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吳橋兵變

三更一萬字到,

公主如何想頭,宋慶自然不知道,他也不打算知道,看着眼前正在從營地裡面開出來的大軍,以及那一門門紅衣大炮,他就覺得心中格外踏實,也是格外喜悅,這一趟出兵平叛,因爲神機營去了兩千多人,所以火器之類都帶了不少,這讓他非常滿意,等到打完了仗之後,只要花些銀子,估計就能夠將這些東西全部帶回徐州,往後他也就是有大炮的人了。

欣喜之餘,他開始打聽吳橋兵變的事情,雖說大概其的內容他知道,但這次畢竟是要去平叛,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多瞭解一下敵人的情況總歸是好事,省的到了地方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

吳橋兵變和大淩河之戰一樣,都是明末的絕對大事件,也是徹底改變大明和後金對峙局面的事情,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兩者甚至是相結合的,正是因爲大淩河那邊開打,關寧軍方面的增援並不見效,因此周圍的部隊都開始往大淩河方向集中,山東當地自然也是得到調令,讓他們往大淩河派兵,也就成爲了這場兵變的起因,甚至某種程度上還能夠算是導火索。

提起吳橋兵變,首先就要說孫元化,之後袁崇煥和毛文龍等人也要算進來,這兵變不是單一行動,各方面關係非常深,並且非常廣泛,否則後來耿仲明和張燾不至於牽扯進來,甚至連尚可喜等東江系都有了小心思。

歸根結底,還是崇禎三年的時候袁崇煥殺了毛文龍,當時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舊將譁變,當時剛剛成爲登萊巡撫的孫元化接收了皮島的叛將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應元諸將,孔有德被任命爲騎兵參將,耿仲明則被派往登州要塞。

等到大淩河那邊開打,山東這邊派兵增援。孫元化就把孔有德和李九成等遼兵派了上去,然登州遼東兵與山東兵素不和,孔有德抵達吳橋時,遇到了雨雪天氣不能前行,部隊給養不足,而且與當地的山東人屢有摩擦,縣人皆閉門罷市。根本不跟他們做生意,隊伍便困在此處,進不得退不得,火氣逐漸被激發起來,這算是發動兵變的原因之一。

隨後,孔有德部下有個士兵強取山東望族王象春家僕一雞。該丁被“穿箭遊營”,這是一種僅次於斬首示衆的軍法。士兵們感到受了侮辱,羣起鬧事將王象春的家僕殺死,王象春當然更不幹了,要求孔有德查明真相,把鬧事的都給送出來。

王象春也是名人,而且是能進東林點將錄的大名人,號稱浪裡白條,文章詩詞口兒噴子都是上乘之選。跟西湖水太冷,剃髮迎‘王師’的錢謙益是同年,他是榜眼,錢謙益是探花,不過他家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要比錢謙益硬氣不少。

天啓年被罷官之後,王象春一直都正在家中閒住,書倒是沒少讀。但火氣卻依然不小,孔有德部下士兵強行要搶王家的雞,王象春這邊是佔着理的,只是這位賦閒大老爺實在太瞧不起武人,接連做出侮辱性的措施,孔有德可不是宋江,一筆一筆的都給記在心裡了。加上李九成當時正好把孫元化給的買馬錢花乾淨了,也覺得沒法交代,乾脆攛掇孔有德鬧兵變。

孔有德部下憋了一肚子火氣,他自己也是氣的不輕。地域歧視和文貴武賤雙重打擊,讓這位本來脾氣就不好的遼將暴走了,帶着兵將發動兵變,並且迅速攻陷數座城池,將前來平叛的黃龍割去耳鼻,一時間聲勢大振。

當然,這是歷史上的吳橋兵變,宋慶看到的情報卻和歷史上不同,當孔有德的兵馬趕到吳橋附近時,大淩河那邊的仗已經打完了,按理說那場悲劇應該是不會發生了,可那場大雨雪卻依然準備出現,他的兵再次被困於此,而且沒有要去遼東打仗的緊急軍令,當地的山東人也更不把他們當回事,雙方矛盾幾乎在遼兵停駐的第一天就開始爆發了。

遼東人火氣大,山東人火氣也不小,大家都是量產好漢同時量產土匪的地方,誰怕誰啊?

