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心之野望 一國兩制

一直以來,餘風都是在憂心今後的亂世中如何保全自己,如何保全親族部署,都是在半主動半被動的做着一些以看起來很有用的準備,但是,此刻和陳敏之一番密探,卻是好像掀開了他面前的一塊帷幕,將一塊更大的舞臺,更大的天地,展現在他的面前。

一千八百年前,在大澤鄉,兩個泥腿子的戍卒發出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直接將一個強大的帝國帶上了末路,而後的歲月中,一個個牛人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個都爭先在這個歷史的大舞臺上露上一個小臉,而正是有了這些人,纔有了中華民族這厚重的歷史。餘風本來不過時一個在舞臺邊湊合着,看有沒有機會跑上一個龍套的羣衆演員,而今,他也意識到,也許,他也可以到那個舞臺上,留下他的一點痕跡,證明,他沒有白來這個時代。

如今的大明王朝到底是個什麼模樣,沒有一個人比他這來自三百多年後的人更清楚的人了,他更是清楚,一直在山陝川豫流竄的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也許在幾年後,會有一批讀書人投靠他們,併爲他們建立一個真正的政治綱領,而他們的這種流匪似的隊伍,也會變成一支真正的農民武裝,最終葬送這個帝國。但是,現在,他們雖然勢力大,卻是在爲自己的生存做努力,就猶如自己一般,根本沒有意識到,憑他們的力量,最終是可以問鼎天下的。

而自己現在意識到了,這就是自己比這些人更具有優勢的地方,大明朝如同一根枝繁葉茂,卻是早已從根到頂都腐朽透了的大樹,清人可以跑來斬剁幾根枝葉,流民可以逢中給他幾斧頭,就連這大樹的內部,也是生滿了蛀蟲,隨時都有可能轟然倒地。

既然這樹已經是回天乏術,那在他原來紮根的土壤上,悄悄的生一支新芽,又有何妨呢?這些砍枝葉的,剁樹幹的,眼裡就只有這顆大樹,一顆他們看起來隨時都能折斷的樹苗,他們又怎麼會,又怎麼能放在心上,也許,只要那顆樹苗努力的吸收營養,茁壯成長,等到這些費勁心機將大樹征服,纔會驀然發現,在他們的身邊,會多了一顆連他們現在合力也斬不斷的一棵新樹。

“是的,開府建衙!”餘風狠狠的揮了一下手,像是給陳敏之解釋,又像是確定一下自己的信心。

“既然是這國主自己貼上來,那我等在朝鮮的作爲都有了名義,不趁着這個時候將綱目豎起來,難道還等到衆目睽睽之下去行這被人視爲亂臣賊子之舉嗎?”

“敢情,你也知道這事情不妥啊!”陳敏之心裡愕然了一下,悶聲發財和開府建衙可是天大的區別,國無二君,天無二日,餘風這動作做出來,若是被人知曉,直接按個逆臣的名目那是足足有餘的。實際上,真要被捅了出來,這等作爲,和作亂也沒什麼區別了。

“大人的意思,是用那些番人的名目?”陳敏之想想都不可能,餘風的短短不會這麼短視,憑自己找點兵馬就有反心,當初孔有德山東作亂,最多時號稱精兵五萬,還不是一樣趕下海去了,這點人,濟個什麼事了?

陳敏之當然不知道,這個孔有德被趕下海後,日子過得照樣熨帖不已,投靠了韃子不說,甚至一轉手就從清人接受了朝鮮投降的水師,直接掉轉矛頭,充當滿清掃明的急先鋒,最後還被封王。

“對,用維拉斯科的名義,就是那個維拉斯科商團,不要和他們的國家車上關係,這西人心思不盡,日後若是拿這個做文章,平地多了一些煩惱!”餘風顯然已經沉浸在自己的構思去了:“這樣,這番人們的教習營,也不能這麼放任自流了,要充實些人手進去,牢牢的控制住他們!”

“還有,眼下,新城軍兵是主流,百姓是有了一些,但是,真正的民政官員,卻是大大的不夠,這個架子要早點搭起來,莫要倒時候收稅收糧都沒有官員,可這識字有本事的人,我這手下,卻是實在太少,這倒是個麻煩!”

