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出征

等待的日子是漫長的,等待戰爭的日子則說不出長短來,戰爭本身自然是殘酷的,如果沒有必要的話,恐怕除了極少數人之外,沒有人會真心喜歡打仗,畢竟一旦真的打起來,很多原本約定俗成的東西都會變得一團亂麻,毫無頭緒,而作爲普通的百姓,安定生活又是他們一直以來的追求,因此打仗這種事情僅僅是極少數人的愛好,其餘的人最多把他當成手段和渠道而已,不會真的喜歡上那種感覺。

徐州兵就是如此,一方面他們不喜歡打仗,從宋慶開始就在講述和平的可貴性,但從另外一個方面講,他們同樣也都盼着打仗,因爲打仗可以立下軍功,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宋慶也在強調如果沒有辦法,那就必須要用武力推動和平,把那些破壞和平的傢伙全都殺乾淨,自然就海晏河清了。

由此可見,徐州參將宋慶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個王八蛋,裡外話都讓他說了,還都特別有道理……

僅僅在一個月之後,更加有道理的事情出現了,皇太極真的帶兵打了進來,而且這次沒有進攻京城,而是開始攻打宣府大同,這種近乎於未卜先知的能力,給宋慶積累了更強的人望,因爲他的宣傳做得很到位,雖然沒有明說宋將軍猜到了這一切,但話裡話外就是這個意思,而且還有很大程度的昇華,從猜測變成了宋慶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計算,通過各種跡象判定了皇太極的這次入侵。

如果只是猜的,那麼宋慶就是個半神棍,但如果是進行判斷,那他就是個傑出的軍事家,以如今宋慶的身份來看。他當然要接受後面那個設定,他也只想接受那個設定,他畢竟不是什麼通過裝神弄鬼來得到皇帝信任的江湖騙子,而是個真正的將軍,傑出軍事家這種設定對他的好處不言而喻。

隨後,傑出軍事家宋慶開始命令各部加緊收拾東西,然後給士兵們緊急放假,讓他們回到家中跟家人見個面,畢竟這次不是去打流寇,而是去宣大跟後金打仗。指不定誰就死在外頭了,不光是普通士兵,甚至連那些軍官都有可能死在任何一場戰鬥之中,因此這時候打個招呼見見面很有必要。

同時,他也需要重新安排下參戰和留守的人員,以確保兩邊都有足夠的人手可用,不至於像從前那樣總是顧頭不顧腚,最後鬧出一大堆麻煩事來,打完仗拖着疲憊之軀。還要去解決這些事情。

儘管如今的宋慶在徐州幾乎已經是一言九鼎,但該留心眼的地方一樣要留,就比如說現任知州馬輝,因爲怕朝廷上有人多嘴多舌。說他在地方上面太過跋扈,因此宋慶留下了這個傢伙,以及他那個奇葩兒子,並沒有動用關係將他哄走。但兩邊的關係卻從來沒好過,哪怕逢年過節之類也沒有絲毫走動和送禮的跡象,雙方都是當對方不存在的樣子。連帶着徐州衛和徐州左衛也跟州衙那邊關係不怎麼樣。

宋慶在的時候,自然是不怕對方耍什麼貓膩,但他如果出征了,以宋虎和王昌兩人的能力來看,如果馬輝真敢做做手腳,未必就做不出什麼事來,畢竟這人除了武藝不錯之外,還是正經科舉出身,玩心思宋虎那些大老粗肯定比不過人家,他們又不像宋慶似的,只要敢惹我先打了再說,對這些老輩軍人來說,服從朝廷法紀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很容易就會在這上頭吃虧,被馬輝有機可乘。

因此必要的人手是要留下的,比如說周志安這位讀書人,包括趙滿熊這個錢袋子,都是需要留在徐州本地,其實宋慶現在非常想要蒐羅些正經能用的文士,也就是俗稱的軍師,哪怕是個師爺都行,但找來找去也沒什麼結果,目前還是隻能拿周志安這位白面書生當驢子使喚,好在周書生如今也算是熟悉業務了,雖然沒什麼特別出彩的舉動,但是熟門熟路做事肯定不成問題,唯一缺乏的就是機變能力。

