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

牛犇總算是在皮島穩定下來,現在的他,已經成爲皮島駐軍之中的一名軍士。

皮島距離登州一百七十海里左右,蓬萊水師戰船最高航速可以達到七節,從蓬萊水城出發,高速行駛三天時間可以抵達皮島,商船的航速一般爲四節到五節,從蓬萊水城出發,一般需要五天左右的時間抵達皮島,當然這是海上風平浪靜的情況之下。

因爲毛文龍的關係,朝廷在皮島專門設立了一個軍事區,稱之爲東江鎮,毛文龍爲東江總兵,毛文龍被斬殺之後,接任的黃龍,亦爲東江總兵,不過大明的各級官府,包括兵部,大都稱呼黃龍爲皮島總兵,這樣聽起來更加的直接。

皮島背靠登州和萊州等地,與鐵山隔江而望,與鐵山水面相隔距離最近的不過兩百米左右,當初毛文龍在皮島紮根之後,大量的遼東漢人從遼東逃到了皮島,被毛文龍吸納進入軍中,而駐紮皮島的明軍也就是在如此情況之下壯大起來。

皮島與獐子島、鹿島構成鼎足之勢,位於遼東、蓬萊以及朝鮮的中間,進可以乘坐海船前往遼東,或者通過陸路,從鐵山上岸之後,直插海州、耀州和蓋州,甚至可以直插遼陽和瀋陽等地,給後金韃子造成威脅,退可以回到登州和萊州,保全實力,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正是因爲地理位置的特殊,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對於駐紮皮島的毛文龍和明軍深惡痛絕,一直都想着找尋機會,徹底剿滅毛文龍以及皮島的明軍。

毛文龍被袁崇煥斬殺之後,朝廷任命黃龍爲皮島總兵,自此皮島明軍陷入到嚴重的內訌之中,實力大幅度跌落,完全失去了進攻後金韃子的能力。

儘管駐紮皮島的明軍戰鬥力嚴重削弱,不過因爲皮島的地理位置重要和特殊,所以皇太極對於駐紮皮島的明軍還是頗爲關注,大明皇上和朝廷,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繼續給皮島駐紮的明軍提供軍餉和糧草。

後金水師力量孱弱,無法短時間之內拿下皮島,按說皮島總兵黃龍應該要抓住這個機會,趁機壯大皮島駐軍的規模,可惜黃龍做不到這一點,他甚至無法穩住皮島的局勢,導致皮島的軍士屢次譁變。

毛文龍被袁崇煥斬殺之後,後金韃子兩次大規模出動,主動進攻,一次入關劫掠北直隸,一次大舉進攻大淩河城,其兵力都是傾巢出動,應該說蓋州耀州等地的防禦都是空虛的,駐紮皮島的明軍無法抓住機會主動出擊,給後金韃子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減輕遼東方面的負擔,這讓皇太極略微放心,更是讓皇上和朝廷失望。

皮島駐軍的軍餉和糧草,已經難以得到保證,戶部和兵部對於皮島的駐軍頗有微詞,加之諸多的軍官貪墨軍餉和糧草,讓駐紮皮島的軍士,更加無心應戰,其一盤散沙的局勢,從毛文龍被斬殺,一直維持到現在。

牛犇送出的第一個情報,就是皮島駐軍軍士的軍餉得不到保證,難以維持生活,所以軍士在皮島上面四處劫掠,那些原本是支持皮島駐軍的商賈和百姓,已經改變看法,他們痛恨駐紮皮島的明軍軍士,甚至認爲他們比後金韃子還不如,原來是大量的遼東漢人前往皮島生活,且主動加入軍中,不少的商賈也到這裡來做生意,現在情況相反,不少的百姓開始逃離此地,商賈也紛紛撤離,讓皮島出現了荒涼的情形。

如此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一方面是駐紮的軍士不斷劫掠,一方面是百姓和商賈紛紛撤離,讓皮島難以爲繼,沒有了絲毫的發展。

牛犇分析認爲,皮島駐軍不可能堅持多長的時間,就算是軍餉糧草充足也不行,軍士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其行徑和土匪差不多了。

牛犇認爲登州新軍進駐皮島的時機已經成熟。

吳宗睿卻認爲時機尚未成熟。

目前的情況之下,登州新軍剿滅皮島駐紮的明軍是不行的,必將引發巨大的轟動,皇上和朝廷不會關注皮島百姓和商賈,他們認爲皮島駐紮的明軍,還能夠對皇太極和後金韃子形成一定的威懾,所以在錢糧極其緊張的情況之下,還是給皮島軍士撥付軍餉和糧草。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後金韃子徹底剿滅駐紮皮島的明軍,登州新軍趁此機會,打敗後金韃子,重新佔領皮島。