“軍政兩套班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眼下去年招募的那些流民,也不知道安頓妥當沒有,這貿然牧民,得用個什麼名義稱呼?”

餘風越想越是興奮,甚至,他連去那邊民政抓總負責的人都想好了,吳嫣然,自然是吳嫣然最爲適合,若是她是男兒身就好了,將一個嬌滴滴的女子丟到海外,餘風總是感覺自己有些殘忍了一些,他兄長倒是能夠以用,可惜,自己四海行這麼大一攤子交到他的手裡,一時半會,肯定是抽身不出來。

“敏之,你看,開府建衙,自然不能用我大明的慣例,但是,肯定又不能讓那些過去的流民感到不能接受,所以,全盤用維克拉斯的他們的官制,也是不妥的,這個你有沒有想法?”

*******這個夜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不光是如此,接下來,餘風甚至把慕海濤,趙萊父子,吳嫣然兄妹全部都召來了,連續幾天,衆人都是在研究討論這事情。

這些人中,除了這陳敏之的忠誠還有待商榷以外,其他人那是不用說的了,餘風也不擔心泄露什麼出去,實際上,若是他連這些人都不能信任了,他一直苦心準備斂財練兵等措施,也就毫無意義了。

這事情若是在大明,直接就是等於造反了,衆人肯定一時半會難以接受,但是,若是在海外,用心經營一塊自己的地盤,這些人,就基本上毫無忌憚了,至於餘風說的開府建衙,他們甚至開始以爲是說笑,反正都是餘風的基業,怎麼安排怎麼做,難道還要和大家商量麼?

但是,幾天討論下來,他們這才發現,原來無中生有,生生的造出這麼一套系統來,是多麼的困難的事情,他們歷來在朝廷的統治下生活,根本意識不到,統治一塊地方,和霸佔一塊地方,是多麼懸殊的兩個概念。

“大人何必這麼麻煩,這新城,也不過是一縣之地,安置這些人,又能要多少人手,我看朝廷的縣衙,也不過寥寥數個官吏,另外就是一些幫閒而已,下到鄉里,自有村長里正,更有大族,有族中長輩,這些人還不是將這地方治理得好好的。什麼時候納稅,什麼時候征夫,也沒見他們手忙腳亂過?”

“就是,大人找些信用過的讀書人就可以了,平日裡,那些流民聚在一起,也是分了親疏的,叫他們自行推舉人出來管事就可以了,大人的就就只管那些管事的,若是有不聽話的,咱們的兒郎也不是吃素的?”慕海濤對這一套最熟了,在他看來,這根本不是一個什麼問題。

“不對,在那邊,是要名義上讓那些番人們主事的,這樣的話,鎮不住人心,這些流民快要餓死的時候,自然顧不得這麼許多,但是一吃飽了,就未必服氣這些番人做他們的官,這個法子行不通!”餘風搖頭否決道。

衆人一下沉默下來。餘風看着吳嫣然紅彤彤的臉,這屋子裡就是一個女性,除了陳敏之覺得有些突兀,其他卻是沒覺得什麼不正常,只是進屋來,吳嫣然一隻沒有發言,只是默默的聽着他們討論,但是讓餘風有些期待,這吳嫣然可不是藏了什麼話,不願意說出來吧!

他把臉扭過來,對着慕海濤說道:“你那軍屯之法,去年已經見了成效,這個法子很好,土地,農民,兵源,一個都不能少,在那邊,也是要仿這邊的例制的。我沒打算像我大明一樣,對這些百姓放而牧之。所以,你說的那些村長里正族長的管理之法,也不適用!”

趙萊連連點頭:“就是,這些人的命都是我姐夫給的,天下善人有沒有這樣做的吧,哪裡有這樣的好事情,給你吃穿田地,啥都不求回報的!”

“嫣然,你說呢?”

