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青戰略

北平總統府。

“呯!”一個青花瓷茶水杯摔在地上,瓷片亂飛茶水飛濺,衛兵開門察看,又被吼了出去。

袁大總統伸手撫.摸着自己的大光頭,臉色漲得通紅,不停在書房裡踱着方步,在場的楊度、段祺瑞、陸徵祥等鴉雀無聲,不敢招惹極度憤怒中的袁大總統。

“草小娘的,這陳逸陽,他準備幹什麼,嗯?準備幹什麼?還把中央放在眼裡嗎?不請示不報告,就和日本人幹起來了,使得中央陷入外交困局,又搞什麼禁菸運動,朱爾典(英國駐華公使)話裡話外都在威脅中央政.府,使得我們全線陷入被動,他眼裡還有國家嗎?馬上去電申斥!”

“可是大總統,他陳逸陽沒有在國民政.府任職,明面上是陳其美在主持上海的工作,我們沒理由去電申斥一個商人啊,要不,申斥一下陳其美?”

楊度見袁大總統是氣糊塗了,陳煊壓根就沒有在國民政.府擔任任何職務,申斥,怎麼申斥?去罵一個商人嗎?

“糊塗!陳其美不過是陳煊捧出來的牌面,申斥他有什麼用?這個陳煊,腦後長反骨,讓他到陸軍部來任職他又不肯,他想幹什麼?皙子,你看,許他一個副總理怎麼樣?”

“大總統,一個沒有實權的副總理,他陳逸陽如何會動心,如今的浙江福建以及黑龍江吉林都是掌控在他的手裡,實打實的土皇帝,他怎麼會甘冒風險到京城來?”

“這也不行哪也不行,難道任他在國內攪風攪雨嗎?讓華符(馮國璋)在南京出兵,將這個跳樑小醜趕到海里餵魚去!”

“不可!大總統,萬萬不可!日軍日本人和德國人在膠州打生打死,國內玩玩亂不得,何況我們剛剛拿到國外的貸款,新兵的整訓纔剛剛開始,而且陳逸陽的政令在東南深得民心,該繳納的賦稅也不曾斷過,我們也沒有出兵的理由!”

袁大總統的鐵桿心腹陸徵祥急忙勸解道。

“這個先不說,芝泉(段祺瑞),如果和東南開戰,你們陸軍部有沒有把握?”

袁大總統又開口問陸軍部總長段祺瑞。

段祺瑞低頭沉吟了片刻,這才擡起頭來緩緩說道:

“大總統,誠如之前您詢問與日開戰我們有多少勝算,卑職的估計是可以抵抗48小時,如今若是與東南開戰,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我們,而且上海是國家的錢袋子,一旦開戰,整個東南都將糜爛,新軍整訓計劃也不得不擱淺,那些綠營的丘八還等着鬧事呢,而且還得提防吉林的譚方成和綏遠的杜霄南下,奉天的張作霖能夠抵擋住譚方成就謝天謝地了。。。。。。”

“難道我們就毫無辦法嗎?”

袁大總統打斷段祺瑞。

“他陳逸陽不是商人嗎?要不,我們斷了他在北方的商路,這樣也可以讓他損失慘重!”

陸徵祥弱弱的說道。

在場的衆人像看傻子一樣看着他,話說這陸總長官聲不錯,外交部被他梳理得井井有條,但是論到謀略,還真不是他所長。

斷商路?虧他想的出來,將全國的士紳豪商全部推向陳煊嗎?就連在場的衆人,誰又不是和陳煊的商業集團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其中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誰敢去觸這個雷?

