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王堅的奮鬥(下)

平心而論,多鐸生的確實俊俏,生母阿巴亥是烏拉部主滿泰之女,據說儀態萬方、楚楚動人,而且天性穎悟、禮數周到,言談笑語之間,無不令人心悅誠服,生下來三個兒子據說長相也都還行。

而這三個兒子之中,最俊俏的好像就是最年幼的多鐸,當年奴兒哈赤沒死的時候,也對這個小兒子非常喜愛,沒事就當着手下的面誇獎,難得的是皇太極居然對這個小弟弟印象也還不錯,完全沒有防範阿濟格和多爾袞時候的戒心,也真不知道究竟是個什麼原因,就好像被他逼死的阿巴亥不是多鐸親孃似的,這一點宋慶當年就始終沒想明白,如今回到這個時代,還一直都打算仔細打聽打聽,不過似乎機會同樣也很渺茫,天知道這歡樂的一家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王堅緊緊握着開山斧,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他從前一直用大刀,這斧頭是在宋慶建議之後換的,足足有四十斤,主要是因爲這傢伙天生神力,幾乎能跟宋慶比肩,用大刀什麼的實在是有些糟踐,還是用大斧更加划算一些。

換了兵器之後,王堅自己也覺得不錯,嚴格來說他跟宋慶屬於一個類型,但本身武藝其實還不如宋慶精熟,宋慶好歹在長槍上頭磨練的愈發精湛了,他在這方面進展卻不是很快,反倒是用了這種一力降十會的兵器之後,殺人效率顯著提升。

這次來到遼東之後,王堅覺得自己提高的速度更快。如今死在他手下的敵軍已經不下六十個,幾乎都是用那種壓迫式的打法砍死,他已經愛上了這柄斧頭,就差給取個充滿詩意,類似冷豔鋸樣式的名字了。

當第三撥長槍兵和對方撞上,騎兵的進攻基本上被阻止住了,儘管後面的那些還在尋找距離,打算再來一次衝鋒,可王堅卻絲毫沒有給對方機會的打算,大叫一聲催動戰馬。揮舞着斧頭衝了上去。老遠便鎖定了多鐸。

兩軍之前曾經兩次交戰,對上多鐸的都是宋慶,王堅早就看得眼熱,如今總算是輪到了自己。當然不會放過。直接領着親衛撲殺過去。多鐸似乎也少了幾分輕視,因爲就剛纔這點功夫,原本他一直沒太看得起的王姓武官。竟然還真是所向睥睨,手中那柄大斧也不知多少斤兩,竟然在他軍陣之中任意馳騁,視後金兵如無物,還真值得他上去打一打了。

他跟宋慶交手兩次,連續被打的灰頭土臉,一直都想找回點面子,見王堅武藝似乎十分出衆,估計這也是宋慶麾下大將,便覺得該先收取點利息,當即也不猶豫,策馬直衝過來,手中長槍一點,便與王堅鬥了起來。

這一場打鬥,比起宋慶親自上陣又有不同,多鐸武藝相當不錯,馬術也是精湛,王堅則勝在力氣夠大,兩廂正好抵消掉,每當多鐸用精湛槍術將王堅打得手忙腳亂,便被會突然不講理的斧頭逼退,王堅狂放暴雨般的攻勢纔剛起來,又會被刁鑽角度襲來的槍尖逼退,兩人鬥了快有三十回合,竟是誰都奈何不得對方,只是這心態上頭卻真的有些不同了。

王堅是越打越有信心,畢竟那是後金的十五貝勒,也是天下有數的大將了,他不過徐州衛一個百戶,能打成這樣只能說明自己天賦過人,前程也是大大地,因此手中大斧揮舞的更是虎虎生風,一招緊似一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多鐸卻真的鬱悶了,他原本一直想找宋慶報仇,現在居然連宋慶手下軍官都拿不下,這十五貝勒的臉面還真是沒地方擺放了,有心用些狠辣招數殺掉對方,卻發現根本沒有機會,硬來的話只會兩敗俱傷,甚至他還會多吃些虧,畢竟對方那斧子是重兵器,捱上一下不是好玩的,他堂堂十五貝勒,正白旗旗主,難道要跟這個明顯不是多大官的明狗同歸於盡?