這是文人方面,武人方面首選就是周陵,這個被宋慶從京城帶回來的前京營武館,如今在整個徐州系中也算是個大人物了,儘管他不像薛五和洛小北等人那麼勇猛無敵,也不像孔有德和耿仲明那樣手段老辣,但他同樣有自己的優點,而且是別人根本沒法替代的優點,他有極強的看家護院能力。

如果要引用句名言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諸葛亮出師表裡所說過的那句‘將軍向寵,性情淑均,曉暢軍事’,周陵就是向寵那個類型的人物,你指望他衝鋒陷陣,攻城拔寨,他也就是個一般軍官水平,絕對不會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很多時候往往還會耽誤整個大軍,指望別人過來幫忙擦屁股。

但同樣是這個人,你把他放在大後方看家,他的能力幾乎頃刻間變了個樣,各種讓軍頭們腦仁發疼,頭皮發麻的事務,到了他的手裡都能夠迎刃而解,簡直就是大管家的最佳人才,武將版本的趙滿熊,事實上這人還就是趙滿熊推薦給宋慶的,原本宋慶只是覺得周陵打仗不算太勇猛,因此下意識讓他留在徐州看家了,倒是趙滿熊跟這人文武搭檔時間長了,覺得實在是個人才,就跟宋慶說了。

宋慶此時最缺的不是兵,而是各種各樣能夠當官的人才,聽說之後立刻把周陵叫來,各種題目出了一遍,發現這人的確在守成方面是個人才,乾脆也給當成大管家用了,跟趙滿熊和丁魁搭檔起來,如今看上去效果非常不錯,至少在看家方面,沒有人能夠比得上週陵,連宋慶本人都算在內。

至於出征的人選,倒是相對容易一些,全軍統帥宋慶,兵馬一萬兩千,副手則是胡捷,兵馬三千人,都是邳州衛的好漢,其中就包括那立志復仇的三百種子兵。除此之外宋慶這邊跟着的有帶領文宣隊的丁魁,帶領刀盾兵和火銃隊的薛五,帶領騎兵隊的王堅,帶領長槍兵的洛小北,帶着哨探的虎爾哈,李三郎和翻山鷂子李雲聰,以及乞活軍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其餘還有陳亞、李備、孫進、林勇、馬強等各級將佐等人,算得上是人才濟濟,比起頭次出征時候那清湯寡水的人手,可算是真正鳥槍換炮了。

尤其是文宣隊上陣,這是個重大舉措,雖說之前的時候打流寇,文宣隊已經上去過了,但打後金跟打流寇完全是兩個概念,除了戰爭更爲艱難之外,各種宣傳方式也都要大變樣,或者說是回到從前宋慶最早設立這機構時候的初衷,文宣隊中各種藝術形式和宣傳口號全都要改,把後金辮子兵列爲最大的敵人,要不斷的妖魔化對方,對方做什麼都是錯的,給他們扔金子是收買人心,扔銀子是居心叵測。

一句話,哪怕對方臨陣自殺,這都得是在宋將軍的正義光環下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活在世上純屬多餘,因此才拔刀自刎,只有變成死辮子兵,他們纔是好辮子兵。

在這方面,宋慶是學習過東林黨說話模式的,其實這種模式非常簡單,就是首先搶佔大義位置,隨後開始兩頭堵,誰好誰壞我說了算,最終解釋權同樣歸我,只要你敢質疑我,你就是十惡不赦之徒,這招雖然很招宋慶膩味,但用來對付敵人的時候,他還是很欣賞的,絕對不會守着寶刀而不用。

幾天之後,調令下來了,徐州總兵宋慶,邳州衛指揮使胡捷,率領所部兵馬馳援大同,不知道是否崇禎皇帝格外愛重,宋慶到了大同之後可以不歸當地兵馬節制,自己選擇何時加入戰場,加入哪個戰場,這待遇絕對是非常高了,如今盧象升雖然還沒有就任宣大總督,但人家宣府和大同也都是有總兵的,宋慶這個客軍參將過去之後不聽人家命令,可以自己決定攻擊時間和地點,絕對算是最頂級待遇。

爲此,宋慶還將這件事當衆宣佈了一下,讓全軍上下都知道他有多得皇帝愛重,也爲他最終解釋誰是好人誰是混蛋多做了些鋪墊,宣府那位參將估計現在也在當地混着呢,萬一要是鬧起矛盾來,他不介意把對付左良玉的方法再故技重施一次,但首先要讓手下明白,他之所以打人,是在維護正義。

