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國家燃燒(三)

躬身倒退出去的侍女剛關上房門,密涅瓦便隨手將披風扔到一邊,扯開衣領的風紀扣,絲綢襯衫凌亂的露出外面,纖細鎖骨亦隱約可見。不再擺出淑女的儀態,查理曼王女向後一倒,躺在沙發裡,纖細的手指用力揉着眉心。

卸下面具的輕鬆轉瞬即逝,由於沒了噪音和約束,在作戰會議中積累的疲勞、鬱悶、憤怒和迷茫在此刻變得更加強烈。

出兵奧斯托利亞這等大事,自始至終都沒有在聯席會議上討論過一次,整件事完完全全是陸軍秘密進行的獨斷。要不是亞爾夫海姆的新聞放送系統公佈此事,那羣混蛋還打算繼續隱瞞下去。

現在好了,整個國家要爲這羣腦子裡不知塞了什麼的馬鹿幹出來的蠢事買單。亞爾夫海姆抓住這絕好的良機發動了蓄謀已久的攻擊,順帶還披上了一條“自衛反擊”的合法外衣——在全世界都對查理曼充滿反感的當下,沒有人會去質疑諸如“關稅同盟怎麼成了軍事同盟”、“被攻擊的是奧斯托利亞,爲什麼反擊的是亞爾夫海姆”等等可疑之處。人們看見的、聽到的是“頂風臭四十里的查理曼再一次背信棄義,在未宣戰的情況下悍然侵略他國”。對大家來說,這就已經夠了。

現在密涅瓦算是徹底理解爲什麼羅蘭會說“國家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就和得了癌症一樣”。現在整個查理曼、特別是陸軍,已經徹底被名爲“不打仗就會死”的癌症纏住,他們已經根本停不下來了。就算沒有這次自作主張進攻奧斯托利亞,他們也一定會在其它方向搞出事來,一切都是爲了讓戰爭繼續下去,爲了下一場戰爭,爲了下下場戰爭,爲了永無止盡的戰爭。

對軍隊來說,戰爭繼續與否已經上升到攸關生死的層面。這其中牽涉到的利益實在是太多太多。因爲有了戰爭,國內經濟衰退、民生凋敝的問題才能被轉移,民衆的不滿能被“舉國一致戰勝外敵”的大旗壓制下去。軍官士卒們可以獲得軍功和財富,下層年輕人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軍隊的組織規模隨着戰線的延伸得以擴大。將軍們有充分理由對預算予取予求,可以堂而皇之的從政府手裡獲得特權和影響力,到如今更是可以直接插手國政大事,可以預見查理曼最終將徹底成爲軍事國家——只爲軍隊而存在的國家。

只要戰爭繼續下去,陸軍在國內的影響力將持續增長,最終可以徹底壓倒那票海軍章魚。豐厚的戰利品與赫赫戰功能讓軍人在合法獲取財富的同時變的無比尊榮,將校官兵們可以挺着胸自豪的宣稱:自己是查理曼王國的功臣,是國家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絕不能讓戰爭就此結束,此時停戰等於之前的努力全部打了水漂,陸軍絕不容忍這種事情。和平和安寧或許是大多數人期盼的,消化掉之前攫取的戰果可能還會給王國經濟帶來一段時間的繁榮景氣,但是這一切對於陸軍來講等於是末日降臨。

戰爭一旦停止,規模龐大的陸軍編制必定要被裁撤,大批除了打仗殺人啥都不會的將校要開始爲謀生餬口而操心,和平年代軍人的地位必定會飛速下降,就像被上了鏈子的看門狗一樣。軍人不再享有特權,也不再受人敬仰。這些還只是第一步,卻足以讓陸軍將領們感到不寒而慄,更別提後面還有一堆排隊等着來的清算,還有不知哪天會遭到的“天誅”。