陳煊自然不知道袁大總統在爲自己的所作所爲頭疼,如今的他,已經巡視完浙江的情況,復興黨並未浙江大力發展工業,而是作爲文化教育中心的存在。

而今的浙江大學,實力已經不遜於復興黨最早在浦東開設的遠東大學了,浙江大學、遠東大學和南洋大學已經成爲復興黨的三大人才培養基地了,也是國內唯一擁有研究生培養基地的地方,國外已經有一些名校在和這三所大學洽談合作了,也就意味着,其他國家已經承認了這三所大學在國際上的地位。

而且浙江可不僅僅有浙江大學,還有師範大學、財經大學等等,中級師範學院更是遍佈省內各大市,浙江本來就是文化薈萃之地,因此在教育業的發展方面自然是突飛猛進,國內許多學子也紛紛向這邊聚集。

“伯循師兄,我有一個建議,你幫忙參謀一下可不可行,我是這麼想的,我想把浙江、遠東、和南洋三所大學的學制定爲四年,一二年級放到邊遠的地方去,比如綏遠或者是蒙古,這些學生們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不光可以提升學生的學識,也可以拓展眼界,見識到國家的領土廣袤以及民生的艱難。

同時因爲蒙古人口太少,光靠軍隊是無法穩固我們在蒙古的政權的,這些學子去了蒙古,也可以爲周老大人(周述模)他們分擔一些壓力,教習當地人的漢語,迅速融合當地民族,你覺得怎麼樣?”

剛在浙江大學演講完的陳煊對如今的浙江省都督于右任說道。

“這怎麼可能?蒙古離浙江數千裡地,一來一回幾個月時間就浪費在路上了,而且如此大規模的遊學,財政上頂得住嗎?”

于右任對陳煊的異想天開有些不以爲然。

“財政上先不要考慮,歐戰爆發之後,我們獲得了不少訂單,如今的財政也寬裕了,這些錢放在賬目上幹什麼?正好可以用來作爲我們的教育北上計劃,而且吉林和蒙古以及綏遠一直在修建鐵路,雖然通車還是遙遙無期,但是部分路段已經可以使用了,學生們從上海登船到東北,在乘火車北上,一個半月就可以抵達烏蘭巴托了,至於學生的安全你不用擔心,我會派軍隊進行保護,長途行軍也是軍隊的訓練科目之一。”

“那學生到烏蘭巴托後吃哪住哪?”

“我年初已經給孫志恆去電,讓他修建大學園區,現在雖然還沒完全建設好,但是使用應該已經問題不大了,烏蘭巴托以及整個蒙古都還屬於大建的時間,正是學生們學習實踐的好時機。”

“你是早就想好了,還和我商量什麼?”

于右任沒好氣的說道,隨行的張謇趙學初以及隨後跟來的宋教仁等人啞然失笑。

“這浙江不是你的地盤嗎,要動你的心肝寶貝自然要和你商量了,這個計劃也是深思熟慮的,不是頭腦發熱決定,這個計劃的好處我已經說了,前期因爲財政問題無法實施,如今我們不是有錢了嗎,自然就刻不容緩了,國家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啊。”

“蒙古不是地廣人稀嗎,去那麼多學子幹什麼?”

“於伯循,你那已經是老黃曆了,如今北部大開發,在商團的協助下,蒙古的人口已經過百萬了,杜司令(杜霄)去綏遠之後,又大力在國內招募鐵路工人,這些鐵路工人的家屬也隨着跟去,在綏遠以及蒙古開建了許多大型農場,還有商團招募去開礦的,林林總總算下來,加上流動人口,蒙古怕是有二百多萬人了。”

韓栩笑着解釋道。

“這麼厲害?短短一年多時間,已經有這麼多人了?”

“伯循師兄,虧你還是浙江都督,也是一方大員了,連行政的力量也看不出來,一個地方能不能發展起來,官府政策要但很大的責任,有了政策的支持,像綏遠蒙古這些資源充足的地方,這麼可能發展不起來?”