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的局面,不知是否因爲某些歷史事件的不可逆性,最終還是發生了,遼兵和山東當地人屢屢發生爭執,縣內倒是不關門閉戶了,直接出來跟孔有德部下開打,搶雞事件同樣沒有改變,按照歷史規律發生,而且這次因爲山東人和遼兵衝突劇烈,王象春以爲民心可用,居然還叫家丁去孔有德軍營打架,將事情鬧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孔有德原本以爲不用再去遼東送死,心情還是很不錯的,可隨着隊伍在吳橋當地面臨的局勢越來越壞,他的火氣也開始上漲,李九成也依然充當了挑唆的角色,每天都來訴說山東人如何欺壓遼兵,不斷刺激着孔有德的脾氣。

直到宋慶駐紮京營幾天之後,吳橋當地漫天大雪,凍得人心裡發慌,遼兵卻因爲沒人肯賣給他們柴碳,只能在軍營裡頭苦苦捱着,偏巧王象春的家丁們又領着一夥兒百姓過來鬧事,在外頭跟遼兵大打出手,喝罵聲傳入耳中,孔有德終於耐不住火氣,決定孤注一擲的拼上一把,太過往後的事情他還沒有想過,至少要先殺幾個山東人出出氣再說。

孤注一擲和狗急跳牆,這兩種狀態的臨界點其實很難區分,孔有德自己也分不清楚,反正在迷迷糊糊之下,他拔出佩刀衝了出去,一個照面就將領着人鬧事的王象春管家砍死,隨後高呼一通反對地域歧視口號,帶兵開始叛亂。

隨後孔有德倒戈殺回山東半島,遼兵本來就能打,山東人雖然猛,但附近沒什麼強敵,比不得這些遼兵常年在關外對抗後金,加上沒有準備,因此被孔有德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叛軍兵鋒直指登州。

其間,山東巡撫餘大可託疾數日不能出,等到實在不得已了,纔派遣中軍沈廷諭、參將陶廷鑨率數千人往御叛軍於阮城店,但所派兵馬不堪一擊,被人打了個落花流水,巡撫大人驚恐萬分,於是一下子變成了“主撫派”,極力避免交戰。

就這樣,孔有德幾乎沒有絲毫阻力的殺了個通透,宋慶出兵的時候,他正在掃靖地方,擊敗零星幾處朝廷兵馬,隨即開始向登州方向邁進,打算將這個回馬槍戳到極限,也讓山東人見識見識自己的厲害。

登州官民人等嚇壞了,這裡如今可算是治所,本來一切都是太太平平的,哪怕出現叛亂,也沒想到能夠打到這裡來,還尋思着說不定哪天就剿滅了,立功將領會壓着叛將孔有德遊街示衆呢,誰知道倒真是遊街示衆了,是人家孔有德帶着幾千號人在登州附近溜達,讓他們明明白白的看清楚,登州已經快要頂不住了,一時間整個城池陷入無限的恐慌之中,每天都有無數謠言出現,大多是什麼孔有德乃羅剎鬼轉世,專吃小二心肝,那李九成卻是個玉面狐狸成精,最是狡詐異常云云。

越是出現這種謠言,城中百姓就越害怕,官面上倒是都知道這幫人怎麼回事,卻拿人家沒辦法,孫元化早已經慌了神,只得四處派人出去請求援兵,不光是京城和北直隸,連臨近的徐州也派了人去,城外派張燾和張可大停駐,兩處與城池形成掎角之勢,城中則倚靠耿仲明,由此可見孫大人輸得不冤,這識人不明就是個大問題,任命了三個軍事主官,兩個都跟孔有德是老戰友,而且關係莫逆,只有張可大一個人是忠心於朝廷的,被分到的兵力居然還是最少,登州形勢可想而知。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孔有德心中也萬分得意,看着眼前不斷增加的兵力,熊中頓時豪情萬丈,身旁的李九成父子也是如此,當日被逼無奈起兵反叛,本以爲能夠殺出條血路就不錯了,過後還想請朝廷招安,誰知道竟然是橫掃半個山東,雖說暫時還沒打算攻打登州,要先肅清周圍的敵人,不過周圍敵人基本上已經沒人能對他們構成威脅,反倒是都躲着他們。

若是真的能夠拿下登州,到時候手中便有幾萬兵馬,數座城池,進可攻退可守,招安自然是不成問題,甚至往後還能夠在登萊等地做個土皇帝,當初冒着風雪出登州的時候,可萬萬沒想到能有今天,難怪當年李成樑說什麼都不肯吐出遼東來,毛文龍敢跟袁崇煥頂牛,說白了也是因爲擁有皮島作爲根據地,這年頭有塊自己的地盤,當真是很有必要的。