所以陸軍無論如何也要讓戰爭繼續下去。不要說獨斷暴走,但凡敢阻攔這架戰車繼續前進的,不論是文官、貴族,還是別的什麼人,就算是神,他們照樣敢天誅給你看。

聯席會議一開始,陸軍就直言入侵奧斯托利亞是自己乾的,說這是“死中求活”,還列出一堆圖表數據告訴你,入侵奧斯托利亞是多麼必要。

陸軍做報告很用心,數據也羅列了一大堆,看上去很翔實。一般人看了那麼大一堆數據,沒那閒工夫一一覈對的也只能去相信。然而這份報告卻是典型的陸軍馬鹿思維產物,不知己不知彼,通篇就是自吹自擂、自說自話。

都是些什麼數字呢?農產品、礦石、工業原料等重要戰略物資的產量和運送能力。看起來似乎天衣無縫,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比如陸軍說佔領了奧斯托利亞,到年底不但可以滿足本土的糧食需求,還能向海外殖民地和拉普蘭輸出。實際上這是把奧斯托利亞全部糧食庫存、產出全部計算在內得出的數據,壓根沒有把奧斯托利亞人自身的糧食需求統計進去,也沒有考慮過糧食輸送過程中可能遭受的損失和破壞。

陸軍對此的解釋是:全面的綜合把握是困難的,物資的動態推移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使其預測變得極爲困難。所以,用數字表達極爲困難甚至不可能的國力實際判斷來作爲決定和戰的唯一條件是極爲危險的。

Www ▪ttκǎ n ▪CO

說白了,就是這些事說不清楚,所以乾脆不準說,誰要說誰就是“缺乏必勝信心”、“王國精神不夠”的非國民,就算你是王女也一樣。

和這種傢伙根本無法好好交流。

原本密涅瓦還打算好好問詢一下奧斯托利亞上層,特別是瑪利亞.特雷莎等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的下落。根據海軍提供的情報,女大公和整個宮廷、政府檔案、圖書館最後都不知所蹤。如果他們落入亞爾夫海姆手裡,將會多出很多麻煩。結果一看陸軍擺明了不配合的架勢,她也就沒繼續探究了。

最後聯席會議唯一確定的事情是向公衆發佈信息,穩定民心。爲了掩蓋戰事不利,軍方又發明了一些新的詞彙。最終國民聽到的消息是:“……馬奇諾防線守軍遭到叛軍之無恥偷襲,經過英勇奮戰,我無敵之王軍將敵軍逼入一角,予以重創。由於戰役目的已達成,遂於今日勝利向其它戰區轉進。”

天知道會有多少人相信這個,密涅瓦沒心情也不想去管這些瑣事了。

急需瞭解和思考的,是亞爾夫海姆的策略。

——精靈們這次是認真的。

查理曼炮兵也會組織炮羣進行密集火力覆蓋,用大炮抵近平射的“大炮上刺刀”戰術也是屢見不鮮。但和馬奇諾防線上遭受的打擊相比,一切都成了小孩子玩的遊戲。

從前線撤下來的部隊完全垮了,一些人寧願自殘自殺也不願再回到那個炮擊地獄裡,軍官則畏懼或者乾脆拒絕與敵軍交戰。儘管還沒有獲得第一手詳細情報,卻也不難想象戰事究竟糜爛到了何種程度。

目前還不清楚敵軍聚集起來的大炮到底有多少,但能一口氣撕開馬奇諾防線,必然是極爲龐大炮羣。算上運輸、補給、協同推進的步兵等等……完全可以視作是一次全面進攻。

那麼,之前羅蘭預測防衛軍會從阿登高原突破落空了嗎?

