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最後的關口

感謝淚落紅塵5的打賞!

精神的力量是可怕的,爆發出來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可怕的,這一點宋慶從來都很認同,因此在訓練隊伍的時候,他非常強調精神力量,包括給丁魁那份制度做批示的時候,同樣也在強調軍隊建設中的精神方向,因爲在冷兵器作戰時期,一支隊伍的精神面貌如何,精神力量如何,跟能不能打得贏有着非常直接甚至非常關鍵的聯繫,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軍隊的靈魂,哪怕在熱兵器的時代,精神同樣也能起到極大作用,直到那些非常強大的自動武器被髮明出來爲止。

現在就是冷兵器的時代,儘管一些熱兵器已經被開發出來,並且逐步具備主宰戰場的能力,但冷兵器依舊是戰場上的王者,因此精神力量是非常有市場的,過往的無數次戰鬥中,也確實是印證了這一點,知道自己在爲家鄉和族羣而戰,宋慶手下的兵馬相當能打,訓練時候也能吃苦,算是這時代明軍之中非常少見的例子,戰鬥力足以說明這一點有多麼的重要。

但再如何強大的精神力量,遇到了數量太多的敵人,同樣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當宋慶帶着剩下的二十幾個人趕到寶應城北,發現他們幾乎被所有的追兵包圍住,那些不知從何處而來,但目的卻很統一的追兵,竟然已經聚集了上千人。

“孃的,這麼多人!”宋慶真的有點心慌了,他知道自己武藝超羣,尤其到了這時代之後,不知道是不是穿越附帶金手指,他的力量訓練非常有效,力氣比之前還要大不少,武藝方面的進步同樣很大。尤其在經歷過戰場廝殺之後,原本只是擺擺樣子的功夫,都成爲了殺人的有效招數,因此他不懷疑自己能夠從這裡面衝出去,對方人數雖然多,可絕對攔不住他。

但問題是,其他人怎麼辦?哪怕是除了他之外最強的洛小北和丁魁,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就能活着出去,更不要說其他人,以及武藝最差的趙滿熊。這幾乎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遇到的最困難場面之一,難度直追當初在京城時候的衝陣。

事到如今,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所有人都明白,只有衝過去,他們才能夠回家,如果不幸死在路上,那就只能說是自己命不好了,沒有人想過投降。狗營字典裡從來就沒這個詞,況且對方已經動用瞭如此巨大的力量,完全就是要把他們都殺光的節奏,與其屈膝投降。受盡侮辱之後去死,還不如像個勇士一樣戰死,那纔是他們最期待的終極宿命。

戰士最大的榮耀就是馬革裹屍,戰死疆場。這是宋慶一直都在給他們灌輸的理念,每當出現危機的時候,這個念頭就會不知不覺的浮到心頭。佔據他們心中最爲重要的位置,讓他們的身體不由自主前傾,手也緊緊的握住兵器,等待着衝鋒的號令發出,隨後傾盡全力斬殺敵人,而眼前這些追兵在他們看來,連敵人都沒資格做,不過是一羣土雞瓦犬罷了。

“都看見了,對方一千多人,就爲了對付我們這二十幾個,哪怕等會兒被人亂刀砍死,老子也算值了,能帶着你們這些人赴死,老子更是值了!”宋慶已經習慣在打大仗之前說兩句了,今天其實不算大仗,對整個狗營來說也沒什麼促進作用,但他同樣也想說上兩句,他將那杆搶來的長矛向前舉起,矛尖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他看着光亮盡處那些穿着各色服侍,在他看來很像是烏合之衆的傢伙,很是輕蔑的笑了笑,大聲吼道:“這種貨色別說一千多,哪怕就是來一萬,老子也能帶你們衝出去,如果誰不幸死在路上,活着的一定會給你報仇,到了閻王殿大膽往前走,誰敢攔着你們,就抄傢伙砍死他們,然後告訴那些敢於攔路的傢伙,你家將軍叫做宋慶,你的營頭叫做狗營,誰敢攔住我們的去路,就把他們斬盡殺絕!”