曾永忠等人認爲,消極等待不現實,皇太極和後金韃子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遼東方向,不會對皮島興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廖文儒或者劉寧領兵進入皮島,取代黃龍。

吳宗睿很自信,他認爲駐紮皮島的明軍,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八月初,牛犇突然變得忙碌起來。

大批的遼東漢人再次進入到皮島,這些遼東漢人,據說是遭遇到後金韃子的劫掠,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來到皮島的,他們主要來自於寧遠、復州、耀州和海州等地。

這是毛文龍被斬殺之後,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牛犇幫忙安置進入軍中的遼東漢人。

在安置這些遼東漢人的過程之中,牛犇敏銳的發現情況不對,這些遼東漢人之中,有些不單純,他們具備有不錯的軍事素養,言行舉止不同於一般百姓。

儘管這部分人不是很多。

上至皮島總兵黃龍,下至巡檢,都是歡天喜地,還給朝廷寫去奏摺,說皮島駐紮的明軍,吸收大量的遼東漢人進入到軍中,軍隊的力量再次壯大起來,當然,黃龍寫奏摺的原因,還有索要更多軍餉和糧草的目的。

牛犇產生了懷疑,其情報迅速送到了登州。

“文儒,我看皮島的駐軍,距離覆滅的時間不長了,牛犇情報之中說到的這些所謂的遼東漢人,應該是漢軍的一部,他們奉命進入皮島,目的就是徹底剿滅皮島的駐軍。。。”

吳宗睿的分析很肯定。

廖文儒儘管沒有懷疑,但不相信駐紮皮島的明軍,會因爲小部分的漢軍進駐而覆滅。

“大哥,我也認爲牛犇的分析有道理,不過幾百個漢軍潛入皮島,面對皮島駐紮的近萬軍士,不大可能其作用啊。”

吳宗睿笑了笑,走到廖文儒的面前,用力拍了拍其肩膀。

“文儒,皮島駐紮的明軍,早就成爲土匪,數次的譁變,數次的劫掠百姓和商賈,黃龍都無法預料無法鎮壓,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皮島的軍士徹底失去了戰鬥力,沒有了絲毫的紀律性,還說明了黃龍有心無力,根本無法完全掌控軍士。”

“皇太極將皮島駐紮的明軍視爲眼中釘肉中刺,他會不知道這樣的情況,皮島的商賈之中,有多少人給皇太極和後金韃子送去情報,有多少人是他們的暗探,誰能夠說的清楚,如此好的機會,皇太極難道不知道把握嗎。”

“皮島的駐軍,主要倚重的就是水師,皇太極和後金韃子最爲薄弱的也是水師,否則皮島駐紮的明軍早就被徹底剿滅了。”

“皇太極派遣的漢軍軍士,只要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暗地裡控制戰船,將後金韃子送到皮島,如此,駐紮皮島的明軍,就必定覆滅。”

。。。

廖文儒聽得臉色發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的主要精力,幾乎都放在了訓練蓬萊水師上面,部分的戰船得到了修葺和加固,特別是加強了戰船的火力,不少的火炮被安置在戰船上面,副總教習科亞雷,主要就是負責教習水師官兵操控戰船與火炮。

廖文儒對此一直不大理解,在他看來,騎兵纔是最爲主要的,只要騎兵的戰鬥力強悍,登州新軍就是無堅不摧,他甚至對特謝拉、科亞雷與亨利等人盡心盡力的教習與研究,也覺得是旁門左道,要不是吳宗睿堅持讓特謝拉等人不斷的研究如何改進火炮事宜,廖文儒早就會下令停止這一切了,畢竟研究和改進火炮,消耗了太多的銀兩。

“大哥,既然後金韃子準備發起進攻了,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不用着急,皇太極的目的就是剿滅皮島駐紮的明軍,他纔不會派遣後金韃子駐紮在皮島,畢竟那裡距離永寧等地太遠,補給很困難,我們就坐等局勢的發展。”

“大哥,我明白了,等到後金韃子撤離皮島之後,登州新軍派遣軍士進駐。”

“意思是如此,不過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皇太極沒有打算在皮島駐軍,也不會希望有明軍再次的進駐,所以他不會留下皮島上面的任何東西。”

廖文儒點點頭,抱拳對着吳宗睿開口。

“大哥,我以爲,駐紮皮島的軍士,至少需要有五千人以上的規模,如此才能夠應對後金韃子的進攻,也能夠對後金韃子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吳宗睿微微搖頭。

“五千人太少了,至少需要萬人以上的規模,既然皇上和朝廷將皮島駐軍補給的任務交給了巡撫衙門,那我們就藉此好好的做文章,文儒,登州新軍開始大規模招募軍士,近來大量的人口進入登萊之地,從他們中間挑選人員,進入新軍之中,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十章 預感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
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十章 預感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