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無奈的佈局

哈爾濱的產業收購是陳煊以及整個振華集團和復興D成員們始料未及的,振華雖然在東北有過少許的投資佈局,但僅僅是爲了東北的礦產來填補上海的需求,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這個時間段在東北進行大投資佈局,更何況是在遙遠的內陸城市哈爾濱。

這個地方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是明顯並不符合振華的政體利益,俄國日本以及滿清三個大勢力在這個地方角逐,無論任何一家都可以輕鬆的將振華的勢力輕鬆碾得粉碎,而且交通不便,中東鐵路控制在俄國人手裡,隨時可以掐斷振華的運輸命脈。

陳煊一個頭比兩個大,如果發展這裡,國內的很多佈局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動搖振華的根基,可是這些產業也不能就這麼白白丟掉了吧,如果振華將這些工廠礦山停工,那麼不知道多少同胞失業,經濟是一環 扣一環的,振華產業停工了,整個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也就意味着之前的全部努力都白費了,不知道多少人會在飢寒交迫中死去。

已經和陳煊熟悉的伍連德對陳煊想要放棄這些產業的想法也是極力反對,如今振華以及復興d的勢力已經滲入到冰城哈爾濱的方方面面,如果振華和復興d的人撤出去,哈爾濱分分鐘就會大亂,不知道多少人要上山落寇,多少人要死於混亂之中。

疫情雖然控制了,但不是說已經根絕了,每天還是會有三三兩兩的感染者撐不住死去,讓朝廷派遣有力官員來接管哈爾濱,這個想法就不要再指望了,如今還有不少的有錢人往外跑。

陳煊沒轍了,只得繼續主理哈爾濱的政務,好在蔡元培先生也跟着來到了東北,陳煊把政務的事情甩給他,又讓隨船來的杜霄協助已經病癒的孫宏業擴大護衛隊,朝廷的官員跑了,軍隊的將軍總督們也跟着跑了,士兵們的糧餉一下子沒有了着落,不少士兵已經開始在街上打砸搶燒了。

陳煊一邊要求孫宏業等人儘量的招募綠營和新軍士兵,一邊發電報給自己的老東家兩廣總督張人駿張制臺,將哈爾濱的情況原原本本的告訴他,並請求他的幫助,沒成想一個月後,沒有等來張人駿的幫助,卻等來了朝廷的天使。

一行滿清的隊伍來到巡撫衙門,賞蔡元培爲法學進士出身,暫代哈爾濱政務,原來滿清朝廷派遣了好幾個官員來哈,但是這些官員要麼稱病不出,要麼以各種奇葩的理由拒絕來哈爾濱,清廷無奈,又聽說如今是蔡元培在主持哈爾濱的工作,於是隨便賞了一個進士出身,隨他怎麼折騰去了。

蔡元培和陳煊都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覷,而這些天使們急急忙忙的宣完小皇帝宣統的聖旨,也不要紅包了,一秒也不願意多待,逃命也似的奔出哈爾濱,也不拍厚厚的積雪別斷他們的馬腿,很是體現了一把滿洲騎兵的速度。

看到蔡元培還在捧着明黃色的聖旨發呆,陳煊不由得苦中作樂的開口笑道:

“師兄,你這也算是出仕了,當真可喜可賀啊!這進士出身是幾品官啊?”

蔡元培的臉色發青,狠狠的瞪了陳煊一眼,隨即苦笑了。

“沒品,這是一個榮銜,不過這個暫代政務倒是有些意思,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處理哈爾濱城的政務了。”

“如此恭喜師兄了,小弟來東北也有些日子了,上海那邊也催的不行,張制臺大人也發了幾次電報讓小弟去主持南洋勸業會的收尾工作,小弟這兩天就要向師兄請辭了!”

“什麼!你想走?門都沒有,滿人連自己的祖宗地都不要了,把老百姓也都拋棄了,可咱們不能放棄自己的同胞啊,朝廷,嘿嘿,我呸他老母的!”

