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

特急聖旨發往南京之後,吳宗睿有了一種隔靴騷癢的感覺,倒不是說他信不過盧發軒和牛犇等人,而是感覺到通過聖旨傳遞命令,太耽誤時間了,一來一往時間流逝,很多的機會就可能失去,而且很有可能誤事,這麼多年以來,依靠對歷史脈絡準確的把握,吳宗睿做出諸多精準的判斷和決斷,這讓包括盧發軒在內的所有人,都產生了依賴的思想,遭遇到重大事情的事情,都等着他做出最終的決定,而後所有人都來不折不扣執行。

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面,需要一定的時間,更加重要的是,當下正是關鍵的時刻,登萊新軍必須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之內,徹底的掌控南方,創立大一統的大吳王朝。

歷史的脈絡已經發生變化,吳宗睿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吸納衆人之長,做出精準的判斷,特別是在統一天下和穩固南方局勢的事情上面,不能夠出現重大的失誤。

強力的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就是吳宗睿急於求成的表現,須知南方士大夫階層還有着強大的力量,吳宗睿就算是藉助於登萊新軍的力量強硬的推行,效果也不會很好,諸多陽奉陰違的情形會出現,絕大部分時候,吳宗睿都會被矇在鼓裡。

一級騙一級的情形,可不是數百年之後纔出現的。

更何況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和黃道周等人的扶持之下,已經登基稱帝,其代表的是正統的大明王朝,對於南方的士大夫和讀書人來說,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張獻忠代表的是草根集團,與士大夫集團是格格不入與完全對立的,時間長了,這兩大政權之間產生激烈的碰撞,是必然的,也是情理之中的。

要命的是,吳宗睿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等待。

讓唐王朱聿鍵與張獻忠之間今早的產生衝突,藉助張獻忠的力量打壓士大夫和讀書人階層,採用借刀殺人的策略來搞定南方的士大夫和讀書人,這就是吳宗睿目前的謀略。

從力量的對比來說,張獻忠遠遠強於唐王朱聿鍵。

就算是朱聿鍵拉攏了湖廣總兵左良玉,江西總兵劉良佐,鳳陽總兵高傑,以及浙江總兵劉澤清,也不是張獻忠的對手,更何況這四個總兵各懷心思,壓根不可能爲朱聿鍵拼命。

吳宗睿斷定,唐王朱聿鍵是一個短命的皇帝,與史書上的記載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北方的後金八旗軍,目前來看還算是老實,根據情報司偵查到的情報,吳宗睿遼東,也許後金的攝政王多爾袞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控權力,畢竟還有一個攝政王濟爾哈朗,多爾袞背後是正白旗和鑲白旗,濟爾哈朗的身後則是正黃旗、鑲黃旗與鑲藍旗,儘管濟爾哈朗很低調,可不代表毫無脾氣。

僅僅是一個正藍旗旗主豪格,就足夠多爾袞喝一壺的。

這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吳宗睿不需要在遼東與登萊安置太多的登萊新軍將士,可以將絕大部分的登萊新軍將士調遣到南方去。

攘外必先安內,這個策略不一定完全正確,但目前的情形之下,還是可行的。

經過了認真仔細的斟酌與思考,吳宗睿決定到南京去。

這可是亙古未有的情形,大吳王朝剛剛創立,按照道理來說,吳宗睿需要坐鎮京城,穩定方方面面的局勢,就說北方和京城,也還有各種各樣的力量,吳宗睿沒有采取強力鎮壓的措施,導致這些力量蠢蠢欲動,時時刻刻都想挑起事端。

。。。

曾永忠、史可法與洪承疇進入了文華殿。

“啓奏皇上,崇禎皇帝已經葬入思陵,周皇后以及懿安皇后,也一同葬入思陵,自瑞昌元年三月二十日以來,因拜祭崇禎皇帝自縊與投河投井者超過三百人,李自成曾經將崇禎皇帝、周皇后與懿安皇后的遺體在東華門示衆,此舉引發了極大的憤慨,臣與內閣諸位大人商議,爲了能夠平定外界的憤怒,可允許拜祭崇禎皇帝之行爲。。。”

吳宗睿點點頭。

“嗯,人死入土爲安,不管崇禎皇帝以前做過什麼,也不管他是不是亡國之君,我們必須要保證足夠的尊重,我看這樣吧,崇禎皇帝靈柩入館安葬的時候,我也去拜祭一下,不管怎麼說,我都是大明王朝之中的一員。。。”

曾永忠的臉色微微的變化,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皇上,臣與諸位內閣大臣前去拜祭就足夠了,皇上不必勞頓前往。”

