敵第82章 提親第22章 宋獻策第53章 東進鳳陽第15章 擂鼓激勵士氣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59章 攻打京城第83章 絕不改變決定!第58章 夫人端坐城頭激勵士氣第54章 通過雄辯擺脫死亡第59章 讓費揚果做棄子第100章 返回領地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90章 馬隊第180章 被押解上京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14章 與名豔的三年之約第26章 情愫暗生第81章 太監傳密旨第120章 南北齊起,抗清局勢大好!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100章 閱兵開始第24章 計議第78章 崇禎皇帝動怒第37章 談妥了第57章 擊退濟爾哈朗第37章 裝神弄鬼第48章 藏寶第24章 獨佔橋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19章 明軍的恥辱第25章 長相像初戀情人的女子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150章 清軍的防禦第9章 一切爲了團結第16章 軍魂覺醒,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29章 揪內奸第6章 擊殺敵騎第92章 饑民作亂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97章 破軍星李自成的傳說第118章 鄭成功回擊葡萄牙和荷蘭第84章 自責中的永曆第74章 盧象升沒死泄露第120章 英勇不屈的騎兵們第98章 謠言始作俑者——滿清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55章 請求見面第15章 真相第3章 多爾袞單挑李自成第57章 比我幸福第110章 騎兵成孤軍第57章 父子隔閡在增大第48章 以石頭冒充銀子騙變兵第95章 越漂亮、聰明的女人越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62章 得見故人第10章 狼兵參戰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52章 心理戰第47章 妙計安頓難民第31章 敗何洛會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90章 行軍詭異第130章 狐假虎威第83章 頂住壓力,絕不出戰第56章 兩方都是勇士第136章 主動請戰第50章 爭取變兵第137章 崇禎的支持第71章 姜總兵的提問第44章 順治封賞第24章 敗蒙古各部第9章 一切爲了團結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85章 數落第111章 與吳三桂一戰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95章 爲了讓懶牛行動第3章 多爾袞單挑李自成第140章 祭黃帝第60章 進入危機重重的京城第35章 突入全是屍體的死城第25章 死裡逃生第12章 背信棄義的英國人第11章 來龍去脈第78章 受冷落的大玉兒第91章 孫傳庭孤軍深入
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43章 多爾袞的還擊第91章 皇太極思緒萬千第34章 逃離炮臺的守兵第36章 攻破錦州外城第75章 不懷好意的冊封第8章 清軍攻入松山第21章 水師進軍順利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33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2章 團結一致對敵第82章 提親第22章 宋獻策第53章 東進鳳陽第15章 擂鼓激勵士氣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59章 攻打京城第83章 絕不改變決定!第58章 夫人端坐城頭激勵士氣第54章 通過雄辯擺脫死亡第59章 讓費揚果做棄子第100章 返回領地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90章 馬隊第180章 被押解上京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14章 與名豔的三年之約第26章 情愫暗生第81章 太監傳密旨第120章 南北齊起,抗清局勢大好!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100章 閱兵開始第24章 計議第78章 崇禎皇帝動怒第37章 談妥了第57章 擊退濟爾哈朗第37章 裝神弄鬼第48章 藏寶第24章 獨佔橋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19章 明軍的恥辱第25章 長相像初戀情人的女子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150章 清軍的防禦第9章 一切爲了團結第16章 軍魂覺醒,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29章 揪內奸第6章 擊殺敵騎第92章 饑民作亂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97章 破軍星李自成的傳說第118章 鄭成功回擊葡萄牙和荷蘭第84章 自責中的永曆第74章 盧象升沒死泄露第120章 英勇不屈的騎兵們第98章 謠言始作俑者——滿清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55章 請求見面第15章 真相第3章 多爾袞單挑李自成第57章 比我幸福第110章 騎兵成孤軍第57章 父子隔閡在增大第48章 以石頭冒充銀子騙變兵第95章 越漂亮、聰明的女人越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62章 得見故人第10章 狼兵參戰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52章 心理戰第47章 妙計安頓難民第31章 敗何洛會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90章 行軍詭異第130章 狐假虎威第83章 頂住壓力,絕不出戰第56章 兩方都是勇士第136章 主動請戰第50章 爭取變兵第137章 崇禎的支持第71章 姜總兵的提問第44章 順治封賞第24章 敗蒙古各部第9章 一切爲了團結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85章 數落第111章 與吳三桂一戰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95章 爲了讓懶牛行動第3章 多爾袞單挑李自成第140章 祭黃帝第60章 進入危機重重的京城第35章 突入全是屍體的死城第25章 死裡逃生第12章 背信棄義的英國人第11章 來龍去脈第78章 受冷落的大玉兒第91章 孫傳庭孤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