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內訌的原因很簡單,也很複雜,甚至可以牽連到,大概已經在遠在數萬裡外的科恩總督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那裡。

作爲一名統領遠征艦隊的雷耶斯對於議和是非常的不屑,並且表達了非常濃烈的不滿。雷耶斯有這個情緒,很簡單。那便是雷耶斯不甘心失敗,更是拉不下臉皮。因爲在這之前,他已經大肆宣揚自己的戰功,雷耶斯更是滿心歡喜的準備,自己成爲第一任中國殖民地總督。

除此之外,雷耶斯還有一個沒有對任何人說過的野心。雷耶斯已經當了三年的少將了,在軍界當中,這不算是長的了,但對於野心勃勃的雷耶斯而言,這已經宛如渡過了一百年那麼痛苦。而如果爲東印度公司獲得巨大的利益,自己晉升爲中將,將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注:當時東印度公司非常強大,荷蘭政府更是以政府權力,權力已經作價兩萬五千荷蘭盾抵押給荷蘭東印度公司了。這使得十七世紀上著名的鬱金香泡沫發生,荷蘭政府因爲無法籌措資金保護市場正常發展,做事這事情導致荷蘭經濟瘋狂衰退。)

雷耶斯的想法,自然不可能是所有荷蘭將領的想法。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帶兵來支援的海甲恩上校的想法,海甲恩上校認爲現在已經不足以和中國政府抗衡。當然,這僅僅是明面上的說法,真正的想法是,海甲恩上校不想冒險了。雷耶斯雖然是戰敗了。但海甲恩卻是及時支援,挽救了遠征艦隊的覆滅。

這個功勞不可謂不大,何必去冒險呢?而且冒險成功了,得到便宜的,是雷耶斯,可不是他海甲恩。和海甲恩不對付的雷耶斯,更不會因此而感激海甲恩半分。

海甲恩可是還想佔據了西班牙人的呂宋。也就是現在的菲律賓羣島。

而在荷蘭艦隊衆多的船長當中,不少船長選擇了都支持海甲恩。一方面是海甲恩挽救了他們,救命之恩由不得他們不用行動來報答一些。另外一方面。則是船長都被打怕了,在遙遠的東方,他們連一個修補軍艦的地方都沒有。就連食物,都要靠打獵來獲得。

水土不服,更是已經讓不少荷蘭水手病倒了。船長們也不得不顧及手下人的想法,從著名的《魯賓遜漂流記》中,就可以看得出,在茫茫大海上,水手們算得上無法無天,驅逐自家船長的事情。雖然不算經常發生,但絕對談不上少見。

雷耶斯也並非毫無優勢的,先他的艦隊的司令官。另外他的軍階很高,只有海甲恩一個上校而已。即使如此,海甲恩對上雷耶斯都處於嚴重的劣勢,稍微瞭解一些軍階體制,就會知道上校和少將。並非是簡簡單單的一級之差。

有的國家那裡,往往十個上校纔有一個少將。而少將才算是一個國家軍中的高層。

雙方就這樣僵持着,誰也沒有辦法說服誰。荷蘭人最後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先拖着。在雷耶斯的權力下,使得荷蘭人並不進行實際性的談判,但海甲恩等一衆船長的努力下。這個和議卻被保留下來。

在無形中,荷蘭人已經落入了唐繼光編織的大網中。

所有的明軍將領,現在再次看向唐繼光的目光,已經不同了很多。

六月七日,這一天很晴朗,海面上並沒有什麼風,海風都似乎在猛烈的陽光照耀下,變得慵懶起來。就在這一天,沉寂了大半個月的明軍,猛然發起進攻。

俞諮皞率領本部三千精銳士兵向白沙島發起進攻。白沙島那裡修建了一座小型堡壘,大概駐紮有十人。人數雖然少,但堡壘修建的很險要,也很堅固。

堡壘彷彿嵌入小山中一般,只有一面可以進攻,背後是山壁,而山壁背後則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兩側是宛如狼牙般的碎石山壁,雖然勉強可以行人,但一個不小心,便很容易被鋒利的石頭刮的血流一地,完全不適合軍隊前進。