暫時,還言之過早。

很難想象那個精於謀略的李林會選擇正面強攻,特別還是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步炮推進……儘管看上去聲勢很驚人,也很能震懾人心,可見識過防衛軍技術力量的密涅瓦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以那些巨型空中戰艦和機械化大軍的力量,真要認真起來協同作戰的話,就絕不止會突破區區64公里了。

可這也只是猜測,沒有實際證據可以證明,李林的心思也絕不是人類可以猜度的。

(現在只能等羅蘭從前線回來,或許他能發現些什麼。)

再一次確認自己正處於多麼無力的狀況,密涅瓦揚起臉孔,長長的嘆出一口氣。

################

明斯特艾弗爾指揮中心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和電臺,加上奔跑的人羣,看上去和股票交易所無異。只是這裡的人穿的都是軍隊制服,繞着跑的也不是報價器,而是地圖桌和沙盤。

頭戴耳機的女士官們正遵照指示將標示敵我的小旗插上指定位置,或是用推杆推動模型,通過她們的努力,敵我態勢一目瞭然。

象徵馬奇諾防線的綿延藍旗已經被攔腰斬斷,代表防衛軍突擊集羣的紅旗和模型正在深入查理曼境內。但奇怪的是,突擊集羣中,大炮、火車、卡車的模型一大堆,戰車的模型卻只有一個。與之相對的是,大批戰車和浮空戰艦的模型都擺在北邊的阿登森林,沒有任何動作。

“查理曼第1軍、第9軍正在盧格杜努姆上車,由於調度混亂,預計明日凌晨才能發車。”

“貝爾西利要塞已於今日1630攻克,部隊正在清掃殘敵。”

“奧斯托利亞前線的查理曼軍派遣偵察兵向多瑙河谷方向前進,目前文多波納城內守軍尚無動作,也沒有周圍部隊向其靠攏的跡象。”

“457、458重炮連開始後撤準備,2013接應列車抵達。其它各部隊照預定計劃,分批後撤。”

端坐在指揮平臺,李林以充滿威壓感的視線睥睨戰局演變,隨侍其身後的布倫希爾面容嚴肅,內心卻不斷翻騰着亢奮與自豪的波瀾。

戰事順利,誰都會高興。但只爲戰術層級的勝利得意,不過是膚淺低下的證明。唯有戰略層面的順利才能讓如今的她爲之歡欣鼓舞,一想到一石三鳥之計進行的如此順利,她差點沒忍住要笑出聲來。

如果仔細觀看此時突入查理曼的突擊集羣,可以發現其行軍方向宛如一記兇猛的左勾拳,徑直打向北面的呂德斯,似乎要一鼓作氣拿下查理曼的王都。但仔細觀察相關部隊的部署,不難發現兩處疑點:突擊集羣完全是沿鐵路線移動;後續部隊並未向左右兩翼展開,完全沒有擴大戰果或是攻擊馬奇諾防線空虛後背的意思。

這也是理所當然,從一開始,亞爾夫海姆就沒想過要從馬奇諾防線突破,攻下呂德斯。

從實力層面來講,防衛軍隨時有能力踩碎那條紙糊的防線,進軍呂德斯。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完全是着眼戰後處理。畢竟有查理曼以身示範深陷治安戰和四面樹敵的最終下場爲何,亞爾夫海姆自然要竭力避免陷入類似的泥潭。所以對查理曼的戰爭只能是殲滅戰。擊潰戰或打擊戰是無法實現最終目標的,“黃色計劃”正是以此爲出發點制定的戰略計劃。

照理說,既然制定了計劃,照做執行就是了。然而現實和計劃總是存在差距,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改變纔是正確的選擇。在當前查理曼兵力四散的情況下繼續過去的決戰性突擊,顯然不合時宜。要想將態勢調整到原來的軌道上,勢必需要給對手施加某種刺激和誘導,使其將分散的部隊集結起來,走上防衛軍爲其設定好的軌跡——這就是突襲馬奇諾防線,威逼呂德斯的真正用意。

突擊集羣的前鋒爲重炮集團,他們被賦予的任務是造出聲勢,用足夠多的炮彈撕碎一切當面之敵,造成似乎要一鼓作氣拿下呂德斯的假象。迫使敵軍加速集結部隊,將部隊部署到突擊集羣正面。此時,前鋒重炮部隊開始後撤,守護鐵路線的步兵集團在少數裝甲部隊的支援下且戰且退,直到退入國境,將敵軍吸引到齊格菲防線附近,一點一點走入“旋轉門”的陷阱當中。之後“黃色計劃”將正式展開,強大的裝甲集羣將化身死神的鐮刀,一舉粉碎查理曼軍隊。