整頓三天之後,徐州兵馬浩蕩出發,這次比起從前不同,因爲打仗這些年來已經是家常便飯,加上這次又是打很遭人恨,而且真正跟徐州邳州人們有仇的建奴,因此沒什麼人哭哭啼啼的,哪怕家裡人過來相送,也都是鼓勵子弟好生殺敵報國,建功立業之類,比起從前的悲壯來,這次倒是多了幾分從容不迫,宋慶看在眼裡,也是多少有些感慨,在如今這個念頭,恐怕也只有養成類似的習慣,才能夠攜手同心共度難關,把十來年後的大劫給硬生生頂回去。

第458章 遭遇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259章 抵達第323章 克敵(下)第135章 重整第133章 潰兵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166章 練兵(下)第332章 火併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105章 人頭(上)第200章 打劫上(4)第200章 打劫上(4)第219章 和談第33章 投靠第68章 籌劃第303章 輿轎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92章 臨別衆生(一)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444章 告狀第192章 入城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63章 北返(三)第166章 練兵(下)第339章 制度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453章 車廂峽第200章 打劫上(4)第292章 血戰大淩河(二)第271章 對撼(下)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70章 你擋我路了第135章 重整第13章 練兵之法第27章 再戰第221章 密議第89章 軍報第69章 樹林第155章 驅趕第263章 首戰(中)第457章 北進第332章 火併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61章 北返(一)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286章 獠牙(下)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176章 沿途(上)第57章 開張大吉(上)第359章 鬥獸第88章 最後一次剿匪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90章 集 結第199章 聚集(下)第314章 平度州第47章 善後第416章 車輪戰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137章 野狗(二)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28章 名聲大震第322章 克敵(上)第136章 野狗(一)第279章 鏖戰鬆錦(四)第383章 戲如人生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274章 城池拉鋸(三)第79章 升遷(上)第232章 擴張第177章 沿途(下)第66章 出行第448章 準備第324章 東江鎮第140章 突襲(下)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00章 打劫上(4)第391章 不值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414章 再遇第462章 會師第271章 對撼(下)第353章 南直隸之行第71章 要報仇第233章 入邳州第207章 報復上(3)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48章 大人物第12章 上任第176章 沿途(上)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81章 那是我爹第407章 左良玉第44章 城南第418章 追擊第61章 生意興隆(下)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30章 迴轉
第458章 遭遇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259章 抵達第323章 克敵(下)第135章 重整第133章 潰兵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166章 練兵(下)第332章 火併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105章 人頭(上)第200章 打劫上(4)第200章 打劫上(4)第219章 和談第33章 投靠第68章 籌劃第303章 輿轎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92章 臨別衆生(一)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444章 告狀第192章 入城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63章 北返(三)第166章 練兵(下)第339章 制度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453章 車廂峽第200章 打劫上(4)第292章 血戰大淩河(二)第271章 對撼(下)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70章 你擋我路了第135章 重整第13章 練兵之法第27章 再戰第221章 密議第89章 軍報第69章 樹林第155章 驅趕第263章 首戰(中)第457章 北進第332章 火併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61章 北返(一)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286章 獠牙(下)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176章 沿途(上)第57章 開張大吉(上)第359章 鬥獸第88章 最後一次剿匪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90章 集 結第199章 聚集(下)第314章 平度州第47章 善後第416章 車輪戰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137章 野狗(二)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28章 名聲大震第322章 克敵(上)第136章 野狗(一)第279章 鏖戰鬆錦(四)第383章 戲如人生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274章 城池拉鋸(三)第79章 升遷(上)第232章 擴張第177章 沿途(下)第66章 出行第448章 準備第324章 東江鎮第140章 突襲(下)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00章 打劫上(4)第391章 不值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414章 再遇第462章 會師第271章 對撼(下)第353章 南直隸之行第71章 要報仇第233章 入邳州第207章 報復上(3)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48章 大人物第12章 上任第176章 沿途(上)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81章 那是我爹第407章 左良玉第44章 城南第418章 追擊第61章 生意興隆(下)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30章 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