同時因爲依靠澎湖,荷蘭艦隊也敢於鼓起勇氣發起進攻。他們假若戰敗了,完全可以退回澎湖島,福建水師想將之殲滅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了,荷蘭艦隊也並非是天下無敵的,他們在中國海一帶並沒有造船廠,連一個修補小漁船的正規船塢都沒有。距離自己最近的大員,倒是西班牙人有一個能夠修補二百噸以下船隻的船塢。

不過西班牙人會這麼好心嗎?他們不落井下石,就足夠叫雷耶斯發笑了。

www▪ T Tκan▪ c○

雙方在澎湖海爆發了一場激烈程度比之漳州海戰還要強烈的戰爭。因爲唐繼光嫡系的福建水師在漳州海戰中受到不少的損傷,就連三艘千料大船都只是來了兩艘,餘下的都是四百料以下的海船,更多的則是二百料的海滄船和一百五十料至一百料的蒼山船。

而且這次荷蘭人的火炮是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這個優勢並非是指火炮數量,還包括火力!因爲二號佛郎機銅炮數量並不多,一共加起來也就是八十門左右,而荷蘭人則是大概擁有各式火炮二百多門,火炮數量是明軍的一倍。

一共激戰了三天,沒有如何陰謀,只是有堂堂正正的對戰。此戰中,施大瑄更是險些喪命,唐繼光的旗艦黑巖號被擊沉。折損的海滄船、蒼山船達到十二艘之多!

不過在福建那裡,源源不絕的派來援軍。當然了,損失的速度自然要比支援的快,但比之荷蘭人的‘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要強多了。

特別是自己越打越少,而對面雖然也是越打越少,但可以看到援軍一批批的來,只要有一定的時間。恢復元氣完全沒有問題。

荷蘭人實在沒有辦法了,水手們士氣大跌。白沙島上的堡壘在第四天,見沒有自家艦隊來支援後,沮喪的舉起白旗。

雷耶斯也屈服於海甲恩了,不得不表示同意和議。

只是唐繼光到了這個時候還會同意嗎?自然不可能了!

大軍狂攻澎湖島上的‘風櫃子’堡壘。(史書上是如此記載的,大概是荷蘭語音譯吧!)

荷蘭人因爲只有三艘海船能夠出海了,最後海甲恩做了一個可恥的舉動。領着部分水手,坐着三艘海船逃離澎湖島。數十年後,都有荷蘭人稱澎湖島爲惡魔島。可想而知自己給他們帶來了怎麼樣的回憶。

雷耶斯雖然有種種缺點,但相對來說,他還是一個稱職的軍人。他並沒有投降,而是咬牙抵抗。

只是有用嗎?

對雷耶斯支持最大的科恩總督被召回荷蘭本土敘職,

海甲恩爲了防止雷耶斯回來後瘋狂報復自己,他會把去求援兵來支援雷耶斯嗎?用屁股想想都知道答案了!

堅守了半個月後,風櫃子堡壘終於彈盡糧絕了,雷耶斯不得不舉起白旗,請求體面的投降。唐繼光對此表示拒絕,而且還狠毒的下令大軍包圍風櫃子而已。

飲水還好,但食物上荷蘭人卻缺的很,到了八月。有士兵忍不住了,出現了人食人的情況。還有的士兵實在忍受不了,翻過城牆,出城投降。不過被唐繼光冷酷的下令射殺,人頭割下來後。插在位於海邊的木樁上。

現在那裡已經成爲了海鳥的歡樂場,在那裡他們每天都可以吃到不勞而獲的食物。

最後到了九月,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英國人出面來求和,還有李旦。唐繼光這才勉強答應荷蘭人的投降。