原本這個計劃中最大的漏洞是“要以何種理由進行後撤”。沒有可以信服的理由,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後撤很容易讓人產生陷阱的聯想,後續計劃將很難展開。如今查理曼卻親手將最好的理由奉獻給了亞爾夫海姆——“邊境自衛反擊戰”這個理由簡直好到讓總參謀部爲之哭泣。亞爾夫海姆進行的是一場生存之戰,是迫於無奈進行的自衛,其目的是迫使咄咄逼人的查理曼擺正自己的姿態,回到“與鄰爲善,和平共處”的正確路線上來。這絕不是侵略戰爭,止步於敵國首都之前撤兵正是防衛軍貫徹道義與騎士精神的明證。至於側翼被威脅什麼的,這是客觀存在的小問題,相信很快能通過和平手段獲得解決……

怎麼樣?一聽就很高大上吧。如此一來,一個正義、節制、勇敢的精靈國家偉光正形象將深深植入諸國民衆心中,長期以來被塑造起來負面形象將被抵消不少。順帶還能讓亞爾夫海姆的傳媒系統更具權威性和公信力。最重要的是防衛軍的撤退看上去合理了。

最後,查理曼入侵奧斯托利亞也算是幫亞爾夫海姆處理掉了潛在麻煩。無能的盟友比強大的敵人還危險,但沒有確實的理由也無法對其下手。精靈陣營雖說不是把“政治.正確”當做一切行爲準則的傻白甜,可基本的國際道義還是要遵守的,如果這羣意呆利等級的隊友求救,也只能派兵援救。如今查理曼出手佔領奧斯托利亞,等於是解除了這個危險,之後的壓榨以及可能的爭奪戰將徹底將這片土地化爲焦土。奧斯托利亞和聖伊斯特萬王冠領將徹底失去討價還價的資本,新生的精靈國家不會因爲某些愚蠢的原因變成不倫不類的三元國家,也不會是聯邦制,只會以一個強大的、純粹的、中央.集.權的帝國(Reich)形態屹立於世界之巔。

