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回國

接下來的日子,陳煊已經將手上的工作分別交接給陳嘉庚于右任孫志恆等人,蔣方震的高級軍官選拔也轟轟烈烈的展開,南洋的發展計劃如今已經確立下來,想來也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陳煊帶上徐若涵,又邀請了仍留在鳳凰城的國內外大商家參觀考察振華在南洋的勢力範圍,張謇虞洽卿黃仲涵張靜江等人都在邀請的範圍之內。

一行人從鳳凰縣起走,先參觀了擴大的碼頭港口,陳煊設計的碼頭電動龍門得到了衆人一致的首肯,裝卸效率大大的提升,不斷進出的商船也無不在顯示着這個新新城市的活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然後又觀摩了鳳凰城的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

如今的金融中心已經有了五家銀行入駐,除開振華的南洋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分離出來的)以外,還有虞洽卿的四明銀行以及另外南洋的三家本土銀行,十餘幢八層樓高的堅固結實的寬大建築無不顯示出這個地方的實力,如今仍有幾家銀行正在裝修,甚至法國的道勝銀行和美國的花旗銀行已經在考慮入駐鳳凰城了。

鳳凰城是振華在南洋打造的商業金融中心,對外開放自不必說的,外國人想要到這裡來做生意沒問題,但是必須恪守鳳凰城的法令條文,想要享受在大清的各種優惠政策是沒有可能了,就連各國想要成立的商業聯絡處也是經過艱難的談判才決定下來的。

既然是經濟重地,防守自不必多說的,振華花了大價錢從法國引進了上百門先進的岸防炮,口徑都超過150mm,最大的有250mm,光是買炮的錢就花了上百萬,陣地建設下來,總計超過了150萬大洋,不過這些錢也沒有白花,據法國設計師的評估,沒有數十艘艘巨大軍艦,想要打進鳳凰城基本沒有可能。

這次岸防炮的設立也是振華軍事計劃的一部分,既增添了鳳凰城的防守力量,也可以讓護航隊有一個陣地設計建設的經驗和訓練的地方,以後要再其他地方佈防,就可以有現成的例子可以遵循了。

出了鳳凰城,一行人沿路觀看了振華的屯田計劃,如今在上海的機械廠已經可以生產農用拖拉機了,不過很多零配件還是需要依賴各家洋行,想要達到完全的國產化還是任重而道遠,不過自己總算可以生產出來,也足以證明振華一直在進步中。

送到南洋的拖拉機總共有八臺,也是振華試生產的全部拖拉機,採用的是履帶式結構,如今在鳳凰地區試用,動力公司的很多技術人員也從上海到了南洋,記錄各種實驗數據,以便於日後改進生產。

隨陳煊一起來的各界大佬看到拖拉機幾個來回就可以犁出大片的荒地,據技術人員的介紹,還可以進行播種和收割等工作,不由得興趣大增,但是在聽說了拖拉機的造價和日後的保養費用以及燃料的使用費用以後,又都沒有了瞭解的慾望。

不過陳煊對此卻並不以爲意,作爲擁有數十家工廠的振華老闆,他當然知道產品在規模化量產前的成本有多大,而且振華如今還沒有自己的能源工廠,所需的汽油柴油等燃料都需要進口,成本自然也就大大的提升了,但是如今振華已經讓遠在美國的顧維鈞採購煉油設備,在南洋和國內找石油的地質工程師也早就派了出去,相信在陳煊金手指的指點下,找到油田並不是不可能。

藍湖鎮是振華在南洋的工業基地,一般是不對外人開放的,不過這次有陳煊的帶領,禁令自然就約束不了衆人了,不過陳煊還是選擇性的帶領衆人進行參觀比如藍湖鋼鐵廠、機械廠、橡膠廠、家電廠和水力發電廠等等十幾家重工業工廠,合理的佈局規劃也讓這些大佬們眼界大開,對振華的實力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如果他們知道振華在這裡還有隱藏在山裡的兵工廠和陸軍學院,哪就更不得了了。

