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遼東工業革命的萌芽

遼東發生的事情,其實程世傑並不知情。雖然程世傑從赤壁城乘坐戰艦離開,在經過到崇明島的時候,沈家帶領崇明百姓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沈伯筠的長子現年二十八歲的沈起東迎接程世傑。

當然,程世傑並沒有在沈起東安排的崇明公主府下榻,而是直接前往崇明書院,直到此時孫可望才知道程世傑的手已經插到了長江口,吳淞口、崇明島、長興島都有程世傑的人馬。

與崇明島相比,赤壁城就不夠看了。

程世傑在沈起東的陪同下,參觀了的崇明書院,崇明書院是以沈伯筠爲首的沈氏出資建立的學校。經過一年多的施工,總算投入了正常的使用。

只不過在程世傑參觀過崇明書院的時候,就發現了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校舍不夠好,也不是學校不夠大。崇明書院整體以徽派灰白建築爲主,採取園林式的結構,佔地面積至少有二三十畝地。

崇明書院還是按蒙生、童生的方式招收學生,所謂的蒙生就是蒙學入讀,其中學生共計一百六十一名,而且全部都是男童,童生卻共計四十五人,也就是說這座崇明書院總共擁有二百零六名學生。其中老師,共計二十六人,僕從、雜役、廚師共計一百多人。

要說起來,學院的院長名頭可真不小,這位正是曾經的順天府尹劉宗周。要說劉宗周的學問,那肯定是沒得說,只不過他出身東林黨,是東林黨有名的大儒,黃宗羲、陳確、張履祥、陳洪綬、祁彪佳等著名學者與氣節之士均出其門下,世稱“蕺山學派”。

如果是在程世傑沒有出現的時代,東林黨確實是如日中天,可是隨着程世傑出現,把建奴按在地上磨擦,特別是八里灣大戰之後,在程世傑的對比之下,顯得東林黨人無能。這讓崇禎皇帝對東林黨人產生了懷疑,崇禎皇帝求治心急,人才、餉糧、流寇、邊患等常縈繞在心,希望羣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劉宗周卻認爲這些都是刑名之術,近於功利,人主應以仁義爲本。因議論不合,他只作了一年順天府尹,就告病回鄉,與陶爽齡成立“證人社”,會集同志講學。

劉宗周成爲崇明書院的院長,其實就是因爲脾氣太執拗,決定與東林黨割裂,拒不參加東林黨的詩會、學會、以及文會等活動。

聽着沈起東的介紹,程世傑的眉頭就皺起來了。

崇明書院的這個師生比例太誇張了吧?如果把和把僕從、雜役和廚師算作教職工裡面,也就意味着,教職工與學生之比,幾乎是一比二。

“爲什麼只招收這麼少的學生?”

“學生的人數過多,會給校方帶來很多壓力,也會增加老師們的工作負擔,從而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整體上拉低學生的價值!”

在沈起來看來,大明的秀才爲什麼不如唐宋時期那麼珍貴了?

唐朝承襲隋朝的科舉制度,史料記載,唐朝二百餘年間,通過秀才考試的不過六人,以至唐朝後期更是成爲虛設,無人報考。

後來,發現秀才實在太難考了,而且無人考,就把通過縣學考試的學生稱爲秀才,特別是宋朝以後,那就舉人遍地走,秀才多如狗。秀才只要多了,就徹底不值錢了。

“我們要實行的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平民教育,有些平民家庭出身的人,就應該從事平民的工作。”

在沈起東看來,程世傑的做法,實際上是對文化的貶低。

“你錯了,我們不是要實施精英教育,就是要實施平民教育,我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足夠多的人才,這樣才能滿足遼東、大員、以及呂宋三地對人才的需求!”

“大帥,一次性收入太多學生,並不會幫助崇明書院成爲天下最好的高等學府,東林書書院之所以受到全天下的追捧,就是因爲東林書院學生數量有限,東林書院最多隻能住下二三百人,如果東林書院有幾千人,東林書院的學生就不值錢了!”

劉宗周雖然儒家大家出身,他考慮問題也是更多從名氣的角度出發。反正在劉宗周看來,程世傑願意出錢辦學,而且對學院從來不指手畫腳,還有比程世傑這樣更好投資人嗎?

“念臺先生,我們不是要對知識進行壟斷,而是要對知識進行推廣普及,一名老師一次帶兩名學生,和一次帶五六十名學生其實並沒有多大區別,東林書院存在了幾百年,早在宋朝政和元年(1111年)就開始成立了!”

