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上諭
(朕的心腹在何方?)
西北大地,在進入十月之後,溫度進一步降低了。
或許再過個半月,天上就該飄雪下來了,一般來說這種時候不適合打仗。
但那只是一般來說,畢竟對極西的蠻子來說,他們不往南開進必死無疑。
既然必死,那爲何不爲自己拼一把呢?
所以隨着時間推移,當天山郡的喪屍密度越來越低,也意味着大戰將很快發生。
正因如此,不管是禁軍諸衛所,還是西北總督署下轄各衛所,都處於積極戰備狀態。
這也導致,所有文武官員忙得飛起,只因要安排落實的事太多。
可在今日,西北總督署的高官們,此刻卻聚集到了一起,全都站在大堂外的院子裡。
即便是這樣聚着,衆人仍在商討公事,他們確實很難得到閒暇。
當然了,這些人裡邊也有例外,他們在討論今天所謂何事。
“鎮守太監張興來了,莫不是又有什麼大事?”
有人忍不住埋怨道:“每天做的都是大事,還有能什麼更大的事?”
就在這時,總督署外響起了馬蹄聲,沒一會兒外面就起了喧鬧聲。
衆人目光掃向外邊兒,可惜有影壁遮擋什麼都看不見。
可當外面來的人靠近,聽到他們談話的聲音後,總督署的官員們總算知道來人是誰。
“要我說,一會兒就別給他們臉面,他孃的……真以爲咱們好欺負!”
“張興也不是個東西,偏偏要在這裡宣旨,就不能去咱們那兒宣?”
眼見衆人越說越過分,作爲主將許洪忍不住說道:“越說越沒規矩,張興乃是傳旨欽差,也是你們可以亂說的?”
這一句起了作用,衆人也知自己失言,接下來也就沒說話了。
而他們這番對話,卻讓裡邊兒的官員們抓住了關鍵。
原來今天把人召集到一起,卻是爲了傳達聖旨,那麼聖旨是爲何而來呢?
在場衆人都是人精,稍微前後聯想一番,也大致猜到了會是什麼事。
幾天前兩派人馬相互彈劾,這本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朝廷早就該對此有個說法了。
聖旨現在纔來,略微顯得遲了一些。
衆官員想着這些,禁軍將領們已進了內院,兩方人此刻互相看不順眼。
好在他們都有理智,知道前幾日已鬧出大麻煩,所有此刻沒有人再互相挑事。
也正因爲互相看不順眼,以至於院內安靜了下來,氣氛變得越發凝重。
得知人已到齊,在內堂與張興敘話的羅倫,才與他一道走了出來。
在剛纔的談話中,羅倫得知了京城的最新情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御駕親征這件事。
皇帝要御駕親征,再聯繫今日到的這份聖旨,羅倫可以想象到,皇帝對西北的局面有多失望。
他與張興來到大廳外,看着沉默不言的衆人,羅倫一句話都沒多說。
只見他獨自走下了臺階,而張興一人留在了上面。
張興手中拿出了一份明黃色摺子,神色威嚴道:“上諭!”
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聖旨,但僅僅“上諭”兩個字,已讓現場衆人心頭一顫,緊接着連忙跪在地上。
“前幾日你們相互攻訐,讓朕可謂大開眼界,也讓朕在百官面前丟盡了顏面……”
好傢伙,這上諭的第一句話,就讓在場衆人顫慄難安。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他們讓皇帝丟了臉面,這可是妥妥的死罪。
事實上,在當日相互攻訐之後,無論羅倫還是許洪等人,心裡其實都非常後悔。
面對皇帝如此指責,在場衆人皆以頭搶地,他們已經不敢擡頭。
“西北局面關乎天下安危,爾等有韜略謀斷乃朕之肱骨,故朕委爾等入西北任事,爾等便是如此報謝皇恩?”
這第二語句,指責意味已經更濃厚,在場衆人心中已滿是恐懼。
無論功勞多大,無論謀略多深,無論職位高低,他們現在的心情是一樣的。
面對趙延洵這樣的強勢皇帝,他們的身份其實一樣,都是卑微到塵埃的臣子而已。
“爾等混賬至極,深負朕恩,正該嚴懲……”
見衆人已經恐懼到極點,張興語氣一轉接着說道:“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念着以往的情分,朕可以給你們將功折罪的機會!”
“若爾等再不能精誠合作,那邊前罪後過一起罰,那時朕絕不姑息!”
“欽此!”
好傢伙,到這裡上諭總算唸完了。
包括羅倫在內,剛纔都被嚇得不行,實在是趙延洵執政之後,對下屬官員懲處極爲嚴厲所致。
雖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但此刻衆人那還敢有半分怠慢之心。
此刻他們只有一個想法,那便是如上諭中所說那樣,精誠團結辦好皇差。
“諸位,都起來吧!”張興笑呵呵說道。
在上諭未拆開之前,他也不知道其中內容,在讀到前面的時候,就連他也以爲在場這些人完了。
衆人緩緩起身,此刻皆有劫後餘生之感,許洪等人在無半點兒囂張桀驁之色。
緊接着張興又說道:“諸位若非皇上腹心之人,只怕就不是這一頓罵了……皇上愛護之心,你們可要多加體諒!”
聽到這話,衆人皆深以爲然,真要是旁人只怕真得人頭落地了。
“要好好做事,等過些日子皇上來了,你們也好交差不是!”
聽到張興最後這一句,衆人心裡可都泛起了嘀咕,什麼叫過段時間皇上來了。
“張公公,皇上要到西北來?”許洪忍不住問道。
按道理說,這件事還未正式宣佈,張興不該亂說這些。
但他主動提起,也是得到了趙延洵的授意,目的是讓院子裡這些人更老實些。
“沒錯,皇上要御駕親征!”
一聽到這話,禁軍幾位指揮使心態頓時變了,他們心中唯有“立功”兩個字。
皇帝親自到前線來,正是他們表現的時候。
把上諭交到羅倫手中,張興又與衆人叮囑了一番。
就在他打算離開時,只聽許洪說道:“羅大人,諸位大人……我們都是一幫糙人,之前多有得罪,還請見諒!”
上諭申飭他們內訌,如今許洪主動認錯,羅倫等人又豈會幹站着。
“我等也有疏忽怠慢之處,也請諸位將軍多多包涵!”
雙方互相道歉,這一幕讓張興很是滿意,今日所見所聞他都會如實上報。
等張興告辭離開後,許洪幾人也跟着告辭,畢竟軍中還有許多事等着他們。
而羅倫等人,更是破天荒送許洪幾人出了大門,可以說給出了極致的禮遇。
當許洪等人散去之後,總督署又恢復了平靜。
衆人各其所職開始做事,但上諭的申飭之語,卻是始終在他們腦海中迴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