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氣急敗壞,李定國再一次與東江軍走得太近,這讓他感受到滿滿的威脅。李定國是一個難得的將才,這點毋庸置疑,而正是因爲這點,崇禎纔會如此看重。
但現在的情況是李定國很有可能會倒戈向毛文龍那邊去,崇禎自然是着急了。失去了李定國本就是一個致命的損失,如果讓他倒戈到毛文龍那邊去,意味着崇禎不僅失去了一個莫大的助力,還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吳承恩身爲崇禎的代言人,他有必要防範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急匆匆的找了過來。
“吳公公怎麼回來了?”看到吳承恩的出現,李定國很是訝異?
“李定國,咱家問你,是不是又與毛文龍搞到一起去了?”吳承恩氣急敗壞,一張口便直接質問李定國。
吳承恩一見有危險便自己先行逃脫,本來李定國心裡就不爽。這會倒好,李家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終於在東江軍的幫助下僥倖度過一劫。而吳承恩不幫忙不說,現在還有臉反過來責問自己。
李定國當場沉下臉色,冷哼言道:“吳公公,李某可以理解爲你這是在質問我嗎?”
李定國的語氣很是不善,吳承恩當即就感受到了滿滿的殺意,此刻他也才反應過來,剛剛他自己的語氣似乎有些過份了。認清自己的不妥,吳承恩當即換上一張笑臉:“李將軍別誤會,這不是咱家心裡着急嗎?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還望你別往心裡去。”
吳承恩道歉的態度很好,李定國這會心裡對於毛文龍的善意還在搖擺不定,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便與吳承恩直接翻臉。在心裡一番盤算之後,李定國的臉色隨即也緩和了下來。
“吳公公應該知道,單憑李某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抵擋住倭寇大軍的進攻。而求助於毛文龍也是迫不得已才爲之,難道吳公公願意看着李某以及衆多忠心耿耿的部下,就這樣消亡在倭寇的屠刀之下嗎?”李定國隨即做出一番在情在理的解釋。
聽了這麼一番話,吳承恩也明白的確是自己太過大驚小怪了,李定國再怎麼說也是爲了活命。反觀自己,似乎才最應該遭到李定國的唾罵纔是。畢竟是他在李定國最爲危險的時候,不顧他的生死而逃之夭夭!
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爲,吳承恩頓時有些心虛,他也趕緊收起剛纔的盛氣凌人,陪着笑臉言道:“只要李將軍不背叛皇上,咱家自然是不希望看到你出事。畢竟公主還待嫁閨中,李將軍往後也是駙馬爺,都是一家人。”
自知自己理虧,吳承恩倒是不笨,立即就擡出公主來說事。暗示李定國要是想投奔毛文龍,那麼公主與他的婚事可就要黃了。
這麼明顯的暗示,李定國當即就知曉,對於吳承恩居然拿一個女人來威脅自己,李定國心裡很是不爽。他李定國愛美人不錯,但也沒到非公主之外的女人就不娶的程度。
他喜歡公主想與之成親,除了公主的美麗與性子都吸引他之外。無非就是爲了消除崇禎對自己的顧慮,好爲他日後勢力的壯大打好基礎。
可現在看來,崇禎似乎並非真心待李定國,居然開始拿着公主來要挾於他。不管這事出自於吳承恩的主意還是來自崇禎的授意,李定國堂堂一男兒,自然是受不了這樣的鳥氣。
送走了前來‘興師問罪’的吳承恩,李定國猛然間感覺自己應該投奔毛文龍才更有前途。至少毛文龍絕對不會以這樣無恥的手段來牽制他。
患難見真情的經歷已經開始在李定國的心裡揮之不去,毛文龍的豪爽以及真誠與之崇禎的斤斤計較,防他如防賊一樣相比,高下立判。
李定國獨自在夜裡深思着,抉擇總是最難,但已經看清崇禎的李定國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打算。選擇的時候會讓人心神不寧,而一旦下了決心,那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
翻身上牀,蓋上被子,李定國安心的進入夢鄉,他已經有了決斷,不再迷茫與遲疑。
隔天一早,李定國早早便起牀,提筆快速的寫了一封信,然後叫來自己的心腹親信,命他立刻出城,把信親自交到毛文龍的手裡。
親信拱手領命後便匆匆退出李定國的房內,然而這個親信卻沒有立即備馬離開府衙。而是拿着李定國交給他的信找到了吳承恩!
“吳公公,這是將軍剛剛命我送去給毛文龍的信。”親信笑眯眯的把信遞到吳承恩的面前。
吳承恩臉色旋即大變,然後二話不說,直接在懷裡摸出一塊金錠放到親信的手裡,冷言道:“把信拿來。”
親信卻沒有依照吳承恩的說法去做,他猛然抽回信紙,嘿嘿笑道:“吳公公,這是重要的機密,就憑剛剛那點財物,是不是少了點?”
吳承恩臉上閃過一絲不喜,但他並沒有多言什麼,而是又從自個的懷裡掏出兩快金子。帶着一絲肉疼的神情,吳承恩又扔給親信。
麻利的接住兩塊金子,親信辨別一下真僞,發現沒有問題之後,這才哈哈笑道:“公公看信的時間不要太長,小的還得去辦事。”
吳承恩點點頭表示明白,然後一把抓過信紙,打開之後便觀看起來。不一會,他的臉色便青一下,紫一下,氣得更是渾身發抖。
很顯然,李定國的信裡面定然是有什麼讓吳承恩無法接受的事情。一旁等候着拿回信的親信,看到吳承恩氣得不行,他不敢大意,時刻盯着吳承恩的雙手,一旦發現吳承恩有任何毀掉信紙的行動,他會毫不猶豫的出手奪回。
畢竟他的任務還得去完成,不然李定國那邊他無法交代,拿來給吳承恩觀看,只是順道賺一點外快而已。但眼前這個親信顯然沒有意識到,這次他的小命就要栽在這裡了。
吳承恩猛然一聲大吼,二十幾個侍衛當即從院子周圍凶神惡煞的衝了出來。不等親信有任何的反應,二十幾人一涌而上,當場便把親信給按倒在地上,隨後五花大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