程世傑苦笑道:“本帥不是顧憲成,顧憲成有足夠的名氣,可以做到一呼百應,本帥與顧憲成的基礎不一樣,更何況,我和他的目的也不一樣,如果老師們如果對增加工作量有意見,那就提高老師們的待遇。”

劉宗周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建立一座比東林書院名氣更大的學府,在辦學的同時,他準備邀請自己的門下子弟,還有一些江南俊傑,進入崇明書院學習,學習一段時間,就參加明年的鄉試以及後年的會試。

劉宗周採取的方式,其實與後世的衡水中學的模式一樣,從全省範圍內,擇取優等生,然後拼命刷題,從而優中選優,一炮打響崇明書院的名氣。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考試難度雖然不比後世小,可問題是刷題範圍卻遠不如後世,後世的題庫是何等龐大龐雜?對於劉宗周這樣的大家來說,就算每天刷三題,就足以刷上幾千題,打響崇明書院的名氣,問題反而不大。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思維。

程世傑與劉宗周考慮問題的維度不一樣,雙方自然有着明顯的分歧。不過有教無類,擴大學生範圍,選拔更多的好苗子,也是劉宗周樂意看到的。

“大帥,若是多招收學生,只怕會多花很多銀子!”

“本帥有的是銀子,等本帥回到遼東,就會特批崇明書院十萬兩銀子,用來改善崇明書院的教學質量!”

衆所周知,程世傑對待手下人足夠慷慨,薪水高福利好,遼東短時間內就出現了一大批中等收入的中間階層。

當然程世傑也不是慈善家,之所以給出更高的薪水,原因在於程世傑對手下人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寧海軍之外,收入最高的士兵則是關寧軍,可問題是關寧軍將士的收入,放在寧海軍將士面前是不夠看的。

當然,寧海軍的待遇最好,而且也是整個天下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不是說戰鬥力與待遇直接劃上等號,而是因爲待遇也是戰鬥力的一部分。

大明的官員貪腐比較嚴重,除了滿清,誰也比不上,但是,在遼東的官員,以及遼東的老師、工匠、他們拿到的薪水,都是大明中原的好幾倍。福利更是無微不至,從吃飯穿衣、住、生活,都有着包辦的制度。

這是程世傑根據瀚鋼集團的制度衍生的,在瀚鋼集團的職工,早在國家沒有實施全民醫保的時候,瀚鋼職工已經享受了醫保。瀚鋼集團的職工也有窮人,但是絕對不會出現有病沒錢治的情況。

就像程家悅的病情,那是另外一個情況,瀚鋼集團職工總醫院沒有這個技術,而且也找不到心臟源。

程世傑提供這麼高的待遇,不是讓人躺在職位上享福的,而是要做事的。所以高福利高薪水不是好拿的,要有和薪水福利相匹配的貢獻,才能拿的心安理得。

程世傑在離開崇明島的時候,就開始制定了《遼東義務教育草案》,程世傑提名的草案,首先會送到遼東管委會進行討論,一般不會被阻止。

這個義務教育問題,與後世的義務教育略爲不同。小學採取五年制,中學採取四年制,大學採取三年制。在大明不需要交那麼多沒有用處的知識,你說一個小學生用得着學英語嗎?

什麼狗屁邏輯,學英語就是與世界接軌,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輩子沒有機會出國,也沒有機會接觸外國人。就比如作者,活了三十九歲,從來沒有跟任何一個外國人有過接觸,咱沒有那個層數,那麼問題來了,學了那麼多英語,背了那麼多單詞有屁用?

義務教育在遼東只有五年,也就是說小學義務教育,讀不讀初中,那全憑自願,正所謂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現階段的遼東,雖然工廠不少,可問題是,並不是人人都人機會去當工人,也不是人人都學以致用,就算將來捲土,那也是將來。

程世傑計劃在每個鎮都建立至少一座小學堂,每個縣城至少建立一座中學堂,大學則是以遼東醫學院、遼東農學院、遼東工學院、寧海軍陸軍學院、遼東海軍軍事學院爲主,至於建立世界名校,建立類似於牛津大學(1571年通過的一項法案而得到正式的確定,其前身是天主教總學)劍橋大學這樣的世界名校,還需要任重而道遠。

程世傑現在其實並沒有資格對人才挑挑揀揀,所以只要有人願意移民被遼東,程世傑就會全部接納。

當然,接納歸接納,但是不會在遼東開展屯田了,主要是這幾年的天氣實在反常,春天來得太遲,冬天來得太晚,現在的遼東與後世不一樣,後世的遼東也算是四季分明,而現的遼東卻是沒有春天和秋天。