如今振華已經可以生產世界各國比較主流的槍械彈藥,以及在和法國購買岸防炮的時候已經和法國武器公司達成了150mm以下的火炮生產技術轉讓協議,使得振華的兵工廠已經可以生產75mm的各式火炮以及炮彈。

在藍湖鎮待了兩天,衆人才戀戀不捨的跟隨陳煊去了學源鎮,如今的學源鎮也是大變樣了,南洋大學和南洋工業大學兩所學校已經開學,數千學子穿着統一的學生裝成了學源鎮的一大景緻,學源鎮主打是振華在南洋的文化科技中心,龐大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和研究中心無不在彰顯南洋華人的底蘊。

學源鎮的建築風格更是很有特色,各式各樣的中西式建築的設計都是出於南洋大學建築系的老師學生們的設計,南洋大學的學習過程並不是將學生們關在學校裡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成立了無數個項目,讓學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當中,並在實踐當中提出新的構想和創新。

南洋工業大學的項目更具有實踐性,如今鐵路項目已經開始啓動,想要試着建設一條鐵路將鳳凰城、藍湖鎮、學源鎮以及小長安串聯起來,另外還有各種工業項目也在磅礴發展,鎮上的幾大知識館舍(圖書館等)提供了強大的知識工具儲備,不停的有學者學子來添加或者是查詢各類書籍。

學源鎮的博物館以中華文化爲主,振華這兩年的剿匪行動繳獲了大量的文物,如青銅器、瓷器、字畫等等,在這裡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另外就是來參觀過的很多人又進行了大量的捐贈,以至於學源鎮的博物館一再擴建,佔地最大的唐、宋、明三大館舍已經基本成型,至於秦漢等館則需要以後再進行填充了。

張謇張靜江等大佬對博物館的安全保護措施大爲滿意,均承諾會對博物館進行捐助,而且有了在國內建設圖書館博物館的想法,需要振華的幫助,陳煊自然也是一口應允下來,不過在他的記憶中,辛亥革命只有一年左右就要爆發了,大中華將陷入亂世之中,他只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保護這些民族瑰寶了。

小長安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中進行,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振華決定保留原來尼瑪家族中一部分建築,其他的殘破民居則是一律拆除規劃重建。

因爲了解振華建設小長安的計劃和決心,很多南洋的商家在小長安開辦了洋灰廠、磚瓦廠等等,振華也規劃出商業用地對各商家出售,這些地段規劃出來以後,看過效果沙盤的商戶們更是對小長安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紛紛出資購進地塊建立自己的商鋪。

小長安的規劃中,地塊賣給你,並不是說你可以隨意建設的,一切都必須按照振華提供的建築風格,根據面積的大小以及地理位置,振華給出設計圖紙,商家按照振華的要求進行建設,違規建築則是一律拆除,相信在這些建築建成以後,一個全新的規範的城市將出現在小長安。

衆人在小長安又待了幾天,又簽署了一些合作協議之後就各自告辭離開了,而隨着徐若涵的身體不斷的康復,陳煊歸國的計劃也必須提上日程了。

本來陳煊只是準備在南洋待個一兩個月的,沒成想光是援助南洋的建設陳煊就花掉了半年多時間,後來又發生刺殺事件,以至於竟然在南洋生活了一年餘,國內的趙學初已經發了無數的電報催促陳煊回國,蔡元培對陳煊不管不問復興D也是大爲不滿。

陳煊又抽出兩天時間,專門陪徐若涵和夏芸茹在南洋好好的玩了一次,然後和蔣方震和他選拔出的軍官團、于右任和他的復興D領導團以及陳煊和他的振華團隊一起踏上了歸程,聽說陳煊要回國了,南洋的大佬們又齊聚鳳凰城爲陳煊等人送行。

“逸陽,我真沒想到我們區區年餘時間就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對於我們復興D的前景,我愈發深信不疑了,如果國內都像我們在南洋這樣,何愁國家不興民族不富,那些洋鬼子又怎麼敢在我們的土地上橫行霸道!”