吳宗睿揮揮手。

“此事不用商議,就此確定,一應的行程,請先生做好安排,此外,拜祭的儀式,由洪大人負責吧,至於說外界想要拜祭崇禎皇帝,絕不能阻攔,還要予以鼓勵。。。”

“那些追隨崇禎而去的文武官員、士大夫、讀書人以及市井之人,都要予以褒獎,此事內閣一定要記住,將來的史書上面也要予以詳細的記載,只是目前暫時不要宣揚。。。”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洪承疇顫顫巍巍的跪下了。

“臣感謝皇上隆恩,臣一定竭盡全力,皇上此舉恩澤浩蕩,天下人必定歸心啊。。。”

文華殿裡面沉默了,應該說,包括曾永忠和史可法在內,對於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看法都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們覺得崇禎皇帝昏聵,斷送了大明的江山,另外一方面,他們也覺得崇禎皇帝很冤,朝中的文武大臣各懷心思,就是不想着大明天下,讓崇禎皇帝無可奈何,成爲了亡國的皇帝。

穿越的吳宗睿,壓根不在乎世人怎麼去拜祭朱由檢,他很清楚,唯有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好了,唯有讓國家富強起來,才能夠真正的讓天下人歸心,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權力的博弈是很奇怪的,皇權與臣權之間的博弈,千餘年來都是存在的,這是體制造成的,就算是吳宗睿創立的大吳王朝,也不可能躲過這個節。

當然,吳宗睿會想辦法予以一定的改變,做出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改變,那樣至少能夠避免數百年之後大亂局勢的出現。

洪承疇站起身來之後,吳宗睿再一次的開口了。

“南方的局勢頗爲複雜,很多的機會必須要把握住,稍縱即逝,若是依靠聖旨來下達命令,未免誤事,我想過了,三天之後,啓程前往南京。。。”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曾永忠等人的臉色全部都變化了。

“皇上不可輕易離開京城啊。。。”

曾永忠話語急切,也沒有想到如何的措辭,史可法與洪承疇兩人的臉色也有些發白,紛紛開口勸解,說是皇上不能夠離開京城到南京去。

北方的局勢沒有徹底穩定下來,源源不斷的漕糧運送到北方,正在發下去,這期間官府是沒有任何賦稅收入的,只有開銷,這一切的開銷,都是依託登萊之地的海運商貿賦稅,以及皇家銀行的支持,如果這樣的情形換做大明朝廷,早就崩潰了。

吳宗睿沒有學習前朝的皇帝,對於異己進行大規模的清除,一律採用懷柔的政策,這也導致各地的官府行事的時候爲難,不知道如何對待前朝遺老遺少。

這一切,都需要吳宗睿坐鎮京城予以決斷。

曾永忠等人的心情,吳宗睿當然可以理解。

“好了,我知道,大吳王朝剛剛創立,各種的事情太多,你們也頗爲擔心,不過相比較來說,南方的局勢更加的要緊,所以我要到南京去,至於說這朝廷裡面的諸多,事宜,內閣做出決定之後,告知我就可以了,如果內閣覺得難以決斷,那就六百里加急送到南京去。”

“先生,憲之,彥演,朝廷和京城的事宜,你們做出決定,我相信你們。”

曾永忠跪下了,史可法與洪承疇也跪下了。

曾永忠與史可法清楚吳宗睿的脾氣,一旦做出決定的事情,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是不大可能推翻的,而且吳宗睿每每做出的決定,隨着時間的推移,都證明時完全正確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

廖文儒進入了文華殿。

“文儒,三日之後我要離開京城,前往南京,南方的局勢太複雜了,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下來,北方所有的軍事事宜,就要靠你了,北直隸和中原一帶,問題不是太大,重點是遼東,需要特別的關注,雖然說多爾袞暫時沒有什麼動靜,但不代表其總是蟄伏,必要的時候,他一定會有所動作。”

“李自成登基稱帝的時候,多爾袞曾經暗地裡派遣使者來到京城,向李自成表示臣服,迄今爲止,多爾袞沒有派遣使者向我們表示臣服,這樣也好,一旦我們穩定了南方,就要開始北進,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所以說,你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你是內閣大臣,更是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內閣商議任何的事情,你都要參與,要大膽的提出意見和建議。”

“好了,後日我要帶着家人前去拜祭崇禎皇帝,你也跟着去,好好的拜祭一下崇禎皇帝,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應該對崇禎皇帝表現出來足夠的尊重。。。”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八章 準族長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十一章 縣衙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八章 準族長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十一章 縣衙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