從零下十幾度到零上二十幾度的天氣,可能只需要幾天時間,然後就會進入炎熱的夏季,在夏季的時候,有可能一夜之間,氣溫驟降,天亮以後,整個世界都會被冰雪覆蓋。

這幾年來到遼東的大明百姓不少,這些人的素質肯定也是良莠不齊,包括遼東學校的老師,超過九成九的小學老師,甚至包括某些大學老師,據說風評也不怎麼好。

面對這些情況,程世傑以一概不問,但是既然這些人來到遼東,那麼就要遵守遼東的相關規定,要不然程世傑也肯定不會姑息,從哪兒來回哪兒去,該負法律責任的時候,也別想程世傑會法外開恩。

在遼東,被處置的富家公子,違法亂紀的士紳秀才舉人,也不是一個兩個,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處理的案件就多達二三百起。

陳國棟利用的就是這一點,於是胡良安胡公公就被抓了起來,當然也沒有什麼虐待,而是關在牢房裡。

大明本身就是三權分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就是管理刑獄和司法,而且大明的司法權也是垂直管理。現在遼東的高等法院,行使的就是提刑按察使司的權力。

哪怕周皇后也說不出來什麼,當然,大家都明白,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就成了朝廷與遼東的博弈焦點。

周皇后和張皇后也沒有利用她們的身份,強行向遼東管委會,也就是朝廷那裡的總督府行轅施壓,而是帶着太子,繼續走走看看。

遼東的發展還是那樣按部就班,以金州爲中心的水泥路網絡還在延伸,水泥路工程轟轟烈烈的分段鋪開,遼東管委會提出的水泥公路的要求是三級並存,首先是州級公路,則是雙向八車道,縣級水泥路至少雙向四車道,鎮級則以並排通過兩車道爲準。

遼東七州之間基本修通水泥路,縣與縣之間的水泥公路,也是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大工程。

水泥路工程,得到了遼東百姓的大多數人的支持,因爲水泥路的好處實在太明顯了,路面平整堅硬,下再大的雨也不會泥濘,別說馬車,就連笨重的太平車也能在上面跑得飛快,最妙的是它幾乎是幾十年不壞的,修好了,以後就再也用不着爲修路犯愁了。

這樣的工程不支持,那他們支持什麼?外地來的客商,本地軍戶和軍屬,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特別是現在,各縣各鎮都處於閒暇時節,無數佝壯勞力在道路沿線揮舞鋤頭鏟子,平整路基,夯實地面,幹得是熱火朝天。

在位於振海城,一座巨大的磷肥廠加工廠也動工了。這座工廠將就近利用來自大別山一帶的優質磷礦石,爲遼東提供充足的磷肥。

要說遼東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出現了一種新式的機械,在遼東最開始的時候,利用的則是水力機械,可問題是水力機械有一個難以解決的弊端,那就是遼東的氣候太冷,一年至少有四個多月是冰封期,也就意味着水力機械在近半年的時間內是沒有辦法使用的。

來到遼東的王徵,承擔着爲了宗教的傳教工作,可問題是,在見到了遼東這塊大明唯一不限制宗教的地方,而且這是一個擁有千萬人口的地方,新教與天主教就展開了激烈的竟爭。

遼東的新教在看到荷蘭與遼東發生了戰爭,就有意扶持新教在遼東,並且在遼東建立了商務辦事處,這樣以來,王徵這個天主教傳教士就被動了。因爲距離太遠,而且教廷可以給他的支援有限。

王徵無奈之下,只好拿出了他的本事,在原本的歷史上,王徵這個大科學家曾發明了一種蒸汽船叫火船自去。

雖然說蒸汽機的原理,對於沒有擁有現代科學知識體系的大明人來說,可能相對陌生,可事實上,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提出一個著名論斷:蒸汽機=水排+風箱。他想用這一公式說明,沒有中國古代技術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臟——蒸汽機是不可能被髮明的。從蒸汽機的關鍵結構看,“風箱”解決了雙作式閥門問題,而“水排”則提供了直線運動和圓周運動之間的轉換設備。

風箱”是我國宋代發明,之後傳到西方,18世紀在歐洲普遍應用,而“水排”在 1900多年前就在我國出現,《後漢書·杜詩傳》中有明確記載。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古代先進的技術已經爲蒸汽機發明打下了基礎。

南懷仁這位勤奮好學的榜樣,不僅積極研究中國天文學、數學、曆法,還對當時流行的蒸汽機感興趣,甚至還發明瞭蒸汽汽車。顧名思義這輛車採用動力就是“蒸汽”,通過加熱容器裡的水,產生蒸汽。讓蒸汽的動能推動旁邊的齒輪,齒輪轉動帶動位於車輪上方的輪軸。最終使車輪能向前滾動。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全世界第一輛自行驅動的車。