話音未落,堵在寶應城北的隊伍已經發出一陣驚歎,某個拿着大刀的騎士面色變得異常難看,問身邊那人到:“你們家楊老爺要對付的是宋慶?是徐州那個狗營?北邊打建奴的那個?去你孃的,老子不幹了!”

說罷,那騎士領着自己手下幾十號人迅速出列,朝着宋慶這邊拱了拱手道:“宋將軍,小人叫崔勇,是寶應城外做沒本錢買賣的,素來仰慕將軍虎威,早想去徐州投奔了,之前不知道是要對付您,只說有人出高價買命,小人這纔過來,如今既然見到將軍,小人這裡帶人離開,算是給您老人家賠罪了,不是崔勇膽子小,實在是寨子裡還有老弱,否則今日跟您一同作戰,便戰死在這裡也不枉了,您老今日若是沒被這些人殺了,下次再來寶應的時候,小人願意執鞭墜鐙,誓死追隨!”

“崔勇,記下了!”宋慶輕輕點頭:“若是我不死,狗營有你一個總旗的位子!”

“謝將軍!”崔勇立刻滾鞍下馬,恭恭敬敬磕了個頭,恨恨的向身後那些人看了一眼,滿臉不甘的帶人離去。

隨後,又有幾股綹子也學着崔勇的模樣報上名號,給宋慶磕過了頭,帶着自己的兵馬離開,這些人都算是江湖人中的忠義之士,非常仰慕宋慶在北面打後金的事蹟,加上聽過不少《崇禎英雄傳》的段子,幾乎已經是粉絲級別,當然不肯在這裡跟偶像動手,那些楊家派來的人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暫時忍耐,否則非鬧起內亂來不可,那些人本就是當地的土著,在這裡跟土著賊人鬧起來,那可絕對不是好玩的,只得記下這些人的名號,等到將宋慶殺掉之後再行報復。

至於其他人,卻沒有再離開的,這些人要麼是山賊。要麼是官兵,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不把什麼國家民族當回事的,宋慶在北邊打後金威風,卻絲毫不關他們的事,他們只知道楊老爺拿了大筆銀子,賞格已經翻了兩倍,必須要將宋慶和這些狗營的人斬殺在揚州,絕對不能讓他們抵擋淮安,更加不能讓他們回到邳州和徐州。這是他們唯一的目的。

“該走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些不知死的,既然這樣的,你宋慶爺爺就送你們一程,殺!”

殺聲暴起,二十幾人的隊伍幾乎在同一時間展開衝鋒,宋慶依然衝在第一個,手中端着長長的尖矛,其他人卻沒拿着趁手的兵器。而是每人都高舉那些路上的繳獲,快到近前的時候同時扔了出去,各種雜七雜八的刀矛兵器如同雪片般潑灑,對面的人馬瞬間被砸了個亂七八糟。可這僅僅是開始,跟着衆人又拿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布包,將上頭的線團打開,把裡面的石灰粉扔了過去。效果比之前更加明顯,對面衝過來的人都被迷了眼睛,跟進的馬隊也都擠在一起。亂作一團。

這同樣是宋慶的主意,對方那麼多人圍追堵截,根本就沒有什麼勝之不武之類的說法,只要是能夠用上的東西,那就統統都給他用上,而且根本不必考慮風向的問題,順風時候直接往前扔,逆風時候就在隊伍衝出去之後往後扔,如果刮的是東風或者西風,那就往那些兩翼堵截的人臉上扔,反正無論如何都能夠起到作用,絕對不會浪費這些好材料。

好材料自然擁有好效果,原本還算信心十足,隊列也算嚴整的守軍,瞬間被瓦解掉了,最前排的捂着眼睛,後面的則朱建寧撞在一起,人叫馬嘶此起彼伏,二十多人的隊伍就在此刻衝了進去,宋慶雙手握着長矛,不斷刺殺出現在前方的敵人,其餘人則揮舞着馬刀,砍殺兩翼還在試圖包抄他們的人,血液不斷濺射出來,人頭和斷臂也在隨之翩翩起舞。