美好的願景正在一點一點化爲現實,如今要做的,是保持冷靜和平常心,讓鐘錶般縝密的進度表一一實現。

按捺住胸口小鹿亂撞般的悸動,布倫希爾充滿深情的眼眸微微下移,讓鋼鐵般堅毅的背影印在翠色瞳孔上。

1.變革的狼煙(七)14.非人者(一)1.前往呂德斯之路(十二)30.衝突之山(三)12.爲了祖國(十九)12.會議,舞會(二十五)6.彗星降臨之日(二)3.縱使天堂隕落(九)1.前往呂德斯之路(六).11.少女與戰車(七)15.序戰(三)12.會議,舞會(十三)28.漫步死亡禁區(五)6.進擊的戰車(十)28.漫步死亡禁區(五)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七)12.爲了祖國(三)22.絢爛光舞的血祭(五)15.年輕與革命(一)6.長刀之夜(一)12.會議,舞會(五十三)20.主教與少年(六)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18.黃金的終焉(四十九)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六)22.神秘樂園(七)21.看不見的真實(七)3.呂德斯印象(四)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六)1.變革的狼煙(一)序章3.呂德斯印象(七)10.The.Rock(二十六)3.呂德斯印象(十)9.假期(十)20.假面具(九)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四)9.立場(一)15.序戰(十一)15.序戰(一)10.The.Rock(二十一)11.少女與戰車(九)2.動物兇猛(一)1.變革的狼煙(一)21.巨獸的誕生(十二)18.黑市的規則(三)11.風.二六(三十七)6.進擊的戰車(十五)9.立場(一)7.咖啡與搖籃曲(十二)19.燃燒的伊斯特爾河(十一)15.序戰(十一)5.演員們(二)10.The.Rock(二十八)12.會議,舞會(二十一)8.阿爾比昂的騎士(二十五)20.主教與少年(十一)11.觀察(五)8.軍靴的足音(九)23.伴隨煩惱的喜悅(四)15.序戰(三)2.疊合15.序戰(四)10.刃翼(二)11.風.二六(三十七)9.假期(二十)18.黑市的規則(一)12.會議,舞會(三十五)5.巨人的初啼(十二)10.國家燃燒(八)10.國家燃燒(六)7.戰場白薔薇之日(一)8.道理19.假日和暴風雨(十)8.阿爾比昂的騎士(九)11.布倫希爾(二)12.會議,舞會(五十五)5.以變革之名(二)32.我們來了(三)1.變革的狼煙(二)4.公主、長劍、入學式(二十)29.旅行商人(三)1.前往呂德斯之路(十六)21.看不見的真實(三)10.The.Rock(四)12.爲了祖國(十七)7.咖啡與搖籃曲(二十二)6.進擊的戰車(十五)21.巨獸的誕生(五)11.少女與戰車(五)9.假期(十二)20.獻祭的愚者(一)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 十11.風.二六(四十一)18.遠征終結(五)20.主教與少年(十)17.亞爾夫海姆(六)13.人類(四)6.進擊的戰車(十一)5.巨人的初啼(十四)
1.變革的狼煙(七)14.非人者(一)1.前往呂德斯之路(十二)30.衝突之山(三)12.爲了祖國(十九)12.會議,舞會(二十五)6.彗星降臨之日(二)3.縱使天堂隕落(九)1.前往呂德斯之路(六).11.少女與戰車(七)15.序戰(三)12.會議,舞會(十三)28.漫步死亡禁區(五)6.進擊的戰車(十)28.漫步死亡禁區(五)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七)12.爲了祖國(三)22.絢爛光舞的血祭(五)15.年輕與革命(一)6.長刀之夜(一)12.會議,舞會(五十三)20.主教與少年(六)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18.黃金的終焉(四十九)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六)22.神秘樂園(七)21.看不見的真實(七)3.呂德斯印象(四)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六)1.變革的狼煙(一)序章3.呂德斯印象(七)10.The.Rock(二十六)3.呂德斯印象(十)9.假期(十)20.假面具(九)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四)9.立場(一)15.序戰(十一)15.序戰(一)10.The.Rock(二十一)11.少女與戰車(九)2.動物兇猛(一)1.變革的狼煙(一)21.巨獸的誕生(十二)18.黑市的規則(三)11.風.二六(三十七)6.進擊的戰車(十五)9.立場(一)7.咖啡與搖籃曲(十二)19.燃燒的伊斯特爾河(十一)15.序戰(十一)5.演員們(二)10.The.Rock(二十八)12.會議,舞會(二十一)8.阿爾比昂的騎士(二十五)20.主教與少年(十一)11.觀察(五)8.軍靴的足音(九)23.伴隨煩惱的喜悅(四)15.序戰(三)2.疊合15.序戰(四)10.刃翼(二)11.風.二六(三十七)9.假期(二十)18.黑市的規則(一)12.會議,舞會(三十五)5.巨人的初啼(十二)10.國家燃燒(八)10.國家燃燒(六)7.戰場白薔薇之日(一)8.道理19.假日和暴風雨(十)8.阿爾比昂的騎士(九)11.布倫希爾(二)12.會議,舞會(五十五)5.以變革之名(二)32.我們來了(三)1.變革的狼煙(二)4.公主、長劍、入學式(二十)29.旅行商人(三)1.前往呂德斯之路(十六)21.看不見的真實(三)10.The.Rock(四)12.爲了祖國(十七)7.咖啡與搖籃曲(二十二)6.進擊的戰車(十五)21.巨獸的誕生(五)11.少女與戰車(五)9.假期(十二)20.獻祭的愚者(一)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 十11.風.二六(四十一)18.遠征終結(五)20.主教與少年(十)17.亞爾夫海姆(六)13.人類(四)6.進擊的戰車(十一)5.巨人的初啼(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