餘風問道,他見到吳嫣然眼中微微露出笑意,知道她心中一定有了解決之法。

“很簡單!”吳嫣然語出驚人,倒是讓陳敏之有些訝然,敢情,這些人在這裡討論個沒完的事情,在這個女人眼裡,就是很簡答而已。

“對外,漢人爲輔,番人爲主,對內,漢人爲主,番人爲輔!”她笑了笑,“大人不就是糾結既要利用這些番人求得名目,又不想後來遷去的漢人心生嫌隙嗎?至於百姓,既然大人這邊早有成例,按照這邊的歸置就行了,難道還怕他們全部都不聽話投靠朝鮮人或者韃子嗎?”

餘風眼睛一亮,還沒說話,陳敏之已經鼓掌讚了起來:“早就聞吳小姐大才,果真是名不虛傳,若是按照這個體例,這個問題,還真是迎刃而解了!”

餘風卻是咀嚼着吳嫣然的話,總感覺依照她這麼搞,不就是後世的那“一國兩制”的搞法嗎?這維拉斯科他們,儘管可以按照他們的習慣,什麼總督,領主,騎士團之類的,反正他們那一套,也就是拿出來糊弄朝鮮人的,平時該幹嘛就幹嘛,而和他們職位相對着的副手,自然是要自己的人,不對上朝鮮人的時候,自然是自己的人做主。

這法兒使得!

