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

打獵的事情有些輕鬆,甚至得到的,出乎唐繼光預料的多。.

因爲靠近鴨綠江的地方水草豐茂,這自然使得動物繁多了。唐繼光帶着兩千名火銃兵,一千名軍士前往這一帶,準備在那裡打獵。不想那朝鮮義州軍士不明真相,還道東江軍這是出兵攻打義州。登時嚇的魂飛魄散,這義州可不比宣州,背後有平壤支持。

義州位於鴨綠江邊上,距離巖山堡大概二十里左右而已。偏偏他距離最近的軍鎮昌城足足七十多裡的路程,而且其中超過三分之二都是山路。這可是比走一百四十里的平原路還要辛苦,一旦開戰很可能援兵來不及抵達義州。

於是義州士兵做了一個自認爲聰明的做法,撤退保全有用之軀,爲日後圖謀其實說白了,就是棄城而逃。而且因爲害怕被東江軍追上的緣故,他們沒有帶百姓撤退。最多也就是士兵的家眷一同,跟着逃跑。

聽了夜不收的稟報後,唐繼光登時哭笑不得。本來唐繼光想派人到昌城解釋一番,不過想了想,唐繼光還是息了這個想法。

現在自己和朝鮮的關係雖然談不上仇敵,但也不過是面和心不合。宣州的二萬百姓都掠奪了,難道還了這莫名其妙的義州,朝鮮就會原諒自己嗎?唐繼光索性帶兵據了義州,義州的百姓雖然倉惶,但也沒有怎麼抗拒,這也和朝鮮一直一來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有不少的關係。

唐繼光到了義州後,自是有官吏送上戶籍。唐繼光翻開看了看,禁不住有些驚訝了想不到這義州人口也不少,足足有五千三百戶人,約莫三萬人口,比宣州得到的還多。

不過這也不奇怪,宣州當時可是有不少百姓逃入城中,加上城中本來就有好幾千人,俘虜到的百姓,自然不會一網打盡了。

雖然都是朝鮮人,但性質不一樣。爲了安撫人心,唐繼光並沒有將他們遷移到鐵山那裡,讓他們挖礦、耕作。只是留下五百人駐守,再命令鐵山方向呂鳴飛部調到義州駐防,之前的一切照舊,就連法律也暫時用朝鮮的。等呂鳴飛抵達後,這纔開始改變。

唐繼光的做法穩住了義州,惶惶不安的義州百姓慢慢也安定下來。讓義州恢復了之前的繁榮,百姓也開始默默接納唐繼光這個統治者。

雖然唐繼光不親自在場,但打獵依舊熱火朝天的進行着。因爲人多,士兵並沒有單獨行動,都是以一隊爲一個節點,形成一個袋子。將獵物驅趕到一個地方,這才以火銃射殺。

幸虧現在遼東一帶荒無人煙,動物繁多,要不然以唐繼光他們這等獵殺速度。這一次就足夠讓遼東動物超過九成絕種了。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六月,爲期一個月的打獵也完畢。大量肉乾涌上市場,解決了百姓不少問題。不過這不過是救急,唐繼光也讓唐冬元負責讓村民養殖雞、鴨,這些可能比較麻煩,畢竟需要技術。但養羊就輕鬆了不少,特別是唐繼光這裡有不少牧民出身的。

最重要的是,東江這一片土地,最不缺的就是荒地。而且唐繼光記得山泉水對於牛羊成長有很大好處,據說日後韓.國某知名肉乾,就是說他們的養殖場中的牛羊都是喝山泉水的。

而靠近山地的地方,荒地更加多。島嶼那裡也可以粗放牛羊。最重要的是,羊崽子並不缺少,不像雞鴨那般,小雞小鴨要從山東那裡購買。運過來恐怕要死一批,還要培養,麻煩不少。

只是東江鎮的熱情洋溢的勃發,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後金動手了這也將東方的注意力都重新放在遼東。而東江的百姓也對這場戰爭感到擔憂,東江鎮出現少量的人往山東逃跑。