幾日之後,孔有德和李九成兵分兩路,將周圍再次平推了一遍,重新合併一處,推李九成爲都元帥,孔有德佐之,迅速朝登州進發,登州方面準備根本不完全,也只得倉促應戰,此時此刻,宋慶的兵馬纔剛過了薛五老家滄州。(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82章 放火第65章 密謀(下)第105章 人頭(上)第53章 準備工作第311章 萊州第3章 大不一樣第384章 遠方的人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457章 北進第405章 衝突第87章 數月第219章 和談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335章 大牢裡的洋人第181章 衙門第397章 相遇第306章 失陷(上)第86章 狗營成型第31章 勢力圖(上)第181章 衙門第61章 生意興隆(下)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359章 鬥獸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179章 收復(二)第33章 投靠第456章 出征第307章 失陷(下)第316章 匯合第354章 邳州信第135章 重整第156章 收兵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12章 大戰第446章 文宣隊的事情第375章 邊談邊打第394章 出路何在第6章 大功告成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285章 獠牙中(3)第36章 聯絡(下)第36章 聯絡(下)第367章 邳州議第389章 偶遇第125章 瀝血(二)第468章 各部進攻(三)第140章 突襲(下)第5章 斷水斷糧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212章 大戰第378章 徐弘基第216章 十日殺(上)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151章 旗風獵獵(一)第476章 撤回第305章 回鄉第102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上)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45章 紮營第329章 末路第139章 突襲(上)第309章 逃亡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396章 闖字旗第134章 還要打?第20章 惡鬥第109章 滿桂第366章 返程第407章 左良玉第98章 風聲鶴唳(一)第377章 魏國公府第13章 練兵之法第6章 大功告成第367章 邳州議第396章 闖字旗第421章 官兵大隊第246章 風向標上(3)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136章 野狗(一)第125章 瀝血(二)第224章 斷其羽翼(下)第156章 收兵第376章 寨下之盟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32章 火併第263章 首戰(中)第325章 海路進軍(上)第378章 徐弘基第336章 安頓第5章 斷水斷糧第50章 各方第208章 報復下(3)第261章 首戰(上)第408章 談不攏就打第320章 大戰開鑼第43章 追擊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122章 逼戰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
第182章 放火第65章 密謀(下)第105章 人頭(上)第53章 準備工作第311章 萊州第3章 大不一樣第384章 遠方的人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457章 北進第405章 衝突第87章 數月第219章 和談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335章 大牢裡的洋人第181章 衙門第397章 相遇第306章 失陷(上)第86章 狗營成型第31章 勢力圖(上)第181章 衙門第61章 生意興隆(下)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359章 鬥獸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179章 收復(二)第33章 投靠第456章 出征第307章 失陷(下)第316章 匯合第354章 邳州信第135章 重整第156章 收兵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12章 大戰第446章 文宣隊的事情第375章 邊談邊打第394章 出路何在第6章 大功告成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285章 獠牙中(3)第36章 聯絡(下)第36章 聯絡(下)第367章 邳州議第389章 偶遇第125章 瀝血(二)第468章 各部進攻(三)第140章 突襲(下)第5章 斷水斷糧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212章 大戰第378章 徐弘基第216章 十日殺(上)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151章 旗風獵獵(一)第476章 撤回第305章 回鄉第102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上)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45章 紮營第329章 末路第139章 突襲(上)第309章 逃亡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396章 闖字旗第134章 還要打?第20章 惡鬥第109章 滿桂第366章 返程第407章 左良玉第98章 風聲鶴唳(一)第377章 魏國公府第13章 練兵之法第6章 大功告成第367章 邳州議第396章 闖字旗第421章 官兵大隊第246章 風向標上(3)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136章 野狗(一)第125章 瀝血(二)第224章 斷其羽翼(下)第156章 收兵第376章 寨下之盟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32章 火併第263章 首戰(中)第325章 海路進軍(上)第378章 徐弘基第336章 安頓第5章 斷水斷糧第50章 各方第208章 報復下(3)第261章 首戰(上)第408章 談不攏就打第320章 大戰開鑼第43章 追擊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122章 逼戰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