不過荷蘭人需要爲此,支付十萬荷蘭盾。五十荷蘭盾等於一盎司黃金。換算爲兩。約莫一點三盎司黃金相當於明制一兩。換言之,十萬荷蘭盾相當於七萬七千兩左右的黃金。

不過英國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同意當然中人。而雷耶斯都快瘋了,甭提十萬荷蘭盾了,爲了逃離澎湖,一百萬荷蘭盾恐怕他都會不顧一切的認了。

由英國人擔任中人,先支付五成荷蘭盾。因爲沒有足夠的黃金,可以用白銀代替。不過白銀的兌換率是按照明朝的。如果按照日本的一黃金四白銀,唐繼光都不知道虧的成什麼地步。雖然說是英國人擔任中人,但英國人卻沒有出一分錢,全是借李旦的。

而李旦在回去平戶的路途中,卻急病而死。歷史上有人說是在臺灣染上了瘴氣,也有人說是英國人爲了不還錢而毒殺李旦,也有人說是唐繼光的報復。

當然了,這已經是後世。

在投降書上,除了賠付十萬荷蘭盾外,唐繼光還明確要求荷蘭人表示,臺灣、澎湖、南海都是明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英國人對此也樂呵呵的表示認同,因爲在臺灣和南海都是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顯然英國人想讓唐繼光和西班牙人大打出手。

西班牙人大概是不想得罪唐繼光,畢竟他已經和英國人和荷蘭人爲敵了,還拉上唐繼光。以呂宋一地怎麼可能扛得住呢?只要唐繼光不出兵攻打,西班牙人便當沒有這一條款存在。

站在風櫃子堡壘的主樓上,唐繼光遙望着大海。

一陣腳步聲響起,唐繼光沒有在意。過了半響,響起了漢克姆斯的聲音。“軍門!在想什麼呢?”

“終於平定了南方!這一戰,最少爲本官爭取了十年的和平!”唐繼光喃喃道。

“軍門太過謹慎了,以我看,恐怕是三十年和平!”漢克姆斯以誇張的語氣說道。

唐繼光笑了笑,也沒有在意。目光轉回去北方,他已經接到最新消息,代善因爲被懷疑和努爾哈赤的老婆大妃袞代眉來眼去。其實這事情也正常,女真人一向都是老爹死了,兒子繼承他的一切。這個一切並非是財富,還包括女人!

而努爾哈赤已經年紀不少了,袞代和代善眉來眼去,也正常的。誰不想搶個先手的?問題就是努爾哈赤還沒有死,而且作爲一個老去的人,自然對於死亡越發感到畏懼了。眼下自己都還沒有死,老婆就已經和兒子眉來眼去,這不是認爲自己快死了嗎?

帶上更是因爲聽信繼妻的讒言,排擠兒子碩託,導致兒子逃跑。還被誤會準備叛徒,被捉回來後,這才爆出緣故。

這些夾雜的一起,努爾哈赤自然勃然大怒,剝削代善的太子之位。這纔有了後來歷史上的皇太極登基。不過對於後金的國力損害卻是很大,國家都爲之動亂。特別是那些原來巴結、依附於代善的人。還有其他有機會接觸太子之位的貝勒,立刻蠢蠢欲動起來。

“建奴可滅了!”唐繼光喃喃道。

漢克姆斯微笑着點頭附和,心頭卻泛起另外一個念頭。飛鳥盡,良弓藏。軍門到時候,會安心被‘藏’嗎?

………《全書完》

木木完畢的時候都會多出幾百字,這次也沒有例外。

雖然後面還是可以寫下去,但本身磕磕碰碰到現在,木木覺得已經沒有必要了。均訂沒有朝過一百,都是六十來的,繼續寫下去,有意思嗎?

無論怎麼說也好,木木也很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木木的書友們!

