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唐雲依舊不爲所動,彷彿跟沒有聽見一般,甚至於腳底下都開始加快了速度。
“你沒聽到嗎?我說……”我話還沒說完,唐雲就堵住了我的嘴,然後示意我不要講話。
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才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麼壁畫在動,而是壁畫的裡面有着一個東西,一個龐然大物。
我看到的眼睛在動,其實就是他在牆壁裡看着我們眨眼睛而已。
大概過了幾分鐘,我才聽到牆壁裡沙沙沙的聲音離開了這裡。
“這是什麼?是蛇嗎?”我首先就想到了大蛇,於是便問道。
在神農架本來就有大蛇的傳說,而且我還聽到了沙沙沙的聲音,所以我就想到了有可能是大蛇。
“不,不蛇,比蛇還要恐怖!”唐雲吐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
“難不成是龍?”我又問道。
也正是在這一刻,我看到唐雲的眼神彷彿在冒火,他似乎是想弄死我一般。
“你說你哪兒來的那麼多話啊,讓你走你走不就完了?非要叨叨叨,叨個沒完沒了的,怕不是上輩子是個話癆?”唐雲惡狠狠的吐槽着我。
我沒有說話,確實也的確是我的問題,這也是我的一個毛病,遇到什麼事非要問個清楚。
“是蛟蛇!”黃瑩說道。
蛟龍我聽說過,可這蛟蛇是個啥?
在南方一些橋樑上,你會見到一把寶劍懸掛在橋樑正中央。
還有一些地方的橋樑上,會雕刻着龍的形象,無論是懸掛寶劍,還是雕刻龍的形象,都是爲了對付一種傳說中的生物“蛟”。
傳說,蛇五百年化身爲虺,虺五百年化爲蛟,蛟千年化爲龍。我國南方氣候和環境非常適宜蛇類生存,這裡蛇類衆多,時不時還能看到大蛇的身影。
巨蛇的存在,讓當地百姓認爲,有一部分巨蛇會修煉成蛟,蛟盤踞在江河湖泊之中,也有一些蛟因爲實力較弱而棲息在池塘裡面。
不管是什麼蛟,等到蛟修煉上千年後,就會沿江入海,化身爲龍,其中沿江入海的過程就叫做“走蛟”。
傳說中,蛟龍沿江入海時,會給周圍地區帶來洪水,泥石流等災難。據說1998年長江就發生過一次走蛟事件,引發長江流域洪災,直到現如今還有人好奇“長江走蛟是否成功”。
古人爲了避免災難的發生,人們便在橋樑上懸掛寶劍,雕刻龍的形象,希望能夠嚇退走蛟,避免洪災的發生。
這說的就是蛟龍了,一般來說蛟龍並不怎麼受人們待見,因爲人們認爲蛟龍會帶來災難。
就拿走蛟來說,人們就認爲是蛟龍帶來的災難,所以才懸掛寶劍。
古人並不知道山洪的形成原因,或者說對治理山洪沒有辦法,於是將其神化,認爲是走蛟引發的災難,所以會在橋樑上懸掛寶劍來避免走蛟。
“蛟蛇其實就是一種似蛇似龍的存在,是一種恐怖的生物!”黃瑩繼續說道。
傳說,蛟蛇本爲龍蛇的後代,壽命悠長,一千年開靈智,之後三千年一蛻皮,蛻過三次之後,就能蛻去蛇形,化爲龍而飛昇。
千年的蛟蛇蛻皮,與尋常蛇類不同,不是整條的蛇蛻,而是一塊塊掉落。
每塊掉落的鱗片上皆有圖案,是蛟蛇吞噬的衆獸生靈形狀,因此蛟蛇蛻皮時很艱難,每一塊鱗片都是精血所化,想想千年來蛟蛇需要吞噬多少生命,就讓人頭皮發麻。
蛟,本身由大蛇修煉得來,有種說法,一旦大蛇修煉長出角或爪,即爲蛟。但是跟龍還是有區別的,蛟只有一個角,一對爪,而龍是兩隻角,兩對爪。蛟的歸屬有三種:
第一種,大蛇化蛟後,繼續潛心修煉,力爭大道,渡雷劫。成則脫胎換骨飛昇成龍,敗則萬劫不復,化爲焦土。
第二種,蛟入惡道,殘害生靈,成爲一霸。比如,歷史上記載很多發洪水的記載都標註了蛟龍作亂,宋代的時候張天師在澠池與惡蛟相鬥,不敵。天師作法請來了伏魔大將關羽(當時關羽未走上神壇,職位跟鍾馗一樣是鬼將)斬殺了惡蛟。
第三種,成爲走蛟,順自然之勢力奔游到大海,成爲龍王的屬官部下。
隨着滄海桑田,日月變化,在今天看來可能龍已經隱匿或者消失了,但是蛟、蛇卻依舊存在!
在中國很多地方都發生過大蛇渡劫、大湖水怪、無緣無故江水翻騰等神秘現象,有人常常誤以爲是龍,實則是蛟蛇。
“它是一種介於蛟龍與蛇之間的產物,蛟龍雖然不是龍,但是好歹也算是龍的后羿,可蛟蛇卻是天生的,它與蛟龍不同。”黃瑩繼續說道。
別看它們長得像蛇,其實是一隻長着4條腿的大蜥蜴,可以說是蜥蜴的遠親了。
“它的弱點在於,它看不見,只能通過聲音開辨別獵物的存在,而他的危險之處在於,它喜歡吃人!”黃瑩的話讓我有些不寒而慄。
她說的是真的嗎?說實話我不是特別理解。
怎麼說呢,也就是說這玩意兒看不見?那剛纔怎麼盯着我看?
還有這個玩意兒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我不是很理解。
“好了,別墨跡了,趕緊走!”很顯然,唐雲還是有些忌憚這裡的。
可我們剛走沒幾步,麻煩就來了,我們遇到了金爺。
此時的金爺正狼狽不堪往我們這邊跑,在他的身後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蜘蛛,不知道有多少。
“別看了,趕緊跑,再不跑媽了個巴子的就要喂蜘蛛了。”金爺朝我們的方向跑了過來,並高喊着。
看到金爺這樣,我也沒有含糊,直接扭頭就跑,畢竟逃命我還是在行的。
“這傢伙不對勁,他不可能出現在這裡,遠離他!”看着離我們越來越近的金爺,唐雲也是急忙喊道。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急忙離開這裡。
怎麼說呢,也就是說這個鬼地方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我是真的受夠了。
“我說,你們踏馬別跑了,爺要跑不動了,咱們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