第一**章 誓師第一零八章 八里村火拼第七十四章 火器國產化第二八八章 舉家遷平壤第三十八章 天下大勢 別院問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伐木的明軍第一一八章 各取所需 水到渠成第二三二章 平壤血夜 生死攸關第二六七章 我來自平壤第二七八章 遣其女 質其子第一七八章 風雨前夕 刀尖跳舞第四十章 守株待兔 讓子彈飛第二八零章 士卒的心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和親!又見和親!第二四三章 丟車保帥 經驗主義第二三六章 街頭偶遇 斥候新營第三百五十八章 阿濟格和紅衣大炮第二四六章 同胞主審 心病頓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餘風說甚好!第四百零一章 新女性 新平壤第三一四章 哥也是消息靈通人士第三一七章 功成他日後 何必五湖歸第一零四章 如意算盤 意外驚喜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逆賊第二九五章 要死不能死太監第三一零章 大明瓷器和扶桑瓷器第十一章 獻朝廷 送番兵第三一八章 三金一牛 合則兩利第一七一章 開府建衙 漁翁得利第一三二章 漏網之魚 開糧大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偷營是門技術活兒第一八五章 歷史在今天改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心懷忐忑 投其所好第一五零章 夫人外交 孃家有人第一八七章 奇貨可居 如鯁在喉第三零二章 鬼鬼祟祟做買賣第一五七章 佛度今生 白蓮做法第二一七章 接手平壤 斥候之戰第九十一章 青州匪患 專惹麻煩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一九章 城頭觀兵 大戰在即第三百四十七章 瓦克達的震怒第一九九章 趙登的新娘第四十六章 扶桑觀風 男爵落魄第三零八章 買賣太好做了第一二七章 騎射建功 蛇心吞象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六章 定漢城 清異己第三一二章 天下英豪 捨我其誰第十四章 多變數 平賊軍第八十八章 挑動羣衆鬥羣衆第二六二章 將退斬將 兵退斬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逼青年歡樂多第二零零章 中朝親善第二五九章 引狼入室 養虎爲患第一六三章 酒喝寂寞 曲聽人生第四十七章 否極泰來 國之利器第六十章 夜半賊人 車陣拒敵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三十九章 真假倭寇搞破壞第三一七章 功成他日後 何必五湖歸三百二十七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四章 敵軍近 喜開城第二六章 忽悠人去剿匪第三一六章 總有衣錦還鄉那一日第一一一章 敲打是一門藝術第二九七章 刀是繡春刀的刀第三十九章 真假倭寇搞破壞第三百八十章 我帶着友誼而來第三一一章 移民到臺灣還是到朝鮮第一五四章 低調過分 善財難捨第三百七十一章 窮人和富人的比喻第三七章 養丁意如何第六十四章 有人跟蹤第二二二章 火海餘生 後知後覺第一百章 色心惹禍 主辱臣死第三百四十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三百七十四章 何處英雄不殺人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四十七章 否極泰來 國之利器第三百九十三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九十八章 官鹽相鬥 大婦撮合第四百零二章 外籍軍團歡迎你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頭奔波你累不累第二七四章 竹園話 夜驚魂第一七六章 議借兵 選書吏第二二三章 捨近求遠 特種作戰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三零九章 我去看看鄭成功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二六四章 又打又拉 惹事老婆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爲紅顏第十四章 鹽路遂通 天下將亂第八章 兩虎鬥 誰得利第二四二章 港口登陸 死兵不死第一七二章 心之野望 一國兩制第十六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八八章 北上 北上
第一**章 誓師第一零八章 八里村火拼第七十四章 火器國產化第二八八章 舉家遷平壤第三十八章 天下大勢 別院問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伐木的明軍第一一八章 各取所需 水到渠成第二三二章 平壤血夜 生死攸關第二六七章 我來自平壤第二七八章 遣其女 質其子第一七八章 風雨前夕 刀尖跳舞第四十章 守株待兔 讓子彈飛第二八零章 士卒的心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和親!又見和親!第二四三章 丟車保帥 經驗主義第二三六章 街頭偶遇 斥候新營第三百五十八章 阿濟格和紅衣大炮第二四六章 同胞主審 心病頓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餘風說甚好!第四百零一章 新女性 新平壤第三一四章 哥也是消息靈通人士第三一七章 功成他日後 何必五湖歸第一零四章 如意算盤 意外驚喜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逆賊第二九五章 要死不能死太監第三一零章 大明瓷器和扶桑瓷器第十一章 獻朝廷 送番兵第三一八章 三金一牛 合則兩利第一七一章 開府建衙 漁翁得利第一三二章 漏網之魚 開糧大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偷營是門技術活兒第一八五章 歷史在今天改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心懷忐忑 投其所好第一五零章 夫人外交 孃家有人第一八七章 奇貨可居 如鯁在喉第三零二章 鬼鬼祟祟做買賣第一五七章 佛度今生 白蓮做法第二一七章 接手平壤 斥候之戰第九十一章 青州匪患 專惹麻煩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一九章 城頭觀兵 大戰在即第三百四十七章 瓦克達的震怒第一九九章 趙登的新娘第四十六章 扶桑觀風 男爵落魄第三零八章 買賣太好做了第一二七章 騎射建功 蛇心吞象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六章 定漢城 清異己第三一二章 天下英豪 捨我其誰第十四章 多變數 平賊軍第八十八章 挑動羣衆鬥羣衆第二六二章 將退斬將 兵退斬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逼青年歡樂多第二零零章 中朝親善第二五九章 引狼入室 養虎爲患第一六三章 酒喝寂寞 曲聽人生第四十七章 否極泰來 國之利器第六十章 夜半賊人 車陣拒敵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三十九章 真假倭寇搞破壞第三一七章 功成他日後 何必五湖歸三百二十七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四章 敵軍近 喜開城第二六章 忽悠人去剿匪第三一六章 總有衣錦還鄉那一日第一一一章 敲打是一門藝術第二九七章 刀是繡春刀的刀第三十九章 真假倭寇搞破壞第三百八十章 我帶着友誼而來第三一一章 移民到臺灣還是到朝鮮第一五四章 低調過分 善財難捨第三百七十一章 窮人和富人的比喻第三七章 養丁意如何第六十四章 有人跟蹤第二二二章 火海餘生 後知後覺第一百章 色心惹禍 主辱臣死第三百四十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三百七十四章 何處英雄不殺人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四十七章 否極泰來 國之利器第三百九十三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九十八章 官鹽相鬥 大婦撮合第四百零二章 外籍軍團歡迎你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頭奔波你累不累第二七四章 竹園話 夜驚魂第一七六章 議借兵 選書吏第二二三章 捨近求遠 特種作戰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三零九章 我去看看鄭成功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二六四章 又打又拉 惹事老婆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爲紅顏第十四章 鹽路遂通 天下將亂第八章 兩虎鬥 誰得利第二四二章 港口登陸 死兵不死第一七二章 心之野望 一國兩制第十六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八八章 北上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