如果從天空鳥瞰下來的話,會發現宋慶等二十多人的隊伍成了一條線,用非常快的速度劃過周圍的黑色背景,而他們沿途所經過的地方,都變成了耀眼的紅色,並且被撕開的口子越來越大,向着周圍地方擴散而去。

只不過在這種快速並且高效的突進過程中,也依然有人掉隊,原本護持在洛小北周圍的兩個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導致他只能自己護着自己,還要照顧身旁的趙滿熊,他衝陣的功夫總是比不上刺殺的時候,爲此自己也曾經挺發愁,只是當初沒想過會遇到這種情況,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好在衝在最前面的宋慶依然沒有絲毫減速的跡象,無論多少人擋在前方,都會被他一人一馬挑開撞開,他們這些後面的壓力已經小了很多,如果這都堅持不住,那就只能是自己的問題了。

連續幾層的堵截隊伍,已經基本上被撕開了口子,宋慶渾身都是血跡,自己也中了兩刀,好在只是擦過而已,雖然血已經流了出來,但還能撐得住,也必須要撐得住,因爲衝過去之後,還必須要面臨對方的追擊。

哪怕死在宋慶手上的人已經達到了幾十個,身後那些部下同樣也在奮力拼殺,但對方的人數也依然在六七百左右,同樣是個足夠幹掉他們的人數,而隨着戰鬥愈發白熱化,狗營所有人的體力都在不同程度下降着,其中反應最大的是趙滿熊,趙把總儘管沒參加多少戰鬥,卻已經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如果不是洛小北一直都護在他身邊,丁魁時不時的也過來幫襯一把,只怕早已經在半途之中掉隊,甚至直接被人家幹掉了,這會兒他正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努力縱馬朝前繼續衝。

宋慶也比他好不了多少,畢竟他是整個團隊的箭頭,需要承擔的壓力和付出的努力,都是其他人的好幾倍,饒是他體力過人也承受不住,如今不過是在咬緊牙關硬撐,撐到對方熬不住了,他就能成功帶着人殺出去,只要過了這道關口,對方將再沒力量組織起來對付他,因爲能夠從將近一千人手中逃走,對那些人的打擊將是巨大的,哪怕他們再次集結起來,也無法對這些曾經一而再,再而三衝出包圍圈的人行程有效威脅,這其實就是精神力的作用,非常明顯的作用。

就在這時,前方卻衝出了另外一撥人馬,正好堵在宋慶等人的去路上,一時間所有人都愣住了,追擊的原本心急如焚,如今卻興奮的笑了起來,因爲那些在他們看來馬上就要衝出去,並且他們再也不可能追上的目標,已經成爲了甕中之鱉,同樣也意味着他們的努力終於奏效,斬殺宋慶不光是得到不少銀子,還能夠得到那位大人物的看重。

逃脫的人情緒則在一瞬間落入谷地,沒什麼比馬上就要看到光芒,太陽卻突然被烏雲遮住更加打擊人了,而他們現在就面臨着這個讓人無比失落的境況,如果不是宋慶依然滿臉嚴肅的衝在前頭,他們甚至已經要調轉馬頭,跟後面那些人拼個魚死網破了,至於隊伍中心處的趙滿熊,甚至想到自己是不是應該抹脖子,好歹也找找英雄的感覺,不至於死的太過憋屈。

宋慶自己心裡頭也是一片昏暗,他知道這時候大家都快沒體力了,比的就是誰更能熬,在這方面他很有自信,也對自己的人有信心,但如果殺進來一撥生力軍,情況就完全不同的。

可很快,他笑出來了,因爲面前那三百多人並不是截殺他們的,那些人穿着統一的服色,手中拿着制式的長矛,每個人的臉上都佈滿殺氣,但在這殺氣的下面,卻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領頭的傢伙剛剛離去不久,正是去搬援兵的李三郎。