一向溫文儒雅的蔡元培先生也忍不住爆粗口了,可見有多麼的氣急敗壞,陳煊也不由得想起後世的辛亥革命說起義就起義了,基本沒有什麼波瀾,而且後來張作霖不知道怎麼的就輕鬆掌握了東三省的大權,可見清廷想要放棄東北不是一天兩天起的念頭了。

看到陳煊想要走,這下這個老好先生着急了,一口接一口的國家民族大義的大帽子往陳煊的頭上暴扣,引經據典,從國家領土完整講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彷彿陳煊要是不答應,就成爲了徹徹底底中華民族的罪人。

陳煊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其實他不過也就是和蔡元培說笑而已,難道還真能丟下蔡元培和嗷嗷待哺的百姓溜掉嗎,這也讓陳煊見識到一向儒雅嚴謹的蔡元培先生居然還有這麼可愛的一面。

既然決定留下來發展東北了,自然要把一切規劃整理出來了,如今的哈爾濱最不缺少的就是官位,除開少部分低級官員因爲各種原因不能離開以外,中高級官員們都早就入關摟着小老婆聽戲去了。

經過這次疫情,伍連德對清廷也是深深的失望,本來在海外學成歸來就是想要報效自己的祖國的,但是經此一事,伍連德博士徹底看透了清**的無能和冷血,在蔡元培和陳煊的勸說下決定不再回內地,和大家一起留了下來。

蔡元培和陳煊叫來了如今復興d和振華在哈爾濱的高層進行了一天的會議,如今蔡元培暫代巡撫,雖然是暫代,但是一省高官也是妥妥的,只要清**沒有明文去掉這個職務,蔡元培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履行政務。

最後決定,任命伍連德博士爲省衛生局長,孫宏業爲暫新軍協統(相當於旅長職務),杜霄爲警察局局長,調東南機械廠廠長到哈爾濱任工部局局長,研究中心的工程師英國學通訊的留學生盧健任電訊局局長,錢夏任教育局局長,陳光甫的副手王金權任財政局長,康盛民的副手楊禹權任建設局長兼交通局長,這些職務都不存在於清廷的官員體系當中,所以前面都加了暫代二字。

不過清廷短期內想要把這些暫代的官員去職只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爲東北大地上亂匪遍地,派來的官員指不定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就消失不見了,況且也不見得有養尊處優的高官們願意到這個冰山雪地裡來,滿清的大員們忙着賺錢和鎮壓四處冒煙的革命起義,只怕也沒那個精力來管這冰山雪地的蠻荒之地的。

哈爾濱的行政機構秉承了振華一向雷厲風行的作風,當天就拿着蓋有巡撫大印和蔡元培花押的委任狀走馬上任了,哈爾濱的綠營和新軍士兵們早就餓得眼睛都發綠了,有人接手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在護衛隊的震懾下很快就完成了整編,同時將淘汰下來的士兵有的送去工廠,有的送到杜霄的警察局,有抽大煙的則直接交給警察局下轄的戒毒所。

護衛隊的隊員們一根據個人的能力和選拔一下子都成爲中低層軍官了,陳煊審批過後,也都開始帶領自己的士兵訓練,改編下來總共達到3850人,已經是足足一個師的規模了。

當然也不是誰都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的,有幾個營級軍官聽說要剝奪自己的軍權,蠱惑了幾百士兵跑了,也不知道是去投奔什麼人還是上山當鬍子去了,在這個時代的東北,當土匪可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不知道多少土匪等着殺人放火受詔安呢,陳煊也沒精力去處理這些事情,跑了就跑吧,只要不要給自己添堵就行。