迎着海面初生的紅日,矗立在甲板上的蔣方震對陳煊說道。

“方震兄,南洋可不比國內。”

于右任笑着說道:

“南洋就像一張白紙,荷蘭人沒有實力管到這麼偏遠的地方,當地土人官府又不敢惹我們,而且土人部落也被我們打垮尼瑪家族給嚇壞了,所以在南洋,我們想要怎麼做都行,建設的效率不受任何干擾,而我們的人又都很優秀而且很努力,我們才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但是國內。。。。。。”

于右任有些黯然的搖了搖頭。

“師兄不必沮喪,起碼我們在南洋成功了,以後國內的建設我們最低限度也是有跡可循了,我們的勢力雖然還是很小,但是也在不斷的增強之中,只要我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走下去,我們總會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對此,我堅信!”

陳煊鏗鏘有力的說道。

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九十章 無題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十六章 巡視廠房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總統府議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肅軍紀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四章 蕭瑾的逐鹿計劃第四十九章 新振華第一百九十章 復辟苗頭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三十六章 重建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山之戰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一百四十九章 攻陷坤甸第七十七章 南洋鳳凰城第210章 奇襲武昌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六十六章 博覽會開幕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四十二章 和解談判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蕭瑾的潛水艇第十二章 難道還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騰飛的海外仙島2第一百八十七章 二十一條簽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北和談展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六十一章 產品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海軍出擊第三十八章 護衛隊的成立第二十章 冰釋前嫌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四十二章 和解談判第八章公司籌備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七章 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呢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五十四章 蔡元培的教導第一百一十章 陳煊版的隆中對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五十六章 復興d的成立第九十二章 馬鞍山聯合鋼鐵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滲透的復興黨第四十九章 新振華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十四章 步入正軌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二十五章 復興社的成立2第六十四章 拜訪張謇第二0五章 光復南昌1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九十四章 蕭瑾的逐鹿計劃第一百八十五章 海軍出擊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五十五章 會議爭執第二十九章 收保護費的來了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一百四十二章 蕭瑾來使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零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飛的海外仙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軍歸國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六十七章 陳煊訂婚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一百零一章 大慶油田第一百八十一章 空軍初戰2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蕭瑾的逐鹿計劃
第一百零六章 新軍整編第九十章 無題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十六章 巡視廠房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總統府議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肅軍紀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四章 蕭瑾的逐鹿計劃第四十九章 新振華第一百九十章 復辟苗頭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三十六章 重建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山之戰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一百四十九章 攻陷坤甸第七十七章 南洋鳳凰城第210章 奇襲武昌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六十六章 博覽會開幕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四十二章 和解談判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蕭瑾的潛水艇第十二章 難道還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騰飛的海外仙島2第一百八十七章 二十一條簽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北和談展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內局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六十一章 產品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海軍出擊第三十八章 護衛隊的成立第二十章 冰釋前嫌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四十二章 和解談判第八章公司籌備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七章 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呢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五十四章 蔡元培的教導第一百一十章 陳煊版的隆中對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五十六章 復興d的成立第九十二章 馬鞍山聯合鋼鐵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滲透的復興黨第四十九章 新振華第八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十四章 步入正軌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二十五章 復興社的成立2第六十四章 拜訪張謇第二0五章 光復南昌1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九十四章 蕭瑾的逐鹿計劃第一百八十五章 海軍出擊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五十五章 會議爭執第二十九章 收保護費的來了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一百四十二章 蕭瑾來使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零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飛的海外仙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軍歸國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六十七章 陳煊訂婚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一百零一章 大慶油田第一百八十一章 空軍初戰2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蕭瑾的逐鹿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