“這樣的話,我就沒有什麼異議了,只是學生們去那麼遠的地方遊學支援,學業也不能荒廢了,教授們也應當隨行,我看不如這樣,也別派軍隊了,讓各個陸軍學院的學生們隨行保護,這樣一來,陸軍學院也多了一個訓練的科目,同時也培養他們的統籌規劃能力。”

“師兄此言大善,確實如此,我馬上讓孫宏業做出計劃,讓陸軍學院的人來負責安保工作,對了,周老大人(周述模)在蒙古幹得不錯,但是老大人畢竟年紀不小了,塞外風霜對老大人身體的傷害很大,今年已經病倒兩次了,我們大家得議一議,看看讓誰北上,將老大人替換回來。”

“這倒是個問題,少樸兄和孫志恆司令從俄國人的覬覦中奪回蒙古的控制權,捍衛了國家的領土完整,於國於民都是有大功的,這樣吧,我去,我和孫司令見過幾面,配合起來應該問題不大。”

張謇開口說道。

“這如何使得,少樸公比季老還要年輕幾歲,少樸公尚且頂不住塞外風霜,更何況季老,我加入復興黨的政權也已經有些日子了,對於政令的運作也有了些經驗,至於和孫司令的配合,復興黨自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而且諸君都是有經驗的大才,國內發展也離不得諸君,如果諸位信得過我,就由我這個閒散人員去搶佔這份功績吧!”

說話的是宋教仁,其實陳煊也屬意他,宋教仁雖然加入復興黨政權有些時日了,但是要委以重任,始終名不正言不順,而有了蒙古都督的過度,以後進入中央,也就水到渠成了,至於宋教仁的國民.黨身份,復興黨是向來不忌諱的,有能力你就上,沒什麼好說的。

第五十四章 蔡元培的教導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二0八章 直趨南京第二0八章 直趨南京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四章 復興社的成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滲透的復興黨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八十一章 南洋陸軍學院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五十五章 會議爭執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六十八章 趙學初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營婆羅洲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四章 上海灘的紙醉金迷第二0五章 光復南昌1第十三章 隊伍在擴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光復江寧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二0二章 戰起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二十五章 復興社的成立2第五十一章 振華分紅年會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二十二章 復興萌芽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德青島戰爭第六十六章 博覽會開幕第九十二章 馬鞍山聯合鋼鐵廠第三十四章 暴露了?第二0六章 光復南昌2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戰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五十章 振華機械研究中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七十章 聽荷的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煊的‘後宮’2第一百五十一章 浦東談判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八十一章 南洋陸軍學院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空軍伏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軍歸國第十三章 隊伍在擴大第一百九十三章 蕭瑾的雄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九十九章 持續剿匪第一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五十九章 佈局南洋第一百章 馮如的飛機第七十一章 無奈的婚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啓程歸國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十五章 開業典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五十一章 振華分紅年會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九十六章 無奈的佈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六十八章 夏國擴張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菸運動第三十二章 槍械有着落了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十四章 步入正軌第一百六十章 騎兵對騎兵第四章 上海灘的紙醉金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
第五十四章 蔡元培的教導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二0八章 直趨南京第二0八章 直趨南京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四章 復興社的成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滲透的復興黨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八十一章 南洋陸軍學院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五十五章 會議爭執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六十八章 趙學初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營婆羅洲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四章 上海灘的紙醉金迷第二0五章 光復南昌1第十三章 隊伍在擴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光復江寧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二0二章 戰起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二十五章 復興社的成立2第五十一章 振華分紅年會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二十二章 復興萌芽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德青島戰爭第六十六章 博覽會開幕第九十二章 馬鞍山聯合鋼鐵廠第三十四章 暴露了?第二0六章 光復南昌2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戰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五十章 振華機械研究中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七十章 聽荷的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煊的‘後宮’2第一百五十一章 浦東談判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八十一章 南洋陸軍學院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空軍伏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軍歸國第十三章 隊伍在擴大第一百九十三章 蕭瑾的雄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九十九章 持續剿匪第一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五十九章 佈局南洋第一百章 馮如的飛機第七十一章 無奈的婚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啓程歸國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十五章 開業典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五十一章 振華分紅年會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九十六章 無奈的佈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六十八章 夏國擴張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菸運動第三十二章 槍械有着落了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十四章 步入正軌第一百六十章 騎兵對騎兵第四章 上海灘的紙醉金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