唐繼光對此也有些焦頭爛額,讓唐冬元和寧完我二人下鄉,極力安撫百姓。

五月下旬女真人已經動手了,不過熊延弼並沒有向唐繼光求救。畢竟從地位上而言,熊延弼可是唐繼光的上司剛剛出一點事情,就向下屬救援?那你這個上司也太沒有用了吧

熊延弼只是向唐繼光通知了一下,唐繼光雖然知道了,但並沒有太過在意。畢竟熊延弼的名頭放在這裡這可是和孫傳庭、袁崇煥齊名的名將

六月,後金軍擄掠王大人軍屯。

八月,攻略蒲河一帶。熊延弼親自前往瀋陽督戰,總兵官賀世賢爲先鋒,兵二萬進劉二堡,努爾哈赤遣代善擊之。

飛矢如蝗,熊延弼屹立不倒,視之如無物。也不知道是天意,還是熊延弼運氣好到極點,抑或熊延弼中箭隱瞞不報,總而言之,在士兵看來,屹立着的熊延弼是片矢不沾身。全軍爲之振奮,原總兵官賀世賢本爲薩爾滸之戰中李如柏之副將,此刻更是有心洗刷當日之恥辱。

賀世賢身先士卒,將帥皆勇,軍士膽氣倍壯。半日血戰下來,後金軍折損七百士兵,代善雖然不甘心,但見討不了便宜,無奈下令撤退。.遼兵雖然折損近千,但士氣依舊大震。

努爾哈赤聞之,禁不住嘆息道:“材優幹濟,用兵老練遼難下也”

努爾哈赤乃知難而退,下令全軍撤退。

唐繼光還來不及爲這事情高興,京城就傳來一個噩耗

萬曆皇帝駕崩了

在七月二十一日那一天,萬曆皇帝便已經薨了不過當時遼東危機,故而不敢大肆宣揚,爲了避免影響軍心,直到得到了熊延弼的捷報,這才宣佈出來。

唐繼光禁不住慶幸,萬曆皇帝真是駕崩的及時啊如果萬曆皇帝駕崩早幾天,讓努爾哈赤知道了,努爾哈赤那裡會退兵呢?但現在則不同了,努爾哈赤已經退兵了,士兵士氣難免會有些低落,緊繃的神經線也放鬆下來。

哪怕努爾哈赤再次調集大軍,後金軍戰鬥力最少下降一成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努爾哈赤不得不做事這個擴大優勢的機會,恐怕現在努爾哈赤腸子都悔青了。

不過唐繼光的日子很快就不那麼好過了,東林黨有從龍之功。前文已經說過了,這太子朱常洛不被萬曆皇帝喜愛,全靠朝臣拼死擁護這才保住太子這個位置。而這些人當中,東林黨則是急先鋒,東林黨人最爲有風骨。

不談他們迂腐不迂腐,還是僞君子,但他們就敢頂撞萬曆皇帝,這風骨不錯。爲此沒有少東林黨人被貶,沒有了官身的也不在少數。萬曆皇帝后期重用浙黨打壓東林黨,也並非是毫無緣由的。

不過這朱常洛上位了,一切就不同了朱常洛是一個敦厚之人,那裡好意思不幫當初爲自己‘拋頭顱,灑熱血’的東林黨人呢?

於是才登基幾天時間,大量昔日被罷官的東林黨人被起用,其中何宗彥、鄒光標等史上有名之人都被起用,其中何宗彥最爲厲害,一提拔就提拔爲吏部左侍郎和東閣大學士,這個東閣大學士是什麼啊?那便是入閣東林黨禮部右侍郎劉一燝也入閣

再加上原來的韓璜,這內閣七人當中,居然已經有三人爲東林黨人,一人和東林黨親善。這也就是說方從哲這個閣老只是掌握三票,其中一票還不怎麼穩固的那種。

方從哲也知道大勢已去,倒也夠果斷,方從哲自己告老還鄉,免得被罷官。朱常洛挽留,方從哲那裡願意留着呢?朱常洛乃起用前閣老葉向高,葉向高第二次擔任閣老這是在明朝歷史中第一次出現的情況擔任閣老的被罷免後,那裡有鹹魚翻身的機會呢?

而那些告老還鄉的,那一個不是老的幾乎動不了,這才告老還鄉啊?無論是那一種情況下,再次擔任閣老都不容易。

葉向高也算得上是一個異類。

但無論怎麼說也好,東林黨崛起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東林黨在內閣中足足掌握了四票,而且其中一二把手首輔葉向高、次輔韓爌,二人都是東林黨人。

東林黨得勢了,作爲東林黨人的星怨恨之前唐繼光上奏摺給方從哲,參星干預軍務。末了還諷刺一句。“將不知,還道趙尚書已經爲閣老矣”

撈過界一向都是官場上的大忌,也虧星自己根基穩固,沒有被怎麼懲罰。但被方從哲呵斥一番,那是難免的了。更是讓星成爲了官場上一個小小的笑柄。

東林黨人好什麼啊?面子啊星自然恨的唐繼光咬牙切齒了。往日方從哲在位也就罷了,他星都要小心謹慎,沒有機會下手。但眼下唐繼光沒有了靠山,星不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那豈不是上對不起天,下對不起地,中間對不起黨和國家?