下一刻,衝鋒的騎士們緊握着長矛,齊頭並進扎到追擊的人羣中,僅僅一個衝鋒,便將那些原本就已經很疲憊追兵沖垮,追兵們所剩不多的氣勢也被完全粉碎掉,戰局被頃刻間扭轉過來,屠殺同樣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未完待續。。)

第311章 萊州第374章 談判第171章 年輕人們第42章 大戰(下)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112章 趙滿熊第454章 安寧4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10章 邱老虎第163章 升賞第407章 左良玉第45章 再戰第413章 探馬戰第81章 那是我爹第89章 軍報第262章 首戰(中)第3章 大不一樣第191章 家鄉(下)第32章 勢力圖(下)第67章 沛縣第471章 突圍(一)第154章 旗風獵獵(四)第420章 坐地虎第39章 接收第45章 再戰第316章 匯合第266章 兄弟相見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182章 放火第231章 餘波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378章 徐弘基第170章 疲於應付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284章 獠牙(上)第418章 追擊第393章 戰敗第193章 祭祀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338章 今非昔比第136章 野狗(一)第229章 查案第9章 王堅第406章 左夢庚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322章 克敵(上)第364章 繞道第445章 紮營第281章 王堅的奮鬥(下)第88章 最後一次剿匪第20章 惡鬥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178章 收復(一)第389章 偶遇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240章 邳州事(下)第34章 觀察第85章 徐州義勇第81章 那是我爹第365章 最後的關口第172章 孫承宗(上)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310章 宋慶的進軍第71章 要報仇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185章 錢財迷人眼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165章 練兵(上)第62章 消費狂潮第397章 相遇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200章 打劫上(4)第309章 逃亡第167章 風起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467章 各部 進攻(二)第390章 女兒身第220章 割地賠款第120章 浪漫(下)第188章 離京之前第72章 打的就是你(上)第80章 升遷(下)第292章 血戰大淩河(二)第191章 家鄉(下)第85章 徐州義勇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102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上)第62章 消費狂潮第408章 談不攏就打第180章 收復(三)第219章 和談第170章 疲於應付第48章 大人物
第311章 萊州第374章 談判第171章 年輕人們第42章 大戰(下)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112章 趙滿熊第454章 安寧4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10章 邱老虎第163章 升賞第407章 左良玉第45章 再戰第413章 探馬戰第81章 那是我爹第89章 軍報第262章 首戰(中)第3章 大不一樣第191章 家鄉(下)第32章 勢力圖(下)第67章 沛縣第471章 突圍(一)第154章 旗風獵獵(四)第420章 坐地虎第39章 接收第45章 再戰第316章 匯合第266章 兄弟相見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182章 放火第231章 餘波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378章 徐弘基第170章 疲於應付第249章 大發其財3第284章 獠牙(上)第418章 追擊第393章 戰敗第193章 祭祀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338章 今非昔比第136章 野狗(一)第229章 查案第9章 王堅第406章 左夢庚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322章 克敵(上)第364章 繞道第445章 紮營第281章 王堅的奮鬥(下)第88章 最後一次剿匪第20章 惡鬥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178章 收復(一)第389章 偶遇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240章 邳州事(下)第34章 觀察第85章 徐州義勇第81章 那是我爹第365章 最後的關口第172章 孫承宗(上)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310章 宋慶的進軍第71章 要報仇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185章 錢財迷人眼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165章 練兵(上)第62章 消費狂潮第397章 相遇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200章 打劫上(4)第309章 逃亡第167章 風起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467章 各部 進攻(二)第390章 女兒身第220章 割地賠款第120章 浪漫(下)第188章 離京之前第72章 打的就是你(上)第80章 升遷(下)第292章 血戰大淩河(二)第191章 家鄉(下)第85章 徐州義勇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102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上)第62章 消費狂潮第408章 談不攏就打第180章 收復(三)第219章 和談第170章 疲於應付第48章 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