特便是‘rpg7’書友,一直以來源源不絕的給木木月票,讓木木在月票榜上不至於太過難堪!。。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1章 春意盈盈愛意綿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295章 王安的阻撓第104章 八目町口之戰(3)第189章 招兵買馬第263章 馬軍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20章 薪金第34章 田舍翁非吾所願第317章 馬源第316章 缺馬第336章 漢城謀下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118章 醞釀中的風暴第64章 和茶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217章 四國攻略第51章 招攬人手第347章 上策上第40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5)第88章 抵達大阪城第391章 麗璐阿歌特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233章 薩爾滸之戰(2)第384章 封賞第149章 稅吏刁難第163章 殖民(上)第208章 關門海戰(2)第271章 熊延弼第150章 扯虎皮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353章第158章 紅夷現臺灣第232章 薩爾滸之戰(1)第310章 女將軍秦良玉第89章 信任與權力第248章 朝鮮屈服第302章 臨戰第315章 軍議第258章 城牆激戰(上)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56章 日耳曼的僱傭兵第276章 上手第332章第66章 綜藝在古代第213章 城頭血戰(下)第365章 破虜堡大戰(6)第253章 戰將至第159章 臺灣的情況第128章 奪城(下)第64章 扶錯位置了第317章 馬源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279章 軍器所第137章 決戰彥根城(3)第353章第399章 心聲第90章 說服(上)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157章 萬曆四十四年(下)第70章 火器所(上)第345章 後金來使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50章 絲綢第233章 薩爾滸之戰(2)第139章 決戰彥根城(5)第184章 兵仗局第70章 火器所(上)第367章 破虜堡大戰(8)第403章 荷蘭暴行第256章 攻城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367章 破虜堡大戰(8)第274章 承恩寺第101章 真田幸村顯威風第398章 雨夜第380章 停戰(中)第64章 扶錯位置了第220章 兵臨岡豐城第107章 八目町口之戰(6)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192章 科學狂人林良和第192章 科學狂人林良和第257章 城上城下第191章 臺北火器所(下)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85章 序幕的拉開第200章 預先佈局(下)第325章 出兵朝鮮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123章 曹操的應對第43章 莫師爺第60章 竹蜻蜓第292章 進京第280章 東江火銃
第21章 春意盈盈愛意綿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295章 王安的阻撓第104章 八目町口之戰(3)第189章 招兵買馬第263章 馬軍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20章 薪金第34章 田舍翁非吾所願第317章 馬源第316章 缺馬第336章 漢城謀下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118章 醞釀中的風暴第64章 和茶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217章 四國攻略第51章 招攬人手第347章 上策上第40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5)第88章 抵達大阪城第391章 麗璐阿歌特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233章 薩爾滸之戰(2)第384章 封賞第149章 稅吏刁難第163章 殖民(上)第208章 關門海戰(2)第271章 熊延弼第150章 扯虎皮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353章第158章 紅夷現臺灣第232章 薩爾滸之戰(1)第310章 女將軍秦良玉第89章 信任與權力第248章 朝鮮屈服第302章 臨戰第315章 軍議第258章 城牆激戰(上)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56章 日耳曼的僱傭兵第276章 上手第332章第66章 綜藝在古代第213章 城頭血戰(下)第365章 破虜堡大戰(6)第253章 戰將至第159章 臺灣的情況第128章 奪城(下)第64章 扶錯位置了第317章 馬源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279章 軍器所第137章 決戰彥根城(3)第353章第399章 心聲第90章 說服(上)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157章 萬曆四十四年(下)第70章 火器所(上)第345章 後金來使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50章 絲綢第233章 薩爾滸之戰(2)第139章 決戰彥根城(5)第184章 兵仗局第70章 火器所(上)第367章 破虜堡大戰(8)第403章 荷蘭暴行第256章 攻城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367章 破虜堡大戰(8)第274章 承恩寺第101章 真田幸村顯威風第398章 雨夜第380章 停戰(中)第64章 扶錯位置了第220章 兵臨岡豐城第107章 八目町口之戰(6)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192章 科學狂人林良和第192章 科學狂人林良和第257章 城上城下第191章 臺北火器所(下)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85章 序幕的拉開第200章 預先佈局(下)第325章 出兵朝鮮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123章 曹操的應對第43章 莫師爺第60章 竹蜻蜓第292章 進京第280章 東江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