星洋洋上千字,參唐繼光謊報軍功,無視太祖,擅自征伐朝鮮。

這星毒啊無論是那一條,都足夠唐繼光吃上一壺了。最輕都是革職,搞不好還要免費參觀京城天牢一番。在裡面吃皇糧,高唱一首跨越時代的《鐵窗淚》。

幸好葉向高雖然是東林黨人,但他和唐繼光關係不錯。這一點和葉向高是福州人,唐繼光又曾經在福州爲官有一定關係。當初唐繼光立下鎮江大捷的時候,葉向高也有爲唐繼光說話。唐繼光進京城,也沒有忘記到葉向高那裡拜會一番,兩人還是有那麼一點香火情分的。

拋開關係不說,葉向高剛剛上臺了,就罷免自己大加稱讚的唐繼光,在其他人看來,這可是裸的打臉。而且還是自己打自己臉,有比這更加憋屈的嗎?

葉向高堅決不肯做了這事情後,怎麼還有什麼顏面可言的?

不過閣臣劉一燝也不喜歡唐繼光這個傢伙,他認爲如果不是唐繼光,早在薩爾滸之戰沒有過多長時間,方從哲就下臺了,那裡要等到現在啊?爲此他也支持星的意見,這讓葉向高也感到壓力。

於是東林黨爲了這事情,幾個巨頭爲此聚集在一起。

葉向高的解釋道:“現在遼東局勢是怎麼樣,不用我細說了諸公也清楚現在先皇剛去,聖上新立萬一那建州蠻子趁機南下,我們怎麼辦啊?有唐繼光在邊上牽制,難道那努爾哈赤敢深入嗎?”

劉一燝說道:“閣老的話我並不認爲有錯但難道沒有了唐繼光,這遼東就守不住嗎?別忘記,現在我們還有熊延弼努爾哈赤全力攻打瀋陽,都被熊延弼攔了下來而那唐繼光,以我之見,不過是投機小人罷了完全是商人一流,先是偷襲,後來不過是仗着城牆高厚,擊敗建奴的偏師罷了沒有多少本領”

“沒有錯似這等奸詐小人,那裡能夠重要的而且我可是聽說了,唐繼光在東江比之當初的李成樑更加要驕橫跋扈,一手遮天都是往小的說調動十人士兵,都要向他申報而唐繼光出身海盜,欺軟怕硬萬一那努爾哈赤許以重利,誰敢保證那唐繼光不會投降建奴啊?還是現在拿下他,交給陳良策、張盤他們這些和建奴有血海深仇的遼東土人擔任爲好”星見劉一燝支持他,更加高興,立刻摻和進來。

葉向高也被二人說的猶豫起來。“這……事情沒有你想想象的那麼糟糕吧他唐繼光好歹也是大明人,就算他肯投降,他手下的人願意嗎?”

“這事情可是難說唐繼光將軍權捉的如此嚴密,就算手下人心有不甘,那又有什麼用啊?最多也就帶這親兵出逃,而且逃跑得了,還是兩說呢”星陰冷的說道。

一直沒有說話的次輔韓爌,忽然咳嗽一聲。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韓爌那裡。

韓爌說道:“閣老,我也知道你有你的苦衷,不過夢白(星字)和季晦(劉一燝字)的話也有道理。再這樣爭吵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大家都是東林黨人,爲了外人而鬧翻,可不是好事我看這樣吧,一人退一步,派人到東江檢閱軍馬,看看情況如何再說,如何?”

葉向高猶豫了一下,點點頭說道:“韓公的話在理”

首輔都點頭了,劉一燝和星自然也答應了下來。不過是派人的時候,出現了分歧。葉向高是想派他自己的人去,星和劉一燝那裡願意呢?