如今的陳煊可以說是焦頭爛額了,哈爾濱的有錢人們全跑了,想要招商引資更是絕不可能的,若不是大雪封山鐵路運力又不足,不知道多少人還想着往關內跑呢,想要改造升級哈爾濱的工業設備暫時也沒有可能,但是計劃卻必須得做的,這次救災本來就已經讓振華元氣大傷,如今哈爾濱這邊的開發到處都離不開錢。

陳煊小金庫裡販賣軍火的錢早就被這次救災消耗的一乾二淨了,振華的擴張計劃也處於停擺狀態,得虧馬鞍山聯合鋼鐵廠的錢早就到了鐵廠的賬上,不然只怕這個項目也要夭折了。

陳煊也是來到這個時代後的第一次體會到沒錢的滋味,整個人急的頭髮都快白了還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只能繼續東編西湊,四處託人情找關係,還求到張謇和虞洽卿的頭上,才堪堪籌集了80萬大洋,這些錢不要說工業佈局,僅僅是各種生活物資補給就讓陳煊焦頭爛額了,如今蔡元培的巡撫衙門的大庫裡早就被逃跑的官員們搜刮的乾乾淨淨,整個衙門的官員還等着陳煊來發餉呢!

於是一切計劃都只能侷限於紙面上,這到給了新巡撫衙門仔細規劃的機會,新官府裡的官員們也只能螺絲裡做道場,利用僅有的資源來開展工作了,至於買賣,那就做些賣木頭賣礦產的生意吧!但是雖然辛辛苦苦也掙不了什麼錢,總算也給了受盡苦難的哈爾濱人民一些活下去的勇氣。

第一百章 馮如的飛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光復江寧第七十五章 海上追擊戰第二十五章 復興社的成立2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五章 我該做什麼?第二0七章 蘇州大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啓程歸國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二十八章 振華小陽春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北和談展開第三十三章 裝備到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七十七章 南洋鳳凰城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蔡鍔將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春巷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空軍伏擊第一百八十章 空軍初戰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八十一章 南洋陸軍學院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一百一十八章 江南發展會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陳煊的‘後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三十二章 槍械有着落了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會第四十章 聲名鵲起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蕭瑾的潛水艇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會第四十九章 新振華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離滬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九十三章 南洋勸業會第九章 杜月笙的買賣方式第二百零一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六章 不一樣的聽荷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十五章 開業典禮第八十三章 長街刺殺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十一章 公司正式啓動第三十五章 蠻牛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六十八章 趙學初的婚禮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六十四章 拜訪張謇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九十三章 南洋勸業會第九十章 無題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四十四章 心結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營婆羅洲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軍歸國第十九章 陳煊論政第七十二章 東北先遣隊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一百六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一百二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杜月笙的買賣方式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陳煊的‘後宮’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七十八章 鳳凰城官府成立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三十六章 重建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日談判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百貨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
第一百章 馮如的飛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光復江寧第七十五章 海上追擊戰第二十五章 復興社的成立2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五章 我該做什麼?第二0七章 蘇州大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啓程歸國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二十八章 振華小陽春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北和談展開第三十三章 裝備到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七十七章 南洋鳳凰城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蔡鍔將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春巷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空軍伏擊第一百八十章 空軍初戰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八十一章 南洋陸軍學院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一百一十八章 江南發展會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陳煊的‘後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三十二章 槍械有着落了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會第四十章 聲名鵲起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蕭瑾的潛水艇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會第四十九章 新振華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離滬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九十三章 南洋勸業會第九章 杜月笙的買賣方式第二百零一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六章 不一樣的聽荷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十五章 開業典禮第八十三章 長街刺殺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十一章 公司正式啓動第三十五章 蠻牛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六十八章 趙學初的婚禮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六十四章 拜訪張謇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九十三章 南洋勸業會第九十章 無題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四十四章 心結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營婆羅洲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軍歸國第十九章 陳煊論政第七十二章 東北先遣隊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一百六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一百二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杜月笙的買賣方式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陳煊的‘後宮’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七十八章 鳳凰城官府成立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三十六章 重建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日談判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百貨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