心態變了,戰局也就變了,多鐸愈發心浮氣躁,王堅雖說也是越打越狠,越打動作越大,可心中卻只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勁頭,又過了十幾個回合之後,多鐸竟然感覺自己有些撐不住了,槍法逐漸變得有些散亂,呼吸也開始不再勻稱,他本來就不以力量著稱,被王堅抓住機會猛劈幾下,最後來了個力劈華山,他則下意識的使出了舉火燎天,一下子竟然岔了氣。

岔氣這種事大家都經歷過,跑步時候經常出現,深吸一口氣彎彎腰,過不了多會兒就能好,問題那是在平時,戰場上出了這種事情,根本沒人給你這個時間,若是下馬吸氣再彎腰,夠王堅砍上好幾次腦袋了。

多鐸當然不會傻到這種地步,可下腹處又絞痛難忍,只得朝周圍叫道:“都給本貝勒上,殺了這漢狗!”

他的親衛都在左近,原本見主子打的來勁,也就沒有上前動手,如今主子臉色慘敗一片,大冷天的汗珠都落下來了,顯然是出了什麼狀況,趕忙一擁而上,將王堅包圍起來,這些親衛都是白甲兵,戰鬥力比起披甲兵來更加強悍,王堅也曾見識過厲害,立刻舍了多鐸,將大斧揮舞起來,朝向這些白甲兵砍去,身邊親衛也是怪叫着衝上,跟對方打成一片。

多鐸好不容易纔得脫身,也不敢再戰場上多待,撒開戰馬便衝向外圍,周圍不少披甲兵見十五貝勒狀況不對,也都舍了對手向他靠攏,總算是成功將人送了出去,剛剛衝出去,多鐸便滾鞍下馬,大口大口的喘着氣。

過了好一陣子,總算將腹部的絞痛成功治癒,可再重新上馬之後,他卻已經找不到方纔那種氣勢,見自己引以爲傲的馬隊竟然沒能衝破對方陣勢,雖說局面還算佔便宜。卻也只能在這裡僵持,想要取得重大戰果,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當即便有些氣餒,正要下令暫時撤退時,有個白甲卻跑了過來,指着東面道:“十五貝勒,大貝勒那邊殺回來了!”

“在哪裡?”多鐸趕忙朝白甲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遠方濃煙滾滾,似乎有不少人馬朝這邊涌動而來。而且速度相當快。雖然看不清旗號,但這白甲既然說是大貝勒的人馬,自然就是莽古爾泰,他立刻興奮起來。高舉着手中長槍。厲聲喝道:“兒郎們。大貝勒的人馬來了,再隨本貝勒衝鋒,今日非要將這些明狗斬盡殺絕不可!”

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當然不會就此放棄,不少暫時殺不進去的騎兵調轉馬頭,開始從其他位置側面夾擊王堅所部,原本還能支撐住的局面,一時間竟然變得有些傾斜起來,王堅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奈何只是一人一馬,外帶一柄開山大斧,縱然三頭六臂,也無法挽回戰局,只能向遠處眺望,等待劉升那支騎兵隊伍過來增援。

方纔出戰的時候,兩人便已經分開,分開前商議讓王堅打防禦戰,劉升在周圍遊弋,遇到機會再過來助戰,這樣可以節省些力氣,也能讓這八百騎兵發揮最強的戰鬥力,如今王堅能做到基本上已經做完,只看劉升要如何應對。

片刻之後,莽古爾泰大軍帶着復仇的怒火再次到來,大貝勒最初都快被宋慶打到精神崩潰,好在成功脫離,原本還打算找個地方休息一晚,明日恢復體力再來,可卻聽說多鐸領着幾千騎兵到了,頓時覺得自己復仇時機也到了,顧不得再去休息,領着幾千人馬重新回到松山堡戰場,毫不猶豫的加入了進來,他部下多是步兵,最是擅長打這種呆仗,幾千人一擁而上,明軍這邊頓時覺得吃緊,若不是王堅勇猛無敵,衝殺在前,怕是此刻就要頂不住了。

危急時刻,關寧軍的騎兵總算是到了。

那劉升卻很是會打,先前只是在周圍遊弋,如今見兩軍似乎陷入僵持,立刻帶人猛撲過來,高大的戰馬,雪亮的馬刀,關寧鐵騎幾乎像一條黑色的鞭子,也像是把鋒銳的匕首,又穩又準的鎖定了辮子兵的馬隊,狠狠的來了一下!