不過這次韓爌沒有和稀泥或者說一個折中的辦法來了,韓爌顯然對於唐繼光也不怎麼感冒,支持了星和劉一燝的意見。

最後決定派吏部給事中姚宗文檢閱遼東、東江兵馬。星是戶部尚書,而姚宗文是戶部給事中,不用想,也知道姚宗文會做出怎麼樣的事情了。

第300章 出關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178章 鳥未盡,弓已藏第280章 東江火銃第340章 財源第55章 澳門行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374章 破虜堡大戰(15)第214章 收服九鬼守隆第410章第105章 八目町口之戰(4)第279章 軍器所第70章 火器所(上)第392章 再見阿國第245章 守財奴第177章 終尋見第407章 漳州海戰5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69章 人在平戶第1章 當海盜第261章 狙擊對狙擊第35章 大海無波暗流涌第342章 東江造船廠中第408章 衝突第341章 東江造船廠上第392章 再見阿國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285章 矛盾第404章 備戰上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168章 用人之道第302章 臨戰第86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388章 耀武揚威漢城外上第187章 未知的敵人第303章 背水死戰(2)第407章 漳州海戰8第228章 國分川會戰(6)第303章 背水死戰(7)第207章 關門海戰(1)第363章 破虜堡大戰(4)第61章 小胖子豐臣秀賴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123章 曹操的應對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372章 破虜堡大戰(13)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138章 決戰彥根城(4)第23章 娶個老婆也不容易啊!第303章 背水死戰(1)第365章 破虜堡大戰(6)第378章 破虜堡大戰(19)第145章 砸場子第150章 扯虎皮第303章 背水死戰(1)第275章 英雄救美第50章 絲綢第380章 停戰(下)第204章 唐繼光之左臂第265章 戰後的巖山堡第368章 破虜堡大戰(9)第342章 東江造船廠中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101章 真田幸村顯威風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80章 玩火自焚第140章 決戰彥根城(6)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355章 揚古利第115章 ‘好’兄弟第249章 開鎮東江第390章 鬧劇落幕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84章 冬去春來桃花開第152章 勘合貿易(上)第165章 東印度公司第85章 序幕的拉開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230章 國分川會戰(8)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75章 人在大阪第201章 黑田長政第14章 無事獻殷勤第353章第200章 預先佈局(下)第353章第80章 玩火自焚第128章 奪城(下)第360章 破虜堡大戰(1)第55章 澳門行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24章 小澤瑪利亞要侍寢第98章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254章 狼煙起第67章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第73章 葡萄牙商會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311章 遷回(上)第341章 東江造船廠上
第300章 出關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178章 鳥未盡,弓已藏第280章 東江火銃第340章 財源第55章 澳門行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374章 破虜堡大戰(15)第214章 收服九鬼守隆第410章第105章 八目町口之戰(4)第279章 軍器所第70章 火器所(上)第392章 再見阿國第245章 守財奴第177章 終尋見第407章 漳州海戰5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69章 人在平戶第1章 當海盜第261章 狙擊對狙擊第35章 大海無波暗流涌第342章 東江造船廠中第408章 衝突第341章 東江造船廠上第392章 再見阿國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285章 矛盾第404章 備戰上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168章 用人之道第302章 臨戰第86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388章 耀武揚威漢城外上第187章 未知的敵人第303章 背水死戰(2)第407章 漳州海戰8第228章 國分川會戰(6)第303章 背水死戰(7)第207章 關門海戰(1)第363章 破虜堡大戰(4)第61章 小胖子豐臣秀賴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123章 曹操的應對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372章 破虜堡大戰(13)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138章 決戰彥根城(4)第23章 娶個老婆也不容易啊!第303章 背水死戰(1)第365章 破虜堡大戰(6)第378章 破虜堡大戰(19)第145章 砸場子第150章 扯虎皮第303章 背水死戰(1)第275章 英雄救美第50章 絲綢第380章 停戰(下)第204章 唐繼光之左臂第265章 戰後的巖山堡第368章 破虜堡大戰(9)第342章 東江造船廠中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101章 真田幸村顯威風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80章 玩火自焚第140章 決戰彥根城(6)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355章 揚古利第115章 ‘好’兄弟第249章 開鎮東江第390章 鬧劇落幕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84章 冬去春來桃花開第152章 勘合貿易(上)第165章 東印度公司第85章 序幕的拉開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230章 國分川會戰(8)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75章 人在大阪第201章 黑田長政第14章 無事獻殷勤第353章第200章 預先佈局(下)第353章第80章 玩火自焚第128章 奪城(下)第360章 破虜堡大戰(1)第55章 澳門行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24章 小澤瑪利亞要侍寢第98章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254章 狼煙起第67章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第73章 葡萄牙商會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311章 遷回(上)第341章 東江造船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