1672年,爲了討皇上的歡心,就把這個發明作爲禮物送給了康熙。然而,這臺小巧的蒸汽機車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更多的注意,康熙只是把它被當做一個玩具而已。

爲了獲得遼東管委會的支持,王徵就拿出了自己的發明,這是一個類似於攻城車的龐大機械,擁有六個車輪,前面兩個是轉向輪,後面四個是被動輪。這臺車卻沒有動力,不能自動驅動。

然而,這臺車卻是一個驅動機,也可以說是簡易版本的蒸汽發動機,中間是一個龐大的大鐵爐,上面是鍋爐,下面是爐膛,加入水之後,在蒸汽的驅動下,就會帶動槓桿往復運動。

這個機械可以解決在沒有水源,以及寒冷冬天沒有動力源的問題,這種龐大的機械,率先使用就是用在了磷礦石的破碎方面,後來這種機械也用在了水泥生產方面,也有的用在了道路建設方面。

在使用了蒸汽機械以後,生產效率要比水力機械高很多,再加上磷礦石品位高,一個月少說能生產六百噸磷肥。

要知道,蓋州、復州、海州、廣寧、遼陽的六座磷肥廠,生產量加在一起不到兩百噸,振海城的一座磷肥廠是原來六座磷肥廠產量的三倍。

現在這六座老磷肥廠已經決定改造,如果能成功,屆時六座磷肥廠每月的廠能將達到一千五百噸,要離滿足整個遼東地區的需求還有一定的缺口,不過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隨着這種大水爐的成功,在遼東引發了一系列的變動,首先就是鋼廠的鑄造生產車間,原本的鋼錠生產線是採取水力驅動,由於鋼廠有充足的冷凝水使用,所以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水力機械驅動鋼錠模具轉動。

現在則是改成了蒸汽式,比原來水力節省能源,而且更爲關鍵的是,方便,效率更高,人力成本更低。

雖然遼東鋼廠沒有大規模開採鞍山的鐵礦,主要是茂山的鐵礦石品位更高,開採更容易,特別是來自朝鮮的工人,人工比遼東更低。

隨着遼東流民大幅度減少,工廠越建越多,遼東其實已經出現了用工慌,在呂宋的糧食北運以後,遼東管委會甚至已經開始考慮縮減屯田面積,把一定的屯田軍戶轉爲工程軍戶,讓他們成爲職工工人。

勞動力的缺乏,致使遼東工人的工資收入在成倍提高,特別是重體力工作,已經提高到了二兩四錢銀子每個月,也就意味着一名工人,一年可以掙二三十兩銀子,這還不是技術工,如果是技術工人,收入更高。

遼東的一切,對於周皇后來說都是陌生的,一爐可以產二十噸的高爐,一天可以生產十六萬斤的海鹽,一天可以織上幾匹布的紡織機,還有一次性可以吊起十幾萬斤的機械。

特別是看到這種帶着巨大轟鳴聲,可以一次性攪拌兩三萬斤混凝土的攪拌機,周皇后感覺自己的耳朵快要震聾了,而朱慈烺也嚇得小臉煞白。

程世傑還不知道,他離開遼東的這兩個多月時間裡,遼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蒸汽機的出現,這讓遼東開始出現了工業革命的萌芽。

當然,程大公子聽說太子也被蒸汽機嚇得尿了褲子,頓時大樂,這下可以扯平了。

然而,程家龍愣了片刻:“你說什麼火驅機?”

“就是燒煤可以驅動的機器?”

程家龍大急:“快帶我去看看!”

PS:月底了,求票!(本章完)

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還施彼身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請假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214章 海軍最佳陪練對象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實驗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101章 鄉巴佬碰到土豪了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367章 天雄軍抽生死籤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388章 廣平攝政王監國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13章 第一個效忠的屬下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88章 騎兵衝陣就是笑話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1章 歡迎收藏第274章 憑本事搶人違反沒有規矩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第244章 偷襲巴達維亞炮臺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258章 我等拜見夫人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還施彼身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請假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214章 海軍最佳陪練對象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實驗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101章 鄉巴佬碰到土豪了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367章 天雄軍抽生死籤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388章 廣平攝政王監國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13章 第一個效忠的屬下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88章 騎兵衝陣就是笑話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1章 歡迎收藏第274章 憑本事搶人違反沒有規矩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第244章 偷襲巴達維亞炮臺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258章 我等拜見夫人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