無論是多鐸還是莽古爾泰,都沒想到對方會在此時撲來,畢竟這支關寧軍的騎兵之前一直都在附近遊蕩着,絲毫沒有加入戰團的意思,兩人對明軍各部之間的關係也算有些瞭解,知道宋慶這些都是徐州兵,跟當地軍頭的關係未必多好,本以爲這支關寧軍是在看熱鬧的,誰知道最關鍵的時候,他們竟然毫不猶豫的加入進來,刺出了最狠的一刀。

騎兵這東西在古代戰場上幾乎就是王者的存在,不要看關寧鐵騎人數不多,可這是衝鋒起來的八百騎兵,還是在旁邊溜達半天,絲毫沒有損傷,也恢復了一部分體力的八百騎兵,帶着挽回名譽的心思衝進來之後,如果一碗清水潑進滾燙的油鍋,劇烈的聲響直入雲霄,戰局也在一瞬間被扳回了幾分,至少方纔幾乎快要頂不住的明軍軍陣,勉強能夠恢復原貌了。

可即便是這樣,局面依然不容樂觀,打呆仗這種事情,騎兵其實並不太擅長,無論是關寧軍還是多鐸部下都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戰馬的衝擊力一旦耗盡,甚至還不如步兵更方便,作戰的主力是莽古爾泰的人馬,以及徐州衛和左衛的明軍。

素質的差距開始被拉了出來,徐州衛儘管一直跟着狗營操練,但練的幅度沒那麼大,平時也不會那麼勤快的剿匪,這次來的雖然不少都是在京城打過的老兵,但畢竟沒有狗營打的那麼激烈,原本大家在一起衝鋒,雖說也差一點,可畢竟還不太看得出來,眼下自己獨自抵擋辮子兵,立刻就變得分外顯眼,王堅也迅速看出了差距,只是卻無能爲力。

遠處的宋慶也能看得出來,王堅和徐州衛那些弟兄已經盡力了,包括那些後來殺進去的關寧鐵騎,同樣也已經做到了極處,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雙方差距太大,有些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就別指望着能靠血勇之氣扳回來。

以弱勝強的戰例不是沒有,可實在太少,若是到處都是,那些戰例也不會被載入史冊,更多時候還是像如今這樣,一方已經盡力,卻倒在更強的另一方手下,宋慶勉強撐起身子,發現自己依然沒有恢復過來,哪怕只有五成水平,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去,如今卻連這個水平都到不了,脫力這種事情,不是那麼一會兒就能恢復過來的。

可若是他不上去,王堅的人馬很快就會敗退下來,甚至會衝擊到他們這邊,到了那個時候,後金騎兵這麼一衝,做什麼也都晚了,如今上去好歹還能咋呼咋呼,若是多鐸和莽古爾泰被自己之前的威風所震懾,說不定還能扳回來,至少能打個平手,讓對方主動撤下去,多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按照他自己的判斷,只要再有兩個時辰,他甚至敢直接追出去打。

正要起身的時候,胡捷卻突然從旁邊冒了出來,動作多少有些猥瑣,眼神卻絲毫沒有閃爍,似乎是有什麼心事,而且已經在心中決定好了,只是要來跟他說明而已,這種情況在胡捷身上出現,倒是很讓人意外的。

宋慶本來以爲,胡捷是來找自己商議撤兵的事情,畢竟他的邳州衛實力最差,他本人膽子也不算大,如今打到這個局面想要撤兵很正常,宋慶雖說不打算走,卻也沒打算就此責怪他,怎麼說胡捷之前打的也算不錯,至少沒有拖後腿。

只是究竟要如何說服他繼續作戰,這卻是個問題,關鍵是現在這個時候根本不能撤,一旦撤退勢必前功盡棄,甚至被人家追殺,直接被打到潰敗,這支兵馬短時間內怕是再也不能用了。

宋慶萬萬沒有想到,胡捷根本沒提什麼撤兵的事情,而是滿臉決絕之色,狠狠跺了跺腳,幾步走到他面前,異常認真的說道:“你繼續歇着,現在該我上了!”

感謝芝蘭室的打賞,感謝大家投出的月票,鞠躬!(未完待續。。)

第357章 盯梢第422章 叔侄第405章 衝突第446章 文宣隊的事情第109章 滿桂第151章 旗風獵獵(一)第90章 集 結第372章 計議第453章 車廂峽第303章 輿轎第76章 破財免災(下)第138章 野狗(三)第447章 徐州好第15章 適應第396章 闖字旗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286章 獠牙(下)第232章 擴張第345章 南直隸來人第111章 深宮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80章 升遷(下)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248章 風靡第339章 制度第27章 再戰第307章 失陷(下)第105章 人頭(上)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90章 集 結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385章 那人是誰?第44章 城南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392章 單挑第30章 構想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86章 狗營成型第188章 離京之前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402章 遭遇第171章 年輕人們第265章 追擊第191章 家鄉(下)第291章 血戰大淩河(一)第271章 對撼(下)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242章 閱軍4第14章 跑圈第409章 火銃對火銃第12章 上任第132章 失散第223章 斷其羽翼(上)第83章 招兵買馬第195章 對臺(上)第271章 對撼(下)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15章 適應第359章 鬥獸第65章 密謀(下)第4章 百戶第89章 軍報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39章 接收第322章 克敵(上)第326章 海路進軍(中)第71章 要報仇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10章 邱老虎第86章 狗營成型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135章 重整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96章 對臺(中)第301章 公主第123章 守城第37章 定計(上)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257章 誓師出征第96章 北上勤王(二)第24章 鬥狠第274章 城池拉鋸(三)第307章 失陷(下)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269章 伯父受驚了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405章 衝突第201章 打劫(下)第476章 撤回第181章 衙門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276章 鏖戰鬆錦一(3)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327章 海路進軍(下)第335章 大牢裡的洋人
第357章 盯梢第422章 叔侄第405章 衝突第446章 文宣隊的事情第109章 滿桂第151章 旗風獵獵(一)第90章 集 結第372章 計議第453章 車廂峽第303章 輿轎第76章 破財免災(下)第138章 野狗(三)第447章 徐州好第15章 適應第396章 闖字旗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286章 獠牙(下)第232章 擴張第345章 南直隸來人第111章 深宮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80章 升遷(下)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248章 風靡第339章 制度第27章 再戰第307章 失陷(下)第105章 人頭(上)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90章 集 結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385章 那人是誰?第44章 城南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392章 單挑第30章 構想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86章 狗營成型第188章 離京之前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402章 遭遇第171章 年輕人們第265章 追擊第191章 家鄉(下)第291章 血戰大淩河(一)第271章 對撼(下)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242章 閱軍4第14章 跑圈第409章 火銃對火銃第12章 上任第132章 失散第223章 斷其羽翼(上)第83章 招兵買馬第195章 對臺(上)第271章 對撼(下)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15章 適應第359章 鬥獸第65章 密謀(下)第4章 百戶第89章 軍報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39章 接收第322章 克敵(上)第326章 海路進軍(中)第71章 要報仇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10章 邱老虎第86章 狗營成型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135章 重整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96章 對臺(中)第301章 公主第123章 守城第37章 定計(上)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257章 誓師出征第96章 北上勤王(二)第24章 鬥狠第274章 城池拉鋸(三)第307章 失陷(下)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269章 伯父受驚了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405章 衝突第201章 打劫(下)第476章 撤回第181章 衙門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276章 鏖戰鬆錦一(3)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327章 海路進軍